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调查?门诊记录、体检记录能查到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调查?门诊记录、体检记录能查
到吗?
01
今天跟大家来聊聊理赔调查;
这是一个跟我们理赔密切相关的话题,也是许多伙伴感兴趣的话题,以前的文章我没有详细介绍过,今天尽量跟大家讲清楚。

02
关于理赔调查,大家最关心的是,保险公司是如何调查的?哪些能查到?哪些不能查到?
先说一个标准答案,保险公司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理赔调查:
•医院:首先是本次理赔的住院医院,此外,保险公司还会排查被保人工作地、居住地可能就诊的医院;
•医保卡:既往医保卡消费情况,比如药店购药记录、医院就诊记录等;
•走访:跟被保人身边的人交流,了解案件全过程,包括各种细节;
•体检机构:包括医院和专业体检机构的报告,特别是工作单位定点体检机构;
•其他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站、疾控中心等;
•其他渠道:其他公司理赔记录及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查询。

但这样的答案实在太苍白、太枯燥,想要真正了解保险公司如果进行理赔调查,我们需要看真实的理赔调查案例。

这里跟大家推荐一篇真实的理赔调查记录,写的很详细、也很精彩,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为了便于跟大家讨论,我接下来对这例理赔调查做一个摘要,阅读了原文的伙伴,可以直接跳到文章第4部分。

03
理赔调查摘要:
10月31日哈尔滨
接到一个重疾案件调查任务,调查目的地在西安。

投保人为年轻女性,被保险人为年轻男性,等待期刚过就被确诊为脑部肿瘤,50万的保险金,不多也不少。

11月1日上午西安
电话约会投保人,客气一番之后,我提出上门见面聊聊。

简单询问得知:被保险人36岁,本省农村人,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做工程师。

两年前公司组织过一次体检,20年前在县医院门诊做过一次手术,除此之外跟医院没打过交道。

上个月的一个早上,在早餐后突然呕吐,在洗手间吐完出来竟然晕倒了,被家人送到西安唐都医院急诊,查出来是脑胶质瘤。

11月1日下午西安
步行前往社保机构,查询DX的社保记录,发现其社保卡在2年前的4月开始频繁在怡康药店、本草堂药店、华瑞药店购药,同时在西安市高新医院有5次就诊记录,不过金额都较小。

既然有记录,那就得到高新医院全面查查了。

直奔到高新医院CT室,排查竟然未发现与DX信息相符的记录,再往病案室,使用被保险人多个信息查询,也未发现任何记录。

这就有点奇怪了,明明社保中记载了这家医院的报销记录,为何在医院查不到相应的信息呢?没办法,只得到医院的医务科求助。

医务科的一位中年妇女被我夸得花枝乱颤,打开了连接医院数据库的电脑让我自己查。

但最终人算不如天算,这台电脑被我搞得一次次晕死,无疾而终。

11月2日上午西安
医院查不到就诊明细,只得再次前往西安市社保局,但被告知查明细只能找系统维护公司,系统维护公司查询需要社保局授权,社保局授权需要走流程,走流程的领导不在办公室。

——事实证明,他们的太极打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在同业群里发了条查询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6家保险公司反馈中招,保额30-50万元。

可怕的是,兄弟们对此案件竟然已经是查无可查、束手无策。

群里一面之缘的赵兄透露,对于这个案件几家保险公司联合起来
早就把西安的医疗机构都翻过了一遍了,毫无所获。

11月2日下午西安
赵兄给我提供了被保险人的住院病历,看了看也没线索。

被保险人因为头晕头痛一周到门诊就诊,头颅CT、MRI确诊为脑胶质瘤,像个扁扁的鸭蛋那么大。

问题是这么大的肿瘤,竟然能忍住三个月的等待期才去做手术,骗保的代价也太大了点。

既然其他医院排查无结果,那高新医院的门诊数据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自己再去查一次,有点势单力薄,干脆联系几家公司的兄弟,大家商议好明天一起前往高新医院,定要查出那几次门诊的详细信息。

