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凤《核工记》翻译与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起凤《核工记》翻译与赏析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汪德怀
2005年10月2日
词语解释:
宋起凤,字来仪,清康熙时河北人
1、季弟:最小的弟弟。

古代汉语中排行:伯(孟)、仲、叔、季。

2、坠:坠子,一种装饰物。

3、许:左右。

4、广:宽。

5、向背:正面和背面。

6、坳(āo):洼下的地方。

7、雉:(zhì):城墙垛子。

8、历历:分明的样子。

9、颠:顶端。

10、具:有。

11、层楼:高楼。

12、洞敞:大开。

13、类:像。

14、司更:司,管理。

打更。

15、卒:士兵。

16、执:拿。

17、桴fú鼓:鼓槌chuí。

18、不胜:受不了。

19、枕:临,靠近。

20、山麓:山脚。

21、章:棵。

22、户:门。

23、阖:合。

24、应门:应声开门。

25、延纳:接纳的样子。

26、度:揣测。

27、宜:合适。

28、衲:和尚穿的衣服,这里借代和尚。

29、负:背着。

30、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

31、踉liàng跄qiàng:走路匆忙不稳的样子。

32、如:到……去,参加。

33、佛事:佛教的各种活动,如诵经、祈祷等。

34、对:并峙。

35、陀:小和尚。

36、闻:听见。

37、仆仆:奔走劳顿的样子。

38、浮屠:宝塔。

39、半黍:半分长。

40、维:系。

41、凭几jī:靠着茶几。

42、假寐:不脱衣服睡觉。

43、渐:快要。

44、寤wù然:睡醒的样子。

45、拥:抱着。

46、嘘:吹。

47、盖:表示推测,大概。

48、茗:茶。

49、舣(yǐ)舟:船靠岸。

50、当:正对。

51、阴:背面。

52、阜fù:土山。

53、踞:蹲。

54、爽爽:高明卓越的样子。

55、徐兴:睡足以后慢慢起身之状。

兴,起身。

56、乃尔:如此这般。

57、月晦huì半规:月亮昏暗呈半圆形。

58、杂:夹杂。

59、候:征兆。

60、计:统计。

61、凡:共。

62、招提:佛寺。

63、人事:人之所为,人的活动。

64、各殊致殊意:情态各不相同。

65、并:一并具有。

66、肖xiào:模仿。

67、纳:容纳。

68、须弥:佛经里的高山。

69、芥子:芥菜子,比喻微小的地方。

70、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全文翻译: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

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顶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象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

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

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象是等着谁应声开门。

把门大开,好象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

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象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

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

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象快要睡醒了。

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蹲在那里。

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有几点。

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

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共有七个人:分别是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士兵。

宫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个:分别是: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宝塔,一条小舟,一个阁楼,一个炉灶,钟和鼓各一个。

景致共有七处,分别是:山、水、林木、四块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火。

而人的活动例如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具有其愁眉苦脸、畏惧严寒、凝聚神思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佛语说:“容纳高山于芥菜子,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赏析: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首饮誉古今的七绝《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描写了姑苏城外枫桥和寒山寺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寂寞的情调,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愁情怀,而《核工记》所记桃核工艺品的微雕世界则是此诗意境的具体化、形象化,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全文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显示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和雕刻艺术的精巧。

首先,桃坠形体之小与雕刻人、物、景、人事之多形成对比,突出“奇巧”。

桃坠“长五分许,横广四分”说明桃坠体积之小,显示了桃坠工艺品的精巧。

结尾“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隐几,煎茶,统为六。

”众多人、物、景、人事都是雕刻在“长五分许,横广四分”的桃坠上,这种对比充分说明了桃坠的巧夺天工。

其次,人物神态之活与情态之细形成对比,突出桃坠之“妙”。

作品写更夫“若寒冻不胜者”的神态和情态,渲染了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又如写寒山寺“户内一僧”则是“侧首倾听”,“松下东来一衲”又是“负卷帙踉跄行”,而舟尾小童是“拥炉嘘火”,钟阁叩钟者是“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

以上这些描写,既有粗线条的勾勒,又把人物最微妙的情态描述出来了。

避免了枯淡,使文章显得生动感人。

人物的神态和情态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突出了桃坠之妙。

第三,意境深邃与文字浅显形成对比,突出桃坠作品之美。

桃坠“长五分许,横广四分”,上刻人、物、景、人事,文章描述文字虽浅显,却富有诗情画意。

本文中,桃坠雕刻的重心凝聚在两处:一是寒山寺,一是小舟,扣住了诗的题意。

先看寒山寺,依傍山麓,古松掩蔽。

房门虚掩,一僧于屋内侧首倾听。

他是听松涛声,还是听潮涨声?都不是。

他是倾听人的足音,在等人。

这样,僧的焦急之心不言而喻。

这由“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可知。

在这深夜中,“踉跄行”、“仆仆前”正说明事情非同一般。

再看另一个画面:“近滩维一小舟。

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

写客伏在小桌上小睡,像是要醒来的样子,点明了行客心事重重,揭示了行客愁闷落寞的情怀,以至于夜半三更,难以安眠。

而残月半弯,疏星数点,潮声阵阵,无疑又为行客添了几多愁绪。

这样,文中所介绍桃坠微雕世界的两个主要画面,都突出了一个“愁”字,完美地完成了诗的意境的体现。

这些描写,用笔经济、简练,文字浅显,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