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5期)专题01 直线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5期)专题01 直线运动1.(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期末)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
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D.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
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得到位移和时间,可求出的物理量是物体的平均速度,选项C正确。
2.(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S,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D.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
3.(2013深圳市南山区期末)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g取10m/s2)
答案:AD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正确BC错误。
由v2=2gs,速度的二次方与位移s成正比,选项D正确。
4(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期末)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3000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
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A.3∶2 B.1∶1
C.1∶2 D.2∶1
5.(2013北京市东城区联考)如图2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C.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6. (2013安徽省六校教学研究会联考) 1845 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托克斯
(S.G.Stokes)研究球体在液体中下落时,发现了液体对球体的粘滞阻力
与球的半径、速度及液体的种类有关,有F=6πηrv,其中物理量η为液体
的粘滞系数,它与液体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如图所示,现将一颗小钢珠由静
止释放到盛有蓖麻油的足够深量筒中。
下列描绘小钢珠在下沉过程中加速度
大小 a 与时 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7、(2013云南玉溪一中质检)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10节车厢,当第10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
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8节和第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
A.3:2
B.2:3
C.)23(:)12(--
D.)12(:)23(--
8.(2013上海市奉贤区期末)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 )4s 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 )4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 )物体的加速度在2.5s 时方向改变
(D )4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答案:D
解析:4s 内物体在做直线运动,4s 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 错误;物体的速度在2.5s 时方向改变,4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选项C 错误D 正确。
9、(2013云南玉溪一中质检)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10. (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期末)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
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两物体的形状不同,运动中受
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将释放时刻作为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图象
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0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
阻力
B.t0时刻之前,甲物体中间时刻速度大于乙物体平均速度
C.t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
D.t0时刻之前甲下落的高度总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
答案:D
11、(2013云南玉溪一中质检)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
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
恰自A路牌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
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t2 = 2t1 ,由图可知()
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
D.小鸟和汽车在0-t2 时间内位移相等
12.(2013广东省珠海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C.若y表示位移,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若y表示速度,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BC
13.(2013山东省临沂市质检)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
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
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
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
(b),如图示则有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6.0m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超重现象应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可知,0-1min潜水器向下做加速运动,1-3min向下做匀速运动,3-4min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4-6min潜水器静止不动,6-8min向上做加速运动,8-10min向上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在水面。
(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由(b)图知最大深度应为360m,A错;由(b)图知全过程中
最大加速度是1
30
m/s2=0.033m/s2,B错;潜水员感到超重现象应发生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阶段,
即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C正确;在8-10min时间段内潜水器受到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作用,
其他力做功不为零,所以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14.(2013四川省宜宾市一诊)如图3所示,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I 、II的v-t图象.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I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II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 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
2
v v
C.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D. 物体II所受的合外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I所受的合外力所做的功
15.(14分)(2013贵州六校联考)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中心O的距离均为20m。
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m/s 的速度驶来,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作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
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
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
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答案】见解析
【解析】(1)轿车车头到达O点的时间为
O
B
A
停车线
第24题图
t1=x1/v1=2.5s ……………………………(2分)
轿车通过O点的时间为
16.(18分)(2013广东省清远市质检)小明同学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
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部分数据列于表格中.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M=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10m/s2.在小明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
(1)动车组的加速度值.
(2)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
(3)动车组位移的大小.
解析:(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t/s v/m·s-1 0 30
100 40
300 50
400 50
500 60
550 70
600 80
12
112
t v v x +=
⑦ (1分) 222t v x = ⑧ (1分)
33
232
t v v x +=
⑨ (1分) m 30250321=++=x x x x ⑩(3分)
17.(10分)(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期末)某人骑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 处以10m/s 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 2
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此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解:设汽车减速运动到静止所需时间为t ,则由at v =得:
s a
v
t 5==
……2分
18.(8分)(2013山东省淄博市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 、B 两点相距x 0=0.1m 甲球从B 点向右做匀速
运动的同时,乙球从A 点由静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 点后以B 点的速度匀速运动.乙球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球所用的时间t=l s ,运动的位移x =0.9m ,求; (1)甲球的速度;
(2)乙球加速过程所用的时间和加速度.
解析:(1)甲球做匀速运动,甲球的速度 v=0
x x t
=0.8m/s 。
(2)对乙球,设加速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x 0=
12
at 2
, at 1(t-t 1)=x-x 0,
联立解得:t 1=0.2s ,a=5m/s 2。
19.(11分)(2013吉林市期末质检)2012年8月10日,改装后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该舰被海军命名为
辽宁舰,编号为16号)进行出海航行试验,中国成为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
已知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度为L=300m ,某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a=4.5 m /s 2
,飞机速度要达到v=60 m /s 才能安全起飞。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飞机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0 (2013安徽省六校教学研究会联考)
歼—15 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 短距起飞能力强大。
若歼—15 战机
正常起飞过程中加速度为 a ,经 s 距 离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
现已知“辽宁”舰起飞甲板长为 L (L s ) ,且起飞过程可简化为匀
加速直线运动。
现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 方法一:在航空母
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
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
求:(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 v 1m ;
(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及此过程中的位移.
解析:(1)设飞机起飞速度为v ,则有v 2=2as 。
v 2-
v 1m 2
=2aL 。
联立解得v 1m =()2a s L -
21. (15分)(2013四川省自贡市二诊)一同学想研究电梯上升过程 的运动规律.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他携带了一 个质量为5 kg 的重物和一套便携式DIS 实 验
系统,重物悬挂在力传感器上.电梯从第一 层开始启动,
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 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器上
显示出的力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O m/s 2
根据图象中的数据,求:
(1) 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 1与最后减速阶段的
加速度a 2的大小;
(2 电梯在3.0-13.0s 时段内的速度v 1的大小与电梯在19.0s 内上升的髙度H 。
解析:.(15分)(1) 由图象知:
重物在加速的t 1=3 s 内受到的拉力F 1=58 N
在减速的t 2=6 s 内受到的拉力F 2=46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1-mg =ma 1 (2分) F 2-mg =ma 2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a 1=1.6 m/s 2
a 2 = - 0.8 m/s 2 (大小为0.8 m/s 2) (2分)
(2) v 1=a 1t 1=4.8 m/s
在3.0 ~13.0 s 时段的t =10 s 内作匀速运动,由运动规律有:
H =21121t a +v 1t +v 1t 2+22221t a
代入数据解之得: H =69.6 m
22.(2013河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两侧的传送带长度均为2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若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初速度下滑。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