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会考复习(分裂与遗传)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与遗传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在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要用1%龙胆紫溶液染色,为看清细胞各部分的构造其染色的部分是:A.整个细胞B.染色体C.细胞质D.染色质和整个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
A.染色体经过复制、数目加倍B.DNA经过复制,数目加倍
C.完成了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经过复制形成染色单体.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4
A.4、4、4
B.4、4、8
C.4、8、8
D.4、8、16
5.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赤道板、纺锤体、核仁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
C.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6.在植物细胞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核糖体
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四个叙述中,其中有一个叙述与另三个叙述不在同一时期,这个叙述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体的着丝粒数目加倍
C.DNA分子的数目加倍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8.在分裂前期的细胞核中,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变化特点是
A.染色质集缩成染色体的方式不同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不同
C.纺锤丝的来源不同D.核仁和核膜的解体方式不同
9.下图的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⑤④③②①B.①④⑤③②C.②③①④⑤D.①⑤④③②
10.观察四分体时期效果最好的材料是:
A、生发层
B、幼嫩的柱头
C、受精卵
D、花药
11.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单体的是①②③
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②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③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④在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A.第一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14.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1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后形成二条
A.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
D.相同的染色体
17.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18.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 D.0
19.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分裂成为两个
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20.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则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
A .23种
B .24种
C .46种
D .92种
21.右图所示的是某生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DNA 含量变化示意图,挑选出符合EF 段的正确细
胞图像是:(假设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
22.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A .44+XY B .23+X 或23+Y C .22+X 或22+Y D .44+XX
23.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
A .减Ⅰ前期
B .减Ⅰ中期
C .减Ⅱ后期
D .减Ⅱ末期
24.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可能是
A. 22对常染色体+XY
B. 44条常染色体+XY
C. 44条常染色体+XX
D. 22条常染色体+Y
2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A .3+XY B. 3+X 或3+Y C. 3或3+XY D. 3或3+XX
26.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
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 .有丝分裂
B .分化
C .减数分裂
D .全能性
27.在哺乳动物精巢中,发现一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与DNA 之比为1∶1。

这些细胞可能是
A .初级精母细胞
B .次级精母细胞
C .联会时的细胞
D .精子细胞
28.具有AaBb 基因型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一
个Ab 基因型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 、A
B ,aB, ab B 、Ab, aB, aB
C 、aB, aB, aB
D 、Ab, Ab, Ab
29.基因型分别为ddEeFF 和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
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 、1/4
B 、3/8
C 、5/8
D 、3/4
30.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了几种类型的精子 A B C D E
F G H J 时间 a 2a 4a D N A 含量 I A B C D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31.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全部来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为
A、1/23
B、1/46
C、1/223
D、1/246
32.基因型为Aabb与AaBb杂交,按自由组合,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A、3/8
B、1/4
C、5/8
D、1/8
33.人类多脂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3/4、1/4
B、1/2、1/8
C、1/4、1/4
D、1/4、1/8
34.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体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35.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联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a)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据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AB
B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
3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37.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39.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
A.0只B.8只C.24只D.72只
40.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8/9
B、6/9
C、2/9
D、1/9
41.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果翅异常的雌果蝇与翅正常的雄果蝇杂交,后代中1/4为雄蝇翅异常、
1/4为雌蝇翅异常、1/4为雄蝇翅正常、1/4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4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4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4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
A.11/18 B.5/9 C.4/9 D.3/5
4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A.甲猫B.乙猫 C.丁猫D.戊猫
46.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

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47. 在豚鼠中,毛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两对等位基因传递规律的最佳给合是:
A. 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 黑光×白粗→25黑粗
C. 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 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48. 果蝇体细胞含4对(共8个)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

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 1/2 B.1/4 C.1/8 D.1/16
49. 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是正常指。

己知短指(B)对正常指(b)为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

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的
A.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B.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C.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D.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50. 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A. 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二、简答题:
51.下图2—21是三个不同细胞的分裂图,请回答:
图2—21
(1)子细胞中能获得亲代染色体上全部遗传信息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图所示细胞。

(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___所示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___。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_______所示细胞中,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4)A、B、C三个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___。

52.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请根据此图回答
(1)完整细胞周期是从开始,到为止。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

(3)着丝粒分开,两个染色单体分离是在。

(4)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

(5)从图中可见母、子细胞核中DNA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
53.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其基因型
为,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其F2的全部表现型
有,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