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
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过程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是指尊重学
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下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
教育及其改革,如对该理念与本研究将要讨论的班规建设的内容层面进行讨论,
不仅能够加深教育者对该理念的认识,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学校;以人为本;管理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再
那么“单纯”,学生的家庭背景也变得复杂,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境遇对学生的人格、性格可能造成影响。

教师不能选择教育对象,学生到了学校,教育就得发生
作用。

在纷繁的变化中,我们要面对学生的日益个性化、家庭背景的复杂化、价
值观的多元化等诸多挑战,或许学生和家长也会因社会太快的变化而迷茫,也需
要我们的引导和帮助。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迷茫慌乱,要紧随
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提升认知、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坚守教育的根本理想和
原则,以灵活丰富的方式方法,以培育真正的人、培育完整的人、培育有能力让
自己好好生活的人为目的开展工作。

本文就谈谈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 理
念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以人为本”理念融入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我
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体现为“以生为本”。

将“以生为本”思想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能
够促进学生的自主、自律以及全面发展。

有学者对“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内容
总结为两层含义:第一,强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将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的
社会人;第二,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活动追求的是班级高效高质运转从
而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性自主能力,增强学生体力,从而使得班级管理达到最佳管理水平与教育效果。

二、依据“以人为本”理念要求班规内容应以科学性与发展性为目标原则
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容之一,具有制度的规范性,能够规范学生
的言行。

因此,我们应该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设置规范性规则,同时,也应
补充设置奖励性措施,并且要做到重奖慎罚,坚持班规内容育人功能,发挥班规
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其次,班规内容中的有关学生行为的惩罚或者奖励性措施,
不能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要能够引导、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

让学生在班规内容
的奖惩措施下有意识的调整或强化自己的行为,从而发挥了班规内容的发展性要求。

再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在相应的班
规内容方面适当设置“每周目标”、“每月目标”及“学期目标”等将短期发展
与长期发展相结合,能够突出班规内容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原则。

三、依据“以人为本”理念要求班规内容应突出一般性与个性化相结合
“以人为本”理念主张教育中要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
出发点,顺应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规内容作为班规建设中的文本表现形式,通过班规内容对全体学生提出一般性
要求,引导、规范和鼓励学生在制度规范下得到适应年龄的一般基本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创新教育,要求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
提升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精神。

在班规内容当中,适当设
置具有个性化、艺术性的班规内容,有的放矢,不再一味拘束学生的行为活动。

让学生能够在班规的保障性规则下发挥自己的专长,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从
而进一步落实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要求。

四、依据“以人为本”理念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竞争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一些活动,营造竞争
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以班干部选举为例,不采取“任命”或“终身制”,而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有能力、有成就、认真工作的,应当担任职务,
否则强迫“退位”。

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可以实现以下几点:开展比赛,选出优胜者;组织活动,评选积极分子等。

此外,我们可以组织团体在学习、纪律和卫生方面进行竞争,也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竞争意识,学生可以在一个民主、公平的氛围中展示
自己,提升自己。

五、依据“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班级管理的合作意识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班主任应在选择班干部、管理制度和解决学生问题等方
面着手,充分捍卫民主的地位,尊重学生的愿望,倾听学生的意见。

支持并鼓励
学生监督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以提供更有力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要
求的基本前提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民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
日常工作,使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讲话,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环境。

随时欢
迎学生提问、辩论,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予他们改正的余地,保留他们的发展空间。

毫无疑问,这在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发挥
班级目标以及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六、依据“以人为本”理念,制定激励政策,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为班级自主管理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激励策略。

从理论上讲,这种机制具有深层的紧密联系。

在实
践中,这种机制实现了操作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统一。

因此,它的设置有非常高的
要求。

在操作细节设计中,要精益求精,科学落实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例如,建立目标激励。

班主任要对班级有全面的认识,
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合格的班级目标,设计和将目标张贴
公布在教室里,作为标准让学生对照进行学习模仿,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调节、
自我激励。

增强班级凝聚力,引导班级健康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要实施责任激励,让学生认识到“人人有责,各尽其责”,并努力实现。

例如,应将出勤、健康、学习、生活、班级费用管理和班级活动安排等,应该明确
每个人的职责,从而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力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从
而为班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此外,还应实施数据激励。

在公平、全面、发展的原则下,班主任可以设计
一个科学的指标来衡量所有学生在学习、纪律、工作等方面的行为是否优秀,并
进行量化考核和记录。

量化表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以接受学生的监督,从而增强
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还可以实施评价、情感等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形成全面的激
励策略,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依据“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班主任可以召开班会与学生沟通,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讨论、辩论等,开展墙报、黑板报等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

定期组
织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使班级充满活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

以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为例,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励
制度、培养责任制、定期讨论制度等,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和提升学
生各方面能力。

结束语
诚然,“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班级需要一套口头或书面的制度,
我们可以叫它班规,也可以叫它班级公约,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既要强
调制度的约束效力,又要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提到
以人为本,可能有些老师仅仅把它理解为在生活上关爱学生,其实不然。

爱学生
有着更深刻的内涵,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
生的动力源泉。

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仅仅是我们管理的对象。

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应赋予其新内容,发挥其新效益。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班级管理文化自觉的构建(二)[J]. 田莉.中学政治教学参
考,2012(17)
[2] 班级管理之我见[J]. 程传功.中国培训,2016(24)
[3] 座位安排好班级更和谐[J]. 秦淑慧.新班主任,2022(07)
[4] 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生命周期[J]. 刘亭秀.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