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 教学案-江苏省句容市2021届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
班级:姓名: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掌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提升要求: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主动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难点: 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在、的条件下,空气被液化,将温度控制在氮气和氧气的之间,将沸点较低的先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沸点较高的,液态氧一般储存在 ,该变化是变化
2.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或来制取氧气,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教学过程:
1.氧气的制法:
①工业制法(分离法),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
②实验室制法
〖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装置如右图)(1)原理:
(2)所需仪器:
(3)操作步骤:
①查:②装:
③定:④点:
⑤收:⑥移(离):
⑦熄:
(4)收集方法:①②
(5)检验氧气的方法:
(6)验满的方法:
【交流与讨论】
(1)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原因。
(2)固定试管时,管口。
原因。
(3)导气管伸入试管内。
原因。
(4)实验开始后,导管口刚开始出现气泡,要不要及时收集呢?为什么?
(5)排水收集时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呢?
(6)收集好的气体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上?;排水收集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能否过长?(7)实验完成后,先移,后;原因
目标检测题:
【基本教学要求题】: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2.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3)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提升教学要求题】:
1.如上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 ________
(2)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 _ _____;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_ _排空气法(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5)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 _______
2.实验室要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实验室要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
(2)氨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可用的方法是或。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2.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进行收集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
4.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与该反应事实相吻的是()
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双氧水 D.加热二氧化锰
6.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
A.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C.水通电→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 + 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 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 B.倒放在桌上
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③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
④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8.下面是某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管破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给高锰酸钾加热时灯芯跟试管底部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____
9.(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分组实验中,
某小组的实验过程现摘录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
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Ⅱ)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Ⅲ)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
(Ⅳ)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Ⅴ)步骤④中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的目的是
10.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双氧水和水,怎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