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
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
2B.手于生产氮肥的N
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
2
D.用于飞艇的He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
2+2HCl=CaCl
2
+2H
2
O B.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C.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D.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6、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石墨和C
60
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石墨和C
60
7、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9、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A.B.
C.D.
10、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
2SO
4
溶液反应生成BaSO
4
沉淀 D.能与CO
2
反应生成水
1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4、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
1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6、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1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8、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
②滤液中可能有Ag+
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9、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0、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

(2)构成氯化氨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阳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

(3)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4)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属于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E F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_____溶液。

(2)如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_____(填名称)接触,实验中发
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

(3)①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资溶解性的因素是
_____。

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
2
的理由是_____。

(4)NH
4Cl溶液与NaNO
2
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
可生成氨气。

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

按要求计算:
(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2、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

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2NaOH=Mg(OH)
2
↓+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Na
2CO
3
):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
2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
4(Na
2
SO
4
):溶解,过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C
3、A
4、A
5、A
6、D
7、D
8、D
9、A
10、C
11、A
12、A
13、A
14、C
15、C
16、A
17、C
18、D
19、C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
12分) 1、2H NH 4 +3
3FeCl
2、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3、18 非金属 5 E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硫酸钠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溶剂种类溶质的种类
2、铁架台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A 2KMnO
4K
2
MnO
4
+ MnO
2
+O
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aCO
3+2HCl = CaCl
2
+H
2
O+CO
2
↑ C CO
2
密度
比空气大 14:3 溶液变蓝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3)=46;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2g×122
100%
46

⨯ =4.8g。

2、(1)5.8;(2)19.0%;(3)17.4%
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