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1. (7分) (2020九上·顺义期末) 句子默写
(1)不应有恨,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3)《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具有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
2. (8分) (2019八上·林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①文化”。

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niàng ②造的。

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gài③的地区生长。

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马羊等大牲畜④能消化。

(1)依次给加线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选出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________)
A . 也有粘性小米
B . 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造的
C . 可以作饲料
D . 只有牛马羊等大牲畜能消化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 (2分) (2016九上·拱墅期末)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每一种经典都能开启我们思维的大门。

在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中,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让我们思考科举的优劣和世态的炎凉;当鲁迅《故乡》中________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到“老爷!……”时,我们怎能不去参悟其中产生“厚障壁”的原因;培根是________(国籍)文学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随笔》中的任何一篇都给我们提供一种尘世中的只会,让我们变的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

(2)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来讲越复杂多面,也就与具有艺术魅力。

如,宋江,他真心待人,又时时虚伪做作;他义薄云天,又心机重重;他处心积虑谋反,又对朝廷肝脑涂地。

请在《骆驼祥子》或《水浒传》中找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类似人物,结合作品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4. (9分)(2019·杭州模拟)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明华中学909班同学暑假去帮助空巢老人,在学校和社区的安排下,他们来到了李奶奶家下面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请根据语句补写空缺部分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909班同学:①________。

李奶奶:哦,是你们啊,明华中学的。

进来吧!
909班同学:②________。

李奶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了,洗衣、拖地都很吃力了。

净给别人添麻烦了。

909班同学:③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5.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少年中国说索陈祖芬
①我读书随性,插空翻阅手边的书,竟在一部“80后”写的小说里,翻到几乎占了一章的《少年中国说》。

作者显然爱煞了那篇文字,管他有没有这么写的,一如小说起名叫《断章》。

足足20万字,绝不缺斤少两——那文字要是化开来,那感受,那回味,是远远不止20万字的。

②作者写江南小镇,阳光如温得恰到好处的酒,沁着丝丝缕缕梅子一样青涩的气息,再睁眼时,已是残阳一点将坠未坠, 晚风如锦,上绣祥云。

秋千上下缀满了别处飘来的粉色花瓣,不似她因秋千而起,更像秋千因她而飘逸飞舞。

风是此刻唯一的读者,却没有什么耐心,胡乱翻弄着白绢。

③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一匹上好的玉色暗花回纹锦缎,为她赶制旗袍,竹叶领,窄罗袖,宽摆提花滚边,斜襟琵琶盘扣,在月光下泛着潋滟的水色。

第二天清晨,暖玉生烟一样的旗袍,掺着碎金似的阳光,于蜿蜒起伏中撩拨出琵琶的韵律。

④现在“80后”、“90后”的作者太多,已成雄踞之势。

我看封面,这一位叫程萌,我不知道这个女孩是何方神仙,因为南方北方她一样写得入扣丝丝,叫人心驰神往。

书中的江南女孩桃叶,“九·一八”后走上抗日路,故事从小镇铺向上海、黄埔军校、北京等。

最后写到北京,写北京的雪往往从夜的深处开始飘落,不急不慢,从容淡定,卓然地在一片鸿蒙中彰显国士风度。

待到天色欲暝,寒鸦将语,已是万物素然,举目皆空。

天色水葱儿一般的通透起来,浑圆的雪景便匀匀净净地上了一层蜜色釉。

⑤有这样的美文,《断章》是完全可以断开了读的,或者说,几乎可以从随便哪章开始读。

淡定文字,浓情中国。

当战火烧向江南,桃叶这样的豆蔻少女要求前来送兵器者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莫忘授人以渔,习武三日后便去上海参军。

⑥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

但是战争是美的毁灭。

不,战争使人从知耻而后勇,到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攻读,于是进攻。

在黄埔军校,老师问及,如何强国?如何实现民族之复兴?桃叶滔滔说来竟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从中华儿女必舍生忘死,共攘外敌,到随后, 朝野内外,各司其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举国上下,知难而进,博观约取,居安思危,韬光养晦。

⑦如果说古有班姬续史,谢庭咏雪,那么今天,程萌这样的女孩儿就在讲述居安思危、韬光养晦。

如此“80后”,让我想起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⑧桃叶参加的队伍行进到南昌城外,敌军飞机正猫戏老鼠般地居高轰炸,坦克展开如扇面一样,卧在城外。

然桃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从容和蔑视,赴死如赴宴,决绝地向着南昌城大步迈进。

真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⑨几场恶战下来,桃叶几个少年人,稍显沉默,却仿佛假眠的虎狼。

一枚榴弹又呼啸着从日军那边飞了过来,一个少年就那么纵身一扑,生生地抱住了那颗榴弹……
⑩桃叶在抗日路上,一路默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⑪梁启超写完《少年中国说》,就自称少年中国之少年。

“80后”程萌,把优美和壮烈糅合了写,断开了写,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

(选自《渤海早报》,有删节)
(1)本文转述了《断章》中描写桃叶的许多精彩片段,阅读后,填写表格。

(2)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⑥段画线句“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结尾处“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这句话。

(150字以内)
6. (25分)阅读《敬业与乐业》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
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对选文中“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使人快乐的。

B . 痛苦和快乐只在于你对一件事的看法,而不是这件事本身。

C . 心态决定你对某件事的看法。

D . 所做事情的苦与乐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

(2)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深入职业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

B . 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

C . 做事专一,心无旁骛。

D . 发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领略工作中的乐趣。

(3)本段文字没有运用的一项论证方法是()
A . 引用论证
B . 举例论证
C . 归谬论证
D . 道理论证
(4)这段文字对语言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通俗浅显,准确周密。

B . 含蓄典雅,闲适自然。

C .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D . 论证条理,生动有力。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2014·威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西蜀之去南海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 .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顾野有麦场
C .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D . ①贫者自南海还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①子何恃而往②吴恂恂而起,视其缶
B . ①以告富者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 . ①犹未能也②犹得备晨炊
D . 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②且焉置土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4)结合蜀鄙之僧故事寓示的道理,谈谈你今后在学习上的打算。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2019·哈尔滨)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步,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源于有所追求,都体现为通过行动,去努力达到所向往的境界。

请以“彼岸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大学生小李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教。

他专心致力于本职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他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授课结束后,他还能总结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

他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经常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听课,广泛地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一段时间后,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少年强,则国强。

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善于学习借鉴,提升自己。

上面材料中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1-1、
1-2、
1-3、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
2-1、
2-2、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1、
3-2、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4-1、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5-1、
5-2、
5-3、
6-1、
6-2、
6-3、
6-4、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7-1、
7-2、
7-3、
7-4、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