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合集下载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的公共卫生意义和国际合作
公共卫生意义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传播的疾病可 能造成广泛的公共卫生危害。
国际合作
针对全球性的节肢动物传播疾病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 流,共同研究防治措施和方法,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05
学习和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 建议和展望
学习医学节肢动物的建议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繁殖方式
具有无性与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前者进行裂体繁殖,后者进行孤雌生殖;雌虫可 产卵茧或卵胎棒,在宿主皮下或组织内卵化。
生命周期
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阶段,有些种类有宿主转换。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分布
生态习性
喜温暖、潮湿、荫蔽的环境,如草丛、石缝、沼泽等;喜群居,常营寄生或 捕虫学、动物学等基础知识,并对医学节肢动物常见类群进行深入了解。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
医学节肢动物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
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学习者需要了解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掌握相关防治知识和技能。
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01
完善疾病监测和预警 体系
建立健全医学节肢动物相关疾病的监 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医学节肢动物具有跨国传播的特点,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03
提高公众认知和意识
加大对医学节肢动物及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氛围。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传播的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 结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包括昆虫、蜘 蛛、蜈蚣等。它们通常具有六条腿或八条腿,是地球上 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 有机物、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同时,一些医学节肢动物 也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 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如蚊子、蝇、白蛉等,蛛形 纲动物如蜱、恙螨等。
这些动物因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常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其种类有助于更好地防 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更为密集,这与适 宜的气候条件有关。
0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 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等手段,有效控制医学节肢 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医学 节肢动物的传播和防控挑战。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习性和传播疾病机制,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 是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等方面。
02
针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技术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控 制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播提供了 有力支持。

12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12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卵 幼 虫 蛹 头 成 蚊
返回
按蚊
伊蚊
库蚊
蚊生活史:
返回
返回
返回
蚊 刺 吸 式 口 器

返回
上 下
传播疾病的方式: ①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形态数量 上均未发生变化;
②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 内经历了发育、增殖、 发育增殖等阶段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病原在节肢动物体内 发育的四种类型
1、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发育,无 繁殖,如丝虫蚊体期。 2、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
上 下
节肢动物的生态学
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 统生态学等。 1、个体生态学:研究环境因 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等生理行为的 相互关系及影响。 常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湿 度、光照、生物因素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2、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地域)
