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离子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离子教学反思
1.课本上介绍离子之前先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这为后面讲离子的形成作好了铺垫,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前半节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描绘原子的构造示意图,导致寻找规律时时间不够,草草就完毕。

以后要吸取教训,组织好课堂,把握好上课的节奏。

2.为了学生在学习离子时更易理解,我用投影打出了1—20号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并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大类进展归类总结,第二节课在此根底上讲解离子的形成,并逐一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离子符号,然后介绍离子根据带电荷不同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介绍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但在上课过程中我的讲述放不开,多数重要的规律给学生提示太多,不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第三单元时候,我已经要求学生将化合价表记住,且要求每节课课前都由科代表带读。

这样在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构造示意图的根底上简单地介绍了化合价的定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建议分成两课时。

2.第一课时:
原子构造示意图各局部的详细含义、练习绘画局部原子(如:金属元素原子—钠、镁、铝;非金属元素原子—氮、硫、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氦、氖、氩)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并从中找出规律。

3.第二课时:
详细讲述离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练习两种离子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代表板书到黑板,接着从中得出规律。

4.到这节书,应该让学生学会区分开原子、分子、元素、离子符号,所以应该针对这一内容设计大量的练习。

5.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就是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至于怎样分层的、怎么样排布是不要求的。

至于原子构造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构造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6.到课题3离子为止,教科书已初步提醒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教科书中“物质及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来对原子、元素、离子、物质等相关的概念进展归纳和,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图、表等来小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