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应用
崔建平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整合了传统教学理念,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加以衍变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的多维一体探究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用自己对教学任务的理解,融合团队的知识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对完善的任务解决方案.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独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我的教学活动组织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辅以分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资讯、任务决策、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和任务评价六个过程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34)012
【总页数】2页(P44-45)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职业技能素养
【作者】崔建平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在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从计算机核心课程迈入了计算机
专业基础课程,我国高职教育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技术也经历了很大的变革,从开始的传统的单纯理论式教学,逐渐进入多媒体教学,以及大多数兄弟院校专业多采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本系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年来的经验以及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素养,逐渐探索出一条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并集中利用学期末两周时间进行集中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和软件的安装,做到人手一机,每个学生都严格按照试验流程进行实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一直在教学实践活动领域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从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来看,出现过很多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计算机教育发展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

上世纪50年对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运动中,有些教学法的出现,给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实践的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并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相比较而言,计算机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讲授法
又称为理论教学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采用纯理论讲授,以便于学生直接、快速地掌握,为后期的实践技能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2 案例教学法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定典型的案例由学生分析、讨论,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初步的解决方法。

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发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给出学生一个内存故障的案例,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完成初步的工作。

1.3 情境教学法
将其中的一个教学过程置于模拟的情境中。

通过精心组织、虚拟演练,在仿真的现场中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活跃气氛,增强教学感染力。

1.4 分组讨论法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工协作,教师布置总体任务,由小组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总体任务分为相对独立的小任务,最终通过相互沟通、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旨在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5 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文旨在重点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在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整合了传统教学理念,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逐渐衍变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的多维一体探究式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用自己对教学任务的理解,融合团队的知识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对完善的任务解决方案。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任务资讯:引入一个和教学主题一致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进入学习环节,明确学习的目的,学生并根据任务搜集相应的信息资料,增加教学过程的效率,减少盲目性。

(2)任务决策: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任务的可行性,组员选择一套合理的方案执行。

(3)任务计划:制定任务流程书,并由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阐述制定的任务流程,共同讨论,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

(4)任务实施:根据调整后的任务流程书执行任务,教师现场指导。

(5)任务检查:各小组完成后,由组长负责对整个任务过程进行检查并记录汇报。

(6)任务评价:最后由指导老师根据任务的整个流程,给予评价。

通过上面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比较适合以任务驱动教学法。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其独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

在教学课程设计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辅以分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检测和计算机运维。

由此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检测”及“计算机系统维护”四个方面进行,共分为17个任务,具体见表2-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每个任务,都细化为6个过程分别是任务资讯、任务决策、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和任务评价。

本文中就以“内存常见故障维修”为例来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内存常见故障维修任务指导书见表2-2。

表2-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体系?
表2-2 内存常见故障维修任务指导书?
其中教学目标需要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讲授,教学条件需要预备好,需要重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分为六个环节。

2.1 任务资讯
(1)每三人一组,布置任务:内存故障的维修。

(2)根据任务书、实训指导书,明确任务要求。

(3)学生通过各种资讯途径提取内存维修相关信息资料。

2.2 任务决策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内存故障原因的多种可能性。

(2)小组合作选择出一套合理的故障检测维修方案。

2.3 任务计划
(1)根据方案制定维修流程(人手一份)。

(2)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阐述制定的维修流程,共同讨论。

2.4 任务实施
(1)小组成员配合进行。

(2)按正确操作规范检查自己所属设备的故障现象并有专人记录。

(3)通过故障现象结合维修流程进行维修。

(5)教师现场指导,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5 任务检查
按照操作规范与故障检测维修的正确性对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记录。

2.6 任务评价
教师针对典型故障相应小组进行讲评,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教学设计中每个任务的评价将作为期末学生成绩管理的重要指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小组为主题,授课内容以问题/任务为索引,形成师生教学
相长、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

在我院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链条效应。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注意:(1)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于其他教学法来讲,单纯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创设任务环节不能过于简单,提出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教材就可毫不费力地得到标准答案,而没有起到拓展学生自学能力的效果,也就没有构成“任务驱动”的前提,就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背道而驰。

(2)教学进度难以把握。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授课模式更为粗放,分组之间的操作进度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的学生敷衍了事,不能保证教学效果。

(3)教学管理待改进,课堂纪律不容忽视,开放式教学环境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管理约束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集思广益,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4)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中的任务评价不仅是单任务的,也关乎期末学生的成绩评价,主要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容易把控,导致个别差的学生滥竽充数,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打开了新的篇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教师作为引导者。

教师和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学,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冗杂繁复的知识中获取有用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势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占据更大的阵地,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素养。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李密生,曾晓宁,周爱红,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黄河.任务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M].北京:大恒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
[3] 邱彬.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M].南宁:广西轻工业出版社,2009.
[4] 樊永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校汽修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