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旅途随笔》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巴金《旅途随笔》有感
《旅途随笔》系以彩色照片或插图形式,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来展示作品时代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图解文中难点。

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引领门径。

这么有视觉冲击的书本,我们快来看看吧。

《旅途随笔》原文节选一
在桂林我住在漓江的东岸。

这是那位年长朋友的寄寓。

我受到他的好心的款待。

他使我住在这里不像一个客人。

于是我渐渐地爱起这个小小的"家"来。

我爱木板的小房间,我爱镂花的糊纸窗户,我爱生满青苔的天井,我爱后面那个可以做马厩的院子。

我常常打开后门走出去,跨进菜园,只看见一片绿色,七星岩屏障似地立在前面。

七星岩是最好的防空洞,最安全的避难所。

每次要听见了紧急警报,我们才从后门走出菜园向七星岩走去。

我们常常在中途田野间停下来,坐在树下,听见轰炸机发出"孔隆"、"孔隆"的声音在我们的头上飞过,也听见炸弹爆炸时的巨响。

于是我们看见尘土或者黑烟同黄烟一股一股地冒上来。

我们躲警报,有时去月牙山,有时去七星岩。

站在那两个地方的洞口,我们看得更清楚,而且觉得更安全。

去年十一月三十日桂林市区第一次被敌机大轰炸(在这以前还被炸过一次,省政府图书馆门前落下一颗弹,然而并无损失),那时我们许多人在月牙山上,第二次大轰炸时我和另外几个人又在月牙山,这次还吃了素面。

但以后月牙山就作了县政府办公的地方,禁止闲人游览了。

七星岩洞里据说可以容一两万人。

山顶即使落一百颗炸弹,洞内也不会有什么损伤。

所以避难者都喜欢到这个洞躲警报。

但是人一进洞,常常会让警察赶到里面去,不许久站在洞口妨碍别人进出。

人进到里面,会觉得快要透不过气,而且非等警报解除休想走出洞去。

其实纵使警报解除,洞口也会被人山人海堵塞。

要抢先出去,也得费力费时。

所以我们不喜欢常去七星岩。

在桂林人不大喜欢看见晴天。

晴天的一青无际的蓝空和温暖明亮
的阳光虽然使人想笑,想唱歌,想活动。

但是凄厉的警报声会给人带走一切。

在桂林人比在广州更害怕警报。

我看见同住在这个大院里的几份人家,像做日课似地每天躲警报,觉得奇怪。

他们在天刚刚发白时就起身洗脸做饭。

吃过饭大家收拾衣物,把被褥箱笼配上两担,挑在肩上,从容地到山洞里去。

他们会在洞里坐到下午一点钟。

倘使这天没有警报,他们挑着担子或者抱着包袱负着小孩回来时,便会发出怨言,责怪自己胆小。

有一次我们那个中年女佣在厨房里叹息地对我说:"躲警报也很苦。

"我便问她:为什么不等发警报时再去躲。

她说,她听见警报,腿就软了,跑都跑不动。

的确有一两次在阴天她没有早去山洞,后来听见发警报,她那种狼狈的样子,叫人看见觉得可怜又可笑。

我初到桂林时,这个城市还是十分完整的。

傍晚我常常在那几条整齐的马路上散步。

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警报,后来我听见了紧急警报。

又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炸弹爆炸的声音。

以后我看见大火。

我亲眼看见桂林市区的房屋有一半变成了废墟。

几条整齐马路的两旁大都剩下断壁颓垣。

人在那些墙壁上绘着反对轰炸的图画,写着抵抗侵略的标语。

我带着一颗憎恨的心目击了桂林的每一次受难。

我看见炸弹怎样毁坏房屋,我看见烧夷弹怎样发火,我看见风怎样助长火势使两三股浓烟合在一起。

在月牙山上我看见半个天空的黑烟,火光笼罩了整个桂林城。

黑烟中闪动着红光,红的风,红的巨舌。

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大火从下午一直燃烧到深夜。

连城门都落下来木柴似地在烧烧。

城墙边不可计数的布匹烧透了,红亮亮地映在我的眼里像一束一束的草纸。

那里也许是什么布厂的货栈吧。

每次解除警报以后,我便跨过浮桥从水东门进城去看灾区。

第一次在中山公园内拾到几块小的弹片;第二次去得晚了,是被炸后的第二天,我只看见一片焦土。

自然还有几堵摇摇欲坠的断墙勉强立在瓦砾堆中。

然而它们说不出被残害的经过来。

在某一处我看见几辆烧毁了的汽车:红色的车皮大部分变成了黑黄色,而且凹下去,失掉了本来
的形态。

这些可怜的残废者在受够了侮辱以后,也不会发出一声诉冤的哀号。

忽然在一辆汽车的旁边,我远远地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

我走近了那个地方,才看清楚那不是人,也不是影子。

那是衣服,是皮,是血肉,还有头发粘在地上和衣服上。

我听见了那个可怜的人的故事。

他是一个修理汽车的工人,警报来了,他没有走开,仍旧做他的工作。

炸弹落下来,房屋焚毁,他也给烧死在地上。

后来救护队搬开他的尸体,但是衣服和血肉粘在地上,一层皮和尸体分离,揭不走了。

第三次大轰炸发生在下午一点多钟。

这是出人意外的事。

以前发警报的时间总是在上午。

警报发出,凄厉的汽笛声震惊了全市,市民狼狈逃难的情形,可想而知。

我们仍旧等着听见紧急警报才出门。

我们走进菜园,看见人们挑着行李、抱着包袱、背负小孩向七星岩那面张惶地跑去。

我们刚走出菜园,打算从木桥到七星岩去。

突然听见人们惊恐地叫起来,"飞机!"飞机!"一些人抛下担子往矮树丛中乱跑,一些人屏住呼吸伏在地上。

我觉得奇怪。

我仔细一听,果然有机声。

但这不是轰炸机的声音。

我仰头去看,一架飞机从后面飞来,掠过我们的头上,往七星岩那面飞走了。

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

骚动平息了。

人们继续往七星岩前进。

我这时不想去山洞了,就往左边的斜坡走,打算在树下拣一个地方坐着休息。

地方还没有选好,飞机声又响了。

这次来的是轰炸机,而且不是我们的。

人们散开来,躲在各处的树下。

他们来不及走到山洞了。

十八架飞机在空小盘旋一转,于是掷下一批炸弹,匆匆忙忙地飞走了。

这次敌机来得快,也去得快。

文昌门内起了大火。

炸死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位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青年音乐家。

