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沉降观测招标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沉降观测招标文件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 招标代理:XXXXXX程顾问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一、工程概况
XXXX位于XX市XX区坝头,需观测的项目包括体育训练馆、标志塔。
其中体育训练馆建筑面积为8577 平方米,地上二层(局部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跨度钢网架屋面,现已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标志塔工程为总高约80米的钢结构景观塔,暂未开始施工。
二、招标范围
1、按照XXXX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图号G-01(2))第十二条第(七)点,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文件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永久性的基准点。
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2、根据国家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单体变形测量规程及有关文件进行观测。
三、中标原则
1、本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2、本工程的开标、评标、定标的方法按XX市政府令第43号《XX 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评标,按合理低价评标法评定中标单位。
3、合理低价评标法
3.1、按照《XX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招标单位将根据投标单位的实力、社会信誉、实际业绩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资格预审,按要求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商务投标。
3.2、定标原则:将投标单位的商务标总价公开,取最低的报价为中标价。
3.3、定标时出现特殊情况,则由定标工作小组全体成员集体研究决定。
四、报价编制依据及要求
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2、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
3、参照相应的工程类别计费标准计算;
4、参照东莞市现行测绘市场价格。
5、投标单位要充分考虑国家规定的各种税收、观测技术措施费、行政事业收费及其它措施费。
6、投标单位应充分考虑观测期间市场风险和国家政策性调整风险系数。
五、沉降观测方案的要求
1、投标单位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院提供的观测点
布置要求、基准点设置要求和滨江体育公园沉降观测技术要求,编写沉降方案。
方案的测量方法及仪器选用、观测点数布置不能低于国家规范及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体育训练馆:观测点布设好后测一次,封顶后测一次;封顶后至竣工验收期间,每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则观测为止)。
标志塔工程:基础施工完成后布设观测点,并测一次;以后主体结构(钢结构)每施工一至两层测一次,直至平顶;平顶后至竣工验收期间,每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内,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二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则观测为止)。
六、承包方式:
1、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区域地形图、建(构)筑物图纸、有关文件及招标文件规定的适用规范、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由承包人包布点、观测及资料整理、提交等。
2、在观测过程中,若出现异常,且确需增加次数而涉及工程价款的调整,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现场监理的书面确认,根据工程量的增减进行总价的调整。
3、按本次招标范围及测量次数没有增减的前提下中标价包干。
4、本工程不得转包或分包。
七、测量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1、按测量进度分三次付款。
2、合同签订并进场后7天内付合同款的30%,
3、标志塔主体工程完成后7天内付合同款的50%,余款待观测完成后30天内付清。
八、会议时间
1、交底会时间:2004 年9 月2 日15:00 时,地点:XX 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会议室();
2、勘现场时间:2004 年9 月2 日16:30 时,地点:XX 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甲方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
3、投标文件递交时间:2004 年9 月28 日15:00 时,地点:XX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会议室();
九、投标标书
1、标书由技术标和商务标组成。
标书必须密封在资料袋加盖投标单位密封章的投标文件袋里。
(1)技术标内容:沉降观测方案、拟定的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的配备及以往履行合同情况。
经监理审查后的沉降观测方案,将作为工程测绘合同附件。
(2)商务标内容:投标文件、观测项目工程预算书。
2、建设单位可对中标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审核及提出修改意见。
十、其他要求
1、中标单位进行沉降观测时应按照工程有关图纸、经监理审定的方案,现场实际情况及国家有关规范和地方性规范执行;
2、招标交底会后,投标单位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踏勘。
投标单位应根据踏勘情况,将施工过程中应涉及的项目所发生费用计入投标报价,一次包干,结算不再调整。
如因投标单位未到现场踏勘,引起报价失误或造成实施中费用增加的,由投标单位负责。
3、投标单位在收到招标文件后,如有疑问需要澄清,应于招标会后 2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招标单位提出,招标单位以书面形式予以解答,解答的内容将以书面形式分发给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单位。
4、投标会前7 个工作日之前,招标单位可能会以补充通知的方式修改招标文件。
补充通知将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具有与招标文件同等效力。
补充通知以书面形式发给个投标单位。
为使投标单位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将补充修改的内容考虑进去,招标单位可以适当延长招标截止时间(延长时间在补充通知中写明)。
5、投标会前 2 个工作日之前,投标单位须向招标单位递交投
标保证金2000 元人民币,并持投标保证金收据领取投标邀请书。
十一、招标资料
1、本次招标图纸目录:
2、附件:
十二、中标服务费
1、中标人应按第2款中规定的计费方式在收到付款通知书3 个工作日内向招标代理机构交纳中标服务费。
2、收费标准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规定,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收取,收费标准如下表所列:
收费标准=中标金额×收费费率+速算增加数
十三、招标文件页数
本招标文件共7 页。
XX工程项目
沉
降
观
测
技
术
要
求
建设单位:XX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招标代理:XX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2004年8月25日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XXXX位于XX市XX区坝头,需观测的项目包括体育训练馆、标志塔。
其中体育训练馆建筑面积为8577 平方米,为地上二层(局部三层)钢结构,现已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给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
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滨江体育公园《结构设计总说明》(图号G-01(2))
2、《关于对建筑物进行垂直观测和沉降的规定》(东建字[1994]086
号);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998年修订版
5、《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XXXX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结构设
计总说明》第十二条第(七)点,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
布置沉降观测点;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观测精度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观测时间、次数
体育训练馆:观测点布设好后测一次,封顶后测一次;封顶后至竣工验收期间,每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则观测为止)。
标志塔工程:基础施工完成后布设观测点,并测一次;以后主
体结构(钢结构)每施工一至两层测一次,直至平顶;平顶后
至竣工验收期间,每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内,每三个
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二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连
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则观测为止)。
四、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1、观测仪器:NA2配GPM3测微器的水准仪及铟钢尺或同等精
度水准仪。
2、观测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15mm
观测的视线长度:≤15m
前后视视距差:一级0.3≤m,视距累积差≤1.5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0.15n(n为测站数)
3、首次观测时,应观测二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
性。
4、使用的水准仪、铟钢尺在观测前要进行评定(一年一次,且
需经国家认证单位标定),保证仪器和铟钢尺均能满足观测要求。
5、在每次观测时,应采用同一仪器按相同的路线进行。
还应固
定观测人员、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6、观测人员要了解工程现场既有建筑物和设施现状,了解观测
对象的结构特点,参与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工作。
这些有利于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
7、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度准确性,每次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
理,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或核测,同时应及时向现场监理及业主代表汇报。
8、提供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的成果报告。
五、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
定位置,作为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
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按设计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
进行埋设。
4、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
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5、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
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6、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
沉降及其它有关异常情况。
7、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8、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
改正。
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观测。
六、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向委托单位提交下列观测成果: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及基准点图;
3、p-t-s(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5、建筑物等降曲线图;
6、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注:其中1、2项在每次观测完成后及时报送,以便甲方、设计院、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