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小题,占5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大题,占45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答第Ⅰ卷前,考生必须将科目及自己的姓名、学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第Ⅱ卷前,
考生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分)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北京妇产医院一位男婴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大陆人口已达到13亿。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也因此各推迟了4年。

据此回答1—2小题:
1.根据材料可判断出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2.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叙述错误
..的是
A.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均已处于“现代型”
B.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均为“传统型”
C.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
D.我国人口转变速度较快,有些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现代型”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 4—6小题:
4.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5.Y国最有可能分布在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6.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 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
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8.20世纪80年代以来,促进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政策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9.西亚和北非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开发 B.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
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 D.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10.对于我国东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不属于
...影响人口迁移的是
A.东部地区气候优越,降水丰富 B.政府政策不妨碍农民跨省务工经商C.东西部语言差异大,日常生活的交流隔阂 D.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高11.三峡工程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移民达百万之多,形成移民迁移到外省现象是因为A.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近安置困难
C.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适应
1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1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利用本地资源,保证该处的国家或地区所供养的人口数量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14—18题
14.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
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16.下列城市的地理事物,与上题选项的成因相同的是
①美国的唐人街②欧洲的黑人社区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④开封的大相国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7.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
18.该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桥头堡”,合理发展城市非常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人汽车正逐渐增多,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非常严重。

据此,回答19—20小题。

19.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20.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是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提倡乘公交车出行
C.在城市的交叉路口建设立交桥 D.限制汽车的使用
21.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深圳市 B.从化市 C.广州市 D.佛山市
22.我国的各类城市中,数目最多的是
A.直辖市 B.地级市 C.县城和县级市 D.省会城市
右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23—25小题。

23.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
B.城市人口数量
C.特大城市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5.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26.城市中心商务区(CBD)除了是商业中心外,还是
A.行政中心 B.服务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通中心
27.以下行为不利于
...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禁止汽车鸣喇叭 B.推广使用新能源
C.增加建筑密度,改善居住环境 D.实行垃圾袋化并分类处理
28.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29.下列地区农业区位选择以水源为主导因素的是
A.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青稞 B.江南丘陵的茶树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D.“河西走廊”的水稻种植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第30小题。

30.农业地域类型Ⅱ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气候
3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的是
A.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B.非洲的可可园
C.印度的水稻生产 D.美国大平原上的专业化农业
32.世界水稻的主要产区是
A.西欧平原 B.亚洲季风区 C.美国中部平原 D.巴西亚马孙平原33.我国粮食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2.8亿吨左右上升到80年代的4.5亿吨左右,中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事实反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B.市场需求量 C.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D.农业技术改革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海南岛果蔬总产量达371万吨。

其中近70%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
城市及欧盟和日本市场。

海南岛成为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的生产基地,据右图回
答34—35小题。

20°34.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果蔬基地的自然条件是
①地处热带,光热充足,生长期长
②雨季长,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③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无低温危害
④全年降水均匀,无旱涝灾害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海南岛的果蔬产品外运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其原因是
①路程遥远,运输工具和线路陈旧落后
②琼州海峡风高浪急、航运不便、航速较慢
③缺乏先进的保鲜手段和技术
④冷藏加工产业链薄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共2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
题意的。

每小题必须选两项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选对一项得
......1.分.。

36.以下现象呈负相关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与人口迁移规模、范围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出量 D.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的子女数
下图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后回答37—38小题。

37.关于图示时期人口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B.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
C.迁移方式主要是政府指导下的迁移
D.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38.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39.以下属于常见的城市功能分区的是
A.文化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40.广百百货、麦当劳和肯德基等选择在从化市区新世纪广场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最优 B.环境优美 C.政府政策吸引 D.交通最优
41.与发达国家比较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低 B.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C.城市发展不合理,特大城市数量多 D.城市群分布广
42.荷兰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技术 C.气候 D.政策
右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分析并完成 43—45小题。

43.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A.20km B.40km C.60km D.80km
44.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市场 B.劳动力 C.交通 D.气候
45.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是
A.花卉、乳牛、粮食 B.蔬菜、养鱼场、水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三、综合题(5大题,共45分)
46.读“1997年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回答问题:(共10分)
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韩国 1.5 0.6
印度 2.9 1.0
尼日利亚 4.3 1.3
埃及 2.9 0.8
德国0.93 1.09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型。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47.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和图中的直线方程:商业:y=―40x+140;住宅:y=―12x+84;工业:y=―3x+30,回答:(共11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 .土地利用方式
C .交通通达度
D .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

