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高中英语新课标变化与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解读】高中英语新课标变化与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解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备“情怀”“视野”和“能力”三要素。

课程总目标的实现要靠具体目标来落实,即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总目标中,我们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由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五个要素构成,但对比新修订的课程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能力”不再是核心,而变为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下图),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共同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

这四个要素交织在一起,互相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密不可分。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学以致用的基础性综合素养,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英语课程育人的指引,也是英语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标准。

何为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的基础,既是学科的目标,又是实现学科教育的途径,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我们通过语言养成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也通过语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何为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素养要素主要指中外优秀文化,包括人文知识,也包括科学知识。

文化意识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文修养。

何为思维品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意义和意图方面的表达。

批判性强调学生要理性思考,善于提出疑问,善于通过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和判断,或者评价他人的观点是否合理、可信。

学生只有具备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真正在语言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

何为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在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两个方面。

调适即指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的需要,调整和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时间等。

四大核心素养绝不是象征性的标签,它们具有具体的内涵指标(32个)。

我们要求这些内涵指标进入课堂、进入作业、进入评价。

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授课教师注意到学生的感知与领悟能力、内化与整合能力、解释与赏析能力、交流与创建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的能力、分析与推断能力、归纳与建构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主动学习、积极进取,面对众多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多渠道地选择和获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注重合作与探究,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表现要求(即未来各级考试的统一指引)具体是:
面对复杂的跨文化情景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基于不同的情境,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以及听、说、读、看、写等语言运用技能,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善于比较文化异同,通过分析概括、整合推断、批判评价各种问题或思想观点,吸收文化精华,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

要测试和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就要有水平划分,也就是层级或者等级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四个要素水平不可能总是处在同一水平,总会存在水平较高的要素和水平较低的要素。

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金字塔”型的四面三棱镜:
三棱镜的模型能够更加体现出核心素养四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可分离。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互为因果、相互依存,投射、映射、折射的是充满人类交际活动的真实世界,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学生作为学习者,同时也是语言人、文化人和思维人。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始终在与世界互动、与社会互动、与自然互动、与工具互动、与自我互动。

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的,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托于学科内容,依托于学习活动,能够教会学生发展这些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具有这方面的表现。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是应该能够学会和发展这些素养的。

总结来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这样就清晰地呈现了四个素养之间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