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3)
最新精选2020我的扶贫故事范文三篇

那是去年春节前的一天,下雪刚晴没几天,天很冷,爸爸带我一起去他们的扶贫村。
汽车一路颠簸,中午我们到了这个偏僻的村庄。
这个村叫陈村,村里的书记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爷爷,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吃过午饭,老书记和爸爸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扶贫的面粉和衣服,钱先分给5户村里最穷的人家。
我也随爸爸一户一户的去送东西。
让我吃惊和心痛难忘的是第5户人家,姓陈,一进门,院墙和房子很破旧。
主人是一个矮小的哑巴妈妈和三个孩子。
听书记爷爷讲,前年他们的爸爸因病去世了。
大女儿11岁,二女儿和我一样大,小弟弟才4岁。
他们一家是村子里最穷最可怜的人家,现在由他们的大伯来照顾着。
我看到房子里没什么家具,墙角有几袋粮食,炕上只有一床很破的被子,他们穿的衣服很旧。
厨房的灶台上有一碗酸菜很多的面糊糊汤。
快过年了,难道他们就吃这些吗?怎么没有肉、鸡、鱼、菜、爆竹、新衣服呢?我问爸爸,可爸爸没吭声,脸色很不好。
爸爸他们把面粉、钱、衣物等扶贫的东西送给了他们,我也把自已用压岁钱买的3个铅笔盒、50本本子、200支铅笔送给了三个小朋友。
天快黑了,要走了。
忽然,爸爸对书记爷爷他们说:“陈书记,你们几个先走,我一会儿就来”。
爸爸拉着我的手,等了一会儿,从他上衣口袋里掏出了100元钱,给了那个大点的女儿。
我们就出来了。
路上我发现爸爸眼睛里噙着泪水……我心里也很难受……。
这是爸爸第二次去扶贫村。
我是第一次。
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户人家和那三个小朋友!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贫困的面貌,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春雨连绵不断,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好心情,因为今天下午我们将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义卖会。
这次义卖会非同凡响,所有爱心义卖款都将汇入“扶贫济困基金”,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
全班同学捐来了自己用旧的文具。
书。
装饰品。
玩具……真是琳琅满目。
经过大家近半个小时紧张地忙碌,终于布置好了我们的义卖场。
瞧!货物分门别类地摆放得整整齐齐,“童心小超市”五个大字熠熠闪光,下面是我们精心制作的海报,再配上个心型毛绒小玩具,煞是好看!随着老师的一声吆喝:“童心小超市,开业了!”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走出教室,围在“柜台”旁精心挑选着,顿时,走廊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汇成一片。
驻村扶贫故事3篇

驻村扶贫故事3篇驻村扶贫故事1牙齿轻轻咬下,酸甜可口,鲜嫩多汁郑万里眯着眼,咧着嘴,笑嘻嘻地用他的土味普通话介绍着永春枇杷,末了还不忘学着网红主播的样子用力喊上几句买它!买它!买它郑万里是厦门海关派驻福建省永春县梅林村的第一书记。
梅林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
从2023年12月至今,为了这个贫困村的发展,郑万里硬生生地把自己从动植物检疫专家改造成了网红带货主播。
上任之初,郑万里没日没夜调查走访,挖掘家底。
他了解到梅林村以前种过青梅,没有效益砍掉了;后来种了芦柑,黄龙病死掉了;现在有枇杷,但成本高、品质不稳定卖不上价。
许多村干部的意见是枇杷是个没有前景的产业,还是改种其它吧。
郑万里却没有轻易放弃,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且从事动植物检疫十多年,他认为梅林村的枇杷品质并不差。
你们保证品质,销路我来想办法。
他一次次请来技术专家,为村民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指导,还找到厦门海关技术中心的同事,和他们就农作物病虫害鉴定和防控、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控等签订合作协议。
历经三年,枇杷的品质稳定了,销路却成了首要问题。
不能让百姓的心血烂在地里! 郑万里先是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买,用自己的车几十箱几十箱地跑物流。
长期下来,发现这并不现实,一是速度慢、跑不远,二是无法建立长效机制。
郑万里四处想办法,借助电商平台,跟顺风、德邦等快递公司谈合作,以前1箱5斤的枇杷寄到上海运费要43元,谈到只需12元,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为产品打开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通畅了,宣传就一定要跟上。
没钱请网红,那就自己上。
郑万里联合其他4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一场推广永春枇杷的直播。
没想到几个大老爷们的大白话收到了那么好的效果,现场直播带货751件。
郑万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
郑书记,我这有几百只鸡滞销了。
郑书记,我手上有芦柑卖不出去找他的村民越来越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点子非常多的郑书记开始考虑,打造直播带货培训点,教会当地农民使用新型营销手段。
我的扶贫故事(民进会员)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民进会员)五篇【篇一】**镇**村的**,头脑灵活,勤劳肯干,一边种地,一边经商,小日子红红火火。
身为党员的他,富了不忘邻里乡亲,带着他们一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宽敞的院子,气派的大瓦房,这就是**的家。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收拾屋子。
**镇**村村民**:“今年2020年争取好好进步进步,好好干,争取让家人朋友们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告诉记者,他家既种地又经商,一年下来,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
**镇**村村民**:“最近这四年卖熟食挣了点钱,再加上种这几年地,连承包村民地,这几年收益也不错。
”身为党员的**富了没有忘记邻里乡亲,主动包保一户建档立卡户陆桂英,想尽办法帮助她增收致富。