(3)图中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原因是 。

(4)该城市住宅区的范围是在距离市中心 千米到 千米
之间。

(5)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48.资料分析:(共6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线路。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美元)
km ) 地租水平 土地利用
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GDP
(美元)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GDP
(美元)
埃塞俄比亚9 69 13 114 韩国11 282 74 6777
英国89 1912 88 15625
美国74 4861 76 23180
日本71 1946 77 29486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国家)最为明显,人们把其称为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2)读表回答: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发展水平,但也能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适宜的模式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9.乡土地理现象分析:(共8分)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你根据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大家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参考我们从化市的简图。

(1)从化是我国著名的荔枝之乡,但荔枝的种植大多数分布在良口以南的地区,而在良口以北的吕田镇则很少,你认为造成荔枝生产在从化地域上分布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近年来,从化荔枝能出口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使得
从化荔枝的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拓展的主要原因是。

(2)小骆家住从化太平镇水南村,他家有一块稻田位于105
国道旁。

新年伊始,小明家就这块稻田的生产利用开了个家
庭会议:妈妈说种植水稻,爸爸说种植水果;爷爷奶奶
说种植蔬菜。

如果你是小明,你的意见是什么?一定
要说说理由。

你的意见是;理由
是。

(3)在我们从化,很多在农村居住的人都想
到街口城区来居住,你认为吸引他们到街口
来的因素有哪些?(请列出两个以上的因素)。

50.综合地理知识应用:(共10分)
读广东省地图,结合我们前半学期学到的人文地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1)图中A、B、C三城市中,表示
广州市的是,请从地理位
置的角度,分析广州成为我国重要特
大城市的原因。

(提示:从对外交通、
地形特点、与周边重要城市的联系等
方面进行思考)。

(2)2003年非典期间,中山,江门等
市的大多数危重病人大都送到广州进
行治疗,请分析说明原因:。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珠江三角洲。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

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

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3)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有。

(4)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业土地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请写在以下指定的位置)
三、综合题(5大题,共45分)
46.(共10分)
(1),。

(2)型,型。

(3),
,。

(4),
,。

47.(共11分)
(1)
(2),区,。

(3)区,。

(4)千米到千米。

(5)。

48.(共6分)
(1)(国家),现象,。

(2)。

(3)。

49.(共8分)
(1),。

(2),。

(3)。

50.(共10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10 CCBCAABCAC 11—20 BCDABDDBAA
21—30 CCBDCBCCDA 31—35 ABDAB
二、双选题(每题2分)
36—40 CD AD BD BC AD 41—45 AC AB AC AC AB
三、综合题
46.(每空1分,共9分)
(1)尼日利亚 1.9% (2)传统
(3)少年儿童比重大;教育经费不足,劳动力过剩;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47.(共11分)
(1)AC (2)A 商业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住宅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2分)(4)2 6
(5)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2分)
48(共6分)
(1)英国逆城市化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城市与郊区交通发达,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只要答对两方面就得2分)
(2)经济(3)B
49.(共8分)
(1)气候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2)(开放性题目,共3分)
种植水稻,理由:这是一块水田,我国耕地资源相对较少,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

现在粮食也提价了。

种植水果(林果),(本题倾向认为这个不值得提倡),因这是“稻田”,学生要说不种植的原因。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林果应在缓坡地、丘陵地种植。

种植蔬菜,理由:太平离广州(有市场需要)较近,这块稻田在105国道旁,交通方便,
可以发展城郊型农业。

其中种植蔬菜是一种。

(3)工作机会大,生活设施完善,经济发达等(能答对两方面就得2分)
50.(共11分)
(1)A 位于珠江三角洲,土地相对平坦,利于城市的发展;处于珠江出海口,可通过对外贸易,扩大服务范围;有发达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全省各主要城市,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地区,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城市发展等。

(3分)
(2)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可覆盖全省,能够提供较高的医疗服务。

(2分)(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高温多雨,河流众多、水网稠密(2分)。

(4)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城镇化发展较快,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所以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2分)。

农业土地价格也随着城镇化速度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2分);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导致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因而土地出现商品化现象(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