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单元测试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为飞机的机翼截面形状示意图。

飞机在飞行时,关于机翼的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气流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B.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D.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2、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
C.刀刃磨得很锋利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3、有两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长方体甲、乙。

长方体底面为正方形,高的长度大于正方形边长。

现将甲横放,乙竖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
乙。

再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如图中虚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对地面的
压强分别为'p 甲、'
p 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若Δp 甲 < Δp 乙,则( )
A .''F F <甲乙,''p p <甲乙
B .''F F >甲乙,''p p >甲乙
C .F 甲 < F 乙,p 甲 < p 乙
D .F 甲 > F 乙,p 甲 > p 乙
4、关于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C .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D .压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5、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D .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6、甲、乙是重为10N 和20N 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 1=5N 和F 2=8N 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 所示);当甲受到F 3=15N 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 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 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 所示)。

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 2、100cm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
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
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
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
7、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
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
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
8、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
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9、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一包打印纸,打印纸的包装上有如图所示的一些信息,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了这包纸的厚度,记录了一个数据5.00,但没有写单位。

以下对这包纸的估算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这种纸的单张厚度约为 50 μm
B .这种纸的单张质量约为 0.5 g
C .这种纸的密度约为 8 g/cm 3
D .这包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400 Pa
10、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将它
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甲、
p ∆乙。

若F F >乙甲,则( )
A .p p ∆>∆甲乙,P P ''>甲乙
B .p p ∆>∆甲乙,P P ''<甲乙
C .p p ∆<∆甲乙,P P ''>甲乙
D .p p ∆<∆甲乙,P P ''<甲乙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

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
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这利用的是______原理。

2、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______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体压强越______。

3、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需要用______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的
______。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______,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两管中液面将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4、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

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这是通过______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______ρ乙,其中______种液体是水。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是某冷饮店推出的一种服务产品:店方为顾客提供一种密度为0.95×103 kg/m3的果汁饮料,饮料中放冰块。

已知饮料和杯子的总质量是0.4kg,冰块质量是20g,杯子底面积为20cm2(不考虑杯壁厚度),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

(g=10N/kg)求:
(1)杯底受到液体压力是多少?
(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2、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6000kg,每条履带与地的接触面的长为2.5m,宽40cm.,如果河面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
1.010Pa
,这台拖拉机能否通过冰面?若能通过,最多能载多少kg货物?
3、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

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

求:
①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p水;(_______)
②若乙的体积为1×10﹣3米3,求乙的密度p乙;(_______)
③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 ___________,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

(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的质量为600kg,每条履带与地
面的接触面积为2
0.05m,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进时,机器人受到地面的阻力为重力的
1
10

求:
(1)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驶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多大?
5、一块砖长为0.20米、宽为0.1米、高为0.05米,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23
10
千克/米3。

求:
(1)该砖的质量;
(2)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赵和小王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Δp液与哪些因
素有关,他们的猜想不同。

(1)小赵猜想:Δp液与放入圆柱体的质量m物、体积V物有关,于是他将不同的圆柱体分别漫没在某种液体中,测得相应的Δp液,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得:Δp液与m物_________,Δp液与V物_____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王对小赵的猜想提出质疑:Δp液一定与圆柱体的体积有关吗?为了进行验证,他选用不同物体,将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测得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以及V物、Δp液,并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可知小王的质疑是的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9与10,可得:将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 ____________。

2、气体不同于固体、液体,分子间存在较大间隙,所以很容易被压缩。

某兴趣小组同学猜测:当一定质量的密闭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其内部压强会随之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实验中,他们首先记录了当天的大气压值为5
帕。

然后,
110
在轻质活塞上放置不同重力的物块以改变密闭气体内部压强,待轻质活塞静止后,测出柱形容器内密
闭气体高度h 。

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序号1中密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帕;
(2)分析表一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3)为了找到密闭气体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他们查阅到所用轻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32110m -⨯,请将表一的数据转化为表二的数据______;
(4)分析表二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BCD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如题中图,在相同是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

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所以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C
【详解】
A .站在滑雪板上滑雪,是通过滑雪板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时来减少压强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 .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 符合题意;
D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C
【详解】
根据形状规则的固体压强公式p gh ρ=物 ,则甲的压强变化量
()p g l h ρ∆=-甲甲
乙的压强变化量为
()p g l h ρ∆=-乙乙
由于Δp 甲 < Δp 乙,故
ρρ<甲乙
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并且体积一样,则
F 甲 < F 乙
''F F <甲乙
故BD 错误。

由于ρρ<甲乙,h l < ,故
p 甲 < p 乙
故C 正确。

由于压力一样,甲乙倒过来后,'
'
F F 甲乙<,S S <甲乙,根据压强公式F p S
= 不能得出''
p p 甲乙<,故A 错误。

故选C 。

4、C 【详解】
A .影响压强的因素有压力和受力面积,且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所以越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故A 错误;
B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力,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故B 错误;
C .根据压强的概念可知,压强的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故C 正确;
D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一定竖直向下,且压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

