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语言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语言和谐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文 》也 写 作 “ ” 和 ,( 说 昧 ,解 释 为 “ 应 也 ” 相 ,指 语 声 相
应 ;“ , 说文>解释为 “ 谐” ) 袷也” ,而 “ 耠”则解释为 “ 言 和也” 。可见 “ 和谐”本身就包含着语言和谐 。中国古代圣 贤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和谐的问题 了,( < 周易 》有 “ 君子以
成语言误解, 重者会造 成语言伤害 , 甚至 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这样 的事在生活中屡屡发生, 小到人与人之 间的口角、 争吵 , 大到打架斗殴、 群体事件、 民族冲突 , 后果和教训可谓惨痛 。
相反 , 如果大家礼貌相待 、 文明用语 , 选择最佳表达 , 那么, 建立 良好的人 际关系并不难 , 社会的和谐 稳定也有了语言保 证 。但是 ,现 实中,人们 的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
的语言盛行 , 天下文章一大抄 ,学术遭到摧残 ,文化也遭受
浩劫,社会上到处都存在着揭发、批斗,搞得人心惶惶 ,除 了贫 穷以外还能收获什 么呢,所以也根本谈不上文化发展、
社会 和 谐 。
三 语言和谐 教育在 高等教 育中的应用
要实现语言和谐 ,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途径就是将语言和 谐问题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大学生群体庞大、 将会成
第3卷 第 l O O期 20 0 9年 1 0月
湖 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 a n v r iy o i c n En n e i o r a fH n n U i e st fScen ea d gie rng
Vo13 .0N O.0 1 Oc .0o t2 9
慎言语”的说法 , 论语 有 “ 言必信 ,行必果”的话 , 孟 子 也说到 “ 言语必信”的问题 , 苟子 日 :“ 与人 善言 ,
缓 ( 暖)于布 帛;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 。 ”这些都是古人针 对言 语和谐的问题所发 的议 论和经验之谈 。如果语言 不和 谐,就有可能引发社会诸多不和谐因素 , 甚至酿成不和谐 事 件。 言不和谐不仅不利 于社会 稳定 , 语 也不利于人才 的成 长。 正如 周易 所说 “ 乱之 所由生 ,则言 语以为阶 。 ”社会和 谐首先语言要和谐 , 语言和 谐是和谐社会 的基础和重 要组成
语言 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 语言和谐 有利于培育良性 的社会语言生态 。 语言 如 同我们 生存 的环境 , 语言也是将人类与 动物 区分开来 的标 志 ,离开语言 ,人类就难以有效沟通交流 , 存在的意义也将 大打折扣。语言不健康、不和谐 ,如同污浊的空气和坡污染
不同的方式说 法会有不同的效 果。 选择最能表情达意 。 交流 效果最佳的方式和言语才能够更好地交流, 并让人产生愉快 的心情。表达不当、语气不对 ,不但达不到 目的,轻者会造
谐教 育的缺失都可能造成语言不和 谐。比如 , 在社会 交往中
如果不了解交往对象 的民族文化习俗 , 就可能令对方陷入尴 尬的境地甚至触犯对 方的禁忌 , 带来 不必要的麻烦 。问候对 方是否吃猪 肉, 在语言上是没 有错的 , 但是 ,如果对方是伊 斯兰教 或犹太教的人 , 就触犯了他们 的宗教禁忌。因为犹太 教根据阿拉伯地区的风俗把禁食猪 肉当作戒律写进 圣经》 , 认为猪为不洁 的动物 , 伊斯兰教在创立之初也顺应了当时阿
二
语言和谐 与和谐 社会 的关系
带来语言本身的健康发展 ,同时, 也能够为文化的快速传播
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沉浸在由语言包裹的文化 中, 就能够得 到无声的浸润, 人们 的思想、 文化修养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 提高 。 高素质的公 民、和谐的文化等要素 是构建和谐社会必 不可少的重要支撑 , 其中语言和谐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 相 反,语言不和谐 ,就会影响到文 化正常交流与健康发展 ,也 势必 阻碍人们对文化的吸收、保护与传承 , 在这样的文化氛 围中, 民的素质怎能得到快速提高呢?文革期间 , 公 假大空
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并且 具有 引领 社会潮流的巨大能
西 出现 ,比如把 “ 这样”说成 “ 酱紫” 我”说成 “ 、 、“ 偶”
“ 喜欢”说成 “ 稀饭” 很”说成 “ 、“ 粉”等等 ;商家为了追
求利润 ,不惜篡改成语、惯用语,甚至改得面 目全非、一塌
糊涂 。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经济指标成 为衡量一个地 区发 达与否的同时, 发达地 区的语言 习惯不管是不是符合 语言 的 规 范, 也渐渐成为人们竞相效仿的范例,有小 品讽刺这种现
部分。
力之后学 习运 用语言与他人沟通 交流 、 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阶
段, 在高等教 育大众化的今天 ,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重 要组成和 后备 生力军 , 对他们进行语言和谐教育, 落实和谐 语用策 略对于构建和谐 社会 是一条行之有效 的途径 , 具有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但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新的历史阶段 , 人们所 面临的问题 以及社会 所包含 的关系空前繁多复杂 , 语言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也发生了许 多重大的变化 , 语言 的内部以及 语 言与其外部的政治、文化、社会 、教育等的关系 都出现了新 的情 况,需要建立新 的和谐关系,所 以, 究语言和谐是时 研
