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与考核管理工作规定及环保项目技术经济评估分析实务全书
“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总则一、考核范围(一)全市域:包括城区、郊区和市辖县、县级市。
(二)市辖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县级市。
(三)建成区:按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的解释。
“十二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的建成区范围,是指市辖区建成区。
二、考核内容及形式(一)考核内容:每项指标均包括两部分内容:指标定量考核内容和工作定性考核内容。
(二)考核形式:指标定量考核:数据;工作定性考核:城市上报自评结果;省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部按照《工作考核计分表》开展现场核查;现场核查对象包括现场点位、下发的相关文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统计表、工作总结、成果通报等(如未正式发布的,以有关部门盖章为准)。
(三)考核计分:指标定量考核为得分制,得分按计分方法计算;工作定性考核为扣分制(注明“加分项”的除外),完成不得分,未完成即扣分(得负分)。
指标总得分为指标定量考核得分与工作定性考核扣分之和。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辖区内得分排名第一的城市和排名变动较大的城市进行现场审核,环境保护部对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核情况和部分城市数据上报情况开展现场审核。
如在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的监督、审核工作中,发现城市指标定量考核数据出现虚报、瞒报、漏报或未按要求计算、报送等情况,该项指标扣除上报分值的60%;城市工作定性考核出现虚报、瞒报、漏报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况,该工作考核项目计为0 分。
上述两种情况均通报相关责任部门与个人。
标示“*”指标项为监督考核项,即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率 4 项指标。
如该项指标得分超过指标分值85%以上,城市需向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现场核实,经核实后方可获得实际分数。
未提出申请的,该项指标得分不超过指标分值的85%。
三、考核原则(一)环境保护部下发“城考”考核点位确定规则,城市环保部门根据规则上报“城考”考核点位,经省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部确定后,对其开展考核。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案例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案例一、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共16项指标,实行百分制。
(一)环境质量指标(44%):包括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5项指标。
(二)污染控制指标(30%):包括清洁能源使用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重点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率和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6项指标。
(三)环境建设指标(20%):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项指标。
(四)环境管理指标(6%):包括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和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2项指标。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一是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及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
二是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城市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流域水质等环境信息,公告全市总量控制计划,公布全市超标超总量排污企业名单。
三是积极落实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的重点环保项目,按期完成总量削减计划。
(二)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城市辖区内杜绝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重大环境事件(Ⅱ级)和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不发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案件。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纳入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杜绝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案件的发生。
(三)市区饮用水源地管理完成我市饮用水源地划分编制技术报告,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饮用水源地管理规定,取缔2000年以来二级保护区内所有的直接排污口,加强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确保市区饮用水源安全。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六、“城考”制度实施的保证
1、组织保证 城市环境综台整治是政府的一项工作内 容,要想把城市环境综台整治定鼍考核工作 落到实处,非政府出面不可。促使成立特定 相应组织,使这项制度的推行得到组织保证。
2.技术保证 加强科学研究, 大力推行适合我国经济 能力的防治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 备,是实现环保目标, 增强定量考核制度后 劲的重要措施。 3.监嗣保证 监测工作是定量化的保证。 4.制度保证 制度建设是严格管理的基本保证,在推行定 最考核工作中,应有有针对性地把 环保相关 制度同时抓起,另二者相辅相成。
环保922第一组 第一组 环保
康明明、孙照、 小 组 成 员 :康明明、孙照、李丽丽 李卓、刘筱荃、郑良义、肖镭、 李卓、刘筱荃、郑良义、肖镭、李磊 张学林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度
一、首先说这什么是城市环境综合整 首先说这什么是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定量考核制度? 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 实行定量考核, 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 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 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 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三、“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 十二五” 量考核指标及计分公式
指标权重分析流程图
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流程图
以“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为 十一五” 例
五、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制度的意义
1、使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逐步由定性管理转向 定量管理,有利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
二、考核范围
(一)城市地区:包括城区、郊区和市辖县、 县级市。 (二)城市市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 市辖县、县级市。 (三)建成区面积:按建设部建综[2001]255 号文件“关于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的通知” 的解释。“十一五”期间城考考核的建成区 面积,是指市区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面积以 考核年度初的数据为准。
环保项目评估及实施标准