上 下
蚊与疾病的关系
1、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 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 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2、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3、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 伊蚊。 4、登革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上 下
蚊的防制:
1、环境防制:改变蚊孳生的环境 和小生态环境。 2、化学防制:杀虫剂、如菊酯类 杀虫剂、有机磷类 等、蚊香。 3、生物防制:Bti—14,Bs制剂, 养鱼,大链壶菌等。 4、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 超声波驱蚊等。
上 下
内部构造: 与流行病学有关的系统主要 为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纲特征
具有头、胸、腹三大部分,头上有触角,有六条腿,两对翅膀等。
蛛形纲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等。
内部结构特征
消化系统
包括口器、食道、嗉囊、胃、肠、肛门等部 分。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血窦等部分。
呼吸系统
包括气孔、气管、肺等部分。
生殖系统
莱姆病、斑疹伤寒等。
防治措施
避免蜱虫叮咬,使用驱虫剂等。
苍蝇
常见种类
家蝇、绿蝇、麻蝇等。
防治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使用蝇拍等。
生态习性
喜食腐败食物,繁殖能力强。
传播疾病
霍乱、伤寒、痢疾等。
蟑螂
01
常见种类
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等。
传播疾病
无直接传播疾病,但可携带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
03
02
生态习性
喜栖息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医学节肢动物通过叮咬、刺蜇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如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此外,医学节肢动物还能引起各种皮肤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如虫咬性皮炎、胆道蛔 虫病等。
在一些地区,医学节肢动物还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征
医学节肢动物的繁殖和大量出 现也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和公共 卫生问题。
控制和防治医学节肢动物的措施
加强环境管理
减少适合医学节肢动物生存的环境, 如垃圾堆积、污水排放等。
使用化学防制方法
使用杀虫剂或驱虫剂来消灭或减少医 学节肢动物的数量。
物理防制方法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马陆类
又称“千足虫”,一般不危害人体健康,但部分种类可分泌刺 激性毒液。
03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体型微小
医学节肢动物大多数体型 微小,如蚊子、蜱虫等, 体长通常在几毫米以内。
分段身体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 部分,各部分之间由细的 腰部连接。
附肢多样
具有多种类型的附肢,如 触角、口器、足等,用于 感知环境、取食和移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概述当前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包括分类、生态、生理、病理等方面 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
医学节肢动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够传播疾病、寄生或毒害人类和动物的节肢动物,包 括昆虫纲和蛛形纲中的一些种类。
分类
根据形态学、生态学和医学重要性等方面的特征,医学节肢动物可分为多个类 群,如蚊、蝇、蚤、虱、蜱、螨等。每个类群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医学 意义。
蛛形纲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蜱类
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等, 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 等疾病。
螨类
如疥螨、尘螨等,可引起 人体皮肤炎症和呼吸道过 敏症状。
蜘蛛类
大部分蜘蛛对人体无害, 但少数种类如黑寡妇蜘蛛、 棕遁蛛等毒性较强,可致 人中毒。
多足纲
蜈蚣类
部分大型蜈蚣可分泌毒液,引起人体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 。
06
总结与展望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认识与总结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
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无 脊椎动物,包括昆虫纲、蛛形纲等多个类 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09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09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杀虫剂主要有以下6类:
①有机氯杀虫剂: 为第一代杀虫剂,已禁止使用. ②有机磷杀剂, 第2代杀虫剂,主要用于公共场所、
疫区以及垃圾处理场等.
19
