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式中,p——空气的压力,Pa;
——空气的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 ps——温度为t时的饱和水蒸气分压,Pa; t——空气温度,℃。
(2)比容
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体积。
V 1 M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三、空气的黏性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 面上,便产生黏性阻力以阻止相对运动,这一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性 。
9、苯(C6H6) 特征: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 挥发。 来源:燃料工业和农药生产,造漆、喷漆、制药 、制鞋及苯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 危害:中毒。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麻醉作用,慢性中毒则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的损害。
返回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大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
干空气+水蒸气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
气体名称 体积含量 质量含量
氧气
20.96%
23.23%
氮气
79.00%
76.71%
二氧化碳 0.04%
0.06%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1、氧气(O2)
人体的需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环境条件和 劳动强度。
(1)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M V
式中,Mυ——水蒸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饱和湿空气: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值,即饱和状态。
饱和绝对湿度ρs,饱和水蒸气压ps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相对湿度(饱和度)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
容积比热容c′ 1m3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单位J/(kg·K)
量,单位J/(m3·K)
摩尔比热容C 1kmol质量的物质 升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kmol·K)
三者之间的 换算关系:
c
MC 22.4
c0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注:黏性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液体的黏性减小; 温度↑,气体的黏性增大。 2)压力 压力↑,流体的黏性增大,但幅度很小,通常 这种影响可以忽略。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6.空气比热容
单位物量的物质在准平衡过程中,单位温度变化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质量比热容c 1kg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4、氮氧化物(NOx) NO、NO2 来源: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 特征:NO2是褐红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 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危害: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有强烈的刺 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气肿。 中毒症状:指头出现黄色斑点,并出现严重的咳嗽 、头痛、呕吐甚至死亡。 NO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还不十分清楚,它与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比CO还要大几百倍。如果动物与高浓度的NO 相接触,可出现中枢神经病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7、汞蒸气(Hg) 剧毒物质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消化器官和肾 脏,慢性中毒则表现在神经系统,产生易怒、头痛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或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和体 重减轻等症状。 来源:汞矿石的冶炼和用汞的生产过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一、空气物理参数
1.空气的温度
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作业场所
表征气象条件的主要参数之一。
测量温度的标尺——温标
热力学绝对温标T 摄氏温标(实用温标)t
T 273.15 t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空气压力 压强在工业通风中体现,也称为空气静压。 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3、硫化氢(H2S) 特征: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相对密度 1.19,易溶于水,能燃烧,有爆炸危险。 危害: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 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 缺氧。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后遗症是头痛和智力低下,慢性 中毒症状是眼球酸痛,有灼伤感,肿胀畏光,并引起气管 炎和头痛。 来源:硫的氢化。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车间空气H2S含量不得超过 10mg/m3。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碳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1
呼吸加深,但对工 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呼吸急促,心跳加
3
快,头痛,人体很
快疲劳
二氧化碳浓度 (体积)% 6
7~9
主要症状
严重喘息,极度虚 弱无力 动作不协调,大约 10min内可发生昏 迷
三、主要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及其危 害
要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必须掌握作业环境中所存在 的不良条件状况及其危害特点。作业环境的不良条件主要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业环境中的设备、材料、物品布 置不合理,作业环境脏、乱、差,或安全标志的设置不符 合要求;二是作业环境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前者可诱 发安全事故,后者将引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
8、铅蒸气(Pb) 特征:在空气中可以迅速氧化和凝聚成氧化铅 颗粒。 危害:损害骨髓造血系统异常导致贫血,损害 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产生行为异常。 来源:有色金属冶炼,红丹、蓄电池、橡胶等 的生产过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gz
R0T
式中,μ——空气的摩尔质量,28.97kg/kmol;
g——重力加速度,m/s2;
z——海拔高度,m,海平面以上为正,反之为负;
R0——通用气体常数;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p0——海平面处的大气压力,Pa。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空气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牛顿内摩擦定律 F A du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μ——动力黏度,Pa·s;