环保项目评估及实施标准第一章环保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环保项目评估方法 (4)2.1 环境影响评估 (4)2.2 经济效益评估 (4)2.3 社会效益评估 (4)第三章环保项目实施标准 (5)3.1 技术标准 (5)3.1.1 工艺流程标准 (5)3.1.2 技术指标标准 (5)3.1.3 技术更新与升级 (5)3.2 管理标准 (5)3.2.1 项目管理标准 (5)3.2.2 人员管理标准 (6)3.2.3 质量管理标准 (6)3.3 质量标准 (6)3.3.1 设计质量标准 (6)3.3.2 施工质量标准 (6)3.3.3 运营质量标准 (6)第四章环保项目前期准备 (6)4.1 项目立项 (6)4.2 项目可行性研究 (6)4.3 项目资金筹备 (7)第五章环保项目设计 (7)5.1 项目方案设计 (7)5.2 项目施工图设计 (8)5.3 项目预算编制 (8)第六章环保项目施工 (8)6.1 施工组织与管理 (8)6.1.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8)6.1.2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 (9)6.1.3 人员配备与培训 (9)6.1.4 施工现场管理 (9)6.2 施工技术要求 (9)6.2.1 施工方案制定 (9)6.2.2 施工材料管理 (9)6.2.3 施工设备管理 (9)6.2.4 施工质量控制 (9)6.3 施工进度控制 (9)6.3.2 施工进度监控 (9)6.3.3 施工进度调整 (10)6.3.4 施工协调与沟通 (10)第七章环保项目监理 (10)7.1 监理制度 (10)7.1.1 定义 (10)7.1.2 作用 (10)7.1.3 相关法律法规 (10)7.2 监理内容与方法 (10)7.2.1 监理内容 (10)7.2.2 监理方法 (11)7.3 监理报告 (11)第八章环保项目验收 (11)8.1 验收标准与程序 (11)8.1.1 验收标准 (11)8.1.2 验收程序 (12)8.2 验收组织与实施 (12)8.2.1 验收组织 (12)8.2.2 验收实施 (12)8.3 验收结果处理 (13)第九章环保项目运行维护 (13)9.1 运行维护管理 (13)9.1.1 管理体系 (13)9.1.2 管理目标 (13)9.1.3 管理措施 (13)9.2 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13)9.2.1 设备维护 (14)9.2.2 环保设施运行 (14)9.2.3 安全管理 (14)9.3 运行维护费用预算 (14)9.3.1 预算编制 (14)9.3.2 预算执行 (14)9.3.3 预算调整 (14)第十章环保项目监测与评估 (15)10.1 监测指标体系 (15)10.2 监测方法与技术 (15)10.3 监测结果分析 (15)第十一章环保项目效益分析 (16)11.1 经济效益分析 (16)11.2 社会效益分析 (16)11.3 环境效益分析 (17)第十二章环保项目持续改进与推广 (17)12.1 持续改进措施 (17)12.3 项目成果转化与应用 (18)第一章环保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
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修订.doc

: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县、区)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一、基本条件1、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2、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3、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二、考核指标(一)经济社会4、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
7%5、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6、单位用水量〈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7、单位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二)环境质量8、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90%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城区)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1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A) (城区)12、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A)(城区)(三)环境建设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15、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大于98%16、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17、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0%(只考核地级市)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19、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20、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四)环境管理2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22、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评、“三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3、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85%24、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25、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修订)第一部分基本条件一、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一)指标解释按期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上级政府或上级门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制定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将该计划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年度计划之中,有关项目、资金得到落实,并按期完成。
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细则

序号
考核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
1
组织领导
(10分)
领导重视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通过专题调研、主持召开整治行动会议等形式部署整治任务。
3
2
摸排问题,制定方案
摸排辖区内“三线三边”区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
3
3
督促指导
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进行督查不少于2次。
4
4
公路沿线环境整治
(20分)
环境卫生
可视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放,无非法废品收购点和垃圾焚烧现象。无违章占道经营、骑路市场、废品收购站(点)等有碍观瞻的经营场所。建筑施工现场无扬尘通国省道公路沿线建筑控制区内外无违法建(构)筑物,无破损建筑及残墙断壁。
3
22
违法建筑
2、(构)筑物无破损、无违法建(构)筑物,无破损建筑及残墙断壁。
3
23
广告标牌
3、无破旧广告牌,无非法广告设施;无破损的交通标志、指路标志、地名牌。
2
24
绿化景观
4、处及周边宜林地段绿化完好,修建及时。
2
25
景区周边环境治理
(5分)
在样本点内每项发现一起扣0.1分,扣完为止。
环境卫生
景区周边及道路两侧无垃圾带、污水乱排、垃圾乱丢、占道灯箱、“牛皮癣”以及乱堆乱放等现象,无违章占道经营、骑路市场、流动摊贩。景区出入口设有规范的停车场,停车场设施齐全,停车线清晰,有专人管理;公共厕所有专人保洁,无臭无蝇,外部标识醒目,内部设备整洁完好;
有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无露天开采矿山,可视范围内无新增裸露山体、无破损裸露山体;矿山开采、砂石运输无扬尘污染、沿途撒漏现象。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2.03.13•【文号】建城字第132号•【施行日期】1992.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1992年3月13日建设部建城字第132号文发布)为了推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改革开放,我部决定自今年起将会同国家环保局、全国爱卫会联合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检查,分项进行考核和评比。
