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去建设的金融支撑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港去建设的金融支撑问题研究
作者:龚丹丹华梦言
来源:《商情》2019年第17期
【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是在2013年被国家批复宣布正式成立。

航空港区内的经济需求日益增长,金融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同时对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本文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及原理,对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对策。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区金融支持金融政策
1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1.1郑州航空港区银行业发展现状
银行储蓄投资转化率低。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正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和设施建设都存在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缺陷。

郑州市金融机构连年贷款余额低于存款余额,这说明郑州市银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不高的。

大银行数量较多,地方性银行较少。

对郑州航空港区及其周边区域银行网点进行统计发现,总共有5个大型银行和32家金融分支机构,11家的股份制银行,还有10家的区域性中小银行。

但仅仅是局限在分支机构上,而分支机构的薄弱吸金能力,这就造成港内资金大量流向港外。

同时地方性银行规模小、支持力度弱2015年12月郑州银行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这是河南省内所有本土银行中第一家成功上市的。

截至成立日中原银行资产规模为2094亿元。

填补了河南省内本土银行缺失的问题。

但是,13家银行组成的中原银行总资产仅有2000亿,对航空港的金融支持十分孱弱。

1.2郑州航空港区证券业发展现状
航空港区证券机构支持不足。

目前为止,河南的本土证券机构一中原证券,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家上市的证券机构,自上市以来,仍未回归A股。

中原证券作为本土唯一上市的证券机构,不仅没有对港区的建设提供支持,而且分支机构也没有符合实情的特殊政策去实施。

依赖于间接支持,直接融资方式比重较低。

郑州航空港区内的金融机构是以银行导向为主的经融体系。

港区所需要资金多是中长期资金,不能满足港区的长期发展需求。

因此,在解决银行一类问题上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目前来看,港区的直接融资状况相对间接融资来说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郑州航空港区保险业发展现状进驻郑州航空港内的保险机构的数量是非常少的,目前所知的也就只有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新华人寿保险和阳光财产保险这三家,其中只有阳光财产保险是位于河南的,至此,在这个行业我们不是一片空白。

但是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业保险,对港区的金融支撑力度小。

2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
2.1金融支持体系单一
目前,郑州航空港在金融的支持方式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利用不够,主要依靠的还是以银行贷款为基础的间接融资。

但是,港区内的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数量不多,也就造成了间接融资的力度不够,不利于港区经济的长期发展。

2.2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
郑州航空港区的金融、物流等业务发展缓慢,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适合航空港区特色的金融产品,同时贸易融资发展缓慢。

此外,金融机构的结算业务范围受到限制,动产抵押贷款金融产品缺乏,物流金融发展受阻。

2.3缺乏金融高端人才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港内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端金融人才的推动。

这就需要一批具有特殊才能的专有人才来出力了。

但是,港区内的环境还在建设中,设施不是很齐全,再加上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鼓励的机制,对高端的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太局限。

3金融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对策
4.1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

仅是依靠政府和银行信贷对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进行资金支持是远远满足不了港区的需求优化融资结构。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企业上市完善资本市场的组建,通过引导企业进行参股、重组等方法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业绩,从而达到上市条件,鼓励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或参与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支持全国证券公司积极服务郑州航空港区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

政府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这些非银行金融类机构入驻港区,充分健全的了解到航空港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建设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对那些在在港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有想法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港区政府应最大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便利,各种优惠措施。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要继续引进银行类金融机构。

特别是外资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鼓励航空港区设立航空发展银行和物流银行。

二是要丰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投行、保险、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2开展金融创新
金融产品创新:在郑州航空港区强劲的金融需求面前,结合航空港区实际,在政策、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大胆进行产品、业务创新。

(1)进一步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2)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3)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服务创新:港区内金融机构的建设依靠的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处理银行业務的方法和审批流程需要不断进行健全,为航空港内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的金融服务。

能够满足港区内不同客户的在金融方面的各种需求。

4.3培养高素质人才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待遇:人才缺失是制约港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原因。

郑州航空港人才的引进一定要以国际化的人才竞争环境为背景,也要制定真实有效,切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并且完善环境设施,为人才搭建可以尽情发挥才能,施展才华的有利平台。

提升核心竞争力:竞争本质上就是在讲人才素质和创新思维的竞争,促进人员持续性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港区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对人才合理化安排,为人才创造能够积极学习,共同进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环境。

定向人才培养:第一,培养金融专业人才,并结合各个学校、学院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特色,大量开展实训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二,校企合作,在挑选高校内挑选有意愿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第三,国际交流,多方位学习。

总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还处于建设阶段,金融支持力度尚且不足,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无法及时支持到经济的发展,这方面还需要政府部门与金融业做好携手工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