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牛克柱(66—),男,山东平邑人,工程师。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的
成因及对策研究
牛克柱
(平邑县公路管理局,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结合G 205、G 312等沥青路面不同程度出现的沉陷、接缝台阶、波浪、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分析、探讨造成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路基、桥涵、路面基层施工方面、材料方面以及路面摊铺、碾压等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成因;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B
Resear ch on the cau ses an d coun term ea sur es of the poor s m oothness of a spha lt con cr ete
pa vem en t
N I U Ke -zhu
(1.Highway Bu reau of P ing ′yi ,S handong L i n ′yi 273300China )
Ab stra ct :Based on the G205,G312vehicle road uneven phenomenon,such as d ifferen t degree of s ub sidence,j o int
ste p s,
waves,
rutting,
b ridges
and
r oad
unevenness,and vehicle bump ,the paper analyz es and studies on the poor s moothness of as p halt pave ment cau sed by roadbed,
bridges and culverts,pave ment
con structi on,the p ave ment materials,p aving and rolling,and puts for ward the c o rres ponding c ounter measures .K ey word s:asphalt concrete pave men t ;the poo r
s moothness;cause;counter measu res
1 G205、G312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主要原因
1.1 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凹陷
(1)路基填料差:山东路网改造是当地政府实施征地、拆迁、路基、小桥涵等项目,非专业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不力,部分路段路基填筑采用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有些路段采用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完成运营后,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凹陷。
(2)路基压实度不足:路基填料的含水量不均匀,未能按规范要求挖台阶施工,路基压实机具不足,压实度不足,造成路基于填料接缝接合部产生裂缝和沉降。
路基的密实度偏低,土体透水性增强,造成水分集聚和侵蚀路基,使路基土软化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3)路基挖填结合部处理不当:半挖半填路基或改建路段新旧结合部处理不当,造成局部压实度不足,当路面完成后,出现了沉陷和裂缝。
(4)特殊地基路段、路基防护排水不完善:部分路基施工时由于对原地基勘探不祥,有部分路基修筑在软土地段,因软土的压缩性大,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沉降,部分路段是由于路基的防护、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湿陷性黄土的不均匀沉陷、水流不畅,引起路基变形,从而诱发路面不平整。
1.2 桥台背处理不当造成桥头涵顶跳车
(1)桥梁、涵洞的台背填土不规范;(2)桥梁伸缩缝处理不当。
1.3 基层不平整
由于基层不平,当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时,尽管沥青混合料表面摊平,但松铺厚度不等,压实后仍出现低洼不平。
1.4 摊铺机作业不当
(1)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2)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准;(3)摊铺机操作不正确。
1.5 碾压作业不当
(1)压路机选型不当;(2)碾压温度的控制不准;(3)碾压速度不均匀;()碾压路线不当及遍数太多;(5)碾压次序调整不当。
:2009009
:194
另外,沥青混合料不均匀、拌和与摊铺能力不匹配、处理台阶错缝等都会造成平整度差。
2 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2.1 确保路基质量
(1)规范路基填筑,确保压实度: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填路堤时按规范处理原地面,填料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泽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等类土;控制最佳含水量,保证土料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
(2)规范特殊地基处理,确保路基不沉陷:对于低路基,软土层或淤泥层采用砂垫层、换填土等方法处理;对于排水地基采用砂垫层、袋装沙井、砂桩及换填土来处理;对于软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采用垫隔土工布、碎石桩、加固土桩及强夯的办法处理。
(3)完善排水设施,确保路基稳定: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
同时,对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使全线沟渠、管道、桥涵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
2.2 确保台背填筑及伸缩缝的安装质量
(1)桥头设置过渡段;(2)挖方段的台背回填,因场地窄小,可选用当地的石渣、砂砾等透水性填料,采用专用的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压实。
高填方涵洞与侧墙的相接部位,尽量选用内摩差角大的填料填筑,注意填料土压的平衡,以防发生偏移;(3)台背后设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也可在桥台与填方结合处下设置垫层,防止路面下渗水进入填方。
对中间为砂砾填料、两侧为土类填料的填方与加固地基的连接处,做纵向集水管和横向排水管,以排泄填方与加固地基之间的下渗水。
2.3 规范路面基层施工
(1)采用厂拌机铺法施工:路面基层采用集中场拌、摊铺机摊铺施工方法,以确保标高、横坡、强度、平整度达到设计。
施工时,可适当调整摊铺机两侧的横向斜杆,使熨平板呈中间低两头翘状态;(2)加强基层养护,严格控制交通;(3)严格进行平整度检测。
2.4 规范摊铺机作业
(1)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当控制高程为主时,以走钢丝为宜;当控制厚度为主时,则采取浮动基准梁法。
一般是底面层用走钢丝,中面层和表面层用浮动基准梁法。
浮动基准梁用于保持摊铺机前后高差相同,保证摊铺厚度和提高表面平整度,在构造物上另加挂钢丝绳配合进行控制。
()摊铺机的摊铺进度控制:摊铺速度要根据拌和能力,保证匀速、连续不间断进行,避免因“待料停机”或“压料提速”引起面层“挫板”和波浪等病害的发生。
摊铺速度的选择应考虑拌合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正常作业速度在215m/min左右为佳。
