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舞云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舞云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区分乙烷和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丙烯
B.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油脂硬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C. 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中,能与金属K反应产生气体的共有8种
D. 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于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参考答案:
D
A. 丙烯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丙烯,A不正确;
B. 煤的干馏和油脂硬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不正确;
C. 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共有4种,分别是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酯异丙酯,这些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3种羧酸和4种醇,故能与金属K反应产生氢气所产物共有7种,C不正确;
D. 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因为苯酚皂溶液和医用酒精均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D正确。
本题选D。
2. 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
D.氯化氢比较稳定
参考答案:
B
略
3.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kJ.mol﹣1()
A.99、﹣41 B.+99、+41 C.﹣99、+41 D.﹣99、41
参考答案:
D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解答:解: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H1=1076kJ.mol﹣1+2×436kJ.mol﹣1﹣
(3×
413+343+465)kJ.mol﹣1=﹣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故△H3=△H2﹣△H1=﹣58kJ.mol﹣1﹣(﹣99kJ.mol﹣1)=+41kJ.mol﹣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4. 如右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
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B.Al、Pt两极有H2产生
C.甲池pH减小,乙池pH增加
D.Mg、C两极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恰好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CD 略
5. 在一定条件下,使CO 和O 2的混合气体26 g 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 2O 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和CO 的质量比可能是( ) A .6:7 B .1:1 C .7:6 D .9:4 参考答案: A
略
6. 用下图装置(X 、Y 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C
略
7.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 .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 .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模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 .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
象。
参考答案: A 略
8. 三硫化磷(P 4S 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 = -3677kJ/mol(磷元素被氧化为P 4O 10),下列有关P 4S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S 3中磷元素为+3价
C .热化学方程式为P 4S 3( s)+8O 2(g)=P 4O 10(s )+3 SO 2(g);△H =-3677kJ/mol
D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
B、NO
C、
NO2 D、SO2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B
A.KI溶液与CCl4分层,下层为无色的有机层,现象、结论均不合理,A错误;B.加入少量BaCl2固体,生成碳酸钡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红色变浅,B正确;C.SO2被铁离子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错误;D.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碘化银,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碘化钾和碘的性质差异。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A13++3HCO3—=A1(OH)3↓+3CO2↑
B.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
C.FeS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2++H2S↑
D.铜片另入稀硝酸中:Cu+4H++NO3—=Cu2++2NO↑+2H2O
参考答案:
答案:A
12. Mg和Al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 2RbCl MgCl2 + 2Rb。
所以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铷强
B、在由镁铝形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一定是:Mg – 2e- = Mg2+
C、MgCl2、AlCl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灼烧,均可得到氧化镁和氧化铝
D、因为氧化镁和氧化铝都是高熔点的物质,所以工业上分别用电解熔融MgCl2和AlCl3的方法制取镁和铝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非金属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⑥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⑦水受热不容易分解,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⑦C.①⑤⑥⑦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E1 E3
【答案解析】C 解析: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
离子等,如Na+、NH4+的质子数都是11,HF、Ne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错误;⑤非金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如铵盐中含有的都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错误;⑥离子键不仅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还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排斥力,错误;⑦氢键只是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水受热不容易分解是水的化学性质,与氢键无关,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中的基本概念,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4.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 D.硝酸中加入铜粉
参考答案:
AB
略
15.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参考答案:
答案: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补铁药物”速力菲”说明书部分内容摘录:
【规格】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g
【组成与性状】内含34.0% 36.0%的无水碱式盐,为薄膜糖衣片
【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症的预防及治疗【用量用法】成人预防量0.1 g/日,治疗量0.2 g -0.4 g/日;小儿预防量30 -60 mg/日,治疗量0.1 g -0.3 g/日
【储藏】在避光、密封、阴凉处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现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亚铁离子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Ⅰ.理论设计方案:
甲组:药片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是:。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
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乙组:药片淡黄色浑浊溶液淡红色溶液红色变深,有气体产生,后又褪色
(2)若试剂1为盐酸;则试剂2为。
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探讨褪色的原因,根据微粒的组成,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②络离子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
②
(3)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用文字
述): ,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
论: 。
Ⅱ.(4)称量”速力菲”1.0 g,将其全部溶于稀硫酸中,配制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用0.010 00 的溶液滴定。
三次操作读数如下:
序号 V V
V
1 2.24 mL 14.25 mL 12.01 mL
计算:该补血药中含的质量分数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离子,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
验现象。
(2)KSCN 溶液
②
络离子中的
被双氧水氧化
(3)方案一:在褪色后溶液加入
溶液
现象:变红色(或者不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或者②); 方案二:在褪色后溶液加入KSCN 溶液
现象:变红色(或者不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或者①); (4)16.83%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参考答案:
(1)AlO 2-+H +
+H 2O=Al(OH)3↓
(2)0.085mol ;0.01mol ;0.02mol
(3)170
18. 下图是200 mg MnC 2O 4·2H 2O 晶体放在坩埚里加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 (m)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曲线。
(已知草酸锰不稳定,但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在300o C 以下不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 点固体产物的化学式 ;
(2)从B 点到c 点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
(3)通过计算确定D点处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其合理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MnC2O4
(2)说明MnC2O4在100℃—205℃之间较稳定
(3)D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化学式为MnO
略
19.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
参考答案:
答案i:(1)10.7%
(2)0.25
(3)3︰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氢气和氯气的反应,以及氯气和NaOH的反应。
解:(1)n(NaOH)=0.1L×3.00mol/L
=0.3mol
w(NaOH)=0.3mol×40g/mol÷(100ml×1.12g/mL) ×100%
≈10.7%
(2)由钠守恒可知,溶液中
n(NaOH)=n(NaCl) +n(NaClO)
n(Cl-)=0.3mol-0.0500mol
=0.25mol
(3)Cl2+H2=2HCl Cl2+2NaOH= NaCl+ NaClO+H2O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与NaOH反应的氯气为0.05mol,该反应生成的NaCl为0.05mol,因此氢气燃烧产生氯化氢为0.20mol,则氢气为0.1mol.总的氯气为0.15mol。
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