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理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因为假如教学内容出了问题,其教学的价值取向就一定出了问题,教学也就是失败的甚至是危险的。
不过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却有为数很多的教师注重点仍首先聚焦于怎样教,而并未首先注重教什么。
这也许有诸多干扰因素,但面对不同文体如何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困惑当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的确,不同的文本体式,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就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就有不同的教学价值,肯定也就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其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可随随便便,“教什么”。
不但应置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首位,而且必须在理性指导下对教材资源苦心整合、审慎经营。
小说作为纯文学体裁,是作家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形象载体,是作家精心锤炼和建构而以形象世界所表现的创造产品。
但小说一旦进入了教学情境,就不是小说仅有的原生价值了(传播信息的价值),而是成了具有教学价值(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教材,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阅读文本。
面对这样的教学文本,该如何准确确定其教学内容得高度重视和仔细研究,因为小说的创作是个性鲜明的,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而每个解读者都力图有自己个性理解,都试图发现新的东西甚至是作者“未必然”的有价值的见解。
一篇作为教学文本的小说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于现成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蕴涵在该小说内容之中的,有时又恰恰是生成的超出该小说之外的内容,这种此言而彼意的收获恰恰是喜出望外的难以预设的重要教学内容。
小说作为教学文本仅仅教学的载体,教师必须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
要准确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首先就必须厘清教学内容是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内容是指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
教学内容的确
定是课程的要求,教材的诉求,学生的诉求。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固守语文学科本质,又表达文学作品的特质。
语文教学自然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语文教学内容当然包含语文教材内容,但比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得多,但绝不能把语文教材内容直接当作语文教学内容,教语文绝不是教课文。
从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的关系来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具体的小说为载体,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语文教师处理作为具体教材的小说的结果,语文教师必须对作为教材的小说内容实行教学化处理。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能够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
小说更是如此,这既给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给语文教师在能够教什么、适宜教什么、实际教什么、教的效果会如何等方面的选择与预测提出了难题,因为如何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普通性和规律性,应该教什么和不应该教什么是有一定规范的,是有章可循、有范可依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有选择和判断其教学价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水平,而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语文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与水平。
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极富艺术张力的小说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视野,就具有了其特有的教学价值,其教学内容指向就必须是相对集中的。
标准中是把小说教学列入典型的文学作品教学范畴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关小说教学的总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整合”:“增强语文积累,……注重梳理。
”“融汇整合,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实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加深领悟,共同提升。
”“应用?拓展”:“准确、熟练、有效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发现?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具体来说,作为必修课中
的小说的教学内容则定位在“理解”和“鉴赏”上,“理解”要求并不高:理解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鉴赏”的要求则相当高:“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而作为选修课中的小说教学,则要求更高:“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升文学修养。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升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
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朗诵小说,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实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相互交流。
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必修或选修小说课时必须清醒的教学内容,教学小说时也只有如此确定教学内容,才能使小说教学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和文学教育味来。
就具体的小说教学来说,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却是要因文而异的。
这里的“因文而异”不是指教学内容的随意和盲目,而是强调四个“注重”:注重编者、注重作者、注重学生、注重教者。
从注重编者的角度看,小说一旦成为教材,就一定具有了编者所认可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材层面的小说,有的已明显带有编者对如何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的暗示、点拨与引导。
教材的编写过程既需依据课程标准,又需顾及整体体例,还需立足文本特点,并最大可能地预设其应该承担的教学价值,其中包括能够确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便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过程实际已实行了某些教学化处理,如提示、注释、相关链接、练习等,一旦把握好教材编写意图,就
能较快地零距离接触到教材的教学层面。
不过编者意图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则是相当隐蔽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如编者的模块观、专题观、板块观,单元观、单篇观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具体小说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语文教师必须用心揣摩。
语文教师假如领悟了编者意图,则教学内容就容易确定得多,且从教学进程看,其在“积累?整合”、“应用?拓展”等方面更容易走捷径,更容易见成效。
从注重学生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可能起点,即“学生可能知道什么”,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差异,准确断定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和将要达到的更高目标,即“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将需要什么”。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建立学生与“这个篇课文”的链接,更要建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接。
因为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小说文本,实际上就是面对一个陌生世界,其中存有一个“此在”与“彼在”的鸿沟,如何引导学生融进小说文本、整体把握文本是发掘小说文本资源、确定教学内容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消解学生陌生感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让学生在温故而欲知新的期待中渐入佳境。
为学习者确定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所在,所以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差异,以学定教,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什么”,还要顾及到学生“想学什么”。
从注重文本的角度看,语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构成的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材文本资源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进入教材的具体小说并不就等于是教学内容,而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尊重文本、精心解读文本,力求发现文本的艺术本真并在领悟中学会自我构建,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说文本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唯一静态的存有方式,也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进入阅读教学视野的唯一起点和中心。
小说文本是一种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的文本只有经过解读才能进入鲜活的生命形态,所以语文教师在实行小说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小说自身所表现的形象世界,去领略小说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上出小
说教学的特质来,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
作为小说文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必须把准四个基本点:一是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二是作者所构筑的精神世界,三是作者所展示的言语智慧,四是作者所表现的艺术范式。
这四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有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经验世界,也许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是多样的,且经验世界多样性能折射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世界的绚丽多彩,但教学中绝不可让学生把作者的“经验”经验化;可带着学生细腻地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但不能强求让学生“具有”与作者相同的情感;可用作者的言语智慧训练学生的言语智慧,但不能要求学生一味地效仿而不顾语境;可启发学生领悟艺术范式的妙处,但不可视此范式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
总来说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在小说的领域谈艺术问题、谈文章写法,需要语文教师以鉴赏的姿态带着学生进入优雅的鉴赏气氛,持续地发现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从注重教者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是蕴涵于小说教材内容之中的,需要语文教师对小说文本作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专业的眼光对小说文本的教学价值实行有效的甄别与筛选,使小说文本所负载的教学价值转化为有用的教学内容。
因为不同的语文教师对同一小说文本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教师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从而有效地根据具体的小说文本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适宜的教学内容。
不同个性与风格的语文教师假如都能“以文定教”,不但知道自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且知道自己的教学内容是适宜的、有效的,那么,就会使小说教学中的同课异构成为展示教学内容应有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展示教者的专业共识与个性才华统一的重要途径,从而教出小说这种文学作品特有的语文味来,使同课异构教学成为百花争艳的一道亮丽风景。
面对一篇具体的小说,教师首先得做的就是确定其“能够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什么”,但因为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尽量利用语文教学内容等
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持续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建构的文化活动过程,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有的教学内容的确需要进入教学现场而确定,语文教师在确定具体小说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其教学内容的留白。
事实上,小说教学内容虽伴着师生互动而随机展开,但因课堂情境、气氛、机缘不同,就会引起其教学内容的变化,故而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有的艺术张力,适当增加灵活性。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实际上需要教师高度的教学文化自觉,只有编者、教者、学生在面对具体文本时产生文化趋同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开放性、应用性等视角来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才能让小说阅读教学取得高效,充分展现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