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3章填空题专项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25 ℃,NaOH 和Na 2CO 3两溶液的pH 均为11。

(1)两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OH -)分别是: ①NaOH 溶液中___________; ②Na 2CO 3溶液中___________;
③在1 L 水中加入上述溶液中的___________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各取10 mL 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 ,pH 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3)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2-
3CO 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答案:0×
10-11 mol/L 1.0×10-3 mol/L NaOH 溶液 NaOH 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 23-引起的 【详解】
(1)①pH=11的NaOH 溶液中,c (H +)=1.0×10-11mol/L ,该溶液中的氢离子完全由水电离出,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则该溶液中水电出的c (OH -)=1.0×10-11mol/L ; ②pH=11的Na 2CO 3溶液中,c (H +)=1.0×10-11mol/L ,则水电离出的c (OH -)=-3
11
1410 1.010mol/L 1.010
--=⨯⨯; ③NaOH 电离生成OH -,抑制水的电离,Na 2CO 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在1 L 水中加入NaOH 溶液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水解是少量的,因此各取10 mL 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 ,pH 变化较大的是NaOH 溶液;
(3)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 23-
引起的。

2.0.010mol·L -1的二元酸H 2A 溶液中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变化如图所示。

(1)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 2A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溶液中c(Na +)+c(H +)=___。

(2)H 2A 分两步发生电离,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 a1和K a2。

由图确定下列数据(保留整数位):
①将0.020mol·
L -1Na 2A 溶液和0.010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约为___。

②0.010mol·L -1的NaHA 溶液中,HA -的水解常数K h 约为__;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答案:A 2-+H 2O HA -+OH - c(OH -)+c(HA -)+2c(A 2-) 10 1×10-8 c(Na +)>c(HA -)>c(OH -
)>c(H +)>c(A 2-)
解析:由图可知H 2A 溶液中存在H 2A 、HA -、A 2-三种微粒,则H 2A 为二元弱酸,
K a1=+-2c(H )c(HA )c(H A)⨯=10-6
,K a2=+2--c(H )c(A )c(HA )
⨯=10-10,据此解答。

【详解】
(1)H 2A 为二元弱酸,Na 2A 溶液因A 2-水解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 2-+H 2O HA -+OH -;由电荷守恒可知c(Na +)+c(H +)=c(OH -)+c(HA -)+2c(A 2-),故答案为:A 2-+H 2O HA -
+OH -;c(OH -)+c(HA -)+2c(A 2-);
(2)①将0.020mol·L -1Na 2A 溶液和0.010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有一半Na 2A 和HCl 反应生成NaCl 和NaHA ,所得溶液为0.005 mol·
L -1的NaCl 、0.005mol·L -1的Na 2A 和0.005 mol·L -1的NaHA 混合溶液,2-c(A )≈-c(HA ),由图可知pH 约为10,故答案为:10;
②由分析可知K a1=10-6
,则由K a1×
K h (HA -)=K w 得:K h (HA -
)=-14
-61010
=1×10-8,NaHA 溶液中存在HA -的电离平衡HA -+2-H +A 和水解平衡HA -+H 2O -2H A+OH ,K h (HA -)=10-
8
>K a2=K a (HA -)=10-10,则c(OH -)>c(H +),水解和电离都是微弱的,则c(Na +)>c(HA -)>c(OH -
)>c(H +),因还存在水的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c(H +)>c(A 2-),综上所述,0.010mol·L -1的NaHA 溶液中,c(Na +)>c(HA -)>c(OH -)>c(H +)>c(A 2-),故答案为:1×10-8;c(Na +)>c(HA -)>c(OH -)>c(H +)>c(A 2-)。

3.高碘酸钾(KIO 4)为无色晶体,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

Ⅰ.高碘酸钾的制备
步骤①将碘溶于适量的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将I 2氧化为高碘酸(HIO 4)。

步骤②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得KIO 4晶体。

(1)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室温下,向高氯酸钠中加入饱和KNO 3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也可以得到KClO 4晶体,分析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___。

Ⅱ.用高碘酸钾测定甘油的含量
步骤①准确称取0.1500g 甘油试样溶于水中,配成250mL 溶液,从中取出25.00mL 于锥形瓶中,盐酸酸化后,加入0.0230mol•L -1KIO 4溶液25.00mL ,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 溶液,振荡摇匀、静置;
步骤③加入少量淀粉作指示剂,用0.2000mol•L -1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