的文化 出现 的语言 不和谐现 象,其他 类型的不和谐还有许
多。
第三 , 形成语言和文化双赢发展的结果 , 创造公民素质 提升的空间。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 的特殊现象不仅是沟通人与
人之 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桥梁 , 而且它本身也负载着人类文 明的重要信息 ,构建 和谐社会 , 语言也在 思想道德、价值信 仰、文化内涵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 语言 的和谐,能够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中师 范 大 学 冯广 艺 教 授 的 研 究 也为 语 言 华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 四中全会提 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 社会标志着对社会主义 的认识 和实践进入到 了一个全新 的 以和谐发展为主旋律 的阶段 , 相应也为我们提 出了许多新 的 命题 。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 的解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 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 。“ 和谐”二字 ,本身都与语言有关,
一
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但是也助长了不 良的风气 ,
污 染 了语 言 环境 。
言失信带来 的欺骗、口不择言造成的伤害、传播流言 形成的
绯 闻, 低级趣味制造 的庸俗、文化差异出现的误解等等,都
其次 ,能够促进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和社会 的和谐 稳 定。俗话说 :“ 良言一句 三冬暖 ,恶语 伤人六月寒。 ”既然语 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 那么使用语言 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
的环境一样 , 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精神的健康 。 所以,
保护语言 健康和谐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 , 大家都要用规范健
康 的语言交流 ,语言的发展才会是 良性 的。要做 到这一点 ,
就要有语言生态环保意识 ,自觉抵 制语言污染和语言垃圾。 在媒体网络发达、 传播速度迅猛、 化交流频繁的当今社会, 文 语言 的和谐健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新的语 汇和新的用法不 断出现 , 语言变革 日新月异 ,不规范、不健康 的语言也夹杂 期 间, 尤其是网络语和广告语 , 常常会有令人不知所以然东
是语言不和谐的表现 , 轻则影响正常 的交 际与交流、文化传 播的不顺 畅, 重则造成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与矛盾 , 甚至酿成悲剧 的发生。究其原 因,语言知识 的匮乏、文化 习
俗的断裂隔绝、道德信仰的危机 、和谐理 念的含混、语言和
择 的过程 , 汉语 中, 在 同样 的意思可以有许多种表达的方式 ,
和 谐社 会 与语言 和 谐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 下的 当代 大学生语 言和谐教 育
荆 云 波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系,河 南 郑州 4 0 1 ) 5 0 5 摘 要:“ 和谐”二 字本身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 组成部分 ,对构建和谐 社会意义重大。将语
言和谐与 高等教育结合 起来,探寻 实现语 言和谐的路 径和 方法 ,无疑是对语言和谐研 究 内涵的拓展 ,也将语 言和谐问题 引向 了实践层面。将语言和谐作 为高等教育人 才培养指 标,可以促进教育 内容的改革 和教育理念 的更新 , 高人 才培养质 量,有 提
l3 5
收 稿 日期 :2 0 -0 —3 09 7 0 作 者 简 介 : 荆 云 波 (9 6 , 女 ,河 南 三 门 峡 人 ,文 16 一)
学博士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剐教授 ,主要从 事文学、文
化人类学研究。
问题 , 更是一个语言运 用好不好的问题 。目前语言的使用存 在着 很多不和谐的地 方, 诸如语言失范导致的交流障碍 , 语
什 么是语 言和谐? 语 言和谐是指语言 内部 的和谐 即语 言 的字词句的正确运用 , 以及语 言外部的和谐 即使用者选择 更好 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效 果的问题。 前者 是语言和谐的
基础并构成每个人语言 的基本功 , 是每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
就基本完成的 ; 后者是语言和 谐的关键 ,是语言和使用者之 问形成 良性互动 的体现 , 包括使用者运用语言的态度、 策略、 原则、效果等等 ,是一个人一 生都要努力去做 ,以保证语言 更好地帮助人们传播思想、交流文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社会关系。 以, 所 语言和谐不仪 是一个语言运用对不对的
