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类新品种试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病 虫 害 防 治。 防 治 灰 霉 病、 疫 病、霜霉 病、锈病等病害,先后用 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 100 mg/ L 或 72%WP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00 ~ 750 倍液交替喷雾 2 ~ 4 次。防治韭蛆、葱 须鳞蛾、潜叶蝇、蚜虫、蓟马等害虫,先后用 50% 辛 硫 磷 1500 倍 液 喷 雾 防 治 蓟 马、 菜 青 虫; 亩 施 48%氟吡硫磷乳油 200 ~ 250 mL浇根,防治韭蛆、 跳甲;用菊酯类农药 2000 ~ 3000 倍液防治葱须鳞 蛾;用 52.25%EC 农地乐乳油 1000 ~ 1500 倍液防 治蚜虫、棉铃虫、菜青虫;亩用 1.8% 阿维菌素乳 油 33 ~ 50 mL 喷雾防治潜叶蝇、小菜蛾,隔一周 喷 1 次。
韭菜类品种在官渡区坝区、山区均有种植, 并且产量高,具有耐旱、耐涝、耐瘠、抗病、抗逆 性强的特点。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为解决 生产上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扩 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含量,适 应全区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试验筛选出丰 产、抗病、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四个参试品种分别为:平顶山宽叶韭一号、
平韭二号、宽叶韭三号、雪韭四号,犀蒲九号为对 照(CK)。(表 1)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分别安排在官渡区宝丰、小河咀、龙 马三个社区进行,土壤肥力中等,选择露地进行。 1.3 试验设计
1)宝丰、小河社区于 2010 年 2 月 11 日育苗, 苗床面积共计 18 m2, 于 2010 年 6 月 9 移植,新品 种 6 墒,每墒 42 m2,共计 252 m2,从播种至移植 118 d。
2) 合 理 密 植。 韭 菜 采 用 株 行 距 20 cm×40 cm,每亩移植 6667 丛;株高 48 cm,9 ~ 11 片真 叶每丛定植壮苗 7 株。
3)适时追肥。移植 15 ~ 20 d 缓苗成活后, 第 1 次施追肥结合人工除草,亩施混配有机肥 50 kg,施普钙(古城牌)30 kg;间隔 20 ~ 25 d 亩施 尿素(金沙牌)35 ~ 40 kg,碳酸氢铵(方圆牌) 30 kg;采尖后准备捂制韭黄时,亩施碳酸氢铵 30 kg。
2)龙马社区于 2010 年 2 月 23 日育苗,苗床 面积共计 19.18 m2,于 2010 年 7 月 9 日移植,新 品种 9 墒,共计 600.3 m2,从播种至移植 136 d 1.4 试验过程
1)整地施基肥。移植前清洁田园,深翻、晒 垡、碎垡、耕作层达 30 cm,结合土壤翻耕亩施腐 熟的有机肥 1500 ~ 2500 kg,过磷酸钙 50 kg,抓 好肥水管理及中耕培土,养根壮秧。
2019·07
技术推广·试验研究
湿度 60% ~ 70%,夜间时保持 8 ~ 16 ℃ 。 捂制黄叶韭平均需要 24 d。采收后进行了追
肥、亩施精品复合肥 F3(富兰德牌)35 kg,亩施 普钙 30 kg、尿素 18 kg,并结合培土 0.2 ~ 0.3 cm 复盖创口。 2 结果分析 2.1 参试品种植物学特性比较(表 1)
捂 制 中 对 温、 湿 度 调 节 为 棚 内 白 天 保 持 16 ~ 24 ℃ ,超过 24 ℃ 四面放风降温排湿,相对
由于培育百合花卉不像大田作物占地广阔,可以用局部换土的办法改良土壤环境。在准备种植百合的行上挖去原有 63 土壤,用腐叶土、泥炭、发酵过的木屑、蛭石、珍珠岩等介质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填入种植百合的行沟中。