使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距1厘米 的两层液体,以厘米每秒的速度 作相对运行时,液体质点内部所 产生的阻力即为动力黏度。
A——流体层之间的接触面积,m2。
运动黏度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7.空气的焓
内能和压力功之和。
单位质量干空气的焓和dkg水蒸气的焓的总和。
i id di
空气的显热
1kg水蒸气的焓
id 1.0045tkJ / kg
不同劳动强度的人体耗氧量工作状态体力劳动强度呼吸空气lmin氧消耗量lmin休息6150204轻度i级20250610中度ii级30401216重体iii级40601824极重iv级4080253021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工业通风与除尘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氧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21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工业通风与除尘2氮气n2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氮气(N2) 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不 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正常情况下对人无害。 利用其惰性可用于防火、灭火和防止气体及粉尘爆炸 。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3、二氧化碳(CO2) 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不助燃, 也不能供人呼吸,易溶于水。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无害的。 若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使空气中氧浓 度相对降低,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17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 失去劳动能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 致死亡
(体积浓度,按质量浓度计算为0.03mg/L或30mg/m3) 。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二氧化硫(SO2) 特征:无色、有强烈硫磺味,易溶于水,在风速较小 时,易积聚于作业场所的底部。 危害: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喉咙 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病水肿甚至死亡 。 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金属矿物的熔烧,毛和 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车间空气中SO2的允许浓度为 15mg/m3。
粉尘
有害蒸气 有毒有害气体 放射性气体
大多的工业有 害物的传播都
依附于空气
热湿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 作业场所主要有害气体可分为麻醉性、窒息性、 刺激性、腐蚀性四类。
• 工业场所几种常见的有害气体有:➢ 氰化物 造成组织缺氧
➢ 二氧化硫(SO2)有强烈硫磺味 ➢ 硫化氢(H2S)有浓烈的臭鸡蛋味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5、甲烷(CH4) 特征: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 为0.55,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不助 燃,能爆炸。 危害:无毒,但浓度较高时会引起窒息,且 有爆炸危险。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6、甲醛(HCHO) 特征: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1.06 。 来源:人造板材、某些装饰布、装饰纸和许多 新家具都可释放。 危害:对人的皮肤、眼结膜、呼吸道黏膜等有 刺激作用,可导致流泪、头晕、头痛、乏力、视物 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 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密度 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具有的质量。
M
V
式中,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ρ——空气的密度,kg/m3。
注:湿空气的密度是1m3的空气中所含干空气质量和
水蒸气质量之和。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0.003484
p 273
t
1
0.378ps
工业通风与除尘 2 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 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3 粉尘基本参数与性质 2.4 粉尘危害 2.5 工业有害因素控制标准及工业通风概述
本章复习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5
呼吸困难,头痛, 恶心,呕吐,耳鸣
9~11
几分钟内可导致死 亡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二、作业场所主要空气成分 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 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空气的状态参数发生改变。 主要成分仍是O2、N2、CO2。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s
↑, 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
注:温度↓ ,不饱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露点:=1时的温度。
3、含湿量
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d 0.622 ps p ps
Ps:饱和水蒸气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4.空气的密度和比容
假设:空气为均质流体
不同劳动强度的体耗氧量
工作状态
休息 轻度 中度 重体 极重
体力劳 动强度
—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呼吸空气 L/min
6-15 20-25 30-40 40-60 40-80
氧消耗量 L/min 0.2-0.4 0.6-1.0 1.2-1.6 1.8-2.4 2.5-3.0
工业通风与除尘
➢ 一氧化碳(CO)阻碍血
红素与氧结合
➢ 甲醛(HCHO)刺激
➢ 氮氧化物(NOx)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铅(Pb)蒸汽 神经系统
较强
、消化系统、血液系统
➢ 甲烷(CH4)57%以上会窒息 ➢ 苯(C6H6)危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 汞(Hg)蒸气 剧毒物质 ➢ 锰(Mn)蒸汽 损害神经
系统
工业通风与除尘
p 2 n 1 m 2
3 2
式中,n——单位体积内的空气分子数; 1 m 2 ——分子平移运动的平均动能。
2
可知:空气的压力是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不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总 动能的三分之二转化为能对外做功的机械能。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玻耳兹曼分布规律
p
p0
exp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四类:麻醉性、窒息性、刺激性、腐蚀性 1、一氧化碳(CO) 特征: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
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能燃烧,有爆炸危险。 危害: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严重造成死亡。 来源:燃烧、爆炸时的产物,或来自煤气的渗漏。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 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24ppm