摊铺中,一旦停机,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不使下沉,停机时间不要超过10m in,超过30min或混合料温度低于100℃时,要重新接缝。
(3)摊铺机操作控制:选用技术熟练的摊铺机操作手,并进行岗前培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m处停住,并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缓慢前进,有专人指挥卸料。
确保摊铺机供料系统的连续性,即保证输送轮内的料位高度稳定、均匀、连续,料位高度保持在中心轴以上叶片的2/3为宜。
2.5 严格碾压程序
初压,用双轮振动压路机以2km/h左右速度进行碾压2—3遍,温度不低于11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温度控制90—110℃;终压,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碾压温度不应低70℃。
压实成型的沥青面层,完全冷却后才能开放交通。
2.6 确保纵、横接缝平整
(1)接缝处理:冷接缝在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5—10c 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然后进行碾压。
热接缝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相距10m梯队作业,压路机紧跟摊铺机一起跨缝碾压。
横向接缝在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在摊铺新混合料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摊铺完成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时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平整度。
(2)接缝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逐次伸入新铺混合料的宽度每次不超过20c m,直至碾压新铺混合料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纵向接缝的碾压,压路机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c m,逐次推进,直至碾压新铺混合料,将接缝碾压密实。
3 结语
路面平整度控制并非孤立的,要达到行车舒适这一要求,要从路基、桥涵施工时就开始重视,路面基层、路面面层环环相扣。
严格规范,强化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从源头上并从根本上解决平整度问题,提高公路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转第3页)
29
参考文献:
[1] 高国瑞.近代土质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2] 周志斌.车辆载荷作用下路基土的变形特性[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30(2):184-188.
[3] 郭小红,张鸿儒.循环荷载下非饱和土的残余变形特性[J].工程力学增刊,2001:581-584
[4] 王昆耀,常亚屏,陈宁.往返荷载下粗粒土的残余变形特性[J].土木工程学报,2000,33(3):48-53.
[5] M uhanna,A.S.,Rah m an,M.S.,and La m be,P.C. Resilient Modulus and Pe r manent Strain of Subgrade Soils. Trans po rtati on Re s earch Record N o.1619,Trans portati on Resea rch Boa rd,N ati ona l Research Council,W ashi ngt on,D.
C.,1998:85-93.
[6] Lare w H G,Leonards G A.A Repeated Load Strength Criteri on.P r oc.H i gh w ay Res.Board.1962.
[7] Sangrey D A,e t a l.Cyclic Loading of Sands,Silts and Clays.Proc.S pecia lty Conf.on Ea rt hquake Engrg.and Soil
D yna m ics.A SCE,Pa s adena,Cali f.1978:836-851.
[8] 凌建明,王伟,邬洪波.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残余变形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11):1315-1320.
[9] 蒋军.循环荷载作用下粘土应变速率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4):528-531.
[10] Suppaki Ch o m ti d.Pla stic D efor mati on Pot enti a ls of Subgrade Soils fr om Repea t ed Load Tri axi a l Test.Ph.D.
D isse rtati on,t he U niversity of Texa s a tA rlingt on.2003.
[11] Elli ott,R.P.,and Dennis,N. D.,and Q iu,Y. Pe r manent defor ma ti on ofs ubgrade s oils,Pha s e I:A T e st Prot ocol.R esea rch Repo rt MBT C FR-1069,D epart ment of
C i vil Engineeri ng,U niversit y of A rkansas.1998.
[12] Zhao Y.S.,Dennis N.D.,Elli ott R.P.Predi c ti on of s ubgrade per manent strain using si m p l e s oil properties,Geo. Trans.2004:1076-1085.
[13] Pu mphrey,Jr.,N.D.,and Lentz,R.W. Defor ma ti on Ana lysis of Florida H igh way Subgrade Sand Subjected t o Repeated Load Triaxial T e sts.T RR1089,T RB, W a s hington D.C.,1986:49-56.
[14] D iy a ljee,V.A.,and R ay mond,G.P.Repetitive Load Defor ma ti on of Cohesionl e ss S o il.Journa 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 nee ri ng D i visi on,A S CE,1982,Vo l.108,No.G T10: 1215-1229.
[15] Ma ts ui T,et al.Cyclic stress-stra i n history and shea r charac t e ristics of c l ay.J r.of G eotech.Eng.D iv.,A S CE, 1980,106(10):1101-1120.
[16] 周建,龚晓南,李剑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0,30(11):43-47.
(上接第35页)
参考文献:
[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 王为祥.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C].第5届鲁粤辽路桥技术论坛论文集,2008, (06):186.
[3] 杨修志.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空隙率与平整度控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4] 王松根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分期实施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