建档立卡户陆桂英的侄媳妇**:“一直做的挺好,这个是从庭院经济了,干活了,家庭打扫卫生,生活上米面油,到年到节都来,确实做的挺好,这个一点不夸张,我就住在附近,都看到了。
”**镇**村村民**:“去年我给她报那个庭院经济种的500平土豆,我帮她种,帮得起完之后那个帮忙销售什么的,就是院里有活儿吧,柴火啥的,经常去帮着整整,老人有需要的吧,我能帮尽量都帮。
”此外,**还利用自己的熟食店,为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帮助他们创造收入、改善生活。
**镇**村村民**:“**这个人对我们都可好了啊,我们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挣不着钱的时候,他帮我们找找工作给我们找出路挣钱,嗯都对我们都可好了。
”**镇**村村民**:“雇的就是在咱村上岁数大的,没啥工作的那个,一年一万两三千块钱。
(记者:帮他们摆脱贫困是吧?)对,这样他土地租出之后再在我这里干活,对他这个脱贫攻坚,对他的个人收入都提高很多。
”**说,他今年还要再加一把劲,抽出更多时间,关心和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他们与自己同步过上小康生活。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许许多多党员冲锋在前。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同样也有许许多多党员冲在最前面,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篇一】2017年10月,按照市局安排,我从原XX村第一书记XX同志手中接过交接棒,怀着工作热情,继续发扬XX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以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而村民却成了我的熟人。
XX 村面积大、户数多、人口多、村情复杂,虽然自己之前在XX国土所工作了好几年,积累了不少基层工作经验,这无疑是一个优势,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轻松和喜悦,恰恰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角色的转变、同村干部的沟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及村子的发展等等成了面临的众多难题。
为此,我理清思路,要想顺利的开展工作,就必须沉下身子融入XX村这片土地上,让自己充满“泥土味”。
我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调研,沟通交流,把熟悉村情、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工作之余,经常利用与群众拉家常、同村干部交流等方式,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帮助村里挖掘各种致贫原因,多方搜集信息,积极同村干部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同样在农村工作,不仅心要细,还得做一个粗人,给老百姓讲政策理论性的东西他们听不懂,因为群众关心的无非是自身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对待他们,只能用“土方子”,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宣传政策,用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群众所需。
一片土地能否收获果实,管理至关重要,同样村子的发展也离不开严格管理,因此,我结合搜集到的信息,紧紧围绕发展村级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并把单位严格的工作作风带到村里,以身作则,坚持驻村制度,促使村干部坐值班制度更趋于规范化。
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项政策和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
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通过加入村民微信交流群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积极与村干部交流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筑牢坚实基础。
尽情释放汗水味,真心收获人情味担任第一书记初期,我对每户贫困户都进行了认真走访,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针对家庭存在的困难进行帮扶。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篇一】2017年6月,我成为了一名第一书记。
一年来的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所见所闻,给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也为我留下了人生难忘的一页。
记得一开始到了xx村,便和新上任的村主任,商量好了工作计划,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开展入户走访,有时候脚底板心都走得生疼,有的家你去调查时候,人家去干活,只有算好了时间村民在家的时候再去调查;早上吃了早点,有时候要到晚上才有饭吃。
为了尽快调查清楚xx村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起早贪黑地工作,调查好了又认真的填工作汇报表,一项项核对数据。
有时候饭都忙不得吃,晚上十一,二点还在收集汇总数据。
终于通过3个月的时间,全村140户的贫困户的情况有了个基本的了解。
在走访过程中,刘某甫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来刘某甫家里,我看到两个孩子在土院坝里玩耍,正说“有人在家吗?”只见两个孩子迅速的往屋里走,只是大一点的孩子仍然爬行,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直立行走。
这时,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奶奶。
