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组合》参考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奇妙的组合
教材分析
《奇妙的组合》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第6课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组合的方法。

了解“椭圆”工具及属性栏。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初识了画图软件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坚持任务驱动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或与教师一起讨论解决作适当指导帮助解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意义,初步掌握对图形进行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简单图形组合的方法,了解透明与不透明的的区别。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图形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选定工具的使用,及掌握工具属性栏的意义及用法。

设置透明,将不同的图片组合在一起,体现美感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电子教室软件、课堂画笔控制、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5分钟)
1、首先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七巧板”入手引入(教师操作“七巧板”游戏)。

2、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认识到“七巧板”游戏的奇妙,认识到图形组合的乐趣。

3、教育学生: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的,所以重视每个小小的细节将是影响全局的关键。

4、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新课任务:我们今天就是来研究图形的组合,利用画图软件设计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课题)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30分钟)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一)画小汽车(课件)
1、首先让学生观察小汽车图片。

如何画汽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思考:由什么图形组成?用到什么画图工具?(此环节主要是引学生如何下手,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操作。


3、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画小汽车。

4、找几个学生演示并简单讲解“小汽车”,回答问题。

5、教师总结。

学生作品展评。

(二)画花瓶(理解透明及不透明的区别)(课件)
1、试一试,教师巡回观察。

(在舒缓的音乐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向“邻桌”讨论或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2.学生展示并讲解画花瓶过程。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


3.归纳总结(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三、布置课下作业:(5分钟)
(四年级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吸收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课上练习作业对学生掌握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
在家中的电脑上画课本中的小鸡、机器人、月亮和小人儿等图案。

下一节,把作品用U盘拷到学校来演示展示。

四、课后反思
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

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