现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地公用设施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的规定,为切实搞好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定量考核评比的办法,以综合整治为手段,推动地方政府从抓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持续、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对外开放,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三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方针是: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群众参与、协同动作。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占主导地位,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认真落实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范围是设市城市,其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由建设部考核、检查、评比,其余城市由省、自治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检查评比,建设部可以抽查。
考核分统计考核项目和现场考核项目两个部分,其项目名称说明和相应的计算及检查测定办法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和附件五。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试行)-环控[1997]383号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试行)-环控[1997]383号](https://img.taocdn.com/s3/m/5c91cb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6.png)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试行)正文:----------------------------------------------------------------------------------------------------------------------------------------------------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试行)(环控[1997]383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被列为实现“九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举措。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抓紧建立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体系和定期公布制度。
为此,国家决定在“九五”期间对废气或废水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粉尘、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项指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从而使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为保证“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并指导各地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下简称“总量控制”)工作,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总量控制计划的分解落实“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并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的排放总量基数是根据环境统计数据和排污系数确定的,是一种国家宏观控制指标。
采用国家宏观总量控制指标,一方面是使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能够得到基本控制;另一方面是将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与各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从引导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工业布局、实施清洁生产、强化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排污总量的削减。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题答案2022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题答案2022第一章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四日事件(哮喘)、米糠油事件、富士山事件(骨痛病)第二章1.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2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3.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4.所谓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5.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作出规定的,由环境保护单项法规或规章所具体表现的,对国家环境保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来监督实施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环境保护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6.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一)“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二)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xx
考核指标
• 根本条件 3项 • 考核指标 27项 • 经济社会指标 5项 • 环境质量指标 5项 • 环境建设指标 10项 • 环境管理指标 7项 • 参考指标 2项
基本条件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 列本省〔自治区〕前
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环 境 保 护 投 资
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污染治理投入 环境综合整治投入
环境管理投入 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不包括环财发[1999]64号中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1〕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包括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两类, 每一类又可按环境要素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噪 声、固体废物、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治理等六项 治理投入。
● 地下水不做有机物分析,但还应监测地下水质 量标准GB/T 14848-93表1的所有工程(除饮用水源地 水质月报要求监测的工程),检出的工程要纳入日常 监测,每月监测。
● 第一次全分析时,有机物监测结果可由其他部 门提供,以后检出工程的日常监测结果要由环保部 门监测。
监测工程及频次
③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一项不达标即为不达标〔如总局调
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的比例
1.指标定义 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
比例。空气污染指数〔API〕为城市建成区内 认证点位每日空气污染指数。
全A 年 P 小 I 1于 0的 0 天数占全全 年A 年 的 P 小 I比 1于 0的 例 0 天 =数 全年天数
2.指标解释
●重点城市按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点位进行 监测,非重点城市按上级环保部门认证的监 测点位监测,并统计全市均值。除点位认定 时明确者外,清洁对照点监测值不得参与全 市平均值的计算。
新广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法

广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暂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全省城市环境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监督、审核各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制定考核指标规范,根据各市考核情况研究整改措施。
