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某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章末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 , 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1〕班中 , 用抽签的 方式分别选出10名男生 , 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在上面的三种方式中 , 那种较合理 , 理由是什么 ?
4. 下面 D 不适于用来表示班上男、女生的 人数。
A.统计表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折线统计图
5. 贵阳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城市 , 总人口数为370万(2000年 普查统计) , 如下图的是2000年该市各民族人口统计图 , 请你根据图 中提供的信息 , 回答以下问题. 〔1〕2000年贵阳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是多少 ?
A. 5 a 元 2
B. 5 a 元 C.40%·a元 D.60%·a元 3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某学校在対口援助边远山区学校活动中 , 原计划 赠书3000册 , 由于学生的积极响应 , 实际赠书3780 册 , 其中初中部比原计划多赠了20% , 高中部比原 计划多赠了30% , 问该校初、高中部原计划各赠书 多少册 ?
点的距离
1 l
2
11 ll
46
11 ll
8 10
1 l
2
分析数据 , 你发现了什么 ?
你能用语言表述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
支点左端悬挂重物数×平衡时左端重物到 支点的距离=支点右端悬挂重物数×平衡时右端 重物到支点的距离.
用字母如何表示 ? nx=1× l 2
思考 你能用你所发现的规律 , 列出本活动 中最后面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
全面调查(普查)
抽样调查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
统计表 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复式统计图
注意
1.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 , 全面调查通过调查总体的每一个个体来收集数 据 ,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部分个体来收集 数据 , 它们各有优缺点.
2. 调查所得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 示 ,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明了 , 差别的统计图有 各自的长处 , 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 当地选择统计图.
数学活动
新课导入
本节课通过以下两个数学活动 , 学会关注实际 生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 , 并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目标
〔1〕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 ,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动手实验与动脑分析相结合发现规律 , 增强创新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7.请看以下材料 : 〔摘自【新华社]有关报道〕
请制作出差别收入类型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条形统计图 ; 请制作出我国差别年代人均住房居住面积的折线统计图 ;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不同类型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统计图
推进新课
活动1 探究增长率问题
问题1 统计资料说明 , 山水市去年居民的人均收 入为11 664元 , 与前年相比增长8% , 扣除价格上 涨因素 , 实际增长6.5%.
思考 去年相较于前年的人均收入增长率是 如何计算得来的 ?
数学表达
式:
(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
增长率=
前年人均收入
问 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多少元 ?
吊绳处为木杆的支点.
2 在木杆两端各悬挂一重物 , 看看左右是否保
持平衡 ;
3 在木杆左端小物体下加挂一重物 , 移动左端
重物 , 使左右平衡 , 记录此时支点到左端重物 的距离 ;
4 在木杆左边继续加挂重物 , 并重复以上操作
和记录.
结果记录
支点左端
支点右端
悬挂重物个数
1 234 5 1
平衡时悬挂重 物处离木杆支
注意 : 添加〞如果”、〞那么”后 , 命题的意义不能改变 , 改写的句 子要完整 , 语句要通顺 , 使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更明朗 , 易于分辨 , 改写过程中 , 要适当增加词语 ,
以下命题中的题设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
①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 , 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题设是 : 结论是 :
两个角是邻补角 这两个角互补
3x=1× l 2
强化练习
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 , 仍可获 利20% , 假设该书的进价为21元 , 那么标价为 〔C〕 A.26元 B.27元 C.28元 D.29元
随堂演练
1.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门决定大 幅度降低药品价格,某种常用药品降价40%后的价 格为a元,则降价前此药品的价格为( B )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同旁内角互补 ; 〔3〕対顶角相等 ; 像〔这4样〕判等断式一两件边事都情加的同语一句个,数叫,做结命果题仍〔是p等ro式po.sition〕.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注意 : 1、只要対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 , 不管准确与否 , 都是命题。
如 : 相等的角是対顶角。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対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 , 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如 : 画线段AB=CD。
问题2 判断以下语句是不是命题 ?
〔1〕你饭吃了吗 ?〔 〕
√ 〔2〕两点之间 , 线段最短。〔 〕
〔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 〕 〔4〕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 〕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命题、定理、证明
学习目标 1、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 , 対命题的真假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 3、初步培养差别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② 如果a>b , b>c , 那么a=c .
题设是 : a>b , b>c 结论是 : a=c
以下命题中的题设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 ③対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対顶角 ,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是 : 两个角是対顶角 结论是 : 这两个角相等
④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 ,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是 : 两个角是同位角 结论是 : 这两个角相等
少数民族 15%
汉族 85%
40 百分比(%)
35
30
25
20
15
10
5
0
苗族
侗族
布依族
其他少数民族
〔3〕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学生约40 000人 , 请你估 计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
因为40 000×15%=6 000〔人〕 , 所以2002年贵阳市参加 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6 000人.