③氨基甲酸酯杀虫剂:高效、低毒、不 污染环境。但产量低,成本高,对哺乳动物毒性 大。 ④拟除虫菊酯:为第三代杀虫剂,,具有广 谱、高效、击倒快、残效长、降解快、毒性低等 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比较理想的杀虫剂并适 合于多种公共卫生场所。 ⑤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阻碍或干扰昆虫 正常发育而致死亡。 优点是特异性强、生物活性高、
③发育繁殖式:不但发育变态,而且数量增加。
如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和繁殖。
④经卵传递式:不仅繁殖,并能侵入♀卵巢,经 卵传递下一代,使下一代也具有感染率。如蜱传森林脑炎病毒。
14
⒊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在虫媒病的调查中,要判断一个地区, 某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就是某种节肢动物, 必须有确切的证据:
⑴生物学的证据: ①这种节肢动物必须吸人血或舐吸人的食 物(以吸人血最重要)与人关系密切。 ②数量多,是当地常见种类或优势种类。 ③寿命长,能确保病原体在昆虫体内完成 发育增殖所需要的时间。
传病方式可分两类:
⑴机谢性传播:
病原体附着在节肢动物的体表或体内,
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但必须保持 感染力, 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和 输送的作用。 如苍蝇传性传播:
病原体必须在病媒节肢动物体内,经 过发育繁殖而成为感染期,然后随节肢 动物吸血、摄食、排泄等活动传播。 节肢动物体是病原体生活史不可缺少 的重要的环节。
节肢动物不仅为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发育繁殖场所,并且起 着长期储存病原体,扩大了传播范围作用,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3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分头、胸、腹3部分。触角1对,足 3对, 常具2对翅膀。
●种类多,是医学节肢动物中研究最深入部 分,与医学有关昆虫称为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研究医学昆虫的科学叫医学昆虫学 (Medical Entomology) 。
●常见医学昆虫有:蚊、蝇、白蛉、蠓、蚋、 虻、蚤、虱、臭虫、锥蝽、蟑螂、桑毛虫、 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
⑷ 寄生:许多可寄生于人畜体内或体表。 ●蝇类幼虫寄生可引起蝇蛆病(myiasis),多 见于热带、亚热带和牧区。 ●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好发人 足趾间,热带美洲和非洲多见,数以万计。 ●疥螨寄生引起疥疮 (scabies),广布世界。 ●蠕形螨引起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粉 螨、跗线螨等侵入肺 、肠、尿道可引起肺螨 病、肠螨病、尿螨病等。
●附肢(足、触角、触须 等)也分节,“节肢动物” 的名称由此而来。
2.2 体表骨骼化,因而其体壁又称为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骨 骼主要由几丁质 等组成。
2.3 循环系统开管式,体腔又称为血腔。 ●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循环系统。 ●体腔内充满了血液,因而又叫血腔。 ●血液一般无红细胞,不具载氧功能,体内 气体交换通过呼吸系统完成。
●变态可分2大类型,即全变态和不全变态。
4.3全变态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生活史 有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各期在外部形 态、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特点是经历1个蛹期。
●全变态医学昆虫有 双翅目、蚤目、鳞翅 目、膜翅目、鞘翅目 等。
成虫 蛹 卵
幼虫
4.4不全变态
◆森林脑炎病毒——全沟硬蜱体内增殖并能经 卵传递——叮咬人或动物而使其感染。
●节肢动物幼虫感染病原体,但不传播,经卵 传递至下一代幼虫才有传播能力。 ◆恙螨的幼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垂直传 播到子四代仍具有感染力。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法医(法学)昆虫学 (Forensic Entomology)
通过在尸体上发现昆虫的种类,发 育状况,生物学特性,估计尸体的死亡 时间,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
商业利益纠纷判定的依据。
国家间
几种重要医学昆虫
昆虫纲
Insecta
分头,胸,腹三部 触角 2 对 有复眼或/和单眼 足3对 1--2 对翅或无翅
An outbreak of bacteremia due to B. quintana has been reported among homeless people in Seattle, and the seroprevalence is high among homeless people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大劣按蚊 ,微小按蚊 ;
丝虫: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致倦库蚊,中华按蚊
流行性乙 三带喙库蚊,
型脑炎: 白纹伊 蚊
登 革 热: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
白纹伊蚊
蝇 (fly)
蝇的形态特征
触角短,3 节,第 3 节有触角芒。 复眼显著。雄:接眼式,雌:离眼式。 单眼 3 个,在头顶部构成单眼区。 口器发达,舐吸,刺吸的摄食功能。 翅脉简单,6 条纵脉,不分支。 腹部分节,可见 4--5 节。 幼虫蛆状,头部极小,大部缩入胸部之内,
季节活动:温暖季节开始;对宿主反应敏感。
与疾病的关系
1. 直接危害:叮刺;蜱瘫痪。 2. 传播疾病:
特点 传播病原体种类最多; 耐饥力强,寿命长,终生带病原体; 有经卵和经变态发育期传递病原体的能力; 病原体在蜱体内器官广泛散布,有利于多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04
医学节肢动物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造 成较大威胁。
0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医学节肢
