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案1(无答
案)浙科版必修3
【学习要求】
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2.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3.简述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波动和周期波动
4.说出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种群的增长方式
(一)种群数量的“J”形增长曲线---指数增长
1.条件:在、和的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数量起始增长,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速率
会,而增长率会
请在下面两个方框中分别将J形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以及增长率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注: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
(二)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曲线----逻辑斯蒂增长
1.条件:在、和的条件下
2.特点:种群起始呈增长,时增长最快,
此后便增长,到K值便
3. (1)在下面方框中画出逻辑斯蒂增长的增长速率曲线
(2)该增长方式情况下,其增长率又会怎样变化?
(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大
小不同
二.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1. 引起波动的因素: 和 的变动以及 的改变 2.种群的数量波动可以分为 和
3. 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两大类。

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 和 ;除此以外,外源性因素还包括 、 、 和捕食等
内源性因素则包括 调节和 调节
【例题】
例题1.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一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某时间段内,得到如右图所示的
增长变化(λ)曲线[t =λ月种群数量/(1-t )月种群数量]。

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 ”型增长
B .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 .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 .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例题2.自2002年以来,一种叫椰心叶甲的外来害虫正在吞噬着
海南岛上的椰树等棕榈科植物。

由于没有天敌,椰心叶甲十分
猖狂,受害植株累计已达200多万株。

姬小蜂
专门将卵产在椰心叶甲的高龄幼虫或蛹内,在
里面孵化出幼虫,并且一直生活到成虫羽化飞
出为止,导致椰心叶甲的死亡。

因此,海南省
从越南引进大量的姬小蜂来对付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侵入海南岛以后到引进姬小蜂之前,
椰心叶甲种群增长曲线为:( )
例题 3.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某一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

已知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K 值为400只,请问:在第10年时,经调查
该种群数量应大约为:( )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