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气体的组成,一般情况是CO2浓度比大气中高,而O2浓度比大气中低, 当土壤间隙小、水分多时能使CO2浓度剧增和O2浓度大量减少。土壤和大气中 的气体交换主要是依靠扩散作用进行的,所以离表层越近,间隙越大,扩散抵 抗越小,气体越充足。
第19页/共24页
2、 土壤气体的调节
1、一般是施 用腐熟的有机 肥或用作物秸 秆改进土壤的 透气性。 2、中耕,经 常保持土壤疏 松通气状态。 3、采用地下 灌溉方法灌水, 保护良好团粒 结构。
第5页/共24页
3、CO2施肥主要来源:
(1)酒精酿造副产品:。
(2)空气分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气分离CO2,再经低温压缩成 液态CO2。
(3)化学分解:强酸(HCl)与碳酸盐(CaCO3) 反应放出CO2气。
(4)碳素或碳合化合物充分燃烧产生CO2气,如煤、 煤油、液化气、沼气等。
(5)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CO2。
第12页/共24页
⑥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干冰应在低温下运输,应用时从容器 中取出,在常温下升华为CO2气体。该方法简单,用量易控制,适 宜小面积应用,但成本较高。
⑦燃烧煤和木炭 燃料来源容易,但产生的CO2不宜控制,在燃烧 过程中常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伴随而出。
⑧气体肥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制的固气颗粒肥 ,作为设施CO2补充施肥效果良好。固气颗粒肥为直径1cm的扁圆 形颗粒,施入表土层后,在潮湿、适温条件下发生生理生化作用, 可持续释放CO2气体40d左右。供气浓度为500~1000mg/kg。使用量 每1000m2施60kg于1~2cm表土层。在蔬菜定植后施用一次,基本可 供一茬作物的需要。
第22页/共24页
3、空气流动的时间:
空气流动的时间有两种:①夜间通风;②昼夜连续通风。
试验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0-70cm/s时,昼夜连续送风的 番茄同化量比不送风的增加192%;仅在夜间送风的也比不送风 的增加78%。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9页/共24页
③燃烧法释放二氧化碳
燃烧白煤油、天然气等放出的CO2施入室内,燃烧时均 在CO2发生器内进行。发生器构造简单,分为贮油罐和圆形燃 烧筒两部分。白煤油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运输贮藏不需要 特制耐压的钢瓶,利用方便,供给及时,CO2产生量易控制。
每升完全燃烧的的白煤油可产生2.5㎏(1.27m3)的CO2, 其反应式为:
2.设施内温度变化 3.设施类型、结构、面积、空间大小。 4.设施内通风换气方法及时间长短。 5.栽培床内有机质含量。
6.设施内作物种类、生育时期。
第3页/共24页
(四)、设施内CO2浓度调控
1、作物光合作用最适CO2浓度: 多次研究认为:1500—3000 ppm为作物生育适宜CO2浓度,但达到此浓度成本
第20页/共24页
四、园艺设施内空气的流动
1、空气流动的作用 (1)影响设施内气温分布 (2)影响作物蒸腾及光合强度
在某一气流速度范围内,可以增加作物的叶面积和干物 重,超过此范围,反而产生抑制作用,该风速限范围大约为 0.5m/s。
第21页/共24页
2、调节空气流动速度的方法 (1)在设施内屋顶安装风扇,搅动空气使其流动。 (2)利用强制通风装置的塑料薄膜风筒鼓风: (3)采用热风加温时,自然引起空气流动。 (4)开窗通风。 (5)强制通风。
第6页/共24页
4、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
(1)施用时期与时间 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方式、栽培床状况、
作物生育时期及天气变化等确定。果菜类在开 花结果开始时施用,叶菜类在定植后或3-4片 真叶时施用。
一天中,一般以日出后半小时开始,到 通风换气时停止,冬季或阴天密闭不通风时, 可延长到中午停止。
第7页/共24页
很高,从经济效益和设施结构考虑,600—1000 ppm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第4页/共24页
