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kills教学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achingskills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备课、教案
一、教学技能
在师范院校,教学技能是师范生今后从师执教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学生们将来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技能。
因此,强化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你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在学校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接受教学技能训练的程度。
目前在我国各种教学技能分类体系中,十大教学技能分类法占主导地位,这十大教学技能为: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组织技能和结束技能。
1. 导入技能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指教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点主题,讲明本节课所讲内容及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
2)衔接导入法
衔接导入是采用温故而新逐渐引入,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3)悬念导入法
即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即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某种情境中导入新课。
5)激情导入法
即利用语言、设备、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导入方法。
6)激疑导入法
即以提出问题方式带入新课。
此方法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7)演练导入法
即通过一些实物、模型、挂图、图表等进行演示后导入新课的方式。
8)实例导入法
即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导入新课,此方法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9)激趣导入法
即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导入新课。
该方法可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0)幽默导入法
即利用幽默的话或姿势来导入新课,该方法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即先板书课题,然后从课题的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来导入新课。
12)即兴应变法
即利用突然出现的一些有利于导语的时间或背景来导入新课。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提问技能
1)低级提问——回忆型提问
2)中级提问——理解提问
中级提问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消化处理后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也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
3)高级提问——应用提问
高级提问是要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环境,让学生运用新得到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3. 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要素:
1)语音——规范
2)吐字——清楚
3)音量——适度
4)语速——200-250字/分钟
5)语调——抑扬顿挫
6)节奏——和谐
7)词汇——规范、准确、生动
8)语法——合乎规范
4. 讲解技能
1)解释型
2)描述型
3)原理中心型
4)问题中心型
5. 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变化教学媒体或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言辅助口头语言,变化师生相互作用形式、变化对学生的刺激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减轻学生疲劳,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对出现的突变情况进行处理或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反应的教学行为方式。
1)教态的变化
(1)声音的变化
(2)情绪和态度的变化
(3)停顿的变化
(4)眼光接触的变化
(5)头部动作的变化
(6)手势的变化
(7)身体位置的变化
2)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化
3)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4)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6. 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实际表演和示范动作,传送教学信息,使学生通过观看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形成表象和联系,理解和掌握知识,指导学生观察、思维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7. 板书技能
板书技能的实施要点:
1)重点突出
2)书写规范
3) 布局合理
4)用语准确
5) 形式多样
8. 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反应,采取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变化,朝更好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
1)语言强化
2)体态语强化
3)标志强化
4)沉默强化
5)活动强化
9. 组织技能
1) 管理性组织
2)指导性组织
3)诱导性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热情的语言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10. 结束技能
实施要点:
1)及时总结,复习巩固
2)语言精练、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3)精辟概括,建立联系
4)适当安排实践活动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置悬念,拓展延伸学生的视野
7)布置作业
二、备课
1. 备教材
2. 备学生
3. 备方法
三、教案
Teaching period plan
Teaching aim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focus:
Teaching difficulties:
Teaching aids:
Teaching duration: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Revision
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3. Drill
Step 4. Practice
Step 5.Consolidation and homework 四、评价参考标准
备课认真、准备充分。
教案规范、详细、整洁。
教学环节完整。
教态自然、大方。
语言规范、流畅、生动。
讲解清晰、准确。
教学方法得当,灵活多样。
课堂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板书布局合理、美观,拼写正确、清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