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节肢动物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的公共卫生意义和国际合作
公共卫生意义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传播的疾病可 能造成广泛的公共卫生危害。
国际合作
针对全球性的节肢动物传播疾病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 流,共同研究防治措施和方法,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05
学习和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 建议和展望
学习医学节肢动物的建议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繁殖方式
具有无性与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前者进行裂体繁殖,后者进行孤雌生殖;雌虫可 产卵茧或卵胎棒,在宿主皮下或组织内卵化。
生命周期
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阶段,有些种类有宿主转换。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分布
生态习性
喜温暖、潮湿、荫蔽的环境,如草丛、石缝、沼泽等;喜群居,常营寄生或 捕虫学、动物学等基础知识,并对医学节肢动物常见类群进行深入了解。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
医学节肢动物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
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学习者需要了解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掌握相关防治知识和技能。
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01
完善疾病监测和预警 体系
建立健全医学节肢动物相关疾病的监 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医学节肢动物具有跨国传播的特点,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03
提高公众认知和意识
加大对医学节肢动物及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氛围。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传播的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PPT课件
为食。
03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传播疾病
传播细菌性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如蚊子、苍蝇等可以携带和传播细菌, 引起细菌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鼠疫等。
传播病毒性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还可以传播病毒性疾病,如黄热病、登 革出血热、寨卡病毒感染等。
传播寄生虫病
医学节肢动物还能传播一些寄生虫病,如丝虫病、利 什曼病等。
改进方向。
防治策略
全民参与策略
倡导全民参与,提高公众对医学节肢动物防治的 认识和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
系统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防治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联 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防治工作机制。
ABCD
科学防治策略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策略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防治工作,提高防 治效果和可持续性。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01
医学节肢动物可以传播各种疾病,如鼠疫、斑疹伤寒、恙虫病 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02
有些医学节肢动物还会叮咬人,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影响生活质量。
医学节肢动物的存在还会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如破坏房屋结
03
构、污染水源等。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种类介绍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够传 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的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
蜈蚣等。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有蚊子、 苍蝇、跳蚤、虱子、恙螨等。
这些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 身体分节、具有复眼和触角等。
地理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范围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不同种类的医学节肢动物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区域,例如蚊子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 带地区,而虱子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03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传播疾病
传播细菌性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如蚊子、苍蝇等可以携带和传播细菌, 引起细菌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鼠疫等。
传播病毒性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还可以传播病毒性疾病,如黄热病、登 革出血热、寨卡病毒感染等。
传播寄生虫病
医学节肢动物还能传播一些寄生虫病,如丝虫病、利 什曼病等。
改进方向。
防治策略
全民参与策略
倡导全民参与,提高公众对医学节肢动物防治的 认识和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
系统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防治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联 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防治工作机制。
ABCD
科学防治策略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策略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防治工作,提高防 治效果和可持续性。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01
医学节肢动物可以传播各种疾病,如鼠疫、斑疹伤寒、恙虫病 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02
有些医学节肢动物还会叮咬人,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影响生活质量。
医学节肢动物的存在还会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如破坏房屋结
03
构、污染水源等。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种类介绍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够传 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的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
蜈蚣等。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有蚊子、 苍蝇、跳蚤、虱子、恙螨等。
这些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 身体分节、具有复眼和触角等。
地理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范围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不同种类的医学节肢动物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区域,例如蚊子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 带地区,而虱子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 结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包括昆虫、蜘 蛛、蜈蚣等。它们通常具有六条腿或八条腿,是地球上 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 有机物、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同时,一些医学节肢动物 也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 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如蚊子、蝇、白蛉等,蛛形 纲动物如蜱、恙螨等。
这些动物因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常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其种类有助于更好地防 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更为密集,这与适 宜的气候条件有关。
0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 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等手段,有效控制医学节肢 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医学 节肢动物的传播和防控挑战。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习性和传播疾病机制,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 是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等方面。
02
针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技术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控 制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播提供了 有力支持。
目录
• 引言 •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 结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包括昆虫、蜘 蛛、蜈蚣等。它们通常具有六条腿或八条腿,是地球上 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 有机物、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同时,一些医学节肢动物 也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 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如蚊子、蝇、白蛉等,蛛形 纲动物如蜱、恙螨等。
这些动物因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常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其种类有助于更好地防 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更为密集,这与适 宜的气候条件有关。
