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敕.造(shè)搭讪.(shàn)宫绦.(tāo)间.或一轮(jiàn)
B. 槁暴.(pù)跬.步(guǐ)句读.(dòu)度.长絜大(duó)
C. 省.识(xǐng)悲号.(háo)宵柝(tuò)转徙.江湖(xí)
D. 汲.取(jí)脚踝.(huái)旋.涡(xuán)畏葸.不前(x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寒暄恭肃赔笑见礼谬种流传
B.阜盛报歉义愤填膺一筹莫展
C. 焦躁噩梦凭心而论作客他乡
D.安详遐想幽愁暗恨莫衷一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
至青出于蓝
....,是完全有可能的。
B.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向来是讳莫如深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但谁也不愿意正视现实。
C.神仙鬼怪当然是不经之谈
....,但从中可见如诗在唐朝,词在宋代也十分普及,似好风之吹遍大地,繁花之盛开原野。
D. 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
....,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惜。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是()(3分)
A.澳大利亚马航失联航班搜寻协调中心官员7日表示,此前所获疑似黑匣子信号来自水下4500米深处,预计大约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确定这些信号是否与失联航班有关。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C.祥林嫂虽然在不断的抗争中表现出了最大的韧性,但在经历了辛酸和血泪之后,她所追求的当奴隶的时代却始终没有到来。
D.专家建议,在文理分科取消前,同学们千万别因为高考指挥棒而把自己简单地圈定在文科或者理科中,这会使自己离创新型人才更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劝学》就是其思想的代表之作。
B. 《论语》中有不少关于“仁”的表述,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告诉人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C. 《红楼梦》里有爱情描写,宝玉与黛玉同看《西厢》,宝玉说自己如“多愁多病”的张生,黛玉如具有“倾国倾城”的莺莺,这等于是那个时代最直白的爱情表露。
D. 批判现实主义是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其代表作家有法国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象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
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
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
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象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
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
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
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
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
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节选自《宇宙的边疆》)
6. 下面对“恒星”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恒星是一个能自身发光的星球,它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
B.和地球相比,恒星体积非常庞大,但像肥皂泡一样脆弱。
C.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有些双星甚至紧靠在一起。
D.恒星自成体系,在太空之中,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
7.对文段中恒星发光情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
B.有些恒星发蓝光,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它是年轻的星。
C.恒星到了中年以后,它们就会发黄光而成为常见的星。
D.如果恒星发白光或黑光,它就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了
8. 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恒星成了扁圆形是因为它们在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
B.恒星是气势磅礴的自身能发光的天体,太阳也是恒星。
C.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恒星的了解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还只有一部分。
D.因为各个星系之间相隔遥远,所以我们对相邻星系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qiú,意为“贿赂”)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语文读本3》)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衣:衣服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3分)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②即为孙叔敖衣冠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12.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3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分)
(3)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分)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
(1)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2)本诗三句不着“雪”字,却处处在写雪,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或从哪些角度)来写雪的。
(4分)(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
(李白《蜀道难》)
(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
(3)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笆行》)
(5)羁鸟恋旧林,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6),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荀子《劝学》)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
(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完美计划
姜钦峰
①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
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②“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
.........,显得彬彬有礼。
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
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
”
③“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
.....,语气更加柔和了。
④“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⑤“哎呀,真是不凑巧。
”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⑥“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
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
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
”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
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⑦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
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
“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
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
”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
⑧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
”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
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
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没
⑨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
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
⑩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
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
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
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
⑪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
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
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
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⑫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
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
”警察沉默了。
“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
”他用手指了指心窝。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给他一个自省改过的机会。
B.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微笑”是一种伪装,为下文他的转变作铺垫。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把小女孩和罪犯两人的内心的挣扎和变化细致入微表现出来。