式中,p——空气的压力,Pa;
——空气的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 ps——温度为t时的饱和水蒸气分压,Pa; t——空气温度,℃。
(2)比容
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体积。
V 1 M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三、空气的黏性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 面上,便产生黏性阻力以阻止相对运动,这一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性 。
9、苯(C6H6) 特征: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 挥发。 来源:燃料工业和农药生产,造漆、喷漆、制药 、制鞋及苯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 危害:中毒。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麻醉作用,慢性中毒则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的损害。
返回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大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
干空气+水蒸气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
气体名称 体积含量 质量含量
氧气
20.96%
23.23%
氮气
79.00%
76.71%
二氧化碳 0.04%
0.06%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1、氧气(O2)
人体的需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环境条件和 劳动强度。
(1)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M V
式中,Mυ——水蒸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饱和湿空气: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值,即饱和状态。
饱和绝对湿度ρs,饱和水蒸气压ps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相对湿度(饱和度)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
容积比热容c′ 1m3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单位J/(kg·K)
量,单位J/(m3·K)
摩尔比热容C 1kmol质量的物质 升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kmol·K)
三者之间的 换算关系:
c
MC 22.4
c0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注:黏性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液体的黏性减小; 温度↑,气体的黏性增大。 2)压力 压力↑,流体的黏性增大,但幅度很小,通常 这种影响可以忽略。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6.空气比热容
单位物量的物质在准平衡过程中,单位温度变化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质量比热容c 1kg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K时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4、氮氧化物(NOx) NO、NO2 来源: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 特征:NO2是褐红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 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危害: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有强烈的刺 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气肿。 中毒症状:指头出现黄色斑点,并出现严重的咳嗽 、头痛、呕吐甚至死亡。 NO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还不十分清楚,它与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比CO还要大几百倍。如果动物与高浓度的NO 相接触,可出现中枢神经病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7、汞蒸气(Hg) 剧毒物质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消化器官和肾 脏,慢性中毒则表现在神经系统,产生易怒、头痛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或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和体 重减轻等症状。 来源:汞矿石的冶炼和用汞的生产过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一、空气物理参数
1.空气的温度
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作业场所
表征气象条件的主要参数之一。
测量温度的标尺——温标
热力学绝对温标T 摄氏温标(实用温标)t
T 273.15 t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空气压力 压强在工业通风中体现,也称为空气静压。 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3、硫化氢(H2S) 特征: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相对密度 1.19,易溶于水,能燃烧,有爆炸危险。 危害: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 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 缺氧。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后遗症是头痛和智力低下,慢性 中毒症状是眼球酸痛,有灼伤感,肿胀畏光,并引起气管 炎和头痛。 来源:硫的氢化。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车间空气H2S含量不得超过 10mg/m3。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碳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1
呼吸加深,但对工 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呼吸急促,心跳加
3
快,头痛,人体很
快疲劳
二氧化碳浓度 (体积)% 6
7~9
主要症状
严重喘息,极度虚 弱无力 动作不协调,大约 10min内可发生昏 迷
三、主要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及其危 害
要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必须掌握作业环境中所存在 的不良条件状况及其危害特点。作业环境的不良条件主要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业环境中的设备、材料、物品布 置不合理,作业环境脏、乱、差,或安全标志的设置不符 合要求;二是作业环境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前者可诱 发安全事故,后者将引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
8、铅蒸气(Pb) 特征:在空气中可以迅速氧化和凝聚成氧化铅 颗粒。 危害:损害骨髓造血系统异常导致贫血,损害 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产生行为异常。 来源:有色金属冶炼,红丹、蓄电池、橡胶等 的生产过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gz
R0T
式中,μ——空气的摩尔质量,28.97kg/kmol;
g——重力加速度,m/s2;
z——海拔高度,m,海平面以上为正,反之为负;
R0——通用气体常数;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p0——海平面处的大气压力,Pa。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空气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牛顿内摩擦定律 F A du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μ——动力黏度,Pa·s;
