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精选练习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6生命的根底能源—糖类
1、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条件下能与Na 2O 2反,且反极有规律,如Na 2O 2 +SO 2 = Na 2SO 4 2Na 2O 2 +2SO 3= 2Na 2SO 4 +O 2据此,你认为以下反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2Na 2O 2 + 2 Mn 2O 7 = 4Na 2MnO 4 + O 2 B .Na 2O 2 + 2NO 2 = 2NaNO 2 + O 2
C .2Na 2O 2 + 2N 2O 3= 4NaNO 2 + O 2
D .2Na 2O 2 + 2N 2O 4= 4NaNO 3
【答案】D
2、室温下,Al(OH)3的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mol·L —1
的Fe(NO 3)3和Al(NO 3)3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 溶液。

以下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参加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3、器中常使用可充电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右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
做H 2直接参加反〕。

白天太阳能帆板发电,将一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夜晚镍氢电池供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使用过程中此电池要不断补充水
B .放电时NiOOH 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
C .充电时阴极区电解质溶液pH 升高
D .充电时阴极反为Ni(OH)2-e -+OH -
= NiOOH+H 2O 【答案】C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mA 〔g 〕+nB 〔g 〕pC 〔g 〕,到达平衡时,测得c(A)
为0.5mol/L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到达平衡时,测得c(A)为0.3mol/L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化学计量数:m+n <p
B .平衡向正反方向移动了
C .物质B 的转化率减小了
D .物质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答案】C
5、某浓度的硝酸与过量铁粉反,生成8LN 2O 气体〔状况〕。

如改与铝反〔生成NO 气体〕,那么最后可溶解铝的量是〔 〕
A .13.5g
B .9g
C .27g
D .0.33mol 【答案】A
6、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物质的量的Ag 2O 、Fe(OH)3、NH 4HCO 3、NaHCO 3完全分
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 1、V 2、V 3、V 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A .V 3>V 2 >V 4 >V 1 B .V 3>V 4 >V 2 >V 1 C .V 3>V 2 >V 1 >V 4 D .V 2>V 3 >V 1 >V 4 【答案】A
n [A l (O H )3]
n [A l (O H )3]
n [A l (O H )3]
n [A l (O H )3]
0 V(NaOH) 0 V(NaOH) 0 V(NaOH) 0 V(NaOH)
7、以下有关的表达正确的一组是〔〕
①检验淀粉水解产物, 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直接参加制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
②可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的试管
③某溶液中参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那么该溶液中一
有SO42—
④误食CuSO4可用鲜牛奶解毒
⑤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可参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A.①④⑤
B. ②③④
C.④⑤
D.①④⑥
【答案】C
【解析】①中先用NaOH后再加银氨溶液, ①错; 做过银镜反的试管用稀硝酸洗,
②错; ③溶液含有SO32—也会出现相同现象.
8、苹果是果品之王,以下关于苹果的表达和判断都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B
【解析】淀粉可水解成葡萄糖,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淀粉水解的程序有三种:不水解,可使碘水变蓝色,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完全水解,不能使碘水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部解,既可使碘水变蓝色,又能发生银镜反。

9、以下关于淀粉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淀粉是由葡萄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是纯洁物
C.淀粉惟一的作用就是为人体提供热能
D.人体所需要的热能来自葡萄糖的氧化
【答案】A
【解析】淀粉是由很多葡萄糖单元经分子间脱水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表示为(C6H10O5)n,故A项正确。

由于n值的不同,高分子化合物为混合物,故B 项错误。

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一经氧化为人体提供热能,还有一转化为糖元,以能源的形式储藏起来,故C项错误。