已知:C 3H 8O 3(甘油)+2HIO 4=2HCHO+HCOOH+2HIO 3+H 2O HIO 3+5KI+5HCl=3I 2+5KCl+3H 2O
HIO 4+7KI+7HCl=4I 2+7KCl+4H 2O I 2+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 (3)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

(4)计算甘油试样的纯度(请写出计算过程)。

___
答案:I 2+7Cl 2+8H 2O=2HIO 4+l4HCl 室温下,高氯酸钾的溶解度小 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标准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92.00% 【详解】
(1)步骤①将碘溶于适量的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将I 2氧化为高碘酸(HIO 4),同时生成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 2+7Cl 2+8H 2O=2HIO 4+l4HCl ;
(2)室温下,高氯酸钾的溶解度小,向高氯酸钠中加入饱和KNO 3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 KClO 4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3)碘溶液中有淀粉,所以溶液呈蓝色,所以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保持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故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标准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4)根据题中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C 3H 8O 3(甘油)~ 2HIO 3,I 2~2Na 2S 2O 3,3n(HIO 3)+4n(HIO 4)=n(I 2),
碘量瓶中n(HIO 3)+n(HIO 4)=n(KIO 4)=0.0230mol/L ⨯25.00mL ⨯10-3L/mL=5.750⨯10-4mol ①; 滴定时:3n(HIO 3)+4n(HIO 4)=n(I 2)=12n(Na 2S 2O 3)=1
2
⨯0.2000mol/L ⨯20.00mL ⨯10-3L/mL =2.000⨯10-3mol ②;
①⨯4-②得n(HIO 3)=3.000⨯10-3mol ; n(C 3H 8O 3)=
1
2
n(HIO 3)=1.500⨯10-3mol ; ω(C 3H 8O 3)=3
1.5001092100%0.1500
-⨯⨯⨯=92.00%。

4.(1)下面所列物质中 ①氯化钾 ②乙醇 ③盐酸 ④Na 2O ⑤SO 2 ⑥HBr ⑦硫酸氢钠 ⑧一水合氨 ⑨氯气 ⑩冰醋酸 ①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写出NH 3.H 2O 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醋酸的电离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体积、浓度相等的③和⑩的溶液,加入形状相同且足量的Zn 粒,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_(用序号填空);体积、pH 相同的③和⑩的溶液,生成氢气体积最多的是______(用序号填空)。

答案:⑧⑩ NH 3.H 2O +4
NH +OH - K =
()()()
-3+3H CH CO COOH O CH c c c ③ ⑩
【详解】
(1)①弱电解质是指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常见弱电解质为弱酸、弱碱、水;乙
醇、SO 2属于非电解质,盐酸、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化钾、Na 2O 、HBr 、硫酸氢钠都属于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碱,冰醋酸为弱酸,均属于弱电解质,故答案为⑧⑩;
②NH 3.H 2O 为弱碱,其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 3.H 2O +4NH +OH -;
③醋酸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 3COO -+H +,其电离常数表达式
K =
()()()
-3+3H CH CO COOH O CH c c c ;
(2)盐酸为强酸溶液,醋酸为弱酸,因此浓度相等的盐酸溶液中c (H +)较大,故其与Zn 反应速率较快;pH 相同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c (H +)相等,c (CH 3COOH)>c (HCl),因此体积、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Zn 粒反应时,生成氢气体积最多的是醋酸溶液,故答案为:③;⑩。

5.肼(N 2H 4),又称为联氨,溶于水呈碱性,类似于氨气,已知N 2H 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 2H 4+H 2O ⇌+
25N H +OH -,+
25N H +H 2O ⇌+
26N H +OH -。

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联氨(N 2H 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pOH[pOH=-lgc(OH -) ]随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表示pH 与2+
26+25c(N H )
lg c(N H )
的变化关系
____ (M 或N)。

(2)+
25N H 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 N 2H 5Cl 的水溶液呈_________(“酸性”、“碱性”、“中性”)。

