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祈福仪式及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天祈福仪式及流程
祭天是中国古代君王由来已久的敬拜礼仪。
“天”这个称呼差不多是在周朝的时候出现的。
古⽼的中国有近4500年的⽂明历史,在这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还算灿烂的⽂化,其中以儒、道、佛三者为主,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然⽽道教是公元前6世纪才出现的,⽽佛教史公元前5世纪才传⼊中国的,⾄于儒家也差不多是在公元前5世纪才出现的。
那么在这三个主流⽂化出现以前,祭天这种敬拜礼仪就已经出现了差不多⼀千多年了。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中国第⼀个真正的君主黄帝在泰⼭上筑坛向“天”献祭的事,⽽黄帝这个⼈物的出现差不多是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400年,可见祭天是很古⽼的⼀种敬拜礼仪⽂化。
华夏民族⾃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是最⾼的神。
天的⼈格化称呼是“昊天上帝”(亦有称“皇天上帝”,与之相对的地即为“后⼟”)。
祭天仪式是⼈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来亲⾃主持祭天仪式,祭天的祭坛⼀般为圆形(称为“圜丘”),寓意天圆地⽅。
在仪式上须诵读祭⽂、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以表⽰⼈们把⾃⼰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种报答。
拜天公是闽南地区、台湾省汉族民间节⽇。
每年正⽉初九举⾏。
闽南群众视这⼀天为最⾼神天公的⽣⽇,⾮常重视。
临近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制作龟粿、发粿等,作为供品,并且祭拜的物品和程序都是很讲究的。
闽南初九拜天公供品
拜天公建议使⽤:
鲜花:鲜花、花束、盆花、盘花等等。
敬茶:热茶、饮料、汽⽔、素酒、⿊麦汁、等等。
⽔果:拜天公必须使⽤五⾊⽔果(当下时节的新鲜⽔果,⼀般是凤梨、苹果、柑橘、⽢蔗、梨⼦等)。
素⾷五牲(上天有好⽣之德,不杀⽣):有⾯粉,糖果,冰糖,冬⽠糖等糕点制品。
五式或六式菜碗(素⾷菜)。
依照古礼的正式供品
拜天公建议使⽤:
质量⾼级⼀点的⾹(不含化学有毒物质)例如⽔沉⾹或是⽼⼭檀⾹,因为是天公⽣可
以⽤寿字⾹。
鲜花:鲜花、花束、盆花、盘花等等。
敬茶:热茶、饮料、汽⽔、素酒、⿊麦汁等等。
⽔果:拜天公必须使⽤五⾊⽔果(当下时节的新鲜⽔果),如果可以的话,⽤进⼝的苹果和⾼级的⽔梨为主,配合时令的柑橘和蜜枣。
素⾷五牲(上天有好⽣之德,不杀⽣):有⾯粉,糖果,蒟蒻,糕点制品。
五式或六式菜碗(素⾷菜)。
宫庙⼀般使⽤的有:
⼭珍海味:塩巴、⽶、糖、姜、绿⾖或红⾖
五斋六菜和菜碗(数量有分6碗、12碗、24碗、36碗、72碗、108碗)。
五斋:⾹菇、冬粉、⽊⽿、⾦针、⼟⾖。
六菜:六种素料的菜碗
“菜碗就是看个⼈要⽤素料还是青菜,⽤红碗装成⼀碗⼀碗的,上⾯的数量就是。
⼀般家中的神明有备这些东西的话,⼤部份就是⼭珍海味、五斋六菜较多。
宫坛使⽤,祝寿时,是⽤以上项⽬,但是有祭天台的话,就分第⼏层要放多少的菜碗。
⼀般家庭祭祀就是将五斋六菜合⽽为⼀!
⽅便⼀般民众在家中准备来使⽤!
五个红碗放五样素⾷菜式加⼀份汤刚好符合五斋六菜!”
