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革命看当今中国道路——访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谈
Interview
6 | ECONOMY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今天所走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影响?《经济》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经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杨金海: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在这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重新思考中国的道路,特别重要。
过去讲中国道路,很少把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诞辰两个话题结合起来探讨。
现在把这两个话题结合起来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100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开始尝试探索适合中国人自己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慢慢地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
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甚至影响了世界。
那么,辛亥革命跟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关系? 我觉得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一定是要有自己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 同时又不同于传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道路一方面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必须是适合中国实际的新道路。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就是既沿袭了西方思想,又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在经济上,他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同时也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即“节制资本”。
孙中山可以讲是第一个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社会主义的中国人。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经澳门、香港、日本、美国展转逃往英国伦敦。
从辛亥革命看当今中国道路
——访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文/本刊记者 沈 刚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伦敦蒙难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
正是在这里,孙中山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并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这对他形成三民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1905年4月,孙中山在欧洲旅行期间还专门访问了设在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机关——社会党国际局,会见了国际局主席王德威尔德和书记处书记胡斯曼,并申请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党(当时尚未定名的中国同盟会)加入第二国际。
虽未如愿,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仍一往情深。
他在与比利时《前进报》记者的谈话中讲道:“中国社会主义者为采用机器生产必须同它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缺陷作大力的斗争。
”在辛亥革命之后的 1912年,孙中山多次作关于社会主义的演讲,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
主义。
他不仅自己讲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思想,而且还督促当时在外留
学生往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思想。
这些为当时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
后来,孙中山提出联俄、联
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更是受马克
思列宁主义影响。
当然,由于历史的
局限,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还不是
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很难在实
践中运用。
而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
的,既继承了孙中山的事业,又从根
本上超越了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
《经济》:刚才您也说到,中国
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传统
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走
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道路。
那么,中国
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杨金海:中国道路或者时下很多
人提出的中国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
“一元主导、多样并存”,从经济体
制、政治体制,到文化体系都是如
此。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模式,特别是近30年来形成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模式还须加强研究。
现在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但是我们国内
研究反而不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
式有自己很多独特的东西。
它的经济
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了。
也就
是说,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跟
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结
合起来,把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与其他经济结合起来。
我们的政治体系也是这样。
我们
的政治体制跟我们的经济体制一样,
是一个综合的产物,既不同于苏联的
一党制,又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
西
方多党制有它民主的一面,但太乱,
苏联的一党制稳定,但是其他党派没
有存在机会了,也就没有生机与活力
了。
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
保证了我们政治体制运行稳定,同时
实行多党合作,保证了各个党派都有
发言权,这样就保证了整个政治体制
是一种活的生命体,所以既稳定,又
有效率,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具有长远的战略部署和实施能力,同
时又能够充分听取民意,集中力量办
大事。
我们的文化体系也是这样。
我们
的文化体系是“一元指导,多样并
存”。
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上,我
们坚持一元指导,就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
因为意识形态是管方向管路
线的,不能乱,乱了就会影响整个社
. All Rights Reserved.
ECONOMY | 7
访谈
Interview
8 | ECONOMY
会的健康运行,最终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就一般的文化形式来讲,我们又是多样的。
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认为中国是搞文化专制主义。
这是不对的。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很显著。
比如,我们有很多宗教,而且在中国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一个庙里可以三教并立,经常在一个庙里面有佛教,有道教,还有儒教,西方人看了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完全可以的,是常识。
所以在中
国人的心目当中,文化是多样的,不是专制的。
这与意识形态一元指导不矛盾。
所以,今天的中国道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同时又吸取了西方的好东西。
这与孙中山的道路,即以西方体制为主,又用社会主义一些做法加以节制,有根本区别。
当然,对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还要下很大功夫去研究。
《经济》:在纪念辛亥革命的今天,我们从孙中山革命道路中应该总结哪些经验教训?
杨金海:今天我们要认真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好好总结它失败的教训,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启示:
第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个不能动摇。
辛
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指导思想不统一,其中有儒家思想,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有社会主义思想等。
看上去很好,很自由,实际上不利于革命的健康推进。
人们的思想文化可以多样化,但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只能有一个。
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最终会涣散人们的思想。
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一样,方向只能有一个,道路只能有一条,但走路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骑摩托车,还可以开汽车,而且在走路时可以说话、唱歌,形式多样。
在这里,一元化和多样化是不矛盾的。
第二,必须坚持走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尽管也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但实际上并没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是想用社会主义的手段对资本主义进行适当限制。
历史告诉我们,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事实上,社会主义有很多种,有封建的社会主义,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还有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等等。
如果只是简单讲社会主义,弄不清楚是什么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好。
我们现在说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
实践证明,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
第三,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能
动摇。
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不清楚、不强大。
孙中山的思想是混杂的,选择的道路是不清楚的,依靠力量也是不明确的。
他既依靠大资本家、大地主,也依靠人民,有时还想依靠西方
列强,对革命的对象、依靠力量等没有作科学的分析,特别是阶级分析,所以很难团结人民共同对付敌人。
我们党从革命到建设之所以能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力量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来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是我们主要依靠的力量,少数的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我们团结的力量。
我们党执政后,更加自觉地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第四,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严密的领导集体和党的组织。
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始终注重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
在思想上,党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有正确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在组织上,纪律严明,制度严格;在作风上,密切联系群众,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党风文风等,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今天,从辛亥革命反思中国道路,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但重要的是以上这些方面。
从思想理论,到发展
方向,到依靠力量,到领导体制等,这些方面做好了,我们的中国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就会越来越兴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中国道路或者时下很多人提出的中国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一元主导、多样并存”,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到文化体系都是如此。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