我给奶奶介绍了我自己,奶奶也不说话,和她交流了很久,她也不回话,我只好跟社长打电话求助,叫他来刘某甫家里。
通过社长对家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才得知,孙子叫刘勤(化名),今年5岁,早在2015年的时候,独自在院坝与公路交接的地方玩耍的时候,被路过的车辆撞伤了下肢,导致现在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依靠爬行。
孙女叫刘菲(化名),今年3岁。
两个孩子都未上户口,因为母亲的户籍问题导致,父母没有办理结婚证,生育孩子的时候也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在我与社长的谈话间,我发现奶奶的眼角有些湿润。
他们的房屋有些破旧,家具简单,小小的院子,显得有些杂乱。
我一直在脑海里勾勒他们一家人辛苦的生活状况,家里两个老人的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儿媳妇已经怀有身孕,面临生产,想象着刘某甫的儿子刘某军需要一边要做农活和打工挣钱,一边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老,还要担忧孩子。
生活的压力一直让这家人笼罩在愁云的阴影里,让他们绝望又无助。
我的扶贫故事3篇

我的扶贫故事3篇【篇1】2018年11月,我被选派到xx茶场担负驻村工作队第1书记(工作队长),为尽快适应从机关单位到乡镇工作的角色转换,1方面,我加强学习,尽快融入角色;另外一方面,我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为了解贫困户情况我常常到贫困户家庭访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贫困户制定发展脱贫计划。
我深知,只有从熟习掌握了扶贫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好各项驻村工作任务。
其中,我今天日志描写的主人公是我们科协xx同志包保的贫困户xx(国营综合农场伍家坡分场贫困户),家庭人口3人。
xx终年在外务工,其妻xx在家照看孩子,照看家。
国营综合农场伍家坡分场座落在大营盘山脚下,山东大学土地少,在此生活的人们仅靠出门打工为生,1个女人不能出门,要在家孝敬老人、照顾小孩,仅靠男人在外打工挣钱养家也很难。
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像这样下去,甚么时候才能脱贫致富呀!2016年,县科协的xx同志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在帮助xx制定脱贫计划时,觉得发展牲猪养殖是个致富门路。
经屡次与xx 沟通,xx也认为利用现有基础养殖牲猪是个好项目,并请人看了场地,设计了猪圈。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xx同志屡次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借助精准扶贫政策,为其争取贷款12万元,经过努力500多平米的养猪场盖起了。
有了猪场,还要有猪仔。
后又与当地亲家母高山腊肉公司联系调和,请该公司予以帮助扶持,并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该公司垫资5万元购了30头猪仔。
由于小孙第1次养这么多猪,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在酷暑来临时,养的猪突然生病,她手足无措,请人给猪治病,边治边死,1共死了103头,损失3万元,这下小孙急了,今年要靠这30头猪生财不可能了。
包户干部知道这1消息后连忙从县城请1专家到小孙家查看。
经专家医治,剩下的17头猪治好了。
在专家的指点下,对猪圈也进行了改造,防疫措施进行了改进。
工夫不忘初心人。
小孙经过在养殖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积累了1定的养猪经验。
精选我的扶贫故事征文3篇

精选我的扶贫故事征文3篇【篇一】2017年7月,我的扶贫工作点由xx镇xx村转移到xx 镇xx村,调整后的包保任务是4户人家,在与他们交往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戒备到熟悉、从拒绝到配合,我尝遍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亲戚般的理解信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xx家的房子和xx的视频这两件事。
这充分反映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对包扶干部的理解,每每想起,我在唏嘘之余都是感慨颇多。
xx74岁,身体较差,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说话出气都喘的厉害。
老俩口在家养猪养鸡,种点农作物和蔬菜自给自足。
大儿子29岁,小儿子27岁,都在省外务工,收入尚可。
从第一次入户调查摸底开始,xx家的房子问题都会成为必然提起的话题,事情还要从他家拒绝易地扶贫搬迁说起。
2016年,按照易地搬迁政策,xx家庭原本可以享受一套100平方米的二层楼易迁房,因为在搭建偏水房过程中与邻居发生争执,他们盛怒之下决定放弃易迁房,并且给村上写了弃权保证书,改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也领取了10000元的改造款。
但事过境迁,看着别的贫困户早早搬进了整洁舒适的易迁房,他们非常后悔当初的草率,多次要求重新分配易迁房或拆旧建新,还要享受易迁政策。
面对这样的事实,扼腕叹息之余,每次入户,我都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易迁政策。
一是说明当时他家属于自愿放弃分配的易迁房,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现住的房子不属于危房了,也享受不了易地搬迁的政策了;二是说明xx村已经出列,不再有易迁房计划了;三是说明在原住地拆旧建新享受不了易地搬迁政策。
并且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他们在外务工的儿子耐心讲解,还为他们提供扶贫工作队和镇村领导的电话,让他们及时沟通,了解政策。
即便如此,想要新房子的想法成为xx家庭最强烈的愿望。
3月7日我入户结束和他们道别时,郭大妈倚在门口对我说:“我儿子今年想在镇上买套房子,钱不够,你给村上说一声给我们补助点购房款。
”看着大妈热切而期盼的眼神,我竟无言以对。