2、CO2施用量:
由保护地大小、CO2设定浓度、设施换气率、 作物CO2吸收量、床面CO2发生量而定。
CO2施用量=[设施容积(m3)÷栽培床面积 (m2)]×换气次数(n/h)×[CO2设定浓度 (g/m3)-外界CO2浓度(g/m3)]+[作物的 CO2吸收量(g/m3)-床面CO2发生量 (g/m2)]
第14页/共24页
3、危害 4、防止方法
(1)施N肥少量多次,最好与过磷酸钙混施, 可抑制NH3挥发。
(2)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防止NO3挥发。 (3)避免大量施用未腐熟厩肥、鸡粪和人粪
等有机肥。 (4)施肥后及时覆土,多浇水。 (5)适量施用碳铵和硝铵。 (6)加强通风换气。
第15页/共24页
(二)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 1、二氧化硫(SO2)
第18页/共24页
土壤气体组成:
土壤气体存在于土壤粒的间隙内,正常的土壤粒和间隙的比例大约是1:1, 间隙内被气体和水分充满着,其比例又是大约1:1。如果孔隙的大小、孔隙率 和含水量变化时,土壤的容气量也发生变化,要使土壤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气体, 土壤的结构应该是团粒结构,黏土团粒不发达排水不好,容气量小。
(1)使用安全无毒塑料制品。 (2)及时通风。
第17页/共24页
三、土壤气体条件及其调控
1、土壤气体环境
基本要求: 作物根系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要保证正 常呼吸作用,需要充足的O2和较低的CO2浓度。
土壤气体中O2的减少和CO2的增多,能影响蔬菜种子的发芽、根的生长 和根对养分的吸收。一般蔬菜种子的发芽需要土壤中有10%~50%以上的O2 。黄瓜和蒜较耐低氧浓度,在浓度1%时发芽率是20%,2%时发芽率增到 50%;芹菜和萝卜等浓度在5%以下几乎不能发芽。
第13页/共24页
二、设施内有毒气体危害和防止方法
(一)氨(NH3)和二氧化氮(NO2)
1、来源 (1)N肥施用过多,分解释放出NH3和NO2,碱性土 壤易挥发NH3,酸性土壤(PH<5)则挥发NO2。 (2)施用碳酸铵肥料挥发NH3。 (3)施用过多硝酸铵,难以进行硝化作用,放出NO2。 2、最低危害浓度:NH3-----5ppm,NO2----2ppm
(二)设施内CO2浓度变化规律:
➢夜间CO2浓度高于外界,而白天由于作物的光 合作用,CO2浓度较外界低。晴天低于阴天, 白天低于夜间。 ➢CO2在设施内的分布是 不均匀的。
第2页/共24页
(三)设施内CO2浓度的影响因素:
1.太阳光照强度的变化、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也影 响CO2浓度,晴天CO2浓度低于阴天,白天低于夜 间。
(1)来源: (2)最低危害浓度: (3)危害: 2、一氧化碳(CO) (1)来源:(2)危害: 3、防止方法 (1)燃煤充分燃烧,封闭烟道缝隙, (2)不施未腐烂有机肥。 (3)加强通风换气
第16页/共24页
(三)乙烯(CH=CH)和氯(Cl2)
1、来源:塑料薄膜、塑料管等爆晒或高温下 产生。 2、危害: 3、防止方法:
第11页/共24页
⑤化学反应法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CO2。常用的方法有盐酸-石灰法和 碳酸氢铵-硫酸法。其中碳酸氢铵-硫酸法取材方便,成本 低。反应式为:
CaCO3 + 2HCI = CaCI2 + CO2 + H2O 2NH4HCO3 + H2SO4 =(NH4)2SO4 + 2CO2 + 2H2O
(2)施肥的方法
①通风
棚室的通风管理是补充 二氧化碳的最简便的方法。 但寒冷季节,通风易降温, 应用受到限制。
第8页/共24页
②增施有机肥
有机物在土壤分解时放出大量的CO2气体,1t有机物最终能释放出 1.5t的CO2气体,秸秆堆肥施入土壤5~6d,就能释放大量的CO2气体。肥 源丰富,简单易行,但CO2发生量集中,也不易掌握。
2C10H22+31O2 = 20 CO2+22H2O
第10页/共24页
④液态二氧化碳管路释放法
液化二氧化碳是酒精厂的副产品。在大棚、温室内施用方 法方便、卫生,易控制施用量,是有效的CO2施用方法。不足之 处是钢瓶租赁费用较高。
把二氧化碳钢瓶放在台秤上,按棚室的空间计算,1000m3 的空间,每次放二氧化碳2~3㎏。先在钢瓶上接上减压阀,上面 接上胶管,并系于棚室横梁上,塑料管上打放气孔,孔径0.8— 1.2mm,孔距1.0—1.5m,远离钢瓶,孔径加大,孔距相应减少 。