(4)反应+26N H + N 2H 4⇌2+
25N H 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答案:M +
25N H +H 2O N 2H 4·H 2O+H + 酸性 109
【详解】
(1)当c(25N H +
)=c(N 2H 4)时,K b1=c(OH −),同理c(N 2H 6+
)=c(25N H +
)时K b2=c(OH −),肼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所以c(OH −):第一步大于第二步,则pOH :25N H +
>N 2H 4,所
以曲线N 表示pOH 与+2524N H lgc N H ⎛⎫ ⎪⎝⎭
的变化关系、曲线M 表示pOH 与2+
26+25c(N H )
lg c(N H )的变化
关系,故A 错误;,故答案为:M ;
(2) +
25N H 水解产生N 2H 4▪H 2O 和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
25N H +H 2O
N 2H 4▪H 2O+H +,
故答案为:+
25N H +H 2O
N 2H 4▪H 2O+H +;
(3)N 2H 5Cl 是强酸弱碱盐, +
25N H 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故答案为:酸性;
(4)根据A 知,c(25
N H +)=c(N 2H 4)时,+
2524N H lgc N H ⎛⎫
⎪⎝⎭
=0,K b1=c(OH −)=10−6,
c(N 2H 6
+
)=c(+25
N H )时2+
26+
25c(N H )lg c(N H )
=0,K b2=c(OH −)=10−15,+26N H + N 2H 4⇌2+
25N H 的K=()()()2+
2524+26c N H c N H c N H = ()()
()()()2+
2524+26c N H c OH c N H c N H c OH --
= b1b2K K = 6
151010
--=109,故答案为:109。

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 2S :K a1=1.3×10-7 K a2=7.1×10-15 H 2CO 3:K a1=4.3×10-7 K a2=5.6×10-11 CH 3COOH :K a =1.8×10-5 NH 3·H 2O :K b =1.8×10-5
①常温下,0.1mol·L -1Na 2S 溶液和0.1mol·L -1Na 2CO 3溶液,碱性更强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②25℃时,CH 3COONH 4溶液显______性。

NaHCO 3溶液的pH ______(填“大于”或“小于”)CH 3COONa 溶液的pH 。

③NH 4HCO 3溶液显______性,原因是_______。

(2)25 ℃时,H 2SO 3⇌HSO 3-
+H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则该温度下NaHSO 3的水解常数K h =___;若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 2,则溶液中23-3c(H SO )
c(HSO )
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证明Na 2SO 3溶液中存在SO 23-
+H 2O ⇌HSO 3-
+OH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H 2SO 4溶液红色褪去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 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氯水后红色褪去
(4)已知:K a (HClO 2)=1.1×10-2,K a (CH 3COOH)=1.8×10-5。

25℃时,浓度均为0.1mol·L -1的NaClO 2溶液和CH 3COONa 溶液,两溶液中c(ClO -
2)______(填“>”“<”或“=”)c(CH 3COO -)。

若要使两溶液的pH 相等应________。

a .向NaClO 2溶液中加适量水 b .向NaClO 2溶液中加适量NaOH
c .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CH 3COONa 固体
d .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5)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 2·2H 2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 2,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CuCl 2·
2H 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 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