人体所需要的热能60%~70%来自葡萄糖的氧化,20%~25%来自油脂的氧化,还有10%~15%来自蛋白质的氧化,故D错误。

10、近几年一种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 进入人们的视野, 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 它具有甜味足, 溶解性好, 防龋齿,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 分子式为C5H12O5, 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3CH2OH, 以下有关木糖醇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B.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
C.木糖醇跟葡萄糖、果糖一样, 属于单糖
D.木糖醇理论上可以分子内脱水生成环醚
【答案】C
【解析】木糖醇不是一种多羟基醛, 也不能通过水解生成多羟基醛, 所以不是一种糖类物质. 而羟基间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 从而生成醚.
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 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 其水溶液显中性
【答案】C
【解析】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的是碳酸氢钠, 而不是NaOH, 故A选项错误; 碘盐中的碘是碘的化合态, 不能使淀粉变蓝, 只有游离态的单质碘才能使淀粉变蓝, 故B选项错误; D选项中的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 使溶液显酸性.
12、以下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都是混合物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A
13、鉴别食盐水与蔗糖水的方法:①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参加少量稀H2SO4并加热,再加NaOHH2SO4,再参加银氨溶液微热;② 测溶液的导电性;③ 用舌头尝味道;
其中在室进行鉴别的正确方法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A
14、在一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加1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脂肪
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复原性的糖
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复原性的糖
【答案】C
【解析】滴加碘水变蓝色,说明熟苹果中含有淀粉;滴加银氨溶液变黑色,说明苹果中含有复原性糖。

15、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的方法是〔〕
A.分别参加碘水,观察颜色反
B.分别加稀硫酸煮沸,加银氨溶液加热,观察有无银镜
C.分别加热水,观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感觉有无甜味产生
【答案】B
【解析】对于A项,分别参加碘水,观察颜色反,淀粉变蓝色,纤维素不变色;对于C项,分别加热水,观察溶解性,淀粉能溶于热水中,纤维素不溶;对于D项,放在嘴里咀嚼,淀粉有甜味产生,纤维素无甜味产生。

由于性质不同,A、C、D三项可以鉴别淀粉和纤维素。

而分别加稀硫酸煮沸,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所以不能用此方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并且也未加碱硫酸,答案为B项。

16、在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操作是(作具体、完整的说明)________,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依据是(填写以下选项代号)________。

A.蒸发皿中恰好无水
B.蒸发皿中刚刚产生白色固体
C.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每次取20g海水,严格按照过滤、蒸发、冷却、称量、计算的步骤标准操作,连续三次,平均得固态盐ag。

该海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或“<〞)________5a%。

【答案】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防止液滴飞溅;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蒸发的根本操作及有关简单计算。

给液体加热时,假设使局部过热,会发生暴沸甚至液滴飞溅现象,对液体不断搅拌,能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通过蒸发使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待出现较多固体(实际上是大的水已蒸发)时停止加热,利用有关仪器的余热使溶液蒸干。

海水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易溶性的物质,在蒸发时,它们也与NaCl一同结晶析出,成为NaCl中的杂质。

17、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参加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参加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提取液中复原性物质忽略不计〕:假设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参加适量的制氢氧化铜,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

〔1〕液体颜色呈砖的试管是
A.A和C B.A和E C.C和E D.A、C和E
〔2〕有一支砖较深的试管是
A. A B.C C.E D.不能确
〔3〕液体颜色不呈砖的原因是
A.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
B.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无复原糖C.淀粉酶与制氢氧化铜反
D.淀粉酶在100℃时失活
〔4〕假设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参加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A.淀粉完全水解
B.淀粉部解
C.淀粉未能水解
D.淀粉酶与碘反
【答案】〔1〕A 〔2〕B 〔3〕D 〔4〕B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颜色呈砖的试管是A和C ,因为E的温度高,酶失去活性,所以不能得到葡萄糖,只有A C的温度适宜,可以得到葡萄糖;有一支砖较深的试管是C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所以转化得到的葡萄糖最多,所以颜色最深;液体颜色不呈砖的原因是:淀粉酶在100℃时失活;假设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参加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淀粉部解,还含有淀粉。

考点:淀粉的水解
点评:淀粉的水解过程可以在酸性,碱性和酶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彻底后是葡萄糖,部解后不仅含有淀粉而且还有葡萄糖。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示装置〔图中省略了夹持仪器〕来测某铁碳合铁的质量分数。

〔1〕m g铁碳合参加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①常温下碳与浓硫酸不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时A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

