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知识产权 教学版-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10
1.2.3 促进社会进步
(一)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和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
有关克隆人技 术是否应当受 到知识产权法 保护?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11
1.3 知识产权的取得途径
第1章 绪论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1
第1章 绪论
1.1 1.2 1.3 1.4
知识产权的界定 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据 知识产权的取得途径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2
1.1 知识产权的界定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1.2 知识产权的特征 1.1.3 知识产权的类型
据统计,目前高通在3G、4G领域,已拥有多 达1400多项的核心专利(高通在全球范围内 共申请近4万件专利,授权件数近1.3万件), 这使得高通完全可以通过出售知识产权获得 丰厚利润。多年以来,在高通公司的收入中, 专利许可费用已经占到三分之一,更是利润 的绝大部分贡献者。2019年,高通利润为 17亿美元,2009年高通净利为15.9亿美元, 其中约2/3来自专利授权收入。显然,专利授 权收入已经成为高通的“印钞机”。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6
(二)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三)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2019/3/22
1.1.3 知识产权的类型 (P11)
发明专利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技术类知识产权
专有技术权
发现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商标权 服务标记权
标地理标志权 域名权…… 著作权 邻接权 计算机软件 民间文学艺术…… 反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4
2019/3/22
知识产权的内涵和外延
知识产权是人们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 活动中的经验、知识的结晶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内涵定义)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权、商号权、地理标志 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品种权等,以及文 学、艺术、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 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外延定义)
传播类知识产权
其他类知识产权
生物多样性 植物新品种……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7
1.2 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据
1.2.1 激励知识创新与运用 1.2.2 推动经济发展 1.2.3 促进社会进步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8
1.2.1 激励知识创新与运用
1.3.1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1.3.2 自动取得与申请取得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12
1.3.1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一)原始取得
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1)依法 申请获得,比如商标的申请注册、专利的申请授权、商 号的登记等。(2)依法自动获得,即不须履行申请程 序,就可以依法自动取得对特定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的 知识产权,比如著作权的取得。
2019/3/22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3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几种认识)
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系来自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意译,在英文中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知识财产 (即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比如专利技术、作品等),二是指 知识产权的权利本身(即对知识财产享有的权利)。 (通论) 无形财产权:在民法学研究中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无 形财产权体系,以包容一切基于非物质形态(包括知识经验形 态、商业信誉形态、经营资格形态)所产生的权利,即创造性 成果权、经营性标志权和经营性资信权等权利。 信息产权:信息化浪潮对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最大影响,关注 知识产权研究及应用发展动态的人们不难发现,知识产权一词 正在悄悄地向信息知识所产生的相关财产权发展。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5
2019/3/22
1.1.2 知识产权的特征
(一)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
参看教材P4: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制造、 销售他人的实用新型新产品 参看教材P6:不能证明在专利保护期内,从事 生产、销售专利产品等行为,不构成侵权。 在一国取得专利权、商标权,是否必然在他国 具有相应的权利?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9
2019/3/22
1.2.2 推动经济发展
一方面,利益是人维持生存和改进 生活质量必需的外在条件,市场经 济条件下利益驱动的刺激是发明创 造最原始的动力,只有利益最大化 的回报,人们才有最高的创造热情; 另一方面自由是作为主体的人自我 支配、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内在 条件,自由的环境使人们创造才能 得以充分发挥,正如哈耶克指出的, 自由赋予了文明以一种“创造力”, 是它赋予了社会进步的能力。
(二)继受取得
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 受让;(2)许可;(3)赠与;(4)继承;(5)其 他方式。比如:创设知识产权之担保,而取得对知识产 权的质权等。
知识产权引论——原理•制度•案例 13
2019/3/22
1.3.2 自动取得与申请取得
(一)自动取得 所谓自动取得,是指知识产权仅依一定事实的出现即可自动取得、享有, 不须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可以自动取得的知识产权,主要有著作权(包 括邻接权)、发现权、发明权、商业秘密权、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权、知 名商品的产品外观(特有包装、装潢)权等。以著作权为例,本国作者仅 依其作品创作完成之事实,不论发表与否,更无须履行申请、登记程序, 即自动取得著作权;以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为例,只要存在商品具有一定 知名度和商品特有名称使用的事实,权利人即可享有排除他人再特定范围 擅自使用该特有名称的权利。 (二)申请取得 所谓申请取得,是指支持产权须经申请人申请,由相应的行政机关依一定 程序审查批准予以登记、注册后,始能取得。申请取得的知识产权主要有: 专利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商号权、特殊标志权等。比如,发明人 须将其发明像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专利局依法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 审查之后,如果没有发现驳回理由,则做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 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