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
当前,医学节肢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体传播机制、生态习
03
性、防治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疾病的症状与危害
疟疾
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头痛、寒 战、出汗等,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
、肝脾肿大等危害。
鼠疫
鼠疫的症状包括高热、淋巴结肿大、 咳嗽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休
克等危害。
登革热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头痛、 关节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 、休克等危害。
炭疽
炭疽的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出 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等危害。
制、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防治措施方面,研发出了一些新型的 杀虫剂和防治方法,有效降低了医学节
肢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的深入,医学节肢动物研究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基础与应 用研究的结合,为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05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医学节肢动物的传播疾病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研究进展 •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0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叮咬人 或寄生于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 性损害的节肢动物。
分类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胎仿 蜂 巢 轮•来自小结•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有—— 、——;其传病方式有—— 、——。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 昆虫的生活史分——、——。
七、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1.综合防治的定义
WHO定义为: 应用所有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 经济合算的方式,取得有效的媒介抑制。
2.综合防治的内容
环境防制 物理防制 化学防制
生物防制
遗传防制
法规防制
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如:涂驱虫剂驱蚊香露等
昆虫纲概述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1.头部 口器为头部最重要的器官,其类型与昆虫 传播疾病有关。 ①咀嚼式 ②舐吸式 ③刺吸式
2.胸部
为运动中心 胸分3节,各节有一对足,跗节末端有一对 爪; 有的昆虫仅有1对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如蚊、蝇; 脉序是各类昆虫的分类依据。
3.腹部 营养和生殖中心 由11节组成,末端数节变为外生殖器,可 作为分类依据。
六、传播媒介的判定
病媒节肢动物判定
•生物学依据 •流行病学依据 •实验室依据
•自然感染的依据
反生物战
由于节肢动物可携带多种病
原体、并能进行生长繁殖及 活动播散,故其在生物战中 意义重大
• 抗日战争:731部队
• 抗美援朝战争
• 1932~1933年,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建立
了细菌战实验室和大规模生产生物武器的工厂, 1936年,在哈尔滨扩建为细菌武器研制机构(即 731部队),大规模研制生产细菌武器。 • 1940~1944年,日军多次在中国浙江的宁 波、湖南的常德等11个县市,用飞机投撒污染 鼠疫杆菌的跳蚤,造成当地鼠疫流行,先后有 1000多人发病死亡;1940年,仅宁波一地就发 病99人,死亡98人。 • 美军及某些欧洲国家也曾研制过生物武器。 美军在侵朝战争中,仅从1952年1月28日到3月 31日,对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细菌武 器即达数百次之多。主要使用飞机投掷死鼠、 跳蚤、蚊子、苍蝇、小动物及其他杂物,散布 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等, 引起了朝鲜居民鼠疫、霍乱病的发生。

节肢动物概论、蚊、蝇

节肢动物概论、蚊、蝇

A newly emerged Anopheles larva
Anopheles mosquitoes Eggs present a pair of lateral floats and are laid singly on the water surface, while larvae lay in a horizontal
六、防制
1、环境防制:根本是消除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 2、物理防制:捕(捕蝇绳、毒蝇沙)、打(苍蝇拍)
隔离等; 3、化学防制:杀虫剂 4、生物防制:引入天敌
杀虫剂
1、有机氯类:DDT,六六六 2、有机磷类:敌百虫,马拉硫磷 3、氨基甲酸酯类:混灭威(landrin),残杀威(propoxur) 4、拟除虫菊酯类:丙烯菊酯等 5、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烯虫酯、灭幼脲
Wing scales of Aedes. The scales which are attached to veins are thin and elongated.
Male genitalia of mosquitoes. Note the 2 angulated structures with fine teeth. These are the claspers used for holding the female during copulation.