其实他儿子过年期间已经和我交流过在镇上买房的想法和计划。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杂草丛生的小路、破旧开裂的土墙、昏暗斑驳的光线、衣衫褴褛的穿着、深深下陷的眼窝、饱经风霜的面容,这是我初次来到槐树乡陈庄村,“精准扶贫”走访中所见到的一幕,也是直击内心,让无数人忍不住心酸的一幕。
2017年,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脱贫工作,作为xx县卫健委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的我当然也要参与其中,上级组织将我安排到xx县槐树乡陈庄村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我很荣幸成为众多帮扶责任人其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烈日当头,和众多同事一道,手提资料袋,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xx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如何凭借个人之力帮助他们脱贫?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扶贫专干的带领下我很快找到了xx家。
来到xx家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有些破旧的平房,院子东侧是土坯房的厨房,屋里光线灰暗,条件有些差,进入家中,其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来之前通过村里知道,他的妻子是一个聋哑人,所以沟通起来只能和xx本人。
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xx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张永,是你们家的帮扶责任人,他们很热情,聊天中知道家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孩子上学需要的费用,此外,xx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在外务工。
随后通过交谈,我确定了今后的帮扶目标,并给xx讲解了许多相关的扶贫政策,让他了解自己所能享受的帮扶政策,他表示非常感谢。
离开xx家,我们来到附近的第二位贫困户xx家。
了解到xx 的妻子李爱珍于2016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其女儿李静文也于同年考入信阳学院,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又增加了不少负担,想想原来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妻子患病之后才返乡,从此债务高筑,陷入贫困。
从xx、xx家出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样的两家人,真的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呀。
根据他们两家的不同情况,我确定了今后帮扶两位的方向和计划。
转眼间到了18年春节,过完年我带上一些常用药物和水果,再一次来到xx家中,见到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的李爱珍。
最新扶贫故事3篇(精选)

走在枫田镇曾石村的扶贫路上,总会发生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因为真实而感人,因为贫困户的善良和淳朴努力上进而感动。
第一次坐在去曾石的车子,我心生三分焦虑七分惆怅,怕贫困户不好交流,又怕自己第一次做帮扶工作,不能很好的帮助到贫困户。
走进我的贫困户刘振华家,院子里养了几只土鸡,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摆设得整整齐齐,房子简陋却很温馨,刘振华因为车祸重伤,落下残疾,做事不方便,导致不能干体力活。
家里主要劳动力不能发挥作用,还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这是他们家致贫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个原故,也让他在找工作上受限,很多地方都不用他,导致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也是导致他致贫的主要原因。
他现在只是在糯米厂上班,工资不高。
刘桂花因为要带孩子读书,不方便进工厂上班,只是在超市里做小时工,工资也不太高,我建议她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多种些蔬菜。
并多养些土鸡和土鸭,这样既不担误照顾孩子,又可以致富。
到时我会想办法在朋友圈上帮她卖,这样,销售的问题也解决了。
刘桂花听了表示自己过两天多孵些土鸡,再多种些蔬菜。
还有一次,我在走访贫困户时,看见刘桂花脸上有些不高兴的样子,经了解我知道她是因为儿女都在读书,只是一个在县城一个在乡镇,去年在县城陪女儿读书,儿子因没人管理学习退步并爱玩游戏了,今年在家里陪儿子读书,女儿就因为住宿舍吃食堂不习惯学习也有很大的退步,为些心里十分烦忧。
我细心的和刘桂花聊天,告诉她男孩子在十多岁的时候正是逆反期,我们做家长的要多有耐心和多关心他们,可以和他们有大人式的谈话,让孩子们了解家里的困难和家长的不易。
经过多次交谈,刘桂花心情慢慢转好了,对孩子的教育有信心了。
从我加入帮扶干部的队伍至今,已经快一年了,我见证了帮扶对象在国家扶贫下身的帮助下,过上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每次来到帮扶对象家中,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笑容里包含着对是益美好生活的满足,也包含着对国家和政府关爱困难群众那份浓浓的感激之情。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族英雄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曲铁肩担道义的历史颂歌;“最美村官”秦玥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挥洒汗水,守在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
他们用行动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不沮丧、不抱怨,与人民群众并肩齐行。
xx乡中洲村村支书助理,2016年10月1日起这个特殊的称谓便一直跟随至今。
