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3C金属和金属材料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测试(三)C金属和金属材料
时间:30分钟总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铜能被加工成7 μm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2.以下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3.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以下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比纯铜耐腐蚀
B.加热不与空气反响
C.硬度小于纯铜
D.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4.小明笔记中有一处错误,你认为是图J3C-1中的哪一处( )
图J3C-1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外表产生大量气泡,Y外表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外表有Z析出。

以下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A.Z>Y>X
B.X>Z>Y
C.X>Y>Z
D.Y>Z>X
6.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参加镁,充分反响(忽略挥发)。

以下图像正确的选项是 ( )
图J3C-2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向FeCl2、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一定量的锌粉,当反响停止后过滤。

得滤渣和滤液,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B.滤液中一定含有MgCl2和ZnCl2
C.向滤渣中参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8.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参加质量为m g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响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J3C-3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图J3C-3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
D.假设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响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二、填空与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
9.(6分)(1)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图J3C-4
(1)图J3C-4甲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乙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现象是。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的混合物参加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响后过滤,滤液为蓝色。

那么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1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冶炼、锈蚀与防护及金属的性质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a:探究铁的冶炼(如图J3C-5)
图J3C-5
(1)实验时,翻开止水夹,先通一会儿CO再加热的目的是。

(2)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色,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的作用除了检验二氧化碳,还可以。

b:探究铁的锈蚀与防护
取一定量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
如图J3C-6所示:
图J3C-6
(1)实验中食盐水的作用是。

(2)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

(3)自行车钢圈当今多采用铝合金,是利用了铝合金的(写1条即可)。

c: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铜分别放入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X溶液的2支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

那么X溶液可能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硫酸锌溶液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4分)
1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J3C-7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图J3C-7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猜测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猜测分析(1)影响右侧导管中液面升高的原因是。

(2)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3)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实验验证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

【参考答案】
1.C [解析]铜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能被加工成7 μm厚的超薄铜箔。

2.D
3.A [解析]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耐腐蚀性强;黄铜中铜、锌在空气中加热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响;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因此,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黄铜中铜与稀盐酸不反响,锌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黄铜能局部溶解在稀盐酸中。

4.B [解析]一氧化碳是复原剂,发生的是氧化反响,不是复原反响。

5.C [解析]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外表产生大量气泡,Y外表无现象,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外表有Z析出,说明了Y排在Z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

6.C [解析]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参加镁,那么镁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
断增加,直至盐酸反响完全,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金属与酸的反响是放热反响,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响完,会恢复到原温度;当盐酸反响完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大;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氯元素的质量
不变。

7.C [解析]向FeCl2、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一定量的锌粉,如果锌粉少量,只能置换出铜,滤渣为铜,如果锌粉再多一点能置换出铁和铜,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锌粉过量,滤渣为铁、铜、锌的混合物;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所以锌不能置换出镁,溶液中必有MgCl2,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和铁,因此锌一定能
置换铜和铁,故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ZnCl2;如果锌粉少量,只能置换出铜,滤渣为铜,那么向滤渣中参加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不管金属锌如何置换其他金属,溶液中的氯离子始终存在,因此向滤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氯化银产生。

8.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在反响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析出,以此类推,最活泼的金属留在溶液中,所以由图示可知,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银,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铜,cd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铁,所以c点时金属铜完全析出,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Fe2+;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银,溶液含有的金属离子有Zn2+、Ag+、Cu2+、Fe2+;
Zn+Fe(NO3)2Zn(NO3)2+Fe
6556
Zn+Cu(NO3)2Zn(NO3)2+Cu
6564
由化学方程式中等质量的锌完全反响置换出铜的质量多于铁可知,当置换出相等质量的铜和铁时消耗的锌的
质量是铁多于铜,所以m1<m2。

9.(1)Fe2O3
(2)铝的密度比铜小
(3)4Al+3O22Al2O3
(4)铁外表有气泡产生,铜外表无明显现象
(5)Ag Al(NO3)3和Cu(NO3)2或Al(NO3)3、Cu(NO3)2和AgNO3
[解析](2)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其原因是铝的密度比铜小。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铁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响生成氢气;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是铁外表有气泡产生,铜外表无明显现象。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的混合物参加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响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铜离子,那么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铜。

10.a.(1)排尽装置内空气,以防爆炸
(2)黑Fe2O3+3CO2Fe+3CO2
(3)收集一氧化碳
b.(1)加快铁生锈的速率
(2)铁生锈消耗锥形瓶中氧气
(3)质轻(或耐腐蚀或硬度大)
c.AB
11.猜测分析(1)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
(2)氯化铁可溶于水
(3)铁钉的材质是生铁,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
实验验证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假设有气泡产生,那么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