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李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大李杜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也是爱诗、懂诗的民族。
余秋雨先生说过:“唐代是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过的最高文化坐标。
”那么唐诗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珠穆朗玛,他所创立的高度,令后人无法企及。
在唐代诗坛的夜空中,闪耀着三千六百多颗明星,在这闪耀的群星当中,有两颗星发出的光芒最为璀璨。
就是并称为大李杜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大李杜,以教材上的两首诗《行》《茅》为基点阅读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
出示“走近大李杜”1
《行》《茅》是两位诗人的代表作。
《行》《茅》我们已简单读过,诗的大意也已大致清晰。
而且也基本成诵.
我们今天高一个层次,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理解诗歌。
这是有难度和高度的,应该高中时研究。
大家有信心吗?
诗歌鉴赏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诗歌内容、主题思想、语言风格。
出示课件2
内容主题:
《行》:重重困难险阻面前,不沮丧,不沉沦。
从苦闷中挣脱出来。
豪情万丈、豁达自信。
《茅》:秋风破屋,屋漏雨破,全家无处安身,风雨飘摇却心系天下苍生。
悲天悯人,大济天下。
何等粗犷有力的笔峰,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
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板书:豪情万丈、豁达自信
悲天悯人,大济天下
分析:李白多心理描写,用典,想象。
个人理想的实现。
杜甫写实、叙事、描写。
由己及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略微感受到两位同处盛唐的诗人风格迥异。
的确,诗人有诗人的气质,诗人有诗人的灵魂。
李白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自然清新的语言,奔放豪迈的气势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刚健的笔法,深沉的思考,注重写实。
诗歌的土壤是生活,诗人的诗风一定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两位诗人的生平。
出示3、4
纸上谈兵
再结合诗人的诗作:
李白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诗歌几乎涉及当时知识分子所能接触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出示李白的诗作类型。
爱国报国、蔑视权贵(梦)、求仙访道(俱怀逸性、散发)、山水风景、友谊离别
大家接触简单的后两种。
举例背背
李白的诗
他要入京,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他政治失意,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
他失意不被理解,就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还有一些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从这些诗句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对自我的体现很多:为什么李白的诗里面会有那么多的自我表现色彩。
李白年少时期博览群书还仗剑任侠,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
李白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说明白点,正是因为他早期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头,一帆风顺,才使的他的诗歌加上了翅膀,加上了无边的对美的歌颂。
非现实的东西:仙境:最欣赏的人是庄子,他的诗有很多求仙出世的思想。
理想自信。
酒
月
他描写大好河山的诗也是写大自然的神韵,创造出神话般的世界。
李白是大鹏在云天高飞。
除此之外,李白诗中瑰丽的想象。
在想象中又常常带着夸张成分。
轻盈飘逸。
他一生做诗人,政治上天真,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幸的,可对中国文学史却是大幸。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为其磅礴的气势所迷醉,为他的乐观自信激励,为他的洒脱飘逸所折服。
出示9
出示10:看这几句诗,李白的诗歌风格。
俊秀飘逸,热烈奔放,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杜甫:从杜甫的经历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看出他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
其实杜甫的青年时代还是很快意的。
《望岳》诗人雄心壮志的体现。
出示11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远大的政治报复,而一生却穷困潦倒。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论为废墟,杜甫在战乱中流转迁移,所处的时代没空再研究风花雪月了,所以他一生也浪漫不起来,走的是忧国忧民的路子,杜工部找到了写好诗的办法,却没找到吃饱饭的办法,他自己流落四方,家里的幼子弱女也饿死了。
此时诗人作品的思想性极高,现实主义最突出,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出示12
诗中圣哲,课后读读他的内心常常激荡着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令我们长久感动的
忧国忧民《春望》熔自然景物国家困难个人情感于一炉
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痛苦同时体现诗人的爱国之心。
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现实。
人民生死离别的场面《兵车行》
沉郁顿挫悲剧色彩:《登高》:对仗十分工整,七言律诗的特点,读起来有节奏感。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郭沫若的评价:“
我们很好的感受了唐诗的魅力,走进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十分杰出的成就。
(对美的理解是多元的)。
诗仙李白用自己的激情豪情乐观自信为我们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杜甫用他如橼的大笔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仁厚的圣者形象。
作业:选择一个喜欢的方式对李白杜甫进行片段描写。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几百年前那双傲慢的靴子仍在高力士羞愤无比的手中。
你,却傲然离开。
李白,那样一个狂放不羁,气吐山河的人物。
我愿用我眼来读你,读出你的气魄,读出你的失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时的你,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
希望这一腔热血能用在江山社稷上。
可惜,长安的受挫使你报国无门。
这样沉重的打击令你无限忧伤,使你面对美酒佳肴也无心享用。
但,你并没有一直悲伤下去。
坚强乐观的你依旧要奋斗下去。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是属于你人生的主旋律。
我读出了你的理想。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报国无门的你选择了隐居,尽观江山美景不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吗。