3 结论与品种综合评价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除对照外,参试的 4 个品种, 按绿韭菜产量顺序与对照比:
1)平顶山宽叶韭和宽叶韭三号品种,虽分蘖 力强,生长势旺,易栽培、耐低温,但遇霜冻地上 部枯萎消失,地下根茎越冬休眠期 4 个多月,从而 影响了产量,不宜推广。
2)平韭二号和雪韭四号品种,适应自然环境 的能力强,耐低温,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韭黄产 量虽没有本地当家品种高(犀蒲九号)但宜作软化 栽培,质地细柔、香味中等、可以推广。 3.2 品种综合评价
平顶山宽叶韭、平韭二号、宽叶韭三号、雪 韭四号 4 个品种属中、早熟品种,抗病、抗逆性中 等,分蘖性强、产量中等。
由表 1 知,对照犀蒲九号苗龄 189 d,其余品 种苗龄均为 118 d,比对照短。 2.2 参试品种绿韭菜、韭黄菜主要生物性状及产量 比较(表 2、3)
由 表 2 知, 平 韭 二 号: 绿 韭 菜 亩 产 1466.74 kg,比对犀蒲九号减产 333.73 kg,减 18.5%。韭黄 亩产比对照犀蒲九号韭黄减产 400.02 kg,减 23%; 平顶山宽叶韭:绿韭菜亩产 1200.05 kg,比对照犀 蒲九号减产 600.04 kg,减 33%,韭黄亩产 1133.4 kg, 比 对 照 减 产 600.02 kg, 减 34.6%; 宽 叶 韭 三 号:绿韭菜亩产 1066.72 kg,比犀蒲九号(绿韭) 减产 733.37 kg,减 40.7%。韭黄比对照犀蒲九号韭 黄减产 333.35 kg,减产 19.2%。
技术推广·试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2019·07
韭菜类新品种试验
张燕玲 1,邬 俊 2 (1. 官渡区官渡街道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214;2. 官渡区农业农村局,云南昆明 650214)
摘 要:为解决生产上韭菜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满足 蔬菜周年供应、丰富市民菜蓝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开展试验。本文以官渡区为例,通 过试验结果知:平韭二号、雪韭四号值得推广。 关键词:韭菜品种;试验材料;平顶山宽叶韭;综合评价
5)捂制韭黄技术。从绿叶韭到黄叶韭,采取 在捂制前 3 d 完成。采尖、施肥、药剂处理等步骤: ①采去顶尖,留桩 10 ~ 15 cm(从地面到分枝处)。 ②亩施碳酸氢铵 30 kg,亩施普钙 30 kg。③用 48% 氟吡硫磷乳油 1000 ~ 2000 倍液防治蚜虫、潜叶 蝇、棉铃虫、根蛆、跳甲等害虫。
韭菜类品种在官渡区坝区、山区均有种植, 并且产量高,具有耐旱、耐涝、耐瘠、抗病、抗逆 性强的特点。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为解决 生产上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扩 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含量,适 应全区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试验筛选出丰 产、抗病、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四个参试品种分别为:平顶山宽叶韭一号、
平韭二号、宽叶韭三号、雪韭四号,犀蒲九号为对 照(CK)。(表 1)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分别安排在官渡区宝丰、小河咀、龙 马三个社区进行,土壤肥力中等,选择露地进行。 1.3 试验设计
1)宝丰、小河社区于 2010 年 2 月 11 日育苗, 苗床面积共计 18 m2, 于 2010 年 6 月 9 移植,新品 种 6 墒,每墒 42 m2,共计 252 m2,从播种至移植 118 d。
2) 合 理 密 植。 韭 菜 采 用 株 行 距 20 cm×40 cm,每亩移植 6667 丛;株高 48 cm,9 ~ 11 片真 叶每丛定植壮苗 7 株。