中洲村,上饶县xx乡的十二五贫困村,“远”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小村庄的最深刻的印象,从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到越变越窄的乡道;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转过一道连一道的弯路,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朴素又可爱的村庄;老村支部书记热情的和我握着手,眼里有的是欣喜、是激动、更是希望。
在简要的了解了中洲村的基本情况后,我连续几夜辗传反侧难以入眠,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村全面脱贫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我顿时感觉我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对此我特向老干部和村官前辈做了请教,在一番谈心后我豁然开朗,首先我们就是了解每家每户的状况,做到“因户施策”。
因此“精准”成了我的工作主线,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办公室坐坐、看看报纸、喝喝小茶是别人眼里的村官生活,实际上每天走村入户,穿梭在田间地埂,才是我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虽然防晒措施必不可少,但在这样的高强度的工作下,我还是避免不了的成为了“小黑妹”。
但也正是这身和农民一样的“同款肤色”,再加上一口地道的上饶话,成功的拉近了我和村民的距离,更好的融入群众内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走村入户,摸排走访,建立一本“扶贫日记”,对自己“管辖”的群众做到知根知底,将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人与扶贫户一一挂钩,对每户“量身定做”进行详细的规划,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全村161户600人制定了脱贫规划。
因户施策成功改变了我所帮扶贫困户的命运,给贫困家庭送去了最暖心的关怀。
精品-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杂草丛生的小路、破旧开裂的土墙、昏暗斑驳的光线、衣衫褴褛的穿着、深深下陷的眼窝、饱经风霜的面容,这是我初次来到槐树乡陈庄村,“精准扶贫”走访中所见到的一幕,也是直击内心,让无数人忍不住心酸的一幕。
2017年,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脱贫工作,作为xx县卫健委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的我当然也要参与其中,上级组织将我安排到xx县槐树乡陈庄村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我很荣幸成为众多帮扶责任人其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烈日当头,和众多同事一道,手提资料袋,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xx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如何凭借个人之力帮助他们脱贫?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扶贫专干的带领下我很快找到了xx家。
来到xx家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有些破旧的平房,院子东侧是土坯房的厨房,屋里光线灰暗,条件有些差,进入家中,其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来之前通过村里知道,他的妻子是一个聋哑人,所以沟通起来只能和xx本人。
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xx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张永,是你们家的帮扶责任人,他们很热情,聊天中知道家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孩子上学需要的费用,此外,xx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在外务工。
随后通过交谈,我确定了今后的帮扶目标,并给xx讲解了许多相关的扶贫政策,让他了解自己所能享受的帮扶政策,他表示非常感谢。
离开xx家,我们来到附近的第二位贫困户xx家。
了解到xx的妻子李爱珍于2016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其女儿李静文也于同年考入信阳学院,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又增加了不少负担,想想原来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妻子患病之后才返乡,从此债务高筑,陷入贫困。
从xx、xx家出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样的两家人,真的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呀。
根据他们两家的不同情况,我确定了今后帮扶两位的方向和计划。
转眼间到了18年春节,过完年我带上一些常用药物和水果,再一次来到xx家中,见到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的李爱珍。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篇一)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XXX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是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清爽。
暑假里,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孤儿院,小时候妈妈就跟我说过:“孤儿院里的孩子很可怜,从小就失去了至亲的家人,只能待在那个没有亲人的房子里,念叨着爸爸妈妈。
”因此,我非常希望去那儿看一看,不单单是因为出于好奇,更重要的,是想去慰藉一下那些受了伤的幼小的心灵。