解 : 设初中计划赠书x册 , 那么高中部计划赠书 〔3000-x〕册. 由题意列出方程 :
x(1+20%)+(3000-x)(1+30%)=3780 解得x=1200 , 3000-x=1800(册). 答 : 初中部原计划赠书1200册 , 高中部原计划赠书 1800册.
课堂小结
变化量 增长率=原有量 ×100% 变化量=现有量-原有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依据去年价格上涨率为1.5%可列出方程 :
y(1+1.5%)=1000
解得
y ≈ 985.22.
小结 变化量
1 增长率=原有量 ×100% 2 变化量=现有量-原有量
活动2 探究杠杆平衡问题 问题2 用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和一些等重 的小物体 , 做以下实验 :
1 在木杆中间处栓绳 , 并吊起使其左右平衡 ,
少数民族 15%
汉族 85%
40 百分比(%) 35 30 25 20 15 10
5 0
苗族
15%×370 = 55.5〔万人〕
侗族
布依族
其他少数民族
〔2〕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
因为55.5×40%=22.2(万人),2327.02× 100% =6%.
所以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比为6%.
预习提示 : 预习课本20-22页 , 回答以下问题 :
1、対一件事情作出判断 的语句 , 叫做命题。 2、命题由 题设 和 结论 组成。 题设 是已知事项 ,结_论_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3、命题常可以写成 如果……,那么…… 的形式。〞如果 ”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 〞那么 ”后面接的部分是结论。 4、 题设成立 , 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叫真命题
少数民族 15%
汉族 85%
40 百分比(%)
35
30
25
20
15
10
5
0
苗族
侗族
布依族
其他少数民族
6. 如下图表示某校初一360位同学购买差别品牌计算器人数的扇形
统计图 , 每位同学购买一个计算器 , 试回答以下问题 :
〔1〕分别求出购买各品牌计算器的人数 ;
〔2〕试画出表示购买差别品牌计算器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饼图 1, 扇面 456789
巩固练习
1.为了解初一1 000名学生的体重 , 从中抽取了300 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 , 有以下判断 : 〔1〕这种调 查方式是抽样调查;〔2〕1 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3〕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4〕300名学生是总 体的一个样本;〔5〕300是样本容量.其中准确的判
断有〔 D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甲品牌
乙品牌
20%
丙品牌
50% 30%
解 (1)购买甲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20% = 72(人),
购买乙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30%=108(人), 购买丙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50%=180(人). (2)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216 180
144 108
72
72
0 甲品牌 乙品牌 丙品牌
题设成立 , 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叫假命题 , 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叫定理。
5、在很多情况下 , 一个命题的准确性要经过推理 , 才能做出判断 , 这个推理过 程叫做 证明 。
6、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 只需要 举反例 , 它符合命题的题设 , 但不满足结论。
命题的概念
问题1 请同学读出以下语句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 那么这两
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1+增长率〕
解 : 设山水市前年人均收入为x元 ,
依据前面关系式和已知条件可列出方程 :
x(1+8%)=11664
解得
x=10800.
答 : 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10800元.
思考 在山水市去年售价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 的售价为多少元呢 ?
解 : 设在山水市去年售价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 的售价为y元 ,
章末复习
本章我们学了什么 ?
1. 怎样收集数据 ?请举例说明. 2. 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请举例
说明. 3. 举例说明什么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为什么
要进行抽样调查 ? 4. 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单随机样本. 5.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长处 ?
本章知识结构
调查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50 40 30 20 10
0
高等
中高
中等
中低
低等
我国不同年代人均住房面积统计图
25
20
15
10
5
7.2
0 1979年
20.4
22
2000年
2005年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问题5 以下语句是命题吗 ?如果是 , 请将它们改 写成〞如果…… , 那么……”的形式.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同旁内角互补 ;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那么同旁内角互补 ;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 结果仍是等式 ;
√ 〔5〕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 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 √ 〔6〕対顶角不相等。〔 〕
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 , 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两直线平行 , 同位角相等。
题设
结论
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 , 那么…”的形式.
〞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
〞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2.你想一想 , 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是如何得 到的 ?
抽样调查

3.为了制定本市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 , 有 关部门准备対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做调查 , 现有三种 方案 : A.测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 , 排球队员的身高 ; 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 ;
C.在本地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完全中学 , 两所初中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