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
⒈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C。
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C3H6O3 D.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
⒉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0。
1 mol•L-1 NaAlO2溶液:Al3+、Na+、Cl-、SO42-
B.氢氧化铁胶体:K+、S2-、Br-、H+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O3—,K+,SO42—
D.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⒊下列装置、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B。
图2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C。
图3 用于实验室制取Cl2时的净化D。
图4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⒋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
1mol/L NaClO溶液和0。
1mol/LCH3COONa溶
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
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 0。
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
滴加2滴0。
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
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
Ksp[Mg(OH)2]>Ksp[Fe(OH)3]
D 配制FeCl2溶液时,先将FeCl2溶于适量稀盐
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
铜粉
抑制Fe2+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
⒌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
下图为该电池工作的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敏感电极,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
物。
(对电极:即与敏感电极对应相反的电极)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检测Cl 2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敏感电极移动
B .右上表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正极
C .检测含相同物质的量的H 2S 和CO 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流过的电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 .检测H 2S 气体时,在对电极上充入空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
⒍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pH=5的H 2S 溶液中,c (H +)= c (HS -)=1×10—5 mol·L
—1 B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 ,则a=b+1
C.pH=2的H 2C 2O 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 (Na +)+ c (H +)= c (OH —)+c (HC 2O 4-) +2c (C 2O 42-)
D.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OH 三种溶液的c (Na +):③>②>①
⒎可逆反应A (g )+3B (g ) 2C (g );△H= -QkJ/mol 。
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A 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1kJ ;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C 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 2kJ ,已知Q 1=2Q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中A 的转化率为75%
B .Q 1+Q 2< Q
C .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1/3 molA 、1 molB 、4/3 mol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 (g )A (g)+3B(g);△H= +Q 2kJ/mol 传感器 敏感电极
对电极 电解质溶液
待测
气体
⒏在X、Y、Z、W和R五种元素中,X、Y、Z、W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己知:元素X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乙在周期表中所在主族数与周期序数之差为3;R为过渡元素,在航天事业中R可制成飞船的“外衣",R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48,中子数为26。
请回答:
⑴X 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Y、Z、W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X的某种氢化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有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σ键
d、π键
⑶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X和Y形成的
化合物YX,其晶体类型是 .
⑷ZX2的水溶液与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⑸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Y(s)+W2(s)=YW2(s) △H=一641kJ·mol—1 R (s) +2 W2(s)=RW4 △H=-77okJ·mol—1
则Y的单质和RW4反应生成单质R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⒐已知①酯交换反应:RCOOR + R OH → RCOOR + R OH (R、R、R代表烃基) 。
②同一个碳上不能同时连双键和羟基。
③CH3COOH + CH2=CH2→ CH3COOCH2CH3
苯和烃X,是化工中的主要原料,通过苯和X的反应,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合成,如双酚A、涤纶、DAP。
⑴ 苯和X反应的类型是 ;F和G反应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
⑵ 已知A、D互为同分异构体,D的 1H核磁共振有4个信号。
则D的结构简式为。
⑶ C常用于汽车发动机抗冻剂,写出B和C反应生成涤纶的方程式:
⑷ 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稳定的同分异构体。
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能与小苏打反应并放出气体;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⑤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⑸ 有关H具有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C.水解反应 D.能让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⑹ 用G和F反应来合成H,而不是用G和E直接反应,原因是 .
⒑硫酸锰可用于饲料营养强氧化剂和媒染剂,其生产原材料软锰矿(MnO2)菱锰矿(MnCO3)中常混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等杂质。
其生产工艺如下:
(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Fe3+为3。
5,Fe2+为9。
5,Mn2+为10。
8,Mg2+为11。
6)
⑴酸浸前需将原材料研碎,其目的是,酸浸中加入的酸是(填化学式,下同),从经济效益考虑,试剂A可能是。
⑵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硫酸锰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操作I为:在℃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其趁热过滤目的是;
②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一水合硫酸锰,需将晶体置于
过滤器中,用进行洗涤(本空格从以下选择)。
A。
蒸溜水 B。
稀硫酸
C.饱和硫酸锰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⑷MnSO4·H2O在1150℃高温下易分解,产物是Mn3O4、
含硫化合物、水,在该条件下硫酸锰晶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⒒。
在学习离子共存时,某同学对“Fe3+和I-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很感兴趣并开展实验:将一定量的KI溶液和Fe2(SO4)3溶液相混合,得到混合液A。
查阅资料可知:I.在酸性条件下,不考虑I2与水发生反应;II.硫酸银能溶解在稀硝酸中.
⑴初次探究:验证反应的存在
①取少量混合液A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得到混合液B
②取少量混合液B,加入适量的CCl4,振荡后静置,发现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混合液B中肯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⑵后续研究:分析反应物的剩余情况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假设2:KI有剩余假设3:KI和Fe2(SO4)3均无剩余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2、3以及对应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稀H2SO4、稀HNO3、0。
01mol·L-1KMnO4溶液、20%KSCN溶液、0.01mol·L—1AgNO3溶液、
3%H2O2溶液、淀粉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将上述混合液B分置于试管1、试管2
步骤1
中.
步骤2往试管1中滴加 ,观察。
步骤3往试管2中滴加 ,观察.
安徽省2015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十答案
⒈ D ⒉ D ⒊C ⒋B ⒌C ⒍C ⒎C
⒏1)2(1分) Cl、S、Mg (1分)
(2)① ② ③ (2分)离子晶体(2分)
(3)HClO4 (2分)(4)SO2+2H2O+Cl2=4H++2Cl-+SO42-(2分)
(5)2Mg(s)+ TiCl4(l) == 2MgCl2(s) + Ti(s) △H=—512 kJ∙ mol-1 (3分)
⒐
⒑(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分) H2SO4 (2分)
MnCO3或MnO或Mn(OH)2 (2分)
(2)MnCO3+2H+=Mn2++H2O+CO2↑(2分)
(3)60 (2分) (2分)防止MgSO4结晶析出,提高MnSO4的产率(2分) C (2分)(4)3MnSO4·H2O Mn3O4+SO2↑+2SO3↑+3H2O↑ (2分)
⒒(1)② K+ Fe2+ (2分)
(2)① Fe2(SO4)3有剩余(2分)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将上述混合液B分置于试管1、试管2中。
步骤2往试管1中滴加几滴
20%KSCN溶液(1分),观
察。
(1)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即
假设1成立;(1分)
(2)若溶液不呈红色,说明不含Fe3+,即
假设2或假设3成立;(1分)
步骤3往试管2中滴加少量
0.01 mol·L—1AgNO3溶
液(1分),再加入少量稀
硝酸(1分),观察.
(3)若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I-,即
假设2成立:(1分)
(4)若没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不含 I-,
结合步骤2中的结论(2),即假设3成立。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