一到那儿,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我们走到二楼,进了一个房间,里面全是小朋友在吃棒冰,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位畸形的小男孩,经过了解,这个孩子叫天天,一生下来手指就畸形了,他的父母嫌弃他,便把他放到孤儿院门口。
这个孩子还有点自闭症,特别自卑。
我听着天天的身世,望着他那低垂的脑袋,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拎着一袋娃娃走过去,笑着说:“天天,你看这个小熊多好看呀,你晚上抱着它睡觉,就不用怕恐怖了。
你瞧!这两个人偶一男一女,可以陪伴你一生。
”说到这儿,我扭过头,把眼泪擦拭掉了,才转过头。
但不知为什么,XXX自己跟我说话了,“姐姐,谢谢你送我的礼物,我很喜欢。
”他笑了,笑的那么开心。
“要不要让姐姐唱歌给你听呢?”“要。
”我为他唱了一首《祖国的花朵》我从没唱得那么投入,我希望天天能理解我的一番好意。
“好听好听。
”这个天真的小男孩,竟给我拍起掌来了。
临走前,天天拉住了我的手,我回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问:“天天,你今天开心吗?”“嗯,很开心!”“那你要记住,以后要坚强,不要再自卑了,因为,你是祖国的花朵。
”“姐姐,今天跟你一起玩,我很快乐,我也保证,以后再也不自卑了!”走出大门,那位阿姨跑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今天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天天可能现在还不愿跟人说话呢!”“呵呵,能够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一位孩子,使他快乐,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不用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呵护未来
—--——我的扶贫故事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可能有很多种,能把一个人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联系得如此紧密而又如亲人朋友般的,或许只有扶贫了。
2017年,东南镇中心小学结对帮扶梁家村、菜园村等,我被安排联系帮扶贫困户—-我的学生高婷婷。
第一次来到结对帮扶学生高婷婷的家中,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虽然盖的是砖房,可是黑漆漆的屋内,家里各种杂物堆得到处都是,孩子连个写作业的课桌都没有,两个孩子趴在炕上写作业.老人热情的张罗着我们坐下,端茶递水,很是周到。
通过聊天,得知老俩口今年都有70好几了,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儿子和儿媳外出打工,家里还有个小孙女在家,只有三岁多,还生着病.
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后,我深深为高婷婷家感到担忧,老俩口年纪大了,找不到赚钱的门路,儿子、儿媳靠在外打工养家,但每月的生活费还要给生病的小女儿看病,也足以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捉襟见肘。
平日里,一家人也就靠侍弄这几亩地,赖以维持生计。
但是我能做的只是让孩子的学习上有所进步,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每次去家里我都知道他们学习的方法,进行习惯培养,辅导作业上遇到的困难。
经过多次的辅导,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书写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迹工整,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了,家人很欣慰,我为他们的进步也感到欣慰。
随着多次走访来往后,老人与我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常坐下来拉
家常,老人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自己求学到成家,未完成的心愿等。
聊天中,他总是在夸国家的政策好、现在的政府好,心里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
老人说,自己和老伴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除了日常开销和三个孙女生活费用,其它的不想给学校添任何麻烦。
见我和其他老师几次三番的上门,她总说:“这么热的天气,经常麻烦我们来回跑。
”
这几个月来的走访,老人见到我来显得很高兴,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好了很多,基本能认真完成作业了,姐妹两为着这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着,努力学习,这不正是教育扶贫的真正愿景吗?
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人穷志不穷,我想作为他们的教育结对帮扶责任人,能做的不仅是政策的传播者,更是他们的精神引导人,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有更好的成绩。
自结对帮扶以来,让我对他们多了一份似亲人般的牵肠挂肚,我的经历不算丰富,也没有什么可用的资源,我的力量就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那么的微小。
但在扶贫工作中,我深刻地明白,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现实的困难磨灭了奋斗的意志。
所以我都会鼓励他树立脱贫的信心,现实再困难,只要意志不倒,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现在国家有这么大的脱贫决心和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何愁摘不掉贫困户这顶穷帽子!
这条通往高婷婷家的路,我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次了。
扶贫路上,点点滴滴,种种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用心、用情、用力,我相信我能做的会更多,也会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