答案:Na 2S 溶液 H 2S 的K a2小于H 2CO 3的K a2,Na 2S 更容易水解 中 大于 碱 NH 3·H 2O 的K b >H 2CO 3的K a1,故NH +4 的水解程度小于HCO -
3的水解程度 1.0×10-12 增大 B > bd CuCl 2·2H 2O Δ
Cu(OH)2+2HCl 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
【详解】
(1)①Na 2S 水溶液中主要存在S 2-的水解,Na 2CO 3溶液中主要存在CO 23-
的水解,H 2S 的K a2小于H 2CO 3的K a2,所以Na 2S 更容易水解,所以同浓度的Na 2S 溶液的碱性更强; ②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与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则醋酸根和铵根的水解程度也相同,所以醋酸铵溶液显中性;
根据题意可知CH 3COOH 的K a 大于H 2CO 3的K a1,所以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更大,则碳酸氢钠的pH 更大;
③铵根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碳酸氢根水解使溶液显碱性,NH 3·H 2O 的K b >H 2CO 3的K a1,故NH +
4 的水解程度小于HCO -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 (2)NaHSO 3的水解常数K h =
()()()
()()
-+-14
23w -2-+a13H SO OH H 1.010==1.010
HSO H K c K c c c c ⨯⨯=1.0×10-12;()
()
()
23h
--3H SO =
HSO OH K c c c ,加入少量碘单质,亚硫酸氢根被氧化成硫酸根,溶液酸性增强,氢
氧根浓度减小,所以
()
()
()
23h
--3H SO =
HSO OH K c c c 增大;
(3)A .硫酸可以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酸性增强,红色褪去不一定是平衡发生移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 .产生沉淀说明钡离子和亚硫酸根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红色褪去说明碱性减弱,即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氯化钡后平衡逆向移动,故B 符合题意;
C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加入氯水后发生反应SO 23-
+Cl 2+H 2O=SO 24-
+2Cl -+2H +,溶液酸性增强,红色褪去与平衡移动无关,且氯水中有具有漂白性的HClO 也可以使红色褪去,故C 不符合题意;
(4)K a (HClO 2)> K a (CH 3COOH),所以ClO 2-
的水解程度比CHCOO -要小,则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c (ClO -
2)>c (CH 3COO -);浓度相同时CH 3COONa 溶液的碱性更强,pH 更大; a .向NaClO 2溶液中加适量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故a 不符合题意;
b .NaOH 可以电离出氢氧根使溶液碱性增强,可以使两溶液pH 相等,故b 符合题意;
c .CH 3COONa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CH 3COONa 固体会使醋酸钠溶液的pH 更大,故c 不符合题意;
d .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适量的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可以使两溶液pH 相等,故d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
(5)加热过程中铜离子会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和HCl ,而HCl 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水解,所以无法得到纯的无水CuCl 2,相关化学方程式为CuCl 2·2H 2O Δ
Cu(OH)2+2HCl ;为抑制铜离
子水解,应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

7.已知水在25℃和100℃时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填“A”或“B”)。

其理由是______。

(2)25℃时,将pH=9的NaOH 溶液与pH=4的H 2SO 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 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

(3)25℃时,等体积的pH=12的NaOH 和氨水溶液与0.1mol/L 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______。

(填:前者多,后者多,一样多)
(4)100℃时,由水电离出H +的浓度为10-11mol/L ,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

A .K +、Cl -、NO 3-
、S 2- B .K +、Fe 2+、I -、SO 24-
C .Na +、SO 24-、NO 3-
、Cl - D .OH -、NH 4+
、HCO 3-
、Na +
答案:A 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 w 增大 10:1 后者多 C 【详解】
(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中
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故答案为:A;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 w增大;
(2)设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所得混合溶液的pH=7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由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2SO4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可得:10—5mol/L×V1=10—4mol/L×V2,解得V1:V2=10:1,故答案为:10:1;
(3)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2mol/L,pH=12的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2mol/L,一水合氨的浓度大于10—2mol/L,则等体积的pH=12的NaOH和氨水溶液与0.1mol/L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恰好完全反应时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多,故答案为:后者多;
(4)100℃时,由水电离出H+的浓度为10-11mol/L,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
A.在酸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硫离子三者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B.在碱溶液中,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C.Na+、SO2
4-、NO
3
-、Cl-无论是在酸溶液中,还是在碱溶液中均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
能大量共存,故正确;
D.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和铵根离子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8.(1)氯化铁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加热氯化铁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室在配制Na2CO3溶液时,为了抑制水解应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_____。

(3)常温时Cu(NO3)2溶液pH_____7(填“>”、“=”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______。

(4)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Fe3++3H2O ∆
Fe(OH)3(胶体)+3H+Fe2O3NaOH<Cu2++2H2O Cu(OH)2+2H+
C(s)+H2O(g)=CO(g)+H2(g) ΔH=+131.28kJ·mol-1
【详解】
(1)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
Fe(OH)3(胶体)+3H+;氯化铁溶液中存在铁离子的水解,水解产生HCl,加热
促进水解,且HCl会挥发,所以蒸干溶液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后得到Fe2O3;
(2)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的水解:CO2
3-+H
2
O⇌HCO
3
-+OH-,HCO
3
-+H
2
O⇌H2CO3+OH-,
使溶液呈碱性,为不引进杂质,且能抑制水解,所以在配制Na2CO3的溶液时,应向溶液
中加入少量的NaOH,抑制其水解;
(3)铜离子水解显酸性,发生Cu2++H2O⇌Cu(OH)2+2H+,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7;
(4)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即12g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能量,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ΔH=+131.28kJ·mol-1。

