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说,虽然乳痛症一种生理性改变,
但也属于乳腺增生的早期病变,而囊肿病 型属于较晚期病变,有癌变之可能。
精选ppt
13
病情轻重分级:
轻型:乳房疼痛为隐痛、窜痛,单侧或双 侧乳房肿块,为单一小肿块,或呈颗粒状 而范围小,或呈条索状物,较软,局限于 一个象限。
中型:乳房疼痛为钝痛或窜痛并有触痛, 胀痛明显,肿块较大,或呈片状、盘状, 累及双乳,但范围在两个象限。
精选ppt
3
我国的学者在五、六十年代先后以“乳
腺小叶增生病、乳腺小叶增殖病、乳腺结 构不良症”等命名。总之本病的命名颇多, 达四十多种,反映出此病有不同的病理形 态,目前多以“乳腺增生症、乳腺结构不 良症”称之。
精选ppt
4
WHO命名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
国外文献报道尸检中有58%~89%的妇 女有乳腺增生因乳房病变而活检中约有60% 是乳腺增生。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0%左右; 患病率为38.8%~49.3%。
以上内分泌药物,由于会干扰人体激
素间的平衡,不宜常规用药,仅可用于缓 解症状。
精选ppt
21
中医辨证论治:
⑴肝郁痰凝证:青壮年,乳房肿块随情志 而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 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篓贝汤加减 当归 白芍 茯苓 白术 瓜蒌 贝母 半夏 南星 生牡蛎 山慈菇
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 疗
精选ppt
1
概述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 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 其本质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所造成 的乳腺结构紊乱症。
精选ppt
2
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28年Astley Cooper首先提出本病,认为与 癌并发,称之为Cellular Hydatids;1833年 Reelus以“乳腺囊性病”为名,指出其特点 是双侧囊肿;1897年Schimme Ibusen称之为 “囊腺病”,表现为上皮增生和囊肿;1928 年Semb等称为“囊性纤维腺瘤病、囊性增 生病”等。
精选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
5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乳癖”。首见于汉
华佗《中藏经》。以后各外科医籍多有论述, 如明《医宗金鉴》:“乳癖乃乳中结核… 虽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 气血郁结而生”。
精选ppt
6
但是长久以来,中医文献所描述的“乳
癖”,实际上包含了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 维腺瘤两种疾病,因此在文献中亦形容 “形如丸卵”等,直到近年,在中医外科 学中,才将两种病区分开来,“乳癖”专 指乳腺增生症,而乳腺纤维瘤称为“乳 核”。
9
中医认为:
乳腺增生与肝、胃、冲、任等有密切关 系。
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血郁结。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痰气互 结。
冲任失调,肝血不足,肾阴亏损,肝肾不 足,痰湿内结。
气滞、痰凝、血瘀聚结成核,结于乳络之 间为病。
精选ppt
10
临床分型 名称未统一,其分型也未一致。
乳痛症:21~25岁,病史数周或数月,平均3 个月。病理特点为管泡及小叶间质轻、重 度增生,小导管轻度扩张。突出表现是乳 痛。
精选ppt
7
病因病机
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内分 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重要原因是黄体 素、孕酮分泌减少和雌激素相对增多,刺 激乳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乳腺长 时间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造成增生与复旧 间的紊乱,导致本病的发生。近年来还发 现催乳素与乳腺增生的关系,可能催乳素 刺激卵巢使雌激素分泌增高所致。
重型:乳房疼痛为坠痛或刺痛,触痛明显, 肿块 大,多发囊性结节,累及双乳,范围 在两个象限以上。
精选ppt
14
乳房胀痛、触痛分级,肿块大小观测方法:
1、乳房胀痛: 0级:无乳房胀痛; Ⅰ级:轻度胀痛,不注意时无感觉; Ⅱ级:经常感到有胀痛; Ⅲ级:有明显的胀痛;
Ⅳ级:乳房胀痛严重,穿衣都感到疼痛, 甚至影响上肢活动。
结节型:结节状,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 质地中等或偏硬,活动度好,表面呈米粒 或砂粒样结节。
混合型:有结节、条索、片状、砂粒样多种 形态肿块混合存在。
弥漫性:肿块超过乳腺3个象限以上者。
精选ppt
17
治疗:
乳腺增生的治疗,目前仍无理想的方 法,其原因是由于女性乳腺作为性激素的 靶器官,自青春期至绝经期的几十年时间 内,呈周期性增生、增殖、分泌状态,然 后增生消退,分泌吸收、组织复原这种周 期性变化循环往复。增生程度表现不同, 检查体征各异,还存在癌变问题等。
精选ppt
15
2、乳房触痛: 0级:无触痛; Ⅰ级:轻微触痛; Ⅱ级:中等程度触痛;