至于满地的难民与伤民,祖国的岌岌可危,便交由杜二去吟诵吧!更加佯狂的你便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四海,去享人间之乐了。
然而又有谁会明白,狂放的你,也有一颗忧伤而寂寞的心。
我读出了你的忧伤。
且就洞庭赎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酒,几乎成为了你生命的全部。
无肉可以,无酒不行。
为何酒拥有如此大的魔力?莫非只是自己钟爱那樽中的月影,引起你回回的深思。
思,思故乡,往事,还是那早已摇晃不定的长安。
或许还是放不下祖国吧,只有那几杯甘醇才能让你忘记悲伤。
我读出了你的爱国心。
我所读到的,并不是那个豪情万丈的大诗仙,而是那个无论在何时,何地,心中仍然挂念祖国的离家游子。
现实中的你不得不浪迹天涯,但是你的那颗爱国心仍然在狂热地跳着,永不停歇。
读到狂放,读到冷漠,读到忧伤,读到爱国心。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千年的时光衔枚疾走,多少事皆如云烟而去,多少雄才已沉睡史海,多少滔滔江水干枯,多少字墨风化成泥。
李白,而你“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诗歌却在奔流不息地传衍。
李白,是你“敏捷千首,飘零酒一杯”的神游八极之表,还是你那“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才华为世人所赞誉;是你“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的傲骨,还是你“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狂放为世人所仰望。
李白,你把酒临风,笑傲于宫廷华纬的人格魅力,成为那个年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
那个年代,贺知章遇你解金龟换酒与你同醉;杜甫遇你改路线结伴而游;魏万、任华为瞻你风采,不远千里追踪相从;门人武七为你赴汤蹈火;更有你的朋友之孙为你花重金迁墓,葬龙青山。
李白,你衣袂飘飘的仙风道骨,让山水风月生情,让花草树木生恋。
你看春风知你别苦,不谴柳条青。
绿水知你怀乡,万里为你送行舟。
明月知你孤独,千里伴你飘泊。
山花知你好酒,为你衔杯而来。
李白,杜甫赞你“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任华赞你“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贺知章更惊呼你为“谪仙人”啊。
无论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还是偏辟的山野小道都能听到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行,无论是在毡房,还是在乡下村舍都能听到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满腔柔情。
李白,你的诗句挟风雷,带七彩。
你的诗潮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从你的诗行里我看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泻千里之势;看到了“一风三日吹山倒”风浪之险;感受了战死边关将士家属“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之悲痛;品悟了“功名富贵若长久,汉水应西北流”蔑视富贵之态。
你“激起三千以崛起,向九天而迅征”之宏志、你“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壮怀、你“天生我材必有用”之信心点燃了世纪,燃烧着宇宙。
因此,你的名子和诗不仅会让国人百年千年品读下去,更会让世界人民百年千年传诵下去,你不仅是中国的诗魂,也是世界的诗魂!你这颗巨星永远闪烁在人类精神的天空上!
有个词“高山仰止”,在我心里,李白就是一座“仰止”的“高山”。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坛群星灿烂,到唐代,更是群山巍峨,高峰迭起,每一座山,都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
在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只要努力,是可以爬上去的,爬不到山顶,也可爬到山腰或山脚,或者我们爬不上去,别人中总有可以爬上去的。
李白不是一座这样的山,你站在他的脚下极目仰望,只见绝壁千仞,上接云天,飞鸟不可度,猱猿愁攀援,他俯瞰万物,傲视苍生。
那种感觉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绝望。
你最崇敬的诗人是谁?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从未犹豫过:李白。
你对李白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绝望。
”很多人都奇怪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但是只有这个词才可以表达我的真实感觉。
专制的重压与伦理的束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背几乎都被压弯,他们忍辱含耻,成了“仕”,也有人矫枉过正,故意将胸部挺起,挺得背部向后弯去,这就是所谓的“狂士。
”一直到今日,诗人多病态。
古代的文人中,李白腰杆是最直的,人格最独立,洒
洒脱脱,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世态炎凉,岁月增长,都不曾让他迷失本性。
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深沉,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得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
流行到山中隐居,他就到山中隐居,皇帝闻名招他出山,他既不自命清高,作不屑状;也不受宠若惊,连夜写皇恩浩如荡的颂歌。
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他看来,皇帝招他,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感激涕零;从此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他是高兴的,于是他就“仰天大笑”,让周围的人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千载之后,每读此诗,都感受到他孩童一般纯真的感情。
他曾千金散尽,官至翰林,在他的诗歌中,对过去的富贵与荣华,却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留恋,他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绝不回顾与彷徨。
他是唐人的骄傲,世间的奇品。
他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尘世间就没有东西可以束缚他、羁绊他。
他是鸿鹄,不会因为一只雀而留在哪个树桠的巢里;他是游云,不会因为一株禾苗的招手就停顿下来,“谪仙”这个称谓最适合于他。
也许,他本就不是尘世间的人,他是天地精华育成的种子,远古时,某位仙人的脚步从大地上迈过,将他遗失尘世的泥土里,千千万万年过去,遇到合适的阳光与雨露,他在尘世的土里开起花来,但他是仙品,尘世间的人、尘世间的事、尘世间的情,都会感动他,却都留不住他。
他“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酒酣挥洒翻河笔,险句能令鬼神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赏双白璧。
”鬼神夜泣,况我凡人。
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恐怕不仅仅是友谊,更对是李白浪漫才华的敬仰。
站在李白的面前,谁会不感到绝望!那种绝望啊,绝望得让人想缩到石头的缝隙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泪水滋育起一朵花来,岁岁年年在路边招摇,只为诗人经过时,能往这里瞥一眼。
瞥我一眼啊,我就化为漫天花雨,纷纷扬扬地落,盖满江河山川,瞬息灰飞烟灭,归于永恒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