9.现有HA、HB和H2C三种酸。

室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A、HB两种酸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
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__(填“强”“弱”或“相同”)。

(2)b点对应的溶液中c(HB)__(填“>”“<”或“=”)c(B-);a点对应的溶液中c(A-)+c(OH-)__(填“>”“<”或“=”)b点对应的溶液中c(B-)+c(OH-)。

(3)与曲线Ⅰ上的c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4)已知常温下向0.1mol•L-1的NaHC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①若测得此溶液的pH=1,则NaHC的电离方程式为_。

②若在此溶液中能检测到H2C分子,则此溶液中c(C2-)__(填“>”“<”或“=”)c(H2C)。

③若H2C的一级电离为H2C=H++HC-,常温下0.1mol•L-1H2C溶液中的c(H+)=0.11mol•L-1,则HC-H++C2-的电离平衡常数K=__。

答案:弱<>c(Na+)>c(B-)>c(OH-)>c(H+)NaHC=Na++H++C2->11 900
【详解】
(1)HA、HB均为0.1mol/L,由图像可知,起始时HA的pH小于HB的pH,故HA的酸性较强,即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弱;
(2)b点时,加入NaOH的10mL,溶液中HB和NaB的浓度相等,由图像可知,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HB H++B-)大于B-的水解程度(B-+H2O HB+OH-),故溶液中c(HB)<c(B-);a点处的电荷守恒为c(A-)+c(OH-)=c(Na+)+c(H+),b点处的电荷守恒为c(B-)+c(OH-)=c(Na+)+c(H+),由图像可知,a点的pH小于b点,即a点的c(H+)较大,a、b两点的c(Na+)相同,故a点处的c(Na+)+c(H+)较大,即c(A-)+c(OH-)> c(B-)+c(OH-);
(3)c点的HB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B的溶液,由于NaB水解(B-
+H2O HB+OH-),导致c(Na+)> c(B-),水解后溶液为碱性,故有c(OH-)>c(H+),由于
水解程度是较微弱的,故c(B-)>c(OH-),所以可得离子浓度顺序为c(Na+)>c(B-)>c(OH-)>c(H+);
(4) ①0.1mol/L的NaHC的pH为1,说明NaHC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NaHC=Na++H++C2-;
②若在此溶液中能检测到H2C分子,说明HC-发生水解,即H2C为弱酸,NaHC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为酸性,即HC-的电离程度(HC-H++C2-)大于其水解程度(HC-+H2O H2C+OH-),故溶液中c(C2-)>c(H2C)
③若H2C的一级电离为H2C=H++HC-,0.1mol/L的H2C溶液中电离产生的c(H+)=c(HC-
)=0.1mol/L,HC-H++C2-电离产生的c(H+)= c(C2-)=0.11mol/L-0.1mol/L=0.01mol/L,剩余
的c(HC-)=0.1mol/L-0.01mol/L=0.09mol/L,K=
+2-
-
c(H)c(C)0.110.0111
==
c(HC)0.09900


10.根据下列化合物:
①NaOH②H2SO4③CH3COOH④NaCl⑤CH3COONa⑥(NH4)2SO4⑦CH3COONH4⑧NH4HSO4
⑨NH3•H2O⑩NH4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若p H均为11且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___n(填“<”、“>”或“=”)。

(2)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H2O H++OH-△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选择的下列方法是___。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HCO3固体
C.加热至100℃[其中c(H+)=1×10-6mol•L-1] D.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④、⑤、⑥六种稀溶液中,水电离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__。

答案:<D⑥>⑤>④>③>①>②
【详解】
(1)NaOH为强碱,NH3•H2O为弱碱,加水稀释,NH3•H2O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出更多的OH-,常温下,若pH均为11且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氨水中加的水更多,故m<n。

(2)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NaHSO4电离出来的H+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A不选;
B.向水中加NaHCO3固体,由于3
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故B 不选;
C.加热水,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水仍然呈中性,故C不选;
D.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4
NH+结合了水电离产生的OH-,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水电离出更多的H+,溶液呈酸性,故D选;
故选D。

