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之《诗两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之《诗两首》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着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
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一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是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上的中学,也在达特第斯学院和哈佛大学读过一段时间。

获得诗名之前,弗罗斯特时而务农,时而到中学教希腊语和拉丁语。

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13年。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1916年后,他一直在着名学府任职,通常的身份是”住校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备受喜爱,原因之一是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人都看得懂。

当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时,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

弗罗斯特的许多诗歌反映了他与大自然的贴近。

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园式的思乡情调。

《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自
己对人生的思索。

这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使这首诗如夏夜里清凉柔和的风,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情趣,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具体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

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其中的哲理内容。

因为这首诗具有内涵的开放性,犹如一个巨大的构架,其中的内容有待读者去填充,在其中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受到触动而引发深深的思索。

这篇文章写出了人生应正确看待眼前的”路“,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生。

现在是不是感觉为大家准备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孔乙己》初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四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