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课《小小运水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小小运水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水资源的珍贵性,了解水源及其利用方式。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技巧及节水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材料
1.洗菜盆、小水桶、水龙头等。

2.用水场景图片。

3.学生手工制作的流动图。

三、教学过程
1. 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体验科学的探究与创新精神,探究水是什么,水的来源,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去进行科学探究。

2. 引入
在这篇科学文章中,你们将成为小小运输工,我们需要运输一桶水到另一个地方,但这里的问题是:这个水桶太大,一个人是无法成功完成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一起来思考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3. 活动安排
1.分组:将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

2.制定小组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需要制定一个
计划。

3.实践操作: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通过协作完成水桶运输任务。

4.实际观察:观察小组成员的操作过程,分析各组的成果情况。

4. 教学反思
1.本次课程采取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该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更为活泼、生动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次探究采用了小组内讨论的形式,通过互相讨论出最佳
方案来完成任务,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实时观察,对于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避免学生的戏剧化行为,以
及一些不安全的操作。

在小组分组时需要按照成员能力和性格相似性进行合理分组,以确保小组操作的效率和效果。

3.该教学活动强调了节约用水的意识和方法,并考虑到在幼儿园内实际
运用情况,对于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已经进行了适度的简化,使幼儿更为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
通过本次课程的体验,孩子们有了新的探究经验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仅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从自己身边日常生活的场景所抽离出来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到水的珍贵性、资源节约的理念,是对幼儿们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的一次新的尝试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