(3)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c(H+)或c(OH-)越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的程度就越大,水电离的OH-浓度就越小;可水解的盐能促进水的电离。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①、②、③、④、⑤、⑥六种稀溶液中,①、②、③抑制了水的电离,
③CH3COOH是弱酸,c(H+)较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较弱,②H2SO4是二元强酸,c(H+)大于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c(OH-),所以②H2SO4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更大;④Na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⑤CH3COONa和⑥(NH4)2SO4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H和
NH+和CH3COO-的水解程度几乎相同,但⑤(NH4)2SO4 NH3•H2O电离程度几乎相同,所以
4
NH+浓度大于⑤CH3COONa中的CH3COO-浓度,所以⑤(NH4)2SO4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中的
4
于⑤CH3COONa中水的电离程度,故六种溶液中,水电离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⑥>⑤>④>③>①>②。

11.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河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污染物通过饮用水可毒害人体,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危及健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100℃时,pH=6,该温度下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mol·L-1。

(2)25℃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
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体积均为100mLpH均为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相同温度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丁”)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

已知:
化学式电离常数(25℃)
HCN K=4.9×10-10
CH3COOOH K=1.8×10-5
H2CO3K1=4.3×10-7、K2=5.6×10-11
233
到小的顺序为___。

②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25℃时,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 (CH3COO-)-c(Na+)=__mol·L-1(填精确值)。

答案:10-12CO23-+H2O HCO3-+OH-小于Na2CO3溶液>NaCN溶液>
CH 3COONa 溶液 NaCN+H 2O+CO 2=HCN+NaHCO 3 9.9×10-7
【详解】
(1)100℃纯水中:c(H +)=c(OH -)=10-6mol/L (根据pH 与c(H +)关系换算),故100℃时K w = c(H +)·c(OH -)=10-12;1mol/LNaOH 溶液中c(OH -)=1mol/L ,
()-12
-12w -+
10==mol/L=10mol/L c(OH )1c H K ,NaOH 溶液中H +全部来源于水,故由水电离出的c 水(H +)=c(H +)=10-12mol/L ,又c 水(H +)= c 水(OH -),故由水电离出的OH - 为10-12mol/L ; (2)碳酸根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 +生成碳酸氢根,即水解方程式为:
2---323CO +H O HCO +OH ;
(3)根据图像,加水稀释过程中,HX 的pH 变化比较小,说明HX 酸性比醋酸弱,即相同条件下,HX 电离程度小,电离平衡常数小,故填小于;
(4)①三者溶液都因相应阴离子水解呈碱性,故需比较三者水解程度的大小,因为:K 2(H 2CO 3) < K (HCN) < K (CH 3COOH),根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得水解程度:
2---33CO >CN >CH COO ,故碱性强弱:Na 2CO 3 > NaCN > CH 3COONa ,即pH :Na 2CO 3 > NaCN > CH 3COONa ;(注意判断2-3CO 水解程度,应拿-
3HCO 电离常数比较) ②由平衡常数数值可知酸性强弱:H 2CO 3 > HCN > -3HCO ;故-3HCO 不能制HCN ,即此时反应生成HCN 和NaHCO 3,故方程式为:223NaCN+CO +H O=HCN+NaHCO ; (5)由电荷守恒:c(H +)+c(Na +) = c(OH -)+c(CH 3COO -),得c(CH 3COO -) - c(Na +)= c(H +) - c(OH -)=10-6mol/L – 10-8 mol/L=9.9×10-7 mol/L 。

(c(H +) 、c(OH -)由pH 换算求得).
【点睛】
运用K w 计算时,注意温度。

12.25 ℃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a (2)室温下①0.1 mol·L -1HCOONa ,②0.1 mol·L -1 NaClO ,③0.1 mol·L -1 Na 2CO 3,
④0.1 mol·
L -1NaHCO 3,溶液的pH 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

(3)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 2SO 3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2-3SO 、2-3CO 、-
3HSO 、
-3HCO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2ClO -+H 2O+CO 2=2HClO+2-
3CO
b .2HCOOH+2-3CO =2HCOO -+H 2O+CO 2↑
c .H 2SO 3+2HCOO -=2HCOOH+2-3SO
d .Cl 2+H 2O+22-3CO =2-
3HCO +Cl -+ClO -
(5)在25 ℃时,将a mol·L -1 的NaCN 溶液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a _______ (填“>”“<”或“=”)0.01。