〔4〕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

那么铁碳合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1〕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2〕C+2H2SO4〔浓〕CO2↑+2SO2↑+2H2O
〔3〕品红溶液褪色除尽反产物中的SO2气体
〔4〕
【解析】试题分析:〔1〕铁碳合金参加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 均无明显现象,原因是①碳在未加热下与浓硫酸不反;②围绕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即可解答。

〔2〕加热时A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
CO2↑+2SO2↑+2H2O,注意反的条件,气体标箭头。

〔3〕A中反生成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CO2,为了计算出CO2,先除去SO2,所以C用来除去SO2。

〔4〕根据CO2+Ca(OH)2=CaCO3↓+H2O,E增重b g,可算出碳的质量有g ,那么铁的质量分数:
考点:铁碳合金与浓硫酸反的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铁碳合金与浓硫酸反的综合题,注意积累相关知识点即可解答。

19、将a mol的
2
2
O
Na和3
NaHCO
mol
b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
其充分反,假设
3
NaHCO分解产生的2
CO与2
2
O
Na反完后,O
H
2
再与
2
2
O
Na反.
〔1〕当剩余固体为
3
2
CO
Na,排出气体为2O,O
H
2
时,
b
a的值为________.
〔2〕当剩余固体为
3
2
CO
Na,NaOH,排出气体为2O,O
H
2
时,
b
a的值为________.
〔3〕当1>
b
a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排出气体为________.
〔4〕当排出的
2
O和O
H
2
为物质的量时,那么
b
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题中涉及化学反如下:

+
+
2
2
3
2
3
CO
O
H
CO
Na
Δ
2NaHCO①
2
3
2
2
2
2
O
CO
2Na
2CO
O
2Na+
+②

+
+
2
2
2
2
O
4NaOH
O
2Na
O
2H③
〔1〕当剩余固体为
3
2
CO
Na,排出气体为2O、O
H
2
时,因为没有NaOH生成,
水未与
2
2
O
Na反.将方程式①×2+②得:
由方程式可知:
2
1
=
b
a.
〔2〕当剩余固体为
3
2
CO
Na、NaOH,排出气体为2O、O
H
2
时,由于有NaOH
生成,所以有水与
2
2
O
Na反.假设反后无O
H
2
生成,将方程式①×2+②+③得:
由方程式可知此时1=
b
a.因为有水生成,所以
1
2
1
<
<
b
a
〔3〕当1>b
a 时,由2讨论可知:剩余固体为32CO Na 、NaOH 、22O Na ;排出气体为2O .
〔4〕当排出的2O 和O H 2为物质的量时,依方程式讨论有: 2b b b b b 2
b 设反的O H 2的物质的量为x
x x 2
x 依题意有:2
2
x b x b +=- 3
b x =
所以,反中消耗22O Na 的物质的量为:mol 3
42
2o Na b x b n =+=,用去3NaHCO 的物质的量为:mol 23
NaHCO
b n =所以,3
2
234==
b b b a 20、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 以下图所示〔反条件未标出〕,其中反①是置换反。

〔1〕假设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 、F 是气态单质,反① 在水溶液中进行,那
么反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假设B 、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B 有毒,③的反中还有水生成,反②需要
放电才能发生,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那么A 、D 反产物的电子式
是 ,反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假设A 、D 、F 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且A 、D 所含元素同主
族,A 、F 所含元素同周期,那么反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2Fe 2+
+Cl 2=2Fe 3+
+2Cl -
〔2〕
〔3〕2C+SiO 2Si+2CO ↑
【解析】
21、有关物质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产物已省略)。

通常C 为气体单质,G 为紫黑色固体单质。

室中,常用固体E 在B 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反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另外一种室制取H 的化学方程式 。

(4)D 溶液与Pb(NO 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 sp =7.0×10-9。

将体积的D 溶液与Pb(NO 3)2溶液混合,假设D 的浓度为1×10-2
mo1/L,那么生成沉淀所需Pb(NO 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答案】(1)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2)6I -+Cl +6H +=3I 2+Cl -
+3H 2O
(3)2H 2O 2
2H 2O+O 2↑或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10-4
mol·L
-1
【解析】此题解题关键在于推知各物质的成分。