使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距1厘米 的两层液体,以厘米每秒的速度 作相对运行时,液体质点内部所 产生的阻力即为动力黏度。
A——流体层之间的接触面积,m2。
运动黏度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7.空气的焓
内能和压力功之和。
单位质量干空气的焓和dkg水蒸气的焓的总和。
i id di
空气的显热
1kg水蒸气的焓
id 1.0045tkJ / kg
不同劳动强度的人体耗氧量工作状态体力劳动强度呼吸空气lmin氧消耗量lmin休息6150204轻度i级20250610中度ii级30401216重体iii级40601824极重iv级4080253021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工业通风与除尘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氧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21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工业通风与除尘2氮气n2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氮气(N2) 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不 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正常情况下对人无害。 利用其惰性可用于防火、灭火和防止气体及粉尘爆炸 。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3、二氧化碳(CO2) 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不助燃, 也不能供人呼吸,易溶于水。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无害的。 若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使空气中氧浓 度相对降低,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17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 失去劳动能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 致死亡
(体积浓度,按质量浓度计算为0.03mg/L或30mg/m3) 。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二氧化硫(SO2) 特征:无色、有强烈硫磺味,易溶于水,在风速较小 时,易积聚于作业场所的底部。 危害: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喉咙 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病水肿甚至死亡 。 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金属矿物的熔烧,毛和 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车间空气中SO2的允许浓度为 15mg/m3。
粉尘
有害蒸气 有毒有害气体 放射性气体
大多的工业有 害物的传播都
依附于空气
热湿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 作业场所主要有害气体可分为麻醉性、窒息性、 刺激性、腐蚀性四类。
• 工业场所几种常见的有害气体有:➢ 氰化物 造成组织缺氧
➢ 二氧化硫(SO2)有强烈硫磺味 ➢ 硫化氢(H2S)有浓烈的臭鸡蛋味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5、甲烷(CH4) 特征: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 为0.55,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不助 燃,能爆炸。 危害:无毒,但浓度较高时会引起窒息,且 有爆炸危险。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6、甲醛(HCHO) 特征: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1.06 。 来源:人造板材、某些装饰布、装饰纸和许多 新家具都可释放。 危害:对人的皮肤、眼结膜、呼吸道黏膜等有 刺激作用,可导致流泪、头晕、头痛、乏力、视物 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 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密度 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具有的质量。
M
V
式中,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ρ——空气的密度,kg/m3。
注:湿空气的密度是1m3的空气中所含干空气质量和
水蒸气质量之和。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0.003484
p 273
t
1
0.378ps
工业通风与除尘 2 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 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3 粉尘基本参数与性质 2.4 粉尘危害 2.5 工业有害因素控制标准及工业通风概述
本章复习题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5
呼吸困难,头痛, 恶心,呕吐,耳鸣
9~11
几分钟内可导致死 亡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二、作业场所主要空气成分 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 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空气的状态参数发生改变。 主要成分仍是O2、N2、CO2。
工业通风与除尘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s
↑, 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
注:温度↓ ,不饱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露点:=1时的温度。
3、含湿量
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d 0.622 ps p ps
Ps:饱和水蒸气压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4.空气的密度和比容
假设:空气为均质流体
不同劳动强度的体耗氧量
工作状态
休息 轻度 中度 重体 极重
体力劳 动强度
—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呼吸空气 L/min
6-15 20-25 30-40 40-60 40-80
氧消耗量 L/min 0.2-0.4 0.6-1.0 1.2-1.6 1.8-2.4 2.5-3.0
工业通风与除尘
➢ 一氧化碳(CO)阻碍血
红素与氧结合
➢ 甲醛(HCHO)刺激
➢ 氮氧化物(NOx)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铅(Pb)蒸汽 神经系统
较强
、消化系统、血液系统
➢ 甲烷(CH4)57%以上会窒息 ➢ 苯(C6H6)危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 汞(Hg)蒸气 剧毒物质 ➢ 锰(Mn)蒸汽 损害神经
系统
工业通风与除尘
p 2 n 1 m 2
3 2
式中,n——单位体积内的空气分子数; 1 m 2 ——分子平移运动的平均动能。
2
可知:空气的压力是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不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总 动能的三分之二转化为能对外做功的机械能。
工业通风与除尘
2.2 空气基本物理参数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玻耳兹曼分布规律
p
p0
exp
2.1 作业场所空气及其有害气体理化性质
四类:麻醉性、窒息性、刺激性、腐蚀性 1、一氧化碳(CO) 特征: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
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能燃烧,有爆炸危险。 危害: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严重造成死亡。 来源:燃烧、爆炸时的产物,或来自煤气的渗漏。 我国安全规程规定: 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24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