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例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治分析
据最新统计,目前子宫腺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于疑难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的病变[1]。

在临床上,子宫腺肌症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三度,中度以上都可导致不孕,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需要及时治疗[2]。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具体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1对象
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9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齐全。

2结果
2.1发病情况该组59例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9.83±2.68岁;月经初潮的年龄为11~17岁,平均年龄14.09±0.82岁;其中经产妇47例,占79.66%;有人工流产史刮宫史18例,占30.51%;剖宫产史27例,占45.76%;宫内有节育器者15例,占25.42%。

2.2临床表现39例患者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且有14例患者伴有贫血面容;8例患者表现为原发性痛经;19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体格检查查见所有患者的子宫呈均匀性增大,经期时子宫伴有明显压痛。

2.3诊断对本组59例患者均进行三大常规、血清CA125、B型超声等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17例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所有患者的血清CA125均>35U/ml;B型超声检查可查见本组59例患者的子宫均增大,肌层增厚,子宫呈非均质回声。

21例的子宫呈球形,38例患者的子宫声像模糊、成条纹状。

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腺肌瘤4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术前诊断符合率为72.88%,误诊率为27.12%。

2.4治疗本组5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者39例,占66.10%;行子宫内膜去除术者20例,占3
3.90%。

术前、术后均联合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患者,治愈率为100%。

3讨论
3.1子宫腺肌症的常见病因子宫腺肌病既往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现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因它多见于已婚已产的妇女,所以,子宫内膜之所以会侵入厚厚的子宫肌壁层,这跟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壁受伤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取环、诊断性刮宫术等,都有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出现创口就让子宫内膜组织有机会侵入[3]。

此外,实验表明高催乳素血症可诱发鼠子宫腺肌病的发生,高雌孕激素水平亦可促进它的发病。

子宫内膜是一种反复再生组织,一旦侵入到子宫肌层就会随月经周期性生长,由于无法排出[4]。

3.2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变现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

弥漫型可见患者的子宫均匀增大,宫体后壁常较前壁厚,剖面无肌瘤时所见到的那种明显且规则的旋涡状结构,仅在肌壁中见到粗厚的肌纤维带和
微囊腔,腔中偶见陈旧性血液。

局限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可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肌壁间肌瘤,称为子宫腺肌瘤[5]。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区别为,腺肌瘤无包膜存在,与四周的肌层无明显分界,难以将其自肌层剥出。

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的经产妇。

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B超检查可查见子宫增大、肌层增厚,一般后壁更明显,致内膜线前移,和正常子宫肌层相比较,病变部位常为等回声或稍强回声,有时其间可见点状低回声。

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阴道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

3.3治疗方法对于女性子宫肌腺病的治疗,应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年龄。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药物治疗。

包括激素以及中药的治疗,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多数患者最后需要手术治疗。

痛经不严重,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止痛剂,如消炎痛等,也可以使用一般止痛剂,如散利痛等,这些药物仅仅是止痛,对腺肌症本身无抑制作用。

症状严重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如三苯氧胺,息隐,内美通等,也可以选用达菲林(GnRH-a)类药物。

(2)曼月乐环治疗。

近几年国内上市的曼月乐避孕环因能持续定量局部释放高效孕激素,不仅避孕效果好,且对子宫腺肌症的痛经和经量过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子宫全切。

包括剖腹手术切除子宫和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两种。

前者是传统的手术方式,技术成熟,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后者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普及的微创手术。

疗效与剖腹手术相同。

(4)子宫次全切。

在腹腔镜下切除长有肿瘤的子宫体,保留宫颈。

其好处为宫颈可保留,对性生活影响小,但缺点为宫颈以后也可以再发生病变。

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对于子宫腺肌症而言都不是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我院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诊治情况看出,手术治疗联合术前、术后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患者,治愈率为100%。

综上所述,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才是子宫腺肌病治疗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0.
[2]魏福敏,李燕,池红云.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58例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701-702.
[3]冷金花,朗景和,李华军,等.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6):424
[4]杨欣.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药物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0):583-584
[5]黄薇,牛晓宇,韩燕华,等.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