Ⅲ级:明显触痛,检查时有不自觉的避让 动作; Ⅳ级:因触痛明显而避免或拒绝检查。
3、乳房肿块大小:
通过触诊、B超、钼靶等辅助检测综合判定。 以cm2(横径*竖径)表示。
精选ppt
16
片块型:厚薄不等的片块状,圆盘状或长圆 型,数目不一,中等硬度,有韧性,边界 清,活动度好。
精选ppt
22
⑵冲任失调证:中年妇女,乳房肿块经前 加重,经后缓减,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 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 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仙茅 仙灵脾 当归 巴戟肉 黄柏
知母 熟地 白芍 川芎
精选ppt
23
顾伯华:分为三证。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 为主,和胃化痰为辅。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肝郁化火证:治以理气清肝为主,化痰软坚为 辅。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化裁。冲任不调证: 治以调摄冲任为主,疏肝解郁为辅。二仙汤合 逍遥散化裁。
朱仁康:分二证。
崔扣狮:分四证。肝郁气滞型-清肝解郁汤 痰瘀 互结型-血府逐瘀汤化裁 瘀毒交结型-前二方 化裁 气血两虚型-抗癌大补汤化裁
精选ppt
24
成药: 外治:中药外敷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桂
麝散盖贴等。 针刺 磁疗等
精选ppt
25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乳痛及乳腺肿块消失; 2、显效:乳痛消失,重型转为轻型,乳腺 肿块缩小>1/2; 3、有效:乳痛消失或减轻,中型变为轻型, 重型变为中型,乳腺肿块缩小≤1/2; 4、无效:乳痛未减轻反而加重,乳腺肿块 未缩小或反而增大者。
精选ppt
27
保健与预防
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正 邪互为
因果,相互转化); 调整“七情六欲”; 正确认识乳腺结构不良与癌的关系。
精选ppt
28
精选ppt
18
对于比较轻型的乳腺增生,部分病人 在较短时间(数月至1~2年)内可自行缓解, 可不必治疗。或药物治疗前可用饮食疗法, 多食高纤维(谷类);高鱼(含硒高); 低脂肪多维生素饮食。但症状较重、或反 复发作者需药物治疗,目前主要为内分泌 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精选ppt
19
黄体酮:对抗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常于月 经周期的第15日开始服用,10毫克/日,持 续9~12个月,约80%患者可改善症状。
纤维化型:41~45岁,病程2年左右。少数患 者有经前乳痛,检查时可扪及不规则、界 限不清、表面不光滑、质地坚韧的肿块, 无触痛。病理见间质纤维化、小叶萎缩或 消失,腺管变形。
精选ppt
12
囊肿病型:46~55岁,病程约2~3年。常表现 为单个或数个散在囊肿,直径在1~2厘米, 甚至3~4厘米,很少或不伴有经前乳腺胀痛。 病理所见为腺管和腺泡不同程度扩张,形 成大小不等的囊肿样改变。
小叶增生型:26~30岁,病程一年左右。可触 及界限不甚清楚的肥厚腺体,有触痛,多 伴有月经前胀痛及月经紊乱。病理特点是 小叶增生增多增大,界限清楚,小叶内外 已有细胞浸润,病变程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精选ppt
11
纤维腺病型:31~40岁,病程约1~2年。突出 的表现为乳腺肿块,可扪及边界不甚清楚 的片状肿块,或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 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病理为主质与间质 均增生,导管扩张,可伴有瘤样结节。
精选ppt
8
发病趋势:
近年来本病发生有年轻化发展趋势,发病 率也有增高趋势,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 2、女性常用雌激素美容品,常服含雌激素 药物;
3、生活、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情绪异常波 动,使得雌激素分泌不稳定;
4、近年来妇女保健受到重视,疾病早期得 以发现。
精选ppt
三苯氧胺:雌激素拮抗剂,阻抗过高的雌激 素对乳腺组织的作用。20毫克/日,持续 2~3个月。此药对乳痛作用较好,但有引起 月经失调和闭经的可能,并有报道能增加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故长期服药,需定 期作妇科检查。
精选ppt
20
溴隐亭:多巴胺受体激活剂,能抑制催乳素
的合成与释放,促进排卵恢复,调整激素 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常用于症状较重者。 5毫克/日,疗程3个月。
精选ppt
26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原因,主
要与人的情志有密切关系,郁怒、思虑等 情志变化,会引起体内气滞、痰湿、血瘀 等病理产物的发生,直接导致乳腺疼痛及 肿块的出现,这是本病所共有的特征,但 在临床辩证上,又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不 同,存在着实与实、实与虚、虚与虚等辩 证特点,因此在治疗中要把握原则,灵活 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