1、直接危害:节肢动物本身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引起疾病称昆虫病。
1)骚扰和吸血 2)螯刺和毒素 3)过敏反应 4)寄生
Child's arm exhibiting papular rash due to Sarcoptes scabiei
Demodex folliculorum
Demodex folliculorum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PPT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PPT课件





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躯体分节,左右对称;体壁 由几丁质的外骨骼构成;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循环系 统开放式,体腔即为血腔,其内充满血淋巴。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最重要的有5个纲,即昆虫纲、蛛 形纲、唇足纲、甲壳纲及倍足纲。其中,昆虫纲和蛛形 纲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昆虫纲(Insecta):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1对,大多虫种都有1对复眼,有的还有单眼。胸部分3节, 有足3对,翅1~2对,但有些种类无翅;通过气门呼吸。 主要的有蚊、蝇、白蛉、蚤、虱、臭虫及蜚蠊等。 蛛形纲(Arachnida:分头胸和腹两部分或头、胸、腹 愈合为躯体。无触角,成虫和若虫均有4对足,幼虫仅有 3对足。无翅,亦通过气门呼吸。具有医学意义的主要有 蜱、螨类、蝎及某些. 直接危害:包括吸血、骚扰;刺螫、毒害;引起超敏反应;直接寄生。 2. 间接危害: 媒介节肢动物:能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媒介节肢动物。 虫媒病:由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其传播方式分为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 (1)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和 (或)繁殖 才具有感 染力,从而引起疾病的传播,称为生物性传播。 1) 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形态的改变,而无数量的增加。 2) 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数量的增加,而无形态的改变。 3) 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形态的改变,而且还通过繁 殖使数量不断增加。 4) 经卵传递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繁殖,还可侵入卵巢,经卵传 递给下一代甚至多代。 (2)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既无形态改变,又无数量的增 加,但仍具有感染力。节肢动物仅起携带和传递作用。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1. 环境防制:通过环境改造和环境治理,控制或消灭医学节 肢动物的孳生地;这是医学节肢动物防制的根本措施。 2. 化学防制:采用有效杀虫剂或驱避剂,杀灭或驱避医学节 肢动物。 3. 物理防制:采用光、电、声、热等物理手段以杀灭医学节 肢动物。 4. 生物防制:利用昆虫的天敌或其代谢产物杀灭医学节肢动 物。 5. 遗传防制:通过改变或置换医学节肢动物的遗传物质,减弱 其生存或繁殖能力,从而控制或消灭它们。 6. 法规防制:制定必要的法律或法规条款,依法防制医学节肢 动物。

医学: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医学节肢动物
生态治理
通过改善环境、调整生态结构等手段,从源头上减少医学节肢动物 的滋生,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问 题,以提高全球的防治水平。
04
医学节肢动物与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分解有机物
医学节肢动物如昆虫和蜘蛛等,能够分解动植物残骸和其他有机物, 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鼠疫
由鼠疫杆菌引起,通过跳 蚤叮咬传播,导致高热、 淋巴结肿大、出血等症状。
疾病的症状与防治
症状
01
不同疾病的症状各异,但通常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关节痛
等。
预防
02
采取措施减少医学节肢动物的滋生和繁殖,如清理垃圾、消除
积水等。使用蚊帐、驱蚊液等个人防护措施。
治疗
03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疟药治疗疟疾、
3
生态恢复
通过植被恢复和环境改善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 险。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重点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进化
总结词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繁殖机制和进化历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其传播疾病。
详细描述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进化,包括其生活习性、繁殖机制、种群分布和 演化历程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传播疾病。这些研 究结果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分布与习性
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主要栖息在 人类居住的环境中。
习性
医学节肢动物的习性各异,如蚊虫喜 欢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活动,而恙螨则 喜欢寄生在人体皮肤上。

第12章医学节肢动物共22页

第12章医学节肢动物共22页