5、C 【详解】
A .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 错误;
B .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 错误;
C .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 正确;
D .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 错误。

故选C 。

6、D 【详解】
A .图a 中,甲对乙的压力
F 甲=
G 甲=10N
受力面积为
S 乙=100cm 2=0.01m 2
甲对乙的压强
2
10N 10000.01m F p Pa S =
==甲甲乙 乙对地面的压力
F 乙=
G 甲+G 乙=10N+20N=30N
乙对地面的压强
2
30N 30000.01m F p Pa S =
==乙乙乙 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1000130003
p Pa p Pa ==甲乙 故A 错误;
B .图a 中,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 1和F 2的合力
F 合=F 2-F 1=8N-5N=3N
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
f 2=F 合=3N
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 ,方向水平向左,故B 错误;
C .图b 中,当甲受到F 3=15N 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对甲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 3和乙对甲向左的摩擦力f 3,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乙对甲的摩擦力
f 3=F 3=15N
方向水平向左,因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方向水平向右,故C 错误;
D .图c 中,用推力F 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平衡状态,则F 4的大小与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4大小相等。

对比图b 和图c 可知,两图中乙物体与水平面接触的材料和粗糙程度不变,由F f =μF N 可得
34f f
G G G μ=
=+甲乙乙
带入数据得
415N
10N 20N 20N
f =+
解得f 4=10N ,即F 4的大小为10N ,故D 正确。

故选D 。

7、D
【详解】
A .橡皮膜相平说明橡皮膜上面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橡皮膜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p =ρgh 可知,橡皮膜下面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橡皮膜上下方液体压强之和,所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 错误;
B .左侧上面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 =ρ水gh 水=1.0×103kg/m 3×10N/kg×0.1m=1000Pa
因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等于水对橡皮膜压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也为1000Pa ,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
F =pS =1000Pa×1×10-4m 2=0.1N
故B 错误;
C .根据p =ρgh 知,可以算出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但不知道橡皮膜下面酒精的高度,不能判断出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故C 错误;
D .根据=ρgh 知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
331000Pa
0.125m=12.5cm 0.810kg/m 10N/kg
p
h g
ρ=
=
=⨯⨯酒精酒精
又因为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
0.1m =10cm
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
12.5cm ﹣10cm =2.5cm
故D 正确。

故选D 。

8、B 【详解】
A .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p gh ρ=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 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 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C .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m
V
ρ=
和G mg =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 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D .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D 【详解】
A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了这包纸的厚度,应该是5.00cm ,由题中信息知
5.00cm
=0.01cm=100μm 500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一包纸平铺时的总面积
22500?210mm?297mm 31185000mm 31.1855m S nab ====
这包纸的质量
2280g/m ?31.1855m 2494.8g 2.4948kg m ===
一张纸的质量为
2494.8g
5g 500
≈ 故B 不符合题意; C .这包纸的体积
33210mm?297mm?50.0mm 3118500mm 3118.5cm V abh ====
这包纸的密度
332494.8g 0.79g/cm 3118.5cm
m V ρ=
=≈ 故C 不符合题意;
D .这包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2.4948kg?10N/kg 24.948N F G mg ====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24.948N =400Pa 0.21m?0.297m
F p S =
=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0、A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
F G =甲甲,F G =乙乙
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1S ,平放时的底面积为2S ,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21121212
G S S F F G G p S S S S S S -∆=
-=-=甲甲甲甲甲甲 ()21121212
G S S F F G G p S S S S S S -∆=
-=-=乙乙乙乙乙乙 由
F F >乙甲
可知
G G >乙甲

p p ∆>∆甲乙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11
F G p S S '==甲甲甲
,22F G p S S '==乙乙


G G >乙甲,12S S <

P P ''>甲乙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
1、马德堡半球 连通器 【详解】
[1]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量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2]由于塑料长管中装有水,两管两端开口,并且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静止时,两管的液面是相平的。

可以用来检查操场是否水平。

2、互相靠拢 小 【详解】
[1]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互相靠拢。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越小。

3、天平体积液体压强计不相平
【详解】
[1]测量物体质量的器材是天平。

[2]在测密度实验中,用排水法测体积,量筒是测量物体体积的。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叫液体压强计,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4]液体压强计的橡皮膜不受压时,两管液面相平,受压时,两管液面不相平。

4、受力面积压力大小
【详解】
[1][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易损坏;是通过受力面积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5、> 乙
【详解】
[1]由图可知,当4cm
h=时,由图象可知甲乙液体压强的关系
p甲>p乙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
ρ甲>ρ乙
[2]当
h=
6cm=0.06m
时,由图象可知
p=
600Pa

乙液体的密度
33600Pa 1.010kg/m 10N/kg 0.06m
p gh ρ=
==⨯⨯乙 因为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所以乙液体是水。