答案:K a 越大,酸性越强 ③>②>④>① c (SO 2-3
)>c (CO 2-3)>c (HCO -3)>c (HSO -3) bd >
解析:相同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弱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其酸性越强,据此判断酸性的强弱,结合酸性越弱,其对应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分析解答。

【详解】
(1)相同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弱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即K a 值越大,酸性越强,故答案为:K a 越大,酸性越强;
(2)根据表格数据,酸性强弱顺序为H 2SO 3>HCOOH >H 2CO 3>HSO -3>HClO >HCO -3,对应盐的水解程度HSO -3<HCOO -<HCO -3<SO 2-3<ClO -<CO 2-3,则室温下这几种钠盐溶液的pH 由大到小的关系为③>②>④>①,故答案为:③>②>④>①;
(3)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越小,但水解程度一般都较小,水解程度CO 2-3>SO 2-3,则溶液中离子浓度:c (SO 2-3)>c (CO 2-3)>c (HCO -3)>c (HSO -3),故答案为:c (SO 2-3)>c (CO 2-3)>c (HCO -3)>c (HSO -3);
(4)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根据表中数据知,酸性H 2SO 3>HCOOH >H 2CO 3>HSO -3>HClO >HCO -3,一般而言,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

a .酸性H 2CO 3>HClO >HCO -3,二者反应生成HClO 和NaHCO 3,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lO -+H 2O+CO 2═HClO+HCO -3,故a 错误;b .甲酸酸性大于碳酸,所以二者反应生成甲酸根离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COOH+CO 2-3═2HCOO -+H 2O+CO 2↑,故b 正确;c .酸性H 2SO 3>HCOOH >HSO -3,所以H 2SO 3和HCOO -反应生成HCOOH 和NaHSO 3,离子方程式为H 2SO 3+HCOO -=HCOOH+HSO -3,故c 错误;d .酸性HCl >H 2CO 3>HClO >HCO -3,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2CO 2-3═2HCO -3+Cl -+ClO -,故d 正确;故答案为:bd ;
(5)如果a=0.01mol/L ,二者反应后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和HCN ,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aCN 应该稍过量,即a >0.01,故答案为:>。

【点睛】
把握弱酸电离平衡常数与其酸性强弱关系、与其对应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要注意正确判断多元弱酸根离子对应的酸,如CO 2-3对应的酸是HCO -
3而不是碳酸。

13.常温下向20mL0.1mol·
L -1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1HCl 溶液40mL ,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 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 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溶液中,H 2CO 3、HCO 3-、CO 23-
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___;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

(3)已知在25℃时,CO 2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 h =2×10-4mol•L -1,当溶液中c(HCO 3-):c(CO 23-)=2:1时,溶液的pH=__。

答案:不能 HCO 3- c(Na +)>c(Cl -)>c(HCO 3-)> c(OH -)= c(H +) 10
【详解】
(1)由图可知,H 2CO 3存在于pH <8的溶液中,CO 23-存在于pH >8的溶液中,二者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故答案为:不能;
(2)由图可知,pH=7时,溶液主要存在的离子是HCO 3-;pH=7时,c(OH -)= c(H +),此时溶液中存在H 2CO 3和HCO 3-,说明此时加入HCl 溶液的体积小于40mL 且大于20mL ,则c(Na +)>c(Cl -)>c(HCO 3-),故答案为:c(Na +)>c(Cl -)>c(HCO 3-)> c(OH -)= c(H +);
(3)K h =2×10-4mol/L ,则当溶液中c(HCO 3-):c(CO 23-)=2:1时,
K h =()()()323c HCO c OH c CO ---
=2×10-4mol/L ,c(OH - )=1×10-4 mol/L ,c(H + )=1×10-10mol/L ,所
以溶液的pH=10,故答案为:10。

14.酸碱混合时可以得到滴定图像、物种分布图像等。

(1)室温下,用未知浓度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所得溶液的pH 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在滴定的某时刻,滴定管中液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滴定管读数为______mL 。

②A 点时溶液中c (Na +)、c (CH 3COOH)、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③B 点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______mol·
L -1。