2. 变态节肢动物从幼虫发育到成虫所经历的形态、 生理和生活习性等一系列的改变称为变态。根据生活史 阶段是否有成蛹期又分为全变态和半变态。经过卵、幼 虫、蛹、成虫四个发育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和生活习 性完全不同的称为全变态(完全变态),如蚊、蝇、蚤 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的称为半变 态(不完全变态),如虱、蟑螂的发育。
第1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三、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方式
1. 直接危害 指节肢动物本身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表现 有:①直接寄生人体:如人疥螨寄生皮内引起疥疮。② 骚扰和吸血:如蚊、蚤。③引起过敏反应:因为节肢动 物的分泌物、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是过敏原,如尘螨 能引起哮喘。④毒物伤害:如毒蜘蛛、松毛虫等。
一、 蚊
1、与疾病有关的蚊类有按蚊、库蚊、伊蚊三属。
2、成蚊的口器(喙)如针,为典型的刺吸式口器, 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构造。
3、生活史蚊的发育为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 虫、蛹、成虫4个阶段。
4、生态习性按蚊、库蚊多栖息于人房、畜舍,昼 伏夜出;伊蚊栖息于野外,白天活动。雌蚊吸食 人或动物血液,吸血后卵巢才能发育。
三、 蚤、虱、蜱、螨
4、恙螨 发育分7期。仅幼虫期寄生于动物或人体吸血。鼠是恙
螨主要的动物宿主。当叮咬人体吸血时,携带的恙虫病立 克次体经伤口进入体内引起感染。病原体可以经卵传递给 下一代而成为储存宿主。
5、疥螨 发育分5期,寄生于人体皮肤薄嫩处。具有螯肢,如钳
状,尖端有小齿,还有前跗爪。凭借这两种结构,疥螨在 皮下开掘隧道,引起皮肤损伤、过敏反应及炎症。通过直 接密切接触在人群中传播。
第1节概述
学习目标
1. 解释医学节肢动物、全变态、半变态、 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的概念

节肢动物概论

节肢动物概论
在昆虫体内诱导产生抗菌蛋白、凝集素、 酚氧化酶等,用于生产广谱性抗菌、抗 病毒、抗肿瘤生物制剂
整理课件
昆虫作为基础研究的模型
应用最广泛的是果蝇
昆虫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利用
通过对尸食性昆虫的系统研究为 某案件中死亡时间、作案现场(场所) 等多方面,提供依据
整理课件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害虫防治上监测虫情
(卫生杀虫剂)
整理课件
昆虫仿生之作为
• 模仿蝴蝶色彩和花纹的军事设施 • 模仿蜂巢六角形架构的建筑 • 模仿蝶翅表面细微结构制作防伪纸
币和信用卡 • 模仿萤火虫发光原理,制成冷光源 • 仿昆虫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机械能
整理课件
当前热点
• 仿昆虫飞行器研制虫型机器人或飞机 • 仿昆虫触角感受器开发生物传感器 • 仿昆虫视觉及其控制机理进行机器人
导航 • 仿昆虫表面微结构研制新型脱黏附和
防伪技术 • 仿昆虫感觉系统研制声纳/反声纳装置
整理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学≫的学习内容
• 医学昆虫学研究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
物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与疾 病的关系及防制措施
• 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虫媒病 • 传播虫媒病的节肢动物——病媒昆虫
(vector)
整理课件
学习≪医学节肢动物学≫的
目的
控制和预防医学节肢动物所 传播的虫媒病及它们造成的 直接危害
如何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消 灭传染病和危害
整理课件
任务
种类鉴定和分类研究 生物学研究 传病和致病关系研究 防治(防制)研究
整理课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 主要热带病,除两类外,其余均为虫媒传 染病

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

我国常见蚊种
❖ 防制原则
1. 孳生地处理 2. 灭蚊幼虫:化学及生物手段 3. 灭成蚊 (1)室内速杀 (2)室内滞留喷洒灭蚊 (3)室外灭蚊
疥螨 itch mite
形态
生活史与行为
1. 生活史:卵 幼虫 前若虫 后若虫 成虫
雄成虫与雌后若虫多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交配 雌虫于宿主皮内隧道产卵
5. 栖息习性: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 6. 季节消长和越冬
与温度、湿度和雨量等关系密切 以成蚊越冬,以卵越冬,以幼虫越冬
蚊传播的疾病
1. 疟疾:按蚊 2. 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3. 登革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4. 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 5. 黄热病:埃及伊蚊
❖ 定义
❖ 分类
1. 蛛形纲 3. 甲壳纲 5. 倍足纲
2. 昆虫纲 4. 唇足纲
Insecta(昆虫纲)
Arachnida(蛛形纲)
尘螨
疥螨
蠕形螨
Crustacea(甲壳纲)
Cyclops 剑水蚤
Chilopoda (唇足纲) 蜈蚣 Centipede
Diplopoda(倍足纲) 马陆 Millipede
❖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1. 生物学的证据 与人的关系密切,优势种,寿命
2. 流行病学的证据 地理分布、季节消长与虫媒病一致
3. 实验室证据 4. 自然感染的证据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1. 环境治理: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 2. 物理防制:热、光、声、电 3. 化学防制:杀虫剂、驱避剂 4. 生物防制:捕食性生物和致病性生物 5. 遗传防制 6. 法规防制
流行与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下
上 下
