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教育学经历的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幼儿教育学经历的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
点
### 幼儿教育学经历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保育学阶段**
**特点:**
1. 从婴儿的喂养、卫生、育婴等自然生物学方面开始研究,注重孩子们自然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展;
2. 当时研究的眼光比较狭窄,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屭,如心理发展、智力发展等;
3. 在这一阶段,重视对孩子的物质环境的改善,主要侧重少儿餐食、衣服、卫生等方面的保健观念;
4. 扩大教育范围,将早教层面下的注意引入进去,如早期学会走路、吃饭等生活技能;
5. 当时的幼儿教育技术基本上是传统的“师生式教育”,教师的指令和孩子的执行是主要的处理技术。
**第二阶段——婴儿期心理发展阶段**
**特点:**
1. 开始重视乳房婴儿期、孕育期心理发展;
2. 从扩大早期教育内容的层面,增强认知能力、情绪能力、适应环境
能力等;
3. 开始探讨婴儿期心理发展规律等,家长特别是妈妈在这个阶段对孩
子施加的影响更大;
4. 在教育教学上,融合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认识,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
崇重了孩子的主动性及其相关性,适当引入了、游戏和实验教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孩子的身心发展观。
**第三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的普遍性范畴**
**特点:**
1. 以婴儿期心理发展为基础,开始关注儿童发展心理学,特别是智力
发展,关注孩子早期发展情况;
2. 总结了幼儿发展的规律,如婴儿期、幼幼期、学龄期、少儿期等阶
段;
3. 引入教育心理学发展认识,从自然规律性发展到重视教育领域有意义的发展,强调教育的作用;
4.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对孩子的培养方法上,注重个性发展,引入主体活动的原则,提出孩子的学习学会机制;
5. 探索了家庭教育方式,开始重视从家庭营造的少儿成长环境。
**第四阶段——孩子参与式教育阶段**
**特点:**
1. 不再注重教育在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而转向关注孩子主体参与活动的情境;
2. 注重孩子社会成长,强调少儿的情商教育,力图营造互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3. 注重发现孩子的价值,以增进其自觉性、意志力,让孩子学会在竞争中健康成长;
4. 开始把社会情境作为孩子融入时需要的较为重要的教育需求,如学习文化、艺术等;
5.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多媒体等,加强孩子认知能力的养成和学会新技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