省环境保护局是其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负责。
市人民政府应按省和市环境保护“七五”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市的环境质量与综合整治工作的现状,制定本届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列入每年年度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区、各主管部门和企业。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以市人民政府自行组织考核为主,省进行抽查和复核。
市人民政府应按本办法规定,组织环保、城建、物资、公安、卫生、工业等有关部门考核评价本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的环保、城建、物资、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提供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的具体依据。
各工业主管部门应督促所属企业按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有关数据。
第五条广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拟分批组织实施: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佛山、江门、韶关、茂名九个城市,于一九八九年起实施;中山、梅州、惠州、东莞、肇庆、潮洲、汕尾、河源、清远、阳江十个城市,于一九九○年起实施;第六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项目分五个方面,共二十项指标。
各项指标的解释与计算方法,有关项目监测指标的实施细则,具体项目指标及评分标准,有关大气、地面水和噪声监测布点方案的验收计划,由省环境保护局另行印发。
各项指标数据必须通过实测、统计取得,力求准确、完整、可靠,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应规范化,各项统计指标的统计数值应与现行的环境统计、城建统计数值相一致。
第七条实施考核的步骤:(一)各企业和有关部门须在每年一月十五日前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上年各项指标数据:1、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汽车尾气达标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地面水COD平均值、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七项指标数据,由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和报告(其中汽车尾气达标率,凡由公安部门监测的,由市公安部门直接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凡由卫生部门监测的,由市卫生部门直接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报告);2、工业尾气(SO2、NO2、粉尘)达标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等二项指标数据,由企业监测和报告,企业无监测手段的,可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或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监测单位监测后报告;3、城市气化率、城市热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清运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等五项指标,由市城建部门提供;4、民用型煤普及率的指标数据由市主管民用煤供应的商业或物资部门提供;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绿等五项指标数据,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自行统计。
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的要求及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年度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实施细则.一、考核对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二、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一)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考核内容:1.总量减排工作情况.重点考核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当年污染物削减量.2.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情况.考核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年度水、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按照省“四个办法”和全市“重点空气片区、23条河流”专项治理标准要求,重点考核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控制断面、市市区及各县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的情况.3.年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完成情况.考核标准:1.实行百分制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总量减排工作占20分,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占20分,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占30分,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占30分.2.参照“四个办法”进行日常检查、监测,并将检查、监测结果和在线自动监控数据作为考核依据.3.“一票否决”事项:辖区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完不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减排量以省环保厅认定结果为准),水质控制断面年终不达标和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率低于年水平的,取消获奖资格.4.在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环境执法、污染物新增排放控制等方面有创新或突破的,可适当加分,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考核方法:1.总量减排工作.(1)实行百分制考核.(2)具体计分及排名办法如下:减排工作综合得分=减排量得分×0.8+新增量得分×0.2.其中,减排量以省环保厅最终认定的结果为准,新增量以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按照《减排细则》计算的结果为准.减排量得分:COD、氨氮、SO2、氮氧化物四种污染物减排量分别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名,四种名次相加,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名,第一名为满分100分,每退后一名减2分.新增量得分:COD、氨氮、SO2、氮氧化物四种污染物新增量的吨数相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名,第一名为满分100分,每退后一名减2分.2.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1)实行百分制考核.总得分为以下(2)、(3)、(4)、(5)、(6)项得分之和.(2)对全市市控以上重点废水污染源计算达标率,本指标分值为20分.重点废水污染源达标率得分为“重点废水污染源达标率×20”.没有市控以上重点废水污染源的,参照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百项重点环保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全部完成的,本指标得满分,否则,不得分.(3)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计算达标率,本指标分值为30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得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30”.没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参照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百项重点环保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全部完成的,本指标得满分,否则,不得分.(4)对全市23条河流水质控制断面分别制定要达到的水质目标(见附件),计算实现目标率,本指标分值为30分.重点水质控制断面得分为“重点水质控制断面实现目标率×30”.