医学节肢动物:指与医学有关, 医学节肢动物:指与医学有关, 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物。 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物。 医学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是研究节肢动物 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 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 理分布, 理分布,与传病的关系及防制措施 的科学。 的科学。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形态: 形态:
1、成虫 、
动画
头部:复眼一对,触须一对、触角15节 头部:复眼一对,触须一对、触角15节、分柄 15 梗节和鞭节,每节有触角轮毛, 节、梗节和鞭节,每节有触角轮毛,轮毛的长 疏密是蚊雌雄鉴别的特征之一, 短、疏密是蚊雌雄鉴别的特征之一,蚊为刺吸 式口器。 式口器。 胸部:翅一对、足三对、平衡棒一对。 胸部:翅一对、足三对、平衡棒一对。 腹部:分11节,2-8节明显。 腹部: 节 节明显。 节明显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三属蚊成蚊区别: 三属蚊成蚊区别:
按蚊 库蚊 伊蚊
三属蚊生活史各期的主要鉴别
上 下
生活史: 生活史:
蚊属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 四个时期,即:

→幼虫→蛹→成虫
(蜕皮4次) 分四龄 水中 陆地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但在实验室可活 到1至2个月;雌蚊至少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上 下
节肢动物的生态学
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 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1、个体生态学:研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 、个体生态学: 等生理行为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常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湿度、光照、 常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湿度、光照、生物因素
上 下
昆虫模式图:
返回
蚊喙结构: 蚊喙结构:
上内唇 上颚 下颚 下唇 舌 返回
咀嚼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返回
蚊翅: 蚊翅:
返回
成蚊模式图:
触角 触须 复眼
蚊喙 头 胸 腹
返回
按蚊幼虫
库蚊幼虫
返回
按蚊幼虫: 按蚊幼虫:
掌状毛
背板
返回
蚊蛹: 蚊蛹: 按蚊
尾鳍毛 呼吸管
库蚊
返回
蚊卵: 蚊卵:
库蚊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发育与变态
变态: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 变态: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生理功能, 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和本能上的 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的总和称为变态。 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的总和称为变态。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全变态: 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各期之间在形 幼虫→ 成虫, 态上、 上均各不相同,如蚊、蝇等。 态上、生活习性 上均各不相同,如蚊、蝇等。 不全变态: 不全变态:卵→幼虫(若虫)→成虫,幼虫与成 幼虫(若虫)→成虫, )→成虫 虫形态与习性相似。 虫形态与习性相似。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病原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的四种类型
1、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发育,无繁殖,如丝虫蚊体期。 、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发育,无繁殖,如丝虫蚊体期。 2、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但无形态变化,如蚤传鼠 、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但无形态变化, 疫杆菌。 疫杆菌 3、发育增殖式:上二者兼有之,如:疟原虫蚊体期。 、发育增殖式:上二者兼有之, 疟原虫蚊体期。 4、经卵传递式:病原体经卵传给下一代,如蚊传乙型脑 、经卵传递式:病原体经卵传给下一代, 炎等。 炎等。 虫媒病( ):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 虫媒病(arbo-disease):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 ): 的疾病,在传染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的疾病,在传染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节肢动物的防制
环境防制:改造节肢动物孳生、栖息的环境; 1、环境防制:改造节肢动物孳生、栖息的环境; 化学防制:杀虫剂,驱避剂,引诱剂等; 2、化学防制:杀虫剂,驱避剂,引诱剂等; 3、生物防制:利用天敌或其代谢物防制害虫; 生物防制:利用天敌或其代谢物防制害虫; 物理防制:利用声、 热等捕杀或驱赶害虫; 4、物理防制:利用声、光、电、热等捕杀或驱赶害虫; 遗传防制:改变害虫的遗传物质; 5、遗传防制:改变害虫的遗传物质; 6、法则防制:通过国家制定或公布条例,以防止害虫 法则防制 通过国家制定或公布条例, 通过国家制定或公布条例 入境。 入境。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2、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地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地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群落: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的集合。 群落: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的集合。
