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你认为是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B.大米酿成酒C.云变成雨D.牛奶变酸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烛炬成灰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滴水成冰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
C.打磨后镁条变亮D.放出大量的热
4.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5.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广口瓶C.量筒D.烧杯
6.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7.下列物质属纯净物的是
A.食醋B.生理盐水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8.下列实验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一成不变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有利于生命活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物都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B.纯净物只是有一种物质组成
C.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冰水属于混合物
二、填空题
1.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2)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2.家中做饭过程中,常有下列一些步骤:①淘米洗菜②将米和水按比例混合③打开液化石油气瓶阀门④打火点燃石油气⑤将菜炒熟⑥生米做成熟饭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__,最少不低于其容积的1/3。

熄灭酒精灯
用____________。

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______,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______去
扑盖。

5.酒精灯火焰分为、、。

6.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1)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_____%,氧气约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0.03% 7.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铁③氯化铵④自来水⑤汽水⑥水银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
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8.如下图所示装置,先在集气瓶里加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分成5等分。

(1)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盖紧瓶塞,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装置冷却后,
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了什么现象_____ ;消耗的气体约占总气体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推测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只写一条)。

(4)小明做完试验后发现得到的数据小于1/5,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只写一条)
陕西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你认为是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B.大米酿成酒C.云变成雨D.牛奶变酸
【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米饭变馊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大米酿成酒,有酒精等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云变成雨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牛奶变酸,
有乳酸等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烛炬成灰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滴水成冰
【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也有状态的改变,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是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C、木已成舟,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不是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故选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
C.打磨后镁条变亮D.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化学变化时常伴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A、发出耀眼的白光,是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B、生成白色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可以判断发生了化学变化;C、打磨后镁条变亮,是将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去除,不能作为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变化的依据;D、放出
大量的热,是镁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是化学变化的标准。

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的判断
4.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双氧水制氧气,故A错;B、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
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的蒸发,故B错;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故C正确;D、化学变化的过
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发热,故D错。

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5.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广口瓶C.量筒D.烧杯
【答案】C
【解析】量筒只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作为反应容器,而试管、广口瓶、烧杯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故选C。

【考点】基本仪器的使用
6.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答案】B
【解析】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里,以防污染药品,故选B。

【考点】胶头滴管的使用
7.下列物质属纯净物的是
A.食醋B.生理盐水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A、食醋中有醋酸、水等
物质,属于混合物;B、生理盐水中有氯化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的总称,属于混
合物;D、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CO
表示,属于纯净物。

故选D。

2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辨别
8.下列实验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用试剂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应将试管倾斜,试剂瓶盖倒放,标签朝向手心,故A操作正确;B、蒸
发皿加热后应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以防烫伤,故B操作错误;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故C操作错误;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D操作错误。

故选A。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一成不变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有利于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空气
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误;D、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人在呼吸过程会有少量氮气溶在血液里,如果把氮气去掉,会破坏掉体内的平衡,不利于生命活动,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物都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B.纯净物只是有一种物质组成
C.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冰水属于混合物
【答案】D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或原子,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或原子,故A、B、C正确;D、冰和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只是存在的状态不同,故冰
水属于纯净物,D错误。

故选D。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辨别
二、填空题
1.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2)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答案】(1)水分子(2)分子之间有间隙
【解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温度计能指示
温度的高低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

【考点】分子的定义及特征
2.家中做饭过程中,常有下列一些步骤:①淘米洗菜②将米和水按比例混合③打开液化石油气瓶阀门④打火点燃石
油气⑤将菜炒熟⑥生米做成熟饭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答案】(1)①②③没有新物质生成
(2)④⑤⑥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①淘米洗菜,只是将里面的杂质去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将米和水按比例混合,二者只是混合在一起,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③打开液化石油气瓶阀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④打火点燃石油气,石油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⑤将菜炒熟的过程,发生蛋白质变性和维生素的分解等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⑥生米做成熟饭,淀粉水解,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②③;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④⑤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量筒(2)集气瓶(3)烧杯(4)酒精灯
【解析】(1)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2)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3)烧杯用于溶解较多的固体,也可用作反应容器;(4)酒精灯用于加热物质。

【考点】基本仪器的使用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__,最少不低于其容积的1/3。

熄灭酒精灯
用____________。

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______,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______去扑盖。

【答案】2/3 灯帽盖灭酒精湿布
【解析】使用酒精灯前应先检查酒精灯的灯芯和灯内酒精的体积,灯内酒精的体积不应少于1/3,也不应多余2/3,灯内酒精过多易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熄灭酒精灯若用嘴吹,火易进入灯内,造成事故,故为了安全起见,实验室中规定: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洒出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考点】酒精灯的使用
5.酒精灯火焰分为、、。

【答案】外焰内焰焰心
【解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由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考点】酒精灯的火焰
6.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1)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_____%,氧气约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0.03%【答案】78 21 稀有气体 0.03 其他
【解析】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
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考点】空气的组成
7.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铁③氯化铵④自来水⑤汽水⑥水银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①冰水混合物,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②铁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化学符号Fe表示,属于纯净物;③氯化铵由
Cl表示;④自来水中除水以外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⑤汽水中有水、一种物质组成,可用化学符号NH
4
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水银是金属汞,可用化学符号Hg表示,属于纯净物。

故属于混合物的是
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③⑥。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辨别
8.如下图所示装置,先在集气瓶里加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分成5等分。

(1)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盖紧瓶塞,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了什么现象_____ ;消耗的气体约占总气体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推测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只写一条)。

(4)小明做完试验后发现得到的数据小于1/5,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只写一条)
【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1/5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4)红磷量不足(其他)
【解析】(1)集气瓶中是空气,故将燃着的红磷深入集气瓶中,红磷继续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白烟。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故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由此可推知,消耗气体的体积约占气体总体积的1/5。

(2)红磷燃烧消耗的是氧气,这个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氧气消耗完之后红磷熄灭,说明剩余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进入水的体积不再增加,可知剩余气体难溶于水。

(4)进入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