要想达到语言和谐 , 一要靠 自觉提高和谐意识和 自身语言修
拉伯地 区禁食猪肉的习惯 ,吸收 了犹太教 f约全书 中有 口
关禁食猪 肉的戒律并加 以补充 完善,也把此项内容写进 了
古 兰经 你 上 哪 里 去? ” “ 吃饭 了 吗? ” 是 中 国人 见 。“ 你
养, 二要靠 良好 的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以及 良好的公共舆论 空间 , 所以 , 以语言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
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 词:和谐社会 ;语 言和谐; 高等教 育
中 图分 类号 :H 卜O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2 9 (0 9 O 0 5— 3 63 2 1 2 0 )1 - 13 0
一
什 么是语言 和谐
代赋予的新命 题、新任 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并正在成 为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研究 的重要问题。那么 , 怎样将语言 和谐的思想落到实处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一个大问题。当今 , 语言和 谐的问题 已经 引起 了政 府有关部 门和部分学者 的高 度重视。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截止去年已经连续三年分别发布 了 20 0 5年、2 0 年 、2 0 06 0 7年 的 ( < 中国语言 生活状况报告 》 , 以引起人们对语言 国情的重视, 在积极 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健 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 并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 参考方面
程, 社会各界要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目
标。
面常用的问候语 , 在语法和用词上都 是不错的 , 表示对对方
的关心和 问候 , 但是 如果也用同样 的话问候西方人 , 对方就
会觉 得莫名其妙, 甚至会认为是在 打探他们的隐私 , 文化风 俗的不同, 造成了问候 习惯的不同。 这些只是不懂语言背后
和谐的研究提供 了理 论指导 。…另外 还有学者从社会 语言 学、 用语言学、民族语言学 等角度论证语言和谐及其与社 应 会和 谐的关系 , 并探讨了达 到语言和谐的方法路径 , 这些都 为语言和谐的研究和实践提供 了有力的支持 。 目前学界涉 但 及 的大多是语言和谐本身的 内容和问题 , 很少 有人从教育方 面关注如何具体贯彻落实语言和谐的问题 。 基于此,笔者认 为大 学阶段是一个人在具 有基 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
应 ;“ , 说文>解释为 “ 谐” ) 袷也” ,而 “ 耠”则解释为 “ 言 和也” 。可见 “ 和谐”本身就包含着语言和谐 。中国古代圣 贤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和谐的问题 了,( < 周易 》有 “ 君子以
成语言误解, 重者会造 成语言伤害 , 甚至 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这样 的事在生活中屡屡发生, 小到人与人之 间的口角、 争吵 , 大到打架斗殴、 群体事件、 民族冲突 , 后果和教训可谓惨痛 。
相反 , 如果大家礼貌相待 、 文明用语 , 选择最佳表达 , 那么, 建立 良好的人 际关系并不难 , 社会的和谐 稳定也有了语言保 证 。但是 ,现 实中,人们 的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
的语言盛行 , 天下文章一大抄 ,学术遭到摧残 ,文化也遭受
浩劫,社会上到处都存在着揭发、批斗,搞得人心惶惶 ,除 了贫 穷以外还能收获什 么呢,所以也根本谈不上文化发展、
社会 和 谐 。
三 语言和谐 教育在 高等教 育中的应用
要实现语言和谐 ,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途径就是将语言和 谐问题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大学生群体庞大、 将会成
第3卷 第 l O O期 20 0 9年 1 0月
湖 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 a n v r iy o i c n En n e i o r a fH n n U i e st fScen ea d gie rng
Vo13 .0N O.0 1 Oc .0o t2 9
慎言语”的说法 , 论语 有 “ 言必信 ,行必果”的话 , 孟 子 也说到 “ 言语必信”的问题 , 苟子 日 :“ 与人 善言 ,
缓 ( 暖)于布 帛;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 。 ”这些都是古人针 对言 语和谐的问题所发 的议 论和经验之谈 。如果语言 不和 谐,就有可能引发社会诸多不和谐因素 , 甚至酿成不和谐 事 件。 言不和谐不仅不利 于社会 稳定 , 语 也不利于人才 的成 长。 正如 周易 所说 “ 乱之 所由生 ,则言 语以为阶 。 ”社会和 谐首先语言要和谐 , 语言和 谐是和谐社会 的基础和重 要组成
语言 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 语言和谐 有利于培育良性 的社会语言生态 。 语言 如 同我们 生存 的环境 , 语言也是将人类与 动物 区分开来 的标 志 ,离开语言 ,人类就难以有效沟通交流 , 存在的意义也将 大打折扣。语言不健康、不和谐 ,如同污浊的空气和坡污染