由G 为紫黑色固体单质知G 为I 2。

据室制取单质气体H 的反物状态和条件(催化
剂、△)结合浓A 溶液与B 加热反推知:E 为KClO 3,B 为MnO 2,H 为O 2,F 为KCl 。

结合转化关系中的:C(气体单质)+D 溶液→I 2+KCl 溶液可推知C 为Cl 2,D 为KI 。

再由①反的转化关系知A 为HCl,即反①为MnO 2+4HCl(浓)
MnCl 2+2H 2O+Cl 2↑。

最后可推知反②为:KClO 3+6KI+6HCl=7KCl+3I 2+3H 2O 。

(3)室制取O 2还有:2H 2O 22H 2O+O 2↑和2KMnO 4K 2MnO 4+MnO 2+O 2↑。

(4)由题意知K sp (PbI 2)=7.0×10-9
,那么生成PbI 2沉淀所需Pb(NO 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c[Pb(NO 3)2]≥×10-4
mol/L 。

22
、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 +
B (1)
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且未嗅到气味;用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为
12。

据此可以排除的离子有 ,排除的依据是。

(2)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可以判断肯存在的离子有 ,判断依据是
;可以排除的离子有
,排除的依据是 。

(3)
不能确的离子有 ,检验的方法是 。

【答案】〔1〕N 、〔2
〕A l 、C 〔
3〕 K +

Na +
、SO 42-
,检验K +

Na +
用焰色反,要检验SO 42-
,可在酸性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23、〔1〕“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该消毒液无色,对某些物质
具有漂白作用,它的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KMnO 4”或“NaClO〞〕。

〔2〕在某病人的尿样中参加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有沉淀生成,说明该尿样中含有____________〔“葡萄糖〞或“蛋白质〞〕。

【答案】〔1〕NaClO ;〔2〕葡萄糖。

24、甲、乙两位学生分别做淀粉水解产物检验的,操作如下:
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 淀粉后,再参加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 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参加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
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 淀粉后,再参加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10 min 后,参加过量的NaOH 溶液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参加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试答复:
(1)学生甲的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甲的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2)学生乙的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乙的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 。

A.完全水解 B.部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答案】(1)做银镜前未加碱来硫酸 A
(2)参加了过量的NaOH 溶液然后再参加碘水 D
【解析】(1)学生甲的错误是做银镜前未加碱来硫酸,因为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
下不能存在,故不能与葡萄糖作用。

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学生乙的错误是水解液中参加过量的NaOH溶液,参加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I2与NaOH溶液反,所以淀粉有可能水解完全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发生。

25、在长期的飞行中, 比拟难解决的问题是宇航员的食物与氧气供问题. 家发现, 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1 kg小球藻(鲜重)经光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224 mL(状况). 一名宇航员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每小时约需0.25 mol的葡萄糖提供能量. 请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1 kg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 每小时可产生________ g葡萄糖.
(2)假设一名宇航员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葡萄糖来自小球藻的光用, 那么太空舱内至少“饲养〞小球藻________kg.
(3)假设宇航员每天(24小时)消耗的900 g葡萄糖由小球藻提供(不考虑小球藻的自身消耗), 那么“饲养〞的这些小球藻至少需光照________h.
(4)假设宇航员用18O标记的水来培植小球藻, 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首先出现含18O的是________(填写以下选项的字母),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球藻的光合产物C6H12O6
B.小球藻的呼吸产物二氧化碳
C.宇航员的呼吸产物二氧化碳
D.宇航员的尿液
【答案】(1)0.3 (2)150 (3)20(4)D 因为用18O标记的水被小球藻分解产生O2, O2被宇航员吸收参加有氧呼吸产生水, 部随尿液排出体外
【解析】(1)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6CO2+6H2O―→C6H12O6+ 6O2
180 g 6 mol
x
x=0.3 g.
(2)根据一名宇航员每小时所需葡萄糖的质量与每千克小球藻产生的葡萄糖相
比拟, 即可得到所需的小球藻的质量为=150 kg.
(3)每小时1 kg小球藻可产生0.3 g葡萄糖, 那么要产生900 g葡萄糖, 需150
g 小球藻至少光照=20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