11月3日上午西安
平安的兄弟熟门熟路,来到高新医院医务科后,竟然借出来一部新电脑供我们查询。

整整一个上午,眼花脖子硬,终于查询到DX在这家医院的就诊明细,但医保刷卡记录对应的就诊明细也是一般门诊用药,毫无价值。

11月3日下午西安
现在看来,医院排查无功而返,唯一的途径就只剩下围绕被保险人生活圈子走访了,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走访第一站首选被保险人工作单位,问了七八个人,勉强获知DX 在公司任职总工程师,为人憨厚老实,性格内向,上班踏实,几乎没有请假记录,但经常出差。

听DX自己说8月份开始生病,然后在10月开始休假治病——这是我三天来第一次获得一个旁证,果然是带病投保。

问题是,证据去哪里找呢?
看来,在西安是翻不出来什么花样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一条特殊渠道发的信息,告知被保险人从2年前开始,多次前往某个县城。

当即,平安的兄弟决定与我共同前往该县城。

11月4日上午郊县县城
平安的兄弟开车,我们一早就迫不及待赶到特殊信息指定的县城,两个人划分好医院,各自排查。

满怀希望忙碌了一个上午,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奈,平安的兄弟带着我一起返回了西安市。

路上对案情再一次
分析,决定还是按照昨天的方案进行走访,光靠毫无头绪的医疗排查恐怕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下一步走访的目标指向被保险人的家乡。

打开导航看了看,开车大概3小时,唉,注定明天要早起了。

11月5日西安城外200公里的某村
被保险人家乡为农村,颠簸接近3小时,把车停在村外,我与平安的兄弟走进村里。

村民极其淳朴,基本上问啥答啥,毫不含糊。

一番走访下来,得知被保险人小名叫“小C”,上完大学后长期在外地上班,在西安市买了楼房,只是最近听说他家运气不好,老大(小名“大C”)做生意赔了10万左右,小C又得了重病,家里没有钱,挺困难的。

10月份他家到处借钱,后来听说是找亲戚借到了。

打听到上述信息,我们决定去找找这个借钱的亲戚。

千辛万苦,果然找到了被保险人的这个亲戚,经询问得知:早在9月份,被保险人父亲那边就打招呼说要借钱看病,后来10月份就借给被保险人一家2万元。

这进一步证实,被保险人投保前已经确诊。

综合这次走访所得,还是很有收获的,一是进一步证实了被保险人为带病投保,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被保险人匿名就诊可能是使用了其小名或者其哥哥的姓名。

11月6日西安
我们拟定,以被保险人小名和其哥哥姓名再次进行彻底摸排,查询西安市一年以来的所有CT、MRI检查记录,重点是被确诊为脑部胶质瘤的检查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有眼。

在某医院CT室查阅到一个与拟排查姓名一致的检查报告,患者男性,37岁。

报告显示左侧额颞岛叶肿瘤占位,5.8*5.0cm大小,检查时间为投保前。

因为该检查登记中仅有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而这些信息均与被保险人本人的信息存在差异,以致无法认定该报告为被保险人所有。

但这个问题不是问题,通过一定的手段,查明这份检查报告就是被保险人冒用其哥哥的小名就诊。

有了这个确凿的证据,下午再次约见投保人,盛气凌人的投保人把我骂了一通之后,乖乖认错了。

04
读完了这篇理赔调查记录,是不是觉得很精彩,跟警察破案一样!
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调查,应该很清楚了吧?
简单说,没有标准的调查流程,怎么调查能获取有用信息就怎么查;
最主要的,还是调查被保人的医保卡就诊信息,以及用身份证在当地医院排查就诊记录;
在查不到就诊信息时,理赔调查还会走访被保人的生活圈,比如单位走访,访问亲戚邻居;
这一例理赔案例,被保人是带病投保,但可以说把就诊信息隐瞒的特别好,多家公司反复调查都没有找到证据;
但很可惜,最终还是被自己身边人所“出卖”:理赔调查人员从其单位得知8月份生病,从其亲戚得知9月份借钱看病,从老乡得知被保人及其哥哥小名,最终排查到被保人冒用其哥哥小名就诊。