不同的方式说 法会有不同的效 果。 选择最能表情达意 。 交流 效果最佳的方式和言语才能够更好地交流, 并让人产生愉快 的心情。表达不当、语气不对 ,不但达不到 目的,轻者会造
谐教 育的缺失都可能造成语言不和 谐。比如 , 在社会 交往中
如果不了解交往对象 的民族文化习俗 , 就可能令对方陷入尴 尬的境地甚至触犯对 方的禁忌 , 带来 不必要的麻烦 。问候对 方是否吃猪 肉, 在语言上是没 有错的 , 但是 ,如果对方是伊 斯兰教 或犹太教的人 , 就触犯了他们 的宗教禁忌。因为犹太 教根据阿拉伯地区的风俗把禁食猪 肉当作戒律写进 圣经》 , 认为猪为不洁 的动物 , 伊斯兰教在创立之初也顺应了当时阿
二
语言和谐 与和谐 社会 的关系
带来语言本身的健康发展 ,同时, 也能够为文化的快速传播
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沉浸在由语言包裹的文化 中, 就能够得 到无声的浸润, 人们 的思想、 文化修养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 提高 。 高素质的公 民、和谐的文化等要素 是构建和谐社会必 不可少的重要支撑 , 其中语言和谐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 相 反,语言不和谐 ,就会影响到文 化正常交流与健康发展 ,也 势必 阻碍人们对文化的吸收、保护与传承 , 在这样的文化氛 围中, 民的素质怎能得到快速提高呢?文革期间 , 公 假大空
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并且 具有 引领 社会潮流的巨大能
西 出现 ,比如把 “ 这样”说成 “ 酱紫” 我”说成 “ 、 、“ 偶”
“ 喜欢”说成 “ 稀饭” 很”说成 “ 、“ 粉”等等 ;商家为了追
求利润 ,不惜篡改成语、惯用语,甚至改得面 目全非、一塌
糊涂 。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经济指标成 为衡量一个地 区发 达与否的同时, 发达地 区的语言 习惯不管是不是符合 语言 的 规 范, 也渐渐成为人们竞相效仿的范例,有小 品讽刺这种现
部分。
力之后学 习运 用语言与他人沟通 交流 、 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阶
段, 在高等教 育大众化的今天 ,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重 要组成和 后备 生力军 , 对他们进行语言和谐教育, 落实和谐 语用策 略对于构建和谐 社会 是一条行之有效 的途径 , 具有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但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新的历史阶段 , 人们所 面临的问题 以及社会 所包含 的关系空前繁多复杂 , 语言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也发生了许 多重大的变化 , 语言 的内部以及 语 言与其外部的政治、文化、社会 、教育等的关系 都出现了新 的情 况,需要建立新 的和谐关系,所 以, 究语言和谐是时 研
的文化 出现 的语言 不和谐现 象,其他 类型的不和谐还有许
多。
第三 , 形成语言和文化双赢发展的结果 , 创造公民素质 提升的空间。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 的特殊现象不仅是沟通人与
人之 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桥梁 , 而且它本身也负载着人类文 明的重要信息 ,构建 和谐社会 , 语言也在 思想道德、价值信 仰、文化内涵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 语言 的和谐,能够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中师 范 大 学 冯广 艺 教 授 的 研 究 也为 语 言 华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 四中全会提 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 社会标志着对社会主义 的认识 和实践进入到 了一个全新 的 以和谐发展为主旋律 的阶段 , 相应也为我们提 出了许多新 的 命题 。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 的解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 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 。“ 和谐”二字 ,本身都与语言有关,
一
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但是也助长了不 良的风气 ,
污 染 了语 言 环境 。
言失信带来 的欺骗、口不择言造成的伤害、传播流言 形成的
绯 闻, 低级趣味制造 的庸俗、文化差异出现的误解等等,都
其次 ,能够促进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和社会 的和谐 稳 定。俗话说 :“ 良言一句 三冬暖 ,恶语 伤人六月寒。 ”既然语 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 那么使用语言 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
的环境一样 , 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精神的健康 。 所以,
保护语言 健康和谐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 , 大家都要用规范健
康 的语言交流 ,语言的发展才会是 良性 的。要做 到这一点 ,