红龟粿发粿。
寿⾯或⾯线。
红圆或汤圆。
甜点:糕饼、糖果、饼⼲、点⼼等等。
⾦纸:五⾊⾦(⼤百天⾦、⼤百寿⾦、寿⾦、刈⾦、福⾦)或四⾊⾦(⼤百寿⾦、寿⾦、刈⾦、福⾦),最好选⽤正锡箔的制品。
环保⾦纸也不错,最⾼级的是正⼿⼯正锡箔的。
如果依照民俗可以使⽤天⾦+尺⾦的组合外加⼀些⾼钱(篙钱),如果烧⾦纸的空间时间都允许,可以加烧神马,云马,甲马,⾦钱给天兵天将。
植物油酥油灯或⼤型⽃烛⼀对,⼗⽄的很够份量。
爆⽵。
(拜圆满之后要放爆⽵)
闽南民间有些⾷品在拜天公时是不可上供桌当供品的,在此举出:
不可上供桌的⽔果有:“杨桃”、“李⼦”、“西红柿”、“番⽯榴”、“榴莲”等,因西红柿、番⽯榴多籽,且冠有番字不雅;释迦像释枷牟尼的头,榴莲⽓味怪异,所以都不可拜。
1.“番⽯榴”、“蕃茄”:因为这⼆种⽔果多籽且不易消化,在⼈或鸟、狗等动物⾷⽤之后,经由胃肠随排泄物流出⽽遍地繁衍,(俗称狗屎)恐有不洁,⽤以祭神,似嫌诚⼼不⾜,故⼀般民众多不采⽤。
2.另外也有⼈不采⽤“杨桃”和“李⼦”祭祀。
原因是因杨桃是外来⽔果(洋桃)不宜⽤来祭祀;⽽道教不以李⼦当祭品,是因太上⽼君,姓李名⽿,为避其名讳⽽不采⽤。
有⽆道理,端看祭祀者了,⼀般⽽⾔,圆形的⽔果较受欢迎,取其圆满之意。
不拜是不会怎样,不过民俗流传是”有拜有保佑",真的忙就到附近的⼤庙有设凌霄宝殿的,去礼敬祭祀⼀下⽟皇上帝也是好的。
依照古礼的正式祭拜程序:
1.神前摆供牲馔祭品。
2.点燃神案蜡烛。
3.神前献茶三杯。
4.焚⾹迎神。
5.敬酌⼀杯酒。
6.掷杯筊请问神明(天兵天将)之降临。
(三圣杯表⽰神明降临),因为天公不会降临⼈间,所以是天兵天将降临。
7.神明既降,敬第⼆杯酒。
8.对神明有所祈祷者,掷杯筊请问神明允诺否。
9.敬第三次酒。
(敬完约等五分钟⾄⼗分钟)
10.掷杯筊问神明餐毕已否。
(⼀圣杯即可)
11.双⼿捧持⾦纸与爆⽵,拜供神明察纳。
12.焚烧⾦银纸并燃放爆⽵。
13.持酒泼洒⾦银纸,称⽈“奠酒”,然后撤收祭品。
[祭天仪式流程时间⼤概需要20分钟左右]
祭天的仪式是繁杂的,⼏千年来,⼈们为什么要坚持向天献祭呢? “维基”说祭天是古代出于对天的敬畏,为了战争、祈⾕、祈⾬等与农业相关的祈求,⽽对天帝之原始崇拜。
这句话⾥⾯有提到两个原因,第⼀是因为对天得敬畏,古时科学不发达,所以看见什么电闪雷鸣的就产⽣敬畏⼼理;第⼆是为了祈福,为了战争胜利、五⾕丰收、风调⾬顺等愿望,是与利益有关的。
以上是现在⼈们的看法,我们来看看当时⼈们怎么说的。
我们从当时他们对天的观念中应该可以看到⼀些东西。
“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七政兮,精华光,圆覆⽅载兮,兆物康,⾂敢袛报兮,拜鹰帝⽇皇。
”(⼤明会典 “元和之曲”)这应该是祭天所唱12⾸歌中的⼀⾸,意思是说:主帝啊,当你分割阴阳的时候,整个创造的⼯作就开始了,你创造了天地和五个星球,这美丽的光华,照亮了圆的天,⽅的地,⽽这⼀切尽都美好,我⾝为你的仆⼈哪敢说报答你的话,因为你所创造的都是好的。
从这⾸歌可以看到,当时⼈们认为,这“天”是创造的神,⽽他所造的,都是美好的,⽽我们⼈是渺⼩的,⾃称为⾂,这是第⼀⽅⾯。
第⼆⽅⾯ “商之孙⼦,其麗不意,上帝即命,候于周服。
”(诗经⼤雅⽂王)这⾥看到的上帝(天)有废王⽴王的权柄,“藐藐昊天,⽆不克固”同样是诗经⼤雅中的句⼦,这⾥的“天”不仅仅有废王⽴王的权柄,还是全能的,并且坚固万事万物,托住整个宇宙。
⽽在《尚书》中
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意思是说上天的⼼愿是施恩惠给⼈民,君王应当奉⾏上天的这种⼼愿。
从这些⽂字记载可以看出中国⼈早期观念中的天是⼀个能托住整个万物的、有权柄的、满有恩惠的主宰者。
第三⽅⾯,同样是“⼤明会典休和之曲”说:“帝垂听兮,义若亲,⼦职庸昧兮,⽆由申。
”意思是说,天地啊,你应许要垂听我们,因为你是我们的⽗亲。
这句话很重要,⾥⾯提到了当时⼈们观念中⾃⼰与“天”的关系。
天是我们的⽗亲,所以帝王⾃称为天⼦。
有了上⾯⼈们对天的观念,我们应该可以找出⼈们为什么不厌其繁的向天献祭的原因了,因为“天”是创造宇宙的主,是有⼤能⼤⼒的神,天上地下的权柄都是出于他(他可以废王,⽴王),他满有恩惠,且与我们的关系时亲密的(是我们的⽗亲)。
我们向他献祭,向他祈祷是合理的。
另外献祭的牲⼝是要通过“⿁门关”的,代表这些牲⼝代替我们死,为我们的赎罪祭。
所以当时⼈们献祭也是为了⾃⼰的过犯能够得到天得赦免。
这应该是流传了⼏千年的祭祀⽂化的根本,⾥⾯隐藏的是很⼤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