D.第⑤段中“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意思是尽管计划虽未实现,罪犯却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E.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
17.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8.第⑥自然段中,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
(4分)
19.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
(6分)
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下面是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
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简要分析其所含的意思。
(4分)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
21.根据文段内容,为交警写一句回复“哲学大妈”神回答(画线句)的话,不超过20字。
(2分)
前一段时间,南京交警一直在进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
一位“哲学大妈”的神回答爆红网络,她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又有一位五旬大妈火了,闯红灯面对交警,她回答:“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
22. 为提倡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某校语文组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校内阅读文学经典讨论会,假如你作为学生代表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
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经典,谈谈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50字以上。
(6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
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您看这雨能会停吗?”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其实,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有风雨,但雨过天会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D.(A项敕读chì B项跬读kuǐ C项徙读xǐ)
2. D.(A项“陪笑见礼”;B项“抱歉”;C“平心而论”。
)
3. A(6“青出于蓝”学生超过老师,不适合地区之间的关系。
)
4.D.(A项“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 B项“缺乏”与“没有”否定不当;C项搭配不当,在“血泪”前加“流尽了”。
)
5. D(“申之以孝悌之义”出自《孟子》。
)
6. A(BCD都缺少限制性词语“有些恒星”。
)
7. C (时间段出现错误,不是“到了中年以后”,而是发黄光就标志着恒星“已经到了中年”。
)
8. C (原文是“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
9.A (“衣”,这里是“穿衣服”的意思,动词。
)
10.B (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
②③④可以排除。
)
11.C(C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否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
12.(1)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
唉,清官又哪能做呢?(“竟死”“安”及文句各1分)
(2)这种说法与拿刀刺杀人把他杀死后,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何异于”及文句各1分)
(3)优秀的将领手持强劲的弓箭守卫着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谁何”及文句各1分)
(4)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君子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不齿”及文句各1分)
13.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
翻译:李白刚从四川至京师(长安)的时候 , 住在旅店里。
秘书监(官名)贺知章听说他的名声 , 第一个探访之。
觉得他容貌非凡 , 又请他拿出所写的文章。
李白拿出《蜀道难》
给他看。
贺知章还没读完 , 就数次称赞 , 称李白为“谪仙人”, 解下金龟(官员的腰带)换酒 , 和李白喝酒两人都醉了,一连这样好几天, 于是李白的名称声誉逐渐显赫。
14.(1)这首小诗通过“衾枕冷”、“窗户明”、“雪重”,“折竹声”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雪夜图,(2分)暗示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2分)
(2)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的手法。
(2分)首句从感觉(触觉)写起,通过“衾枕冷”,暗示雪之寒。
次句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窗户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雪深,是积雪的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三四句是从听觉的角度着笔,深夜传来了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的有增无减。
“折竹声”于深夜时闻,衬托了冬夜的寂静和雪之重,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暗示出诗人一夜无眠。
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2分)
15.(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独留青冢向黄昏(3)沧海月明珠有泪 (4)别有幽愁暗
恨生 (5)池鱼思故渊 (6)申之以孝悌之义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16.BD(A项小女孩并不知道罪犯的身份,C项没有小女孩的心理描写,E项“创可贴”不是文章的线索。
)
17.①罪犯的计划很完美,简直无懈可击;②女孩善良而充满关爱之心,这一形象很完美;③小说的结局很完美,罪犯的人性由恶向善的方面转化。
18. “疼”既是生理反应,又反映了他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的挣扎,他手上有伤口,这是他感到疼的生理原因。
为了实施今天的抢劫,他制订了完美的计划,可小女孩的关心让他心生愧疚,内心有所触动。
19.① 此处的创可贴,既指实物,又寓指小女孩对罪犯的关心。
②该处运用了象征手法,一个小小的创叫贴,寄寓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歌颂,告诉我们不要小看生活细节中的善意,在关键时刻它能拯救灵魂,保护生命。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含蓄委婉,有效地深化了主题。
20.林黛玉简短的回话中包含了三层意思:(1)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2)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
(3)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
21.(示例1)可能会美好人生就结束在这样的一个几百米。
(示例2)可能就是一个几百米葬送了整个人生。
(标准:内容占3分,一句话,占2分,超过20字不给分)
22. 同学们,名著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排比)。
我们可以从《论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谨的态度。
让我们在古今中外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吧(比喻)!(①开头称呼1分;②观点鲜明,能联系读过
的文学经典,讲明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3分,没有联系作品该项只能得1分;③恰当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
23.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性的作文题目,也就是说要透过题目中的“雨过”和“天晴”挖掘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确定写作的切入点。
“雨”应该指的是生活中带有灾害性的事物或现象,如2008年南方风雪灾害、奥运会圣火传递的风波、5·12汶川大地震、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美关系的紧张、台海三通的进展艰难、农民工纷纷失业下岗、大学生毕业就业苦难等等,都可以视之为生活中的“雨”,这些生活现实,都值得我们用一种“雨过会天晴”的眼光去审视,心态去对待。
“天晴”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被战胜,问题被解决,危机被消除,风波被平息,苦难终过去,一切变得美好幸福起来。
所以审题要抓住“雨过”和“天晴”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既可以谈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分析主体内在的情绪和体验,要立足于其间的关联词“会”,“会”在这里即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从题目中给予的材料看,应该偏重于“应该”,偏重于“雨过”天一定会晴,表现的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构思的过程中,写作者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存在的“雨”,表明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天”一定会晴的,体现出一种个体生命关注自我人生,展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也可以从关注国家、民族、社会生活的高度,来剖析目前我们国际、民族在遇到“雨”后,一定会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迎来“天晴”的美好未来。
从立意的角度,可以注意过程的变化性,体现出一种事物趋势的发展变化的流程,例如可以立足于从黑暗到光明、从失败到成功、从萧条到繁荣、从苦难到幸福、从落后到进步、从死亡到新生、从痛苦到高兴、从沮丧到激昂、从大悲到大喜、从失落到获得、从失去到拥有……既可以分析自然现象、也可以谈个人体验(如人生经历、命运改变、心理调整、学习体验等),还可以谈社会问题(如发展的曲折、经济的起伏、社会的公平、分配的合理等),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选好一个具体的点进行立论。
总体把握题目,可以发现这个题目作为命题作文,其实反映了一种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的眼光和心态,不要被眼前的“雨”所吓倒,要坚信“雨过”天“会晴”的,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事物发展的可能和趋势的体现,是一个结论性的肯定判断,不能对这一论题进行逆向的思维,也就是不能全部否定或部分否定题目给予的隐含性结论。
如果确定了“雨过天不会晴”或“雨过天未必会晴”的立意就是背离了题目的出题导向。
文言文参考译文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
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
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