就要有语言生态环保意识 ,自觉抵 制语言污染和语言垃圾。 在媒体网络发达、 传播速度迅猛、 化交流频繁的当今社会, 文 语言 的和谐健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新的语 汇和新的用法不 断出现 , 语言变革 日新月异 ,不规范、不健康 的语言也夹杂 期 间, 尤其是网络语和广告语 , 常常会有令人不知所以然东
是语言不和谐的表现 , 轻则影响正常 的交 际与交流、文化传 播的不顺 畅, 重则造成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与矛盾 , 甚至酿成悲剧 的发生。究其原 因,语言知识 的匮乏、文化 习
俗的断裂隔绝、道德信仰的危机 、和谐理 念的含混、语言和
择 的过程 , 汉语 中, 在 同样 的意思可以有许多种表达的方式 ,
和 谐社 会 与语言 和 谐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 下的 当代 大学生语 言和谐教 育
荆 云 波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系,河 南 郑州 4 0 1 ) 5 0 5 摘 要:“ 和谐”二 字本身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 组成部分 ,对构建和谐 社会意义重大。将语
言和谐与 高等教育结合 起来,探寻 实现语 言和谐的路 径和 方法 ,无疑是对语言和谐研 究 内涵的拓展 ,也将语 言和谐问题 引向 了实践层面。将语言和谐作 为高等教育人 才培养指 标,可以促进教育 内容的改革 和教育理念 的更新 , 高人 才培养质 量,有 提
l3 5
收 稿 日期 :2 0 -0 —3 09 7 0 作 者 简 介 : 荆 云 波 (9 6 , 女 ,河 南 三 门 峡 人 ,文 16 一)
学博士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剐教授 ,主要从 事文学、文
化人类学研究。
问题 , 更是一个语言运 用好不好的问题 。目前语言的使用存 在着 很多不和谐的地 方, 诸如语言失范导致的交流障碍 , 语
什 么是语 言和谐? 语 言和谐是指语言 内部 的和谐 即语 言 的字词句的正确运用 , 以及语 言外部的和谐 即使用者选择 更好 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效 果的问题。 前者 是语言和谐的
基础并构成每个人语言 的基本功 , 是每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
就基本完成的 ; 后者是语言和 谐的关键 ,是语言和使用者之 问形成 良性互动 的体现 , 包括使用者运用语言的态度、 策略、 原则、效果等等 ,是一个人一 生都要努力去做 ,以保证语言 更好地帮助人们传播思想、交流文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社会关系。 以, 所 语言和谐不仪 是一个语言运用对不对的
要想达到语言和谐 , 一要靠 自觉提高和谐意识和 自身语言修
拉伯地 区禁食猪肉的习惯 ,吸收 了犹太教 f约全书 中有 口
关禁食猪 肉的戒律并加 以补充 完善,也把此项内容写进 了
古 兰经 你 上 哪 里 去? ” “ 吃饭 了 吗? ” 是 中 国人 见 。“ 你
养, 二要靠 良好 的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以及 良好的公共舆论 空间 , 所以 , 以语言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
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 词:和谐社会 ;语 言和谐; 高等教 育
中 图分 类号 :H 卜O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2 9 (0 9 O 0 5— 3 63 2 1 2 0 )1 - 13 0
一
什 么是语言 和谐
代赋予的新命 题、新任 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并正在成 为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研究 的重要问题。那么 , 怎样将语言 和谐的思想落到实处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一个大问题。当今 , 语言和 谐的问题 已经 引起 了政 府有关部 门和部分学者 的高 度重视。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截止去年已经连续三年分别发布 了 20 0 5年、2 0 年 、2 0 06 0 7年 的 ( < 中国语言 生活状况报告 》 , 以引起人们对语言 国情的重视, 在积极 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健 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 并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 参考方面
程, 社会各界要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目
标。
面常用的问候语 , 在语法和用词上都 是不错的 , 表示对对方
的关心和 问候 , 但是 如果也用同样 的话问候西方人 , 对方就
会觉 得莫名其妙, 甚至会认为是在 打探他们的隐私 , 文化风 俗的不同, 造成了问候 习惯的不同。 这些只是不懂语言背后
和谐的研究提供 了理 论指导 。…另外 还有学者从社会 语言 学、 用语言学、民族语言学 等角度论证语言和谐及其与社 应 会和 谐的关系 , 并探讨了达 到语言和谐的方法路径 , 这些都 为语言和谐的研究和实践提供 了有力的支持 。 目前学界涉 但 及 的大多是语言和谐本身的 内容和问题 , 很少 有人从教育方 面关注如何具体贯彻落实语言和谐的问题 。 基于此,笔者认 为大 学阶段是一个人在具 有基 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