上 下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1、直接危害 、
骚扰和吸血: (1)骚扰和吸血:蚊、虱等吸血 (2)螫刺和毒害:蜈蚣、刺咬人 螫刺和毒害:蜈蚣、 过敏反应:尘螨、 (3)过敏反应:尘螨、粉螨等引起的过敏 寄生:蝇幼虫、 (4)寄生:蝇幼虫、疥螨的寄生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虫体左右对称,身体和附肢既是分节, 1.虫体左右对称,身体和附肢既是分节,又是 虫体左右对称 对称结构。 对称结构。 2. 体表骨骼化 3. 具开放性的循环系统 4. 生活史中有蜕皮和变态现象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昆虫纲:如蚊、 虱等,种类最多。 昆虫纲:如蚊、蝇、蚤、虱等,种类最多。 蛛形纲:如蜱、 蛛形纲:如蜱、螨、蜘蛛、蝎等 蜘蛛、 甲壳纲:多作为一些寄生蠕虫的中间宿主,如蟹、 甲壳纲:多作为一些寄生蠕虫的中间宿主,如蟹、 蛄、剑水蚤等 唇足纲: 唇足纲:如蜈蚣 倍足纲:如马陆,百足之虫, 倍足纲:如马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蠕形纲: 蠕形纲:舌形虫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2、间接危害: 指节肢动物传播疾病。节肢动物传 、间接危害: 指节肢动物传播疾病。 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传播疾病的方式: 传播疾病的方式: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形态数量上均未发生变化; ①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形态数量上均未发生变化;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 ②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 增殖、发育增殖等阶段; 增殖、发育增殖等阶段;
为止,我国尚无病例的报道。 为止,我国尚无病例的报道。
上 下
蚊的防制: 蚊的防制:
1、环境防制:改变蚊孳生的环境和小生态环境。 、环境防制: 2、化学防制:杀虫剂、如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 、化学防制: 类等、蚊香。 3、生物防制:Bti-14,Bs制剂,养鱼,大链壶菌 、生物防制: 等。 4、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超声波驱蚊等。 、物理防制:
伊蚊: 伊蚊:小型容器或坑内积水。
上 下
生态与生理
2、吸血习性:雄蚊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及花蜜为食。 、吸血习性:雄蚊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及花蜜为食。 雌蚊吸血是为了产卵的需要,不同蚊种吸血对象不同。 雌蚊吸血是为了产卵的需要,不同蚊种吸血对象不同。 3、栖息习性: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 、栖息习性: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 4、交配与产卵 、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节肢动物被判定是传媒的标准
虫媒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工作中, 虫媒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工作中,判定传播媒介是一项 重要工作。 重要工作。 1、生物学的证据 、 a. 与人的接触关系密切 b. 必须有较大数量 c. 个体必须有较长寿命 2、流行病学的证据:在某种虫媒病发生流行时,媒介节肢动 、流行病学的证据:在某种虫媒病发生流行时, 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相一致或基本一致。 相一致或基本一致。 3、病原学证据:实验室感染和自然感染 、病原学证据: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上 下
蚊(Mosquito) )
蚊属于双翅目、蚊科, 蚊属于双翅目、蚊科,医学以按蚊 库蚊属和伊蚊属三属较重要。 属、库蚊属和伊蚊属三属较重要。
成虫形态特点: 成虫形态特点:
喙细长; ① 喙细长 ② 翅脉特殊,翅脉与 翅缘有鳞片; 翅脉特殊, 翅缘有鳞片;
足细长,覆有鳞片; ③ 足细长,覆有鳞片;
上 下
蚊与疾病的关系
1. 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 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按蚊。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按蚊。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2. 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3. 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 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 4. 登革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登革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5.黄热病:埃及伊蚊,我国也将其定为甲类传染病,但迄今 黄热病:埃及伊蚊,我国也将其定为甲类传染病, 黄热病
上 下
生活史特点: 生活史特点:
1、各个时期的形态及习性截然不同。 2、虫卵、幼虫、蛹期均在水中发育。 3、雄蚊不吸血,而雌蚊吸血与产卵 有关。 4、蚊子吸血的机制不清楚,可能与类 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基有关。 上 下
生态与生理
动画
1、孳生习性: 、孳生习性:
按蚊:稻田、沼泽、水库、泉潭等清 按蚊 洁水体。 库蚊: 库蚊:污水坑、下水道、粪 坑、化 粪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