第19页/共24页
2、 土壤气体的调节
1、一般是施 用腐熟的有机 肥或用作物秸 秆改进土壤的 透气性。 2、中耕,经 常保持土壤疏 松通气状态。 3、采用地下 灌溉方法灌水, 保护良好团粒 结构。
第5页/共24页
3、CO2施肥主要来源:
(1)酒精酿造副产品:。
(2)空气分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气分离CO2,再经低温压缩成 液态CO2。
(3)化学分解:强酸(HCl)与碳酸盐(CaCO3) 反应放出CO2气。
(4)碳素或碳合化合物充分燃烧产生CO2气,如煤、 煤油、液化气、沼气等。
(5)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CO2。
第12页/共24页
⑥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干冰应在低温下运输,应用时从容器 中取出,在常温下升华为CO2气体。该方法简单,用量易控制,适 宜小面积应用,但成本较高。
⑦燃烧煤和木炭 燃料来源容易,但产生的CO2不宜控制,在燃烧 过程中常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伴随而出。
⑧气体肥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制的固气颗粒肥 ,作为设施CO2补充施肥效果良好。固气颗粒肥为直径1cm的扁圆 形颗粒,施入表土层后,在潮湿、适温条件下发生生理生化作用, 可持续释放CO2气体40d左右。供气浓度为500~1000mg/kg。使用量 每1000m2施60kg于1~2cm表土层。在蔬菜定植后施用一次,基本可 供一茬作物的需要。
第22页/共24页
3、空气流动的时间:
空气流动的时间有两种:①夜间通风;②昼夜连续通风。
试验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0-70cm/s时,昼夜连续送风的 番茄同化量比不送风的增加192%;仅在夜间送风的也比不送风 的增加78%。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9页/共24页
③燃烧法释放二氧化碳
燃烧白煤油、天然气等放出的CO2施入室内,燃烧时均 在CO2发生器内进行。发生器构造简单,分为贮油罐和圆形燃 烧筒两部分。白煤油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运输贮藏不需要 特制耐压的钢瓶,利用方便,供给及时,CO2产生量易控制。
每升完全燃烧的的白煤油可产生2.5㎏(1.27m3)的CO2, 其反应式为:
2.设施内温度变化 3.设施类型、结构、面积、空间大小。 4.设施内通风换气方法及时间长短。 5.栽培床内有机质含量。
6.设施内作物种类、生育时期。
第3页/共24页
(四)、设施内CO2浓度调控
1、作物光合作用最适CO2浓度: 多次研究认为:1500—3000 ppm为作物生育适宜CO2浓度,但达到此浓度成本
第20页/共24页
四、园艺设施内空气的流动
1、空气流动的作用 (1)影响设施内气温分布 (2)影响作物蒸腾及光合强度
在某一气流速度范围内,可以增加作物的叶面积和干物 重,超过此范围,反而产生抑制作用,该风速限范围大约为 0.5m/s。
第21页/共24页
2、调节空气流动速度的方法 (1)在设施内屋顶安装风扇,搅动空气使其流动。 (2)利用强制通风装置的塑料薄膜风筒鼓风: (3)采用热风加温时,自然引起空气流动。 (4)开窗通风。 (5)强制通风。
第6页/共24页
4、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
(1)施用时期与时间 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方式、栽培床状况、
作物生育时期及天气变化等确定。果菜类在开 花结果开始时施用,叶菜类在定植后或3-4片 真叶时施用。
一天中,一般以日出后半小时开始,到 通风换气时停止,冬季或阴天密闭不通风时, 可延长到中午停止。
第7页/共24页
很高,从经济效益和设施结构考虑,600—1000 ppm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第4页/共24页
2、CO2施用量:
由保护地大小、CO2设定浓度、设施换气率、 作物CO2吸收量、床面CO2发生量而定。