第四次的大轰炸应该是最厉害的一次了,我要另写一篇《桂林的微雨》来说明。

在那天我看见了一个城市的大火。

火头七八处,从下午燃烧到深夜,也许还到第二天早晨。

警报解除后,我有两个朋友,为了抢救自己的衣物,被包围在浓焰中,几乎迷了路烧死在火堆里。

这一天风特别大,风把火头吹过马路。

桂西路崇德书店的火便是从对面来的。

那三个年轻的职员已经把书搬到了马路中间。

但是风偏偏把火先吹到这批书上。

最初做了燃料的还是搬出来的书。

不过另一部分书搬到了较远的地方,便没有受到损害。

就在这一天(我永不能忘记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警报解除后将近一小时,我站在桂西路口,看见人们忽然因为一个无根的谣言疯狂地跑起来。

人们说警报来了。

我没有听见汽笛声。

人们又说电厂被炸毁了,发不出警报。

我不大相信这时会再来飞机。

但是在这种情形里谁也没有停脚的余裕。

我也跟着人乱跑,打算跑出城去。

我们快到水东门时,前面的人让一个穿制服的军官拦住了,那个人拿着手枪站在路中间,厉声责斥那些惊呼警报张惶奔跑的人,说这时并没有警报,叫大家不要惊惶。

众人才停止脚步。

倘使没有这个人来拦阻一下,那天的情形恐将是不堪设想的了。

后来在另一条街上当场枪决了一个造谣和趁火打劫的人。

以后还有第五次、第六次的轰炸。

……关于轰炸我真可以告诉你们许多事情。

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

从以上简单的报告里,你们也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受难的情形,从这个城市你们会想到其他许多中国的城市。

它们全在受难。

不过它们咬紧牙关在受难,它们是不会屈服的。

在那些城市的面貌上我看不见一点阴影。

在那些地方我过的并不是悲观绝望的日子。

甚至在它们的受难中我还看见中国城市的欢笑。

中国的城市是炸不怕的。

我将来再告诉你们桂林的欢笑。

的确,我想写一本书来记录中国的城市的欢笑。

1939年1月中旬在桂林
《旅途随笔》原文节选二
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

傍晚的空气很凉爽。

方提议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

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

我不觉吃了一惊。

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

我的眼睛没有错。

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

“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
年龄了。

他拉起车子向前飞跑。

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
“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
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感到兴趣
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

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
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

“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
“没有!”他短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

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

我想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我有个妹子,”他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不等我们问他,就自己说出来;“他把我妹子卖掉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人。

我知道这个小孩的身世一定很悲惨。

我说:“那么你父亲还在——”
小孩不管我的话,只顾自己说下去:“他抽白面,把我娘赶走了,妹子卖掉了,他一个人跑了。


这四句短短的话说出了一个家庭的惨剧。

在一个人幼年所能碰到的不幸的遭遇中,这也是够厉害的了。

“有这么狠的父亲!”中年车夫慨叹地说了。

“你现在住在哪儿?”他一面拉车,一面和小孩谈起话来。

他时时安慰小孩说:“你慢慢儿
拉,省点儿力气,先生们不怪你。


“我就住在车厂里面。

一天花个一百子儿。

剩下的存起来……做衣服。


“一百子儿”是两角钱,他每天还可以存两角。

“这小孩儿真不易,还知道存钱做衣服。

”中年车夫带着赞叹的调子对我们说。

以后他又问小孩:“你父亲来看过你吗?”
“没有,他不敢来!”小孩坚决地回答。

虽是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含的怨气却很重。

我们找不出话来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没有仔细思索过。

在我知道了他的惨病的遭遇以后,我究竟应该拿什么话劝他呢?
中年车夫却跟我们不同。

他不加思索,就对小孩发表他的道德的见解:
“小孩儿,听我说。

你现在很好了。

他究竟是你的天伦。

他来看你,你也该拿点钱给他用。


“我不给!我碰着他就要揍死他!”小孩毫不迟疑地答道,语气非常强硬。

我想不到一个小孩的仇恨会是这样地深!他那声音,他那态度……他的愤怒仿佛传染到我的心上来了。

我开始恨起他的父亲来。

中年车夫碰了一个钉子,也就不再开口了。

两部车子在北长街的马路上滚着。

我看不见那个小孩的脸,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从他刚才的话里,我知道对于他另外有一个世界存在。

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

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伯,不悲哀。

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

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

甚至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

就在这个时候,车子到了公园的后门。

我们下了车,付了车钱。

我借着灯光看小孩的脸。

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点特征。

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
就大大地吃惊了。

这个世界里存在着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不存在的。

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到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

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
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我们买了票走进公园,我还回过头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个新的乘客昂起头跑开了。

1934年6月在北京
延伸阅读:巴金经典语录
1.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2.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3.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4.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

5. 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6. 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

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7. 人生如同,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

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8.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9. 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的,原子能应当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10.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