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篇•高效课堂
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获得,必须经过学习者感
知、消化、改造。

在此强调: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学习,通过积极地
参与去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为
己所用;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数学
课堂才能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数学人才。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
道,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大舞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
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觉得中学数
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
—做学生喜欢的“人”,让
学生走近你
教育者先为人也。

从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发现,数学教师都
比较严谨,不拘言笑,与学生“走”得较远。

这显然加大了师生间的
距离,阻碍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不宜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教师仅仅是可畏、可怕或可恨,没可敬、可爱
之处。

当然,对你教的数学学科也望而却步,更不用在课堂上主
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爱屋及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所以,21世
纪的教师应先“人”再“师”,只有当学生真正接纳你、喜欢你,他才
能走进你的课堂、积极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
学的参与性。

二、数学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
课堂环境
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
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所以,
教师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民主
教学,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
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要富有“情”,让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教师
要适时地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如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一个点
头、一个赞许的目光;那些看似错误的回答,同样蕴含着创新的火
花,同样表现了学生努力、积极的一面,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如解方程组x2+y2=25
xy=12
{,大多数学生都将x2+y2=25变形为x+
y=10或x+y=-10,再分别与xy=12组成方程组求解得:
x4=-4
y4=-3
{x1=3y1=4{x2=-3y2=-4{x3=4y3=3{
但少数学生这样认为:因为32+42=25而且3×4=12,或因为(-3)2+(-4)2=25而且(-3)×(-4)=12,所以求出x、y的四组值。

后者用了“勾股数”的知识做引导,也能求得x、y的值。

这种方法在本题中值得肯定,但有局限性。

其次要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恰当的关注和关爱。

三、数学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具体化到现实生活中去,并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数学,同时,再把生活中的数学事实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获得新知。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设问激趣如下:“请大家在纸上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告诉我此方程两根,我就可以写出另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而且他们的解是相同的。

”学生吃惊之余,已感觉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一定有种特殊的关系。

随后学生通过对照比较、归纳猜测、各小组互相补充逐步得出了一元二次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雏形,再让学生通过验证得出了一元二次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四、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如上“菱形的性质”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进行探究;在上“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因此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感性认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强调的是教给他人捕鱼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知识浩如烟海,与其让学生被动学习,不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技巧,做到今天的“教”是为了以后不“教”,那数学课堂的效果便有望提高。

参考文献:
[1]屈青华.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考试与评价,2013(11).
[2]陆秋云.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0(12).
•编辑段丽君
培养中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胡明海
(叙永县永宁初级中学校,四川泸州)
摘要:课堂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大舞台,“在数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养成参与的习惯”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意识,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参与意识;角色;课堂环境;动手实验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