CO2施用量=[设施容积(m3)÷栽培床面积 (m2)]×换气次数(n/h)×[CO2设定浓度 (g/m3)-外界CO2浓度(g/m3)]+[作物的 CO2吸收量(g/m3)-床面CO2发生量 (g/m2)]
第14页/共24页
3、危害 4、防止方法
(1)施N肥少量多次,最好与过磷酸钙混施, 可抑制NH3挥发。
(2)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防止NO3挥发。 (3)避免大量施用未腐熟厩肥、鸡粪和人粪
等有机肥。 (4)施肥后及时覆土,多浇水。 (5)适量施用碳铵和硝铵。 (6)加强通风换气。
第15页/共24页
(二)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 1、二氧化硫(SO2)
第18页/共24页
土壤气体组成:
土壤气体存在于土壤粒的间隙内,正常的土壤粒和间隙的比例大约是1:1, 间隙内被气体和水分充满着,其比例又是大约1:1。如果孔隙的大小、孔隙率 和含水量变化时,土壤的容气量也发生变化,要使土壤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气体, 土壤的结构应该是团粒结构,黏土团粒不发达排水不好,容气量小。
(1)使用安全无毒塑料制品。 (2)及时通风。
第17页/共24页
三、土壤气体条件及其调控
1、土壤气体环境
基本要求: 作物根系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要保证正 常呼吸作用,需要充足的O2和较低的CO2浓度。
土壤气体中O2的减少和CO2的增多,能影响蔬菜种子的发芽、根的生长 和根对养分的吸收。一般蔬菜种子的发芽需要土壤中有10%~50%以上的O2 。黄瓜和蒜较耐低氧浓度,在浓度1%时发芽率是20%,2%时发芽率增到 50%;芹菜和萝卜等浓度在5%以下几乎不能发芽。
第13页/共24页
二、设施内有毒气体危害和防止方法
(一)氨(NH3)和二氧化氮(NO2)
1、来源 (1)N肥施用过多,分解释放出NH3和NO2,碱性土 壤易挥发NH3,酸性土壤(PH<5)则挥发NO2。 (2)施用碳酸铵肥料挥发NH3。 (3)施用过多硝酸铵,难以进行硝化作用,放出NO2。 2、最低危害浓度:NH3-----5ppm,NO2----2ppm
(二)设施内CO2浓度变化规律:
➢夜间CO2浓度高于外界,而白天由于作物的光 合作用,CO2浓度较外界低。晴天低于阴天, 白天低于夜间。 ➢CO2在设施内的分布是 不均匀的。
第2页/共24页
(三)设施内CO2浓度的影响因素:
1.太阳光照强度的变化、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也影 响CO2浓度,晴天CO2浓度低于阴天,白天低于夜 间。
(1)来源: (2)最低危害浓度: (3)危害: 2、一氧化碳(CO) (1)来源:(2)危害: 3、防止方法 (1)燃煤充分燃烧,封闭烟道缝隙, (2)不施未腐烂有机肥。 (3)加强通风换气
第16页/共24页
(三)乙烯(CH=CH)和氯(Cl2)
1、来源:塑料薄膜、塑料管等爆晒或高温下 产生。 2、危害: 3、防止方法:
第11页/共24页
⑤化学反应法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CO2。常用的方法有盐酸-石灰法和 碳酸氢铵-硫酸法。其中碳酸氢铵-硫酸法取材方便,成本 低。反应式为:
CaCO3 + 2HCI = CaCI2 + CO2 + H2O 2NH4HCO3 + H2SO4 =(NH4)2SO4 + 2CO2 + 2H2O
(2)施肥的方法
①通风
棚室的通风管理是补充 二氧化碳的最简便的方法。 但寒冷季节,通风易降温, 应用受到限制。
第8页/共24页
②增施有机肥
有机物在土壤分解时放出大量的CO2气体,1t有机物最终能释放出 1.5t的CO2气体,秸秆堆肥施入土壤5~6d,就能释放大量的CO2气体。肥 源丰富,简单易行,但CO2发生量集中,也不易掌握。
2C10H22+31O2 = 20 CO2+22H2O
第10页/共24页
④液态二氧化碳管路释放法
液化二氧化碳是酒精厂的副产品。在大棚、温室内施用方 法方便、卫生,易控制施用量,是有效的CO2施用方法。不足之 处是钢瓶租赁费用较高。
把二氧化碳钢瓶放在台秤上,按棚室的空间计算,1000m3 的空间,每次放二氧化碳2~3㎏。先在钢瓶上接上减压阀,上面 接上胶管,并系于棚室横梁上,塑料管上打放气孔,孔径0.8— 1.2mm,孔距1.0—1.5m,远离钢瓶,孔径加大,孔距相应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