三、计算题
1、(1)1.9N ;(2)2100Pa 【详解】
解:(1)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330.9510kg/m 10N/kg 0.1m 950Pa p gh ρ==⨯⨯⨯=
杯子底面积
23220cm 210m S -==⨯
杯底受到液体压力是
32950Pa 210m 1.9N F pS -==⨯⨯=
(2)饮料、冰块和杯子的总质量
0.4kg 0.02kg 0.42kg m =+=总
饮料、冰块和杯子的总重力
0.42kg 10N/kg 4.2N G m g ==⨯=总总
杯底对桌面压强
32
4.2N
2100Pa 210m G F p S S -''=
===⨯总 答:(1)杯底受到液体压力是1.9N ; (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2100Pa 。

2、(1)能;(2)41.410kg ⨯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力为
46000kg 10N/kg 610N F G mg ===⨯=⨯
拖拉机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222 2.5m 0.4m 2m S ab ==⨯⨯=
故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强
442
610N 310Pa 2m F p S ⨯===⨯
由于45310Pa 1.010pa ⨯<⨯,所以拖拉机能通过冰面,由F
p S
=
可得,冰面能承受拖拉机的最大压力 5251.010Pa 2m 210N F p S ==⨯⨯=⨯承承
拖拉机最多能载的货物重
545210N 610N 1.410N G F F =-=⨯-⨯=⨯承
则货物的质量
541.410N 1.410kg 10N/kg
G m g ⨯===⨯
答:这台拖拉机能通过冰面;最多能载41.410kg ⨯的货物。

3、980Pa 2×103kg/m 3 A 放入甲容器中,B 放置在乙上方 2 【详解】
(1)甲容器距水面0.1米处,该处水的深度h =0.1m ,由p gh ρ=知道,该处水的压强
p 水=ρ水gh ′=1.0×103 kg/m 3×9.8N/kg ×0.1m=980Pa
(2)由m
V
ρ=
知道,乙的密度 33332kg
210kg/m 110m
m V ρ=⨯=⨯=
﹣乙乙乙
(3)要使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就应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大、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小,即将体积大的物体放入水里,质量小物体放在乙上,即A 放入甲容器中,B 放置在乙上方,此时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
2==V p g h g
S
ρρ∆∆水水水水 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
g =
=22B B B G V V p g S S S
ρρ∆=乙水乙乙 则
22==1
22V g
p S V p g S
ρρ∆∆水水
乙水
即它们的最大比值为2。

答:(1)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是980Pa ; (2)乙的密度是2×103kg/m 3;
(3)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值为2。

4、(1)600N ;(2)4310Pa ⨯ 【详解】
解:(1)机器人匀速前进,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
111
600kg 10N/kg 600N 101010
F f
G mg ==
==⨯⨯=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力
600kg 10N/kg 6000N F G mg ===⨯=
对冰面的压强
426000N 310Pa 40.05m
F p S =
==⨯⨯ 答:(1)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600N ;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4310Pa ⨯。

5、(1)2kg ;(2)3920Pa 【详解】 解:(1)砖的体积
30.20m 0.1m 0.05m=0.001m V =⨯⨯
由m
V
ρ=
可得,该砖的质量 333210kg/m 0.001m =2kg m V ρ==⨯⨯
(2)该砖对地面的压力
2kg 9.8N/kg=19.6N F G mg ===⨯
当砖立放时受力面积最小,对地面的压强最大,此时的受力面积
20.1m 0.05m=0.005m S =⨯
则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
2
19.6N =3920Pa 0.005m F p S =
= 答:(1)该砖的质量为2kg ;
(2)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为3920Pa 。

四、实验探究
1、无关 有关 8、10 正确 Δp 液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详解】
(1)[1]分析比较表一中Δp 液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1、2、3三次放入容器中的物体的质量不同,
物体的体积相同,但Δp液的增加量均为250Pa不变,因此可得Δp液与质量m无关。

[2]由4、5、6知三次放入容器中的物体的体积不同,物体的质量相同,Δp液的增加量不同,因此可得:Δp液与体积V物有关。

(2)[3][4]分析实验8、10知放入容器中的物体的体积不相同,但Δp液的增加量相同,因此可得:Δp液与体积V物无关;故小王的质疑才能正确。

[5]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9与10,同一物体,同种液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Δp液增大,可得:将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Δp液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2、5
110
⨯当气体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见解析当气体质量一定时,气压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详解】
(1)[1]实验序号1中物体的重力为0,忽略活塞的重力,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是相同的,为5
⨯帕。

110
(2)[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物块重力越大,压力越大,气体的高度越小,体积越小,气体的压强也越大;故结论为:当气体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3)[3]气体体积为高度与底面积的乘积,通过计算可得,气体体积分别为:0.2×10-3m3、0.1×10-3m3、0.05×10-3m3、0.04×10-3m3、0.025×10-3m3、0.02×10-3m3;大气压强为p0=1×105Pa,实验1中容器内的压强为
p1=p0=1×105Pa
实验2中容器内的压强为p2,根据活塞受力平衡可知
p2S=p0S+G2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p2=2×105Pa
同理可以计算实验3、4、5、6中,容器内气体压强为4×105Pa、5×105Pa、8×105Pa、1×106Pa,则表二数据如下表所示:
(4)[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气体的质量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强的乘积为定值,所以可得结论,当气体质量一定时,气压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