若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B 点时所滴加NaOH 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 。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已知25℃时,向0.100 mol·L -1的H 3P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各含磷微粒的分布系数δ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25℃,pH =3时溶液中3424c(H PO )c(H PO )
- =______。

答案:80 c (CH 3COO -)>c (Na +)>c (CH 3COOH) 1.0×
10-12 16.4 H 2PO 4-+OH -=HPO 24-+H 2O 0.1
解析:(1)滴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时,因为起点时盐酸的pH 比醋酸小,故图像中下面的曲线表示滴盐酸,上面的曲线表示滴醋酸;起点时盐酸的pH=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醋酸的浓度也等于0.1mol/L ,由图像可知,当滴入20mL 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时,原盐酸的pH=7,说明氢氧化钠的浓度也为0.1mol/L ;据此分析。

(2)向0.100 mol·L -1的H 3P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H 3PO 4逐步反应为H 2PO 4-
,HPO 24-,PO 34-,结合曲线的变化分析每一个阶段的反应。

【详解】
(1)①图中分析可知,每两个小格之间是0.1mL ,注意滴定管的上面数值小,下面数值大,图中读取的数值为19.80mL ,故答案为:19.80;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A 点表示醋酸反应掉一半,故溶质的组成为CH3COOH 和CH3COONa 等浓度放热混合溶液,由pH 判断该溶液显酸性,故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故有c (CH 3COO -)>c (Na +)>c (CH 3COOH),故答案为:c (CH 3COO -)>c (Na +)>c (CH 3COOH);
③B 点表示盐酸有剩余,此时pH=2,表示盐酸电离出的c(H +)=0.01mol/L ,溶液中由水电
离出的c (H +
)=14
100110.-⨯=1.0×10-12mol/L ;此时溶液中c(H +)=n(HCl)-n(NaOH)0.0002-0.01V(NaOH)0.010.02+V(NaOH)0.02+V(NaOH)⨯==mol/L ,解得V(NaOH)= 16.4mL ;
故答案为:1.0×
10-12;16.4; (2)①酚酞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pH 变到8.2-10.0,由图像分析,应是发生第二步反应,即H 2PO 4-变为HPO 24-,故离子方程式为:H 2PO 4-+OH -=HPO 24-+H 2O ;故答案为:H 2PO 4-
+OH -=HPO 24-+H 2O ;
②H 3PO 4的Ka 1=2434()()()
c H c H PO c H PO +-,由图像可知,当pH=2时,c(H 3PO 4)= c(H 2PO 4-),Ka 1=10-2,因此当pH=3时,2434()10()c H PO c H PO -=,则3424c(H PO )c(H PO )-=0.1,故答案为:0.1。

15.比较下列几组溶液中指定粒子浓度的大小(填序号)。

(1)浓度均为0.1mol·L -1的①H 2S 溶液、②NaHS 溶液、③Na 2S 溶液、④H 2S 和NaHS 的混合溶液,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相同浓度的①CH 3COONH 4溶液、②CH 3COONa 溶液、③CH 3COOH 溶液中,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c (+
4NH )相等的①(NH 4)2SO 4溶液、②NH 4HSO 4溶液、③(NH 4)2CO 3溶液、④NH 4C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③>②>④>① ②>①>③ ④>②>③>①
【详解】
(1)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四种溶液中,①H 2S 溶液、④H 2S 和NaHS 的混合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 <7,由于④中HS -抑制了H 2S 的电离,则④中氢离子浓度小于①,溶液的pH :①<④;②NaHS 溶液、③Na 2S 的溶液显碱性,pH >7,由于H 2S 的酸性大于HS -,则③的水解程度大于②,所以溶液的pH :③>②,故四种溶液的pH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
(2)①CH 3COONH 4溶液铵根离子促进醋酸根离子的水解,②CH 3COONa 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少部分水解,醋酸根离子浓度最大,③CH 3COOH 溶液中,CH 3COOH 电离出少量的醋酸根离子,醋酸根离子浓度最小,则 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
(3)铵根离子水解,①(NH 4)2SO 4中含有2个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浓度最大,②NH 4HSO 4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③(NH 4)2CO 3中含有2个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相互促进水解,④NH 4Cl 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能水解但较弱;所以当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 (+4NH )大小顺序为:①>③>②>④,则c (+4NH )相同时,电离出铵根离子越多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小,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