3)适时追肥。移植 15 ~ 20 d 缓苗成活后, 第 1 次施追肥结合人工除草,亩施混配有机肥 50 kg,施普钙(古城牌)30 kg;间隔 20 ~ 25 d 亩施 尿素(金沙牌)35 ~ 40 kg,碳酸氢铵(方圆牌) 30 kg;采尖后准备捂制韭黄时,亩施碳酸氢铵 30 kg。
2)龙马社区于 2010 年 2 月 23 日育苗,苗床 面积共计 19.18 m2,于 2010 年 7 月 9 日移植,新 品种 9 墒,共计 600.3 m2,从播种至移植 136 d 1.4 试验过程
1)整地施基肥。移植前清洁田园,深翻、晒 垡、碎垡、耕作层达 30 cm,结合土壤翻耕亩施腐 熟的有机肥 1500 ~ 2500 kg,过磷酸钙 50 kg,抓 好肥水管理及中耕培土,养根壮秧。
2019·07
技术推广·试验研究
湿度 60% ~ 70%,夜间时保持 8 ~ 16 ℃ 。 捂制黄叶韭平均需要 24 d。采收后进行了追
肥、亩施精品复合肥 F3(富兰德牌)35 kg,亩施 普钙 30 kg、尿素 18 kg,并结合培土 0.2 ~ 0.3 cm 复盖创口。 2 结果分析 2.1 参试品种植物学特性比较(表 1)
捂 制 中 对 温、 湿 度 调 节 为 棚 内 白 天 保 持 16 ~ 24 ℃ ,超过 24 ℃ 四面放风降温排湿,相对
由于培育百合花卉不像大田作物占地广阔,可以用局部换土的办法改良土壤环境。在准备种植百合的行上挖去原有 63 土壤,用腐叶土、泥炭、发酵过的木屑、蛭石、珍珠岩等介质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填入种植百合的行沟中。
3 结论与品种综合评价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除对照外,参试的 4 个品种, 按绿韭菜产量顺序与对照比:
1)平顶山宽叶韭和宽叶韭三号品种,虽分蘖 力强,生长势旺,易栽培、耐低温,但遇霜冻地上 部枯萎消失,地下根茎越冬休眠期 4 个多月,从而 影响了产量,不宜推广。
2)平韭二号和雪韭四号品种,适应自然环境 的能力强,耐低温,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韭黄产 量虽没有本地当家品种高(犀蒲九号)但宜作软化 栽培,质地细柔、香味中等、可以推广。 3.2 品种综合评价
平顶山宽叶韭、平韭二号、宽叶韭三号、雪 韭四号 4 个品种属中、早熟品种,抗病、抗逆性中 等,分蘖性强、产量中等。
由表 1 知,对照犀蒲九号苗龄 189 d,其余品 种苗龄均为 118 d,比对照短。 2.2 参试品种绿韭菜、韭黄菜主要生物性状及产量 比较(表 2、3)
由 表 2 知, 平 韭 二 号: 绿 韭 菜 亩 产 1466.74 kg,比对犀蒲九号减产 333.73 kg,减 18.5%。韭黄 亩产比对照犀蒲九号韭黄减产 400.02 kg,减 23%; 平顶山宽叶韭:绿韭菜亩产 1200.05 kg,比对照犀 蒲九号减产 600.04 kg,减 33%,韭黄亩产 1133.4 kg, 比 对 照 减 产 600.02 kg, 减 34.6%; 宽 叶 韭 三 号:绿韭菜亩产 1066.72 kg,比犀蒲九号(绿韭) 减产 733.37 kg,减 40.7%。韭黄比对照犀蒲九号韭 黄减产 333.35 kg,减产 19.2%。
技术推广·试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2019·07
韭菜类新品种试验
张燕玲 1,邬 俊 2 (1. 官渡区官渡街道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214;2. 官渡区农业农村局,云南昆明 650214)
摘 要:为解决生产上韭菜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满足 蔬菜周年供应、丰富市民菜蓝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开展试验。本文以官渡区为例,通 过试验结果知:平韭二号、雪韭四号值得推广。 关键词:韭菜品种;试验材料;平顶山宽叶韭;综合评价
5)捂制韭黄技术。从绿叶韭到黄叶韭,采取 在捂制前 3 d 完成。采尖、施肥、药剂处理等步骤: ①采去顶尖,留桩 10 ~ 15 cm(从地面到分枝处)。 ②亩施碳酸氢铵 30 kg,亩施普钙 30 kg。③用 48% 氟吡硫磷乳油 1000 ~ 2000 倍液防治蚜虫、潜叶 蝇、棉铃虫、根蛆、跳甲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