考虑到上游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具体考核时按实际情况剔除上游因素.衡量水质是否达到了改善目标,以全年监测数据的平均值为依据.以COD实现目标率的50%与氨氮实现目标率的50%之和,作为断面实现目标率.辖区内有多个水质控制断面的,计算综合水质平均实现目标率.没有重点水质控制断面的,参照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百项重点环保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全部完成的,本指标得满分,否则,不得分.(5)对百项重点环保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进行考核,本指标分值为20分,按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得分值折算.(6)“四个办法”检查通报减分.重点废水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水质控制断面超标被省环保厅、市环保局每通报一次分别减2分、1分;同一重点废水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水质控制断面超标被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多次通报的,在第一次通报减2分、1分的基础上,依次按每次3、4、5分和1.5、2、2.5分减分.同时被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通报的,按省环保厅通报标准减分.3.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作.(1)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工作分类进行,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分类考核.总得分为以下(3)、(4)、(5)、(6)、(7)项得分之和.(2)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四个办法”市控及以上重点污染源达标率和重点片区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治理工作情况.(3)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得分.本指标分值为10分,按辖区内年度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建设个数平均扣分,按期完成并实现正常联网运行的得满分.延期完成的,每延期一个月扣2分,扣完本项得分为止. (4)空气质量改善得分.本指标分值为中心城区30分,各县市10分.达到规定的改善目标的,得满分.达不到规定的改善目标的,按完成比例得分.(5)对市控以上重点废气污染源计算达标排放率,本指标分值为中心城区30分,各县市40分.重点废气污染源计算达标排放率得分,为“重点废气污染源计算达标排放率×30(40)”.没有市控以上重点废气污染源的,参照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百项重点环保工作中空气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全部完成的,本指标得满分,否则,不得分.(6)重点片区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得分.本指标分值为中心城区30分,各县市40分,以市政府考核督查组考核为准.凡发现超标污染源、扬尘单位(路段)、排放油烟单位、冒黑烟单位(含机动车)、产生异味单位,每个次扣1分;不编制落实重点片区空气质量改善治理方案的,扣20分.本项赋分扣完为止.(7)“四个办法”检查通报减分.重点废气污染源被省环保厅、市环保局每通报一次分别减2分、1分;同一重点废气污染源被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多次通报的,在第一次通报减2分、1分的基础上,依次按每次3、4、5分和1.5、2、2.5分减分.同时被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通报的,按省环保厅通报标准减分.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对中心城区9个自动空气监测站点空气质量通报,排位后3名的,分别按每次减2分、1分计算;同时被省环保厅、市环保局通报的,按省环保厅通报标准减分.市环保局对各县市现有11个自动空气监测站点空气质量通报,对月平均良好天数低于65%,且排位后5名的,按每次减1分计算.4.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详见政办字号.(二)市直部门.重点考核相关市直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开展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在环境联合执法、重点环保工程建设、重大环保专项行动开展、区域流域及水源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及配合情况,对全市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百项重点环保工作等任务目标完成的贡献情况.三、组织领导1.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环境保护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主要负责考核细则的制定、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监督检查等.2.检查考核.减分考核实行月通报制度,通报报送范围为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年终考核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依据量化标准计算出考核分数.3.考核结果应用.本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附件一:“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总则一、考核范围(一)城市地区:包括城区、郊区和市辖县、县级市。
(二)城市市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县级市。
(三)建成区面积:按建设部建综[2001]255号文件“关于印发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的通知”的解释。
“十一五”期间城考考核的建成区面积,是指市区建成区面积。
建成区面积以考核年度初的数据为准。
二、考核原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考核城市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按国家认证的点位进行监测,省级考核城市(不含国家考核的城市)按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监测点进行监测。
(二)考核指标中涉及到的有关监测内容,如果国家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以国家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准,未规定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涉及国家环保总局有关文件的,以最新要求为准。
(三)监测方案一经确定,“十一五”期间原则上不作变动,如出现不能按原监测方案进行的情况,由城市环保部门提出申请,— 3 —— 4 —经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后方可调整。
第二部分 指标解释环境质量指标(44%)5项一、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空气污染指数(API )为城市建成区内认证点位每日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 ),其计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执行。
%全年天数的天数比例=的天数所占全年天数的100100100⨯≤≤API API(二)计分方法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计分权重为20分。
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85%时得20分;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30%时得0分。
计分公式:20×(X-30)/55式中:X 为 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单位:%。
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

11、出台了生活垃圾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
查阅文件、资料
查阅文件、资料
查阅文件、抽查设施建设
抽查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公厕建设及管理情况
抽查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
抽查市区、城乡结合部
抽查垃圾处理场
抽查单位办公楼、庭院、居民小区
3、咸阳市:建成咸阳市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兴平市、泾阳县、永寿县垃圾填埋场;开工旬邑县垃圾填埋场,续建三原县垃圾填埋场。