有伙伴可能会关心,保险公司如何证明冒用其哥哥的小名就诊检查结果是被保人本人的?
这一点我也比较疑惑,作者没有交代,只说“通过一定手段”,难道是调取了当时医院的摄像头监控?
但其实,即使保险公司无法证明,单单查到这一步,投保人及被保人可能就顶不住了。

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带病投保,被保人用其哥哥小名就诊,隐藏的够深,在被保人的预想中,保险公司肯定是查不到这个信息的,所以当理赔人员出示这个证据后,被保人基本就认定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再加之理赔调查人员添油加醋的解释一番“保险诈骗罪”的后果,投保人/被保人很可能就顶不住而承认了。

这个案例被保人也真的是“百密一疏”,为什么就要用哥哥的小名就诊呢?如果说他当时用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名字,可能就会是另一个结果了。

06
解答一个常见问题:
门诊就诊信息、体检结果,保险公司能不能查到?
这个案例也给了我们答案,被保人在A医院有5次就诊记录,理赔人员反复排查后,终于查到是普通门诊用药,所以说,医院门诊记录还是能查到的,只是比较难查。

至于体检结果,如果是单位体检,调查人员在单位走访时,就能获知你既往是在哪家体检机构做的体检,进而查到检查结果,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可能部分体检机构会跟我们保证说,体检结果是保密的,绝对不会向其他任何个人及组织泄露;
这样的保证,听听就好,今早还有伙伴跟我发了一条新闻《深圳女子体检结果遭美年大健康泄露,保险拒赔,责任在谁?》,新闻的内容全在标题里了;
保险公司调查被保人的体检结果及医院就诊信息等都是完全合法的;
在我们买保险及申请理赔时都会签署一个像下面这样的授权声明:授权保险公司从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获取被保人的各种资料信息。

并且,我国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也有明确:
保险机构因商业保险审核等需要,提出审核、查阅或者复制病历资料要求的,还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

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商业保险公司在提供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后,可以查阅、复印病历资料。

所以说,理赔调查是完全合规的,我们并不能控诉保险公司或提供相关信息的个人及组织。

07
看完了这个理赔调查,可能有伙伴要“瑟瑟发抖”了,如果将来理赔都要遭遇这样的调查,那还得了?
所以,也得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理赔案例都会进行严格的理赔调查。

最典型的,对于保单生效超过2年的长期险,保险公司在理赔调查时,主要是核实是否被保人本人出险,不会再花大力气去核实既往病史,因为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看了几十份案例,我终于理解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进一步调查也意义不大。

一般两年内出险保单,保险公司调查会相对严格,而那些有高度骗保嫌疑的,保险公司调查会更严格。

哪些保单有高度骗保嫌疑?两个特征:
•犹豫期过后不久出险;
•短期内多家公司投保;
上文的案例,就符合这两个特征,所以理赔调查人员在排查了全市的就诊信息无果之后,仍然“穷追不舍”,因为他们早已断定被保人存在带病投保。

在理赔调查案例的末尾,作者说了一句话,也很经典“听说有保险公司已经赔付了,他赔他的,不关我事。


你读出了什么?
理赔调查,能不能查到,存在不确定性!
现在的理赔调查方法都还很原始,要靠一家家医院排查及走访,而医院又有那么多,是不是能查到,取决于理赔调查员的能力,更取决于他的运气。

当然,正是因为理赔调查存在不确定性,才让它有了足够的威慑力。

而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投保做好如实告知,也不用担心它到底怎么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