4、铜川市:续建宜君县垃圾填埋场;开工铜川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5、渭南市:建成韩城市、澄城县、大荔县、白水县垃圾处理场。
6、延安市:建成延川县、延长县、洛川县垃圾处理场;
开工黄龙县、甘泉县、富县、宜川县垃圾场,续建延安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7、能做到建筑垃圾清运统一管理,按指定地点倾倒,无垃圾堵路、围城现象。
抽查停车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污水处理厂。
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100
20
15
15
15
15
10
10
考核项目
具体内容
考核方法
满分
实得分
备注
六、住宅区整治
1、城市旧住宅区整治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并进行安排部署,启动实施。
2、住宅区硬环境整洁。①道路、供排水、照明、电力、通讯等设施功能完好;②车辆无乱停乱放;③无露天市场和违章建筑;④无乱张贴;⑤无违法搭建、流动摊点;⑥无焚烧垃圾现象;⑦无噪音扰民环境问题。
6、能有效地制止侵占绿地和滥砍乱伐树木的不法行为。
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
抽查主次干道、公共绿地、单位庭院和居住区
环保专项行动考核方案

环保专项行动考核方案1. 背景和目的1.1 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保护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考核方案是必要的。
1.2 目的本考核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环保专项行动能够全面、有力地推进,促进环境问题得到更好的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对环保专项行动的考核,评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表现,激励和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环保职责,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考核内容和指标2.1 考核内容本考核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1.企业环境管理: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排污情况、污染治理设施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企业的环境管理达到相关标准。
2.环境监测与评估:对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进行评估,确保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生态建设和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环境执法和监管:对环境执法和监管工作进行评估,确保环境执法和监管工作的严格性和有效性。
2.2 考核指标为了对上述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评估,设计了一系列考核指标,具体如下:1.企业环境管理指标:–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营情况2.环境监测与评估指标:–监测点位的设置与布局–监测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情况–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生态建设和保护指标:–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控制情况4.环境执法和监管指标:–环境执法力度和效果–环境监管措施的完善程度–违法行为的处理情况3. 考核方法和流程3.1 考核方法本考核方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
定量部分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和指标分析,定性部分主要通过上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来进行评估。
3.2 考核流程本考核方案的流程如下:1.考核准备阶段:环保部门组织编制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制定考核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与考核管理工作规定及环保项目技术经济评估分析实务全书
作者:刘阳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四卷+2CD 16开精装
定价:¥1280元优惠价:¥600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最新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第一章最新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章最新相关标准规范
第二篇城市生态环境分析评估与环境规划、监测技术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中国生态环境特点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三章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四章城市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估
第三篇城市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第一章城市大气污染监测质量控制
第二章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城市大气污染监测检验方法特征
第四章自动监测系统
第五章现场和在线自动监测
第六章遥测技术
第四篇城市水资源环境质量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水环境现状调查
第三章城市水污染现状评价
第四章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基本资料
第五章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
第六章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第七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第八章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第九章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第十章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篇土壤监测改良与土壤环境资源保护
第一章土壤环境资源改良与保护利用概论
第二章土壤环境资源改良、保护利用与管理
第三章土壤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
第四章土壤液化及其危害性评价
第五章土壤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
第六章土壤资源利用与现代信息系统
第六篇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染料、染色、工业废水处理与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经济初评第三章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站投资项目经济评估
第四章污水处理工程造价计价与技术经济分析
第七篇城市垃圾处理工程造价计价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一章城市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政策
第二章城市垃圾堆肥处理与堆肥厂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处理与污染防治管理
第四章危险废物的处理与污染防治管理
第八篇城市工业生产环境工程造价计价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一章造纸工业生产环境工程造价计价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二章钢铁工业生产环境工程造价计价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三章水泥工业生产环境工程造价计价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九篇城市环境保护、环境改造工程与投资项目经济评估分析
第一章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市环境污染资源评估分析
第三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分析
第四章城市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防治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