0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 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等手段,有效控制医学节肢 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医学 节肢动物的传播和防控挑战。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习性和传播疾病机制,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 是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等方面。
02
针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技术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控 制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播提供了 有力支持。
2024年度医学寄生虫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传播丝虫病等疾病,生活在隐蔽 、潮湿的地方,以吸血为生。
2024/2/2
蚊 蝇 蚤 蠓
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生 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个阶段。
传播鼠疫等疾病,寄生在啮齿动 物体表,以吸血为生。
8
蛛形纲
01
02
03
蜱
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 疾病,寄生在哺乳动物体 表,以吸血为生。
2024/2/2
26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 免与节肢动物接触,减
少感染风险。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成功控制了蚊媒传播的 疟疾疫情。
案例二
某旅游景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 治等,有效控制了蜱虫传播的莱姆病疫情。
案例三
某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成功避 免了医源性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的感染事件。
15
04
诊断与防治方法
Chapter
2024/2/2
16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步 判断。
01
02
免疫学检查
03
检测患者体内寄生虫特异性抗体 ,辅助诊断。
04
2024/2/2
病原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形态、结 构特征,确定寄生虫种类。
分子生物学检查
应用PCR等技术检测寄生虫DNA 或RNA,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4/2/2
18
常见药物及使用方法
阿苯达唑
广谱抗寄生虫药,对 多种寄生虫有良好疗 效,口服给药。
吡喹酮
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 、囊虫病等,口服给 药。
氯喹
用于治疗疟疾等寄生 虫病,口服或注射给 药。
2024/2/2
蚊 蝇 蚤 蠓
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生 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个阶段。
传播鼠疫等疾病,寄生在啮齿动 物体表,以吸血为生。
8
蛛形纲
01
02
03
蜱
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 疾病,寄生在哺乳动物体 表,以吸血为生。
2024/2/2
26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 免与节肢动物接触,减
少感染风险。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成功控制了蚊媒传播的 疟疾疫情。
案例二
某旅游景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 治等,有效控制了蜱虫传播的莱姆病疫情。
案例三
某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成功避 免了医源性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的感染事件。
15
04
诊断与防治方法
Chapter
2024/2/2
16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步 判断。
01
02
免疫学检查
03
检测患者体内寄生虫特异性抗体 ,辅助诊断。
04
2024/2/2
病原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形态、结 构特征,确定寄生虫种类。
分子生物学检查
应用PCR等技术检测寄生虫DNA 或RNA,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4/2/2
18
常见药物及使用方法
阿苯达唑
广谱抗寄生虫药,对 多种寄生虫有良好疗 效,口服给药。
吡喹酮
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 、囊虫病等,口服给 药。
氯喹
用于治疗疟疾等寄生 虫病,口服或注射给 药。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PPT课件
实验室感染
指在实验室内以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病原 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发育或增殖至具有 感染性并能够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
自然感染
指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 肢动物,在实验室分离到自然感染的 病原体。 对于寄生原虫或蠕虫,还需要查到感 染期虫体,如微丝蚴。
我国主要虫媒病
1)蜱媒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
2)恙螨传播:恙虫病等
3)蚊媒病:疟疾、丝虫病等 4)蚤传播:鼠疫等 5)虱传播:虱媒回归热等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1、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2、综合防治的目标是种群 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数量,缩短其寿命,将 其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程度。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 的发育或(和)繁殖才具有感染力,从而 引起疾病的传播。
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 一定的发育阶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
的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生物性传播
繁殖式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 殖,数量增加而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
遗传防治
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 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 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法规防治
检疫 卫生监督 强制防治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化学防治46第二代杀虫剂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化学防治47敌敌畏保鲜青菜化学防治48第三代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如电蚊香片等电热液体蚊香电蚊香化学防治49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节肢动物正常发育优点生物活性高作用特异性强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小化学防治50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51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纲特征
具有头、胸、腹三大部分,头上有触角,有六条腿,两对翅膀等。
蛛形纲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等。
内部结构特征
消化系统
包括口器、食道、嗉囊、胃、肠、肛门等部 分。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血窦等部分。
呼吸系统
包括气孔、气管、肺等部分。
生殖系统
莱姆病、斑疹伤寒等。
防治措施
避免蜱虫叮咬,使用驱虫剂等。
苍蝇
常见种类
家蝇、绿蝇、麻蝇等。
防治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使用蝇拍等。
生态习性
喜食腐败食物,繁殖能力强。
传播疾病
霍乱、伤寒、痢疾等。
蟑螂
01
常见种类
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等。
传播疾病
无直接传播疾病,但可携带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
03
02
生态习性
喜栖息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医学节肢动物通过叮咬、刺蜇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如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此外,医学节肢动物还能引起各种皮肤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如虫咬性皮炎、胆道蛔 虫病等。
在一些地区,医学节肢动物还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征
医学节肢动物的繁殖和大量出 现也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和公共 卫生问题。
控制和防治医学节肢动物的措施
加强环境管理
减少适合医学节肢动物生存的环境, 如垃圾堆积、污水排放等。
使用化学防制方法
使用杀虫剂或驱虫剂来消灭或减少医 学节肢动物的数量。
物理防制方法
《医学节肢动物》课件
传播疾病的方式
直接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通过叮咬或刺螫将病原体直接注入 人体内,引发感染。
间接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 等方式间接传播给人类。
媒介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作为媒介,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 播到另一个宿主。
常见疾病及其症状
疟疾
发热、寒战、出汗、头痛、肌 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
分布与习性
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 有分布,但不同种类的分布区域有所 不同。
习性
医学节肢动物的习性也各不相同,如 蚊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而 蚤则主要寄生在宿主体表。
生物学特征
外形特征
生命周期
医学节肢动物的外形特征因种类而异 ,但一般来说都比较微小,需要借助 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医学节肢动物》课件
目 录
•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 医学节肢动物的未来研究展望
0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够传播 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 ,如蚊、蝇、蚤、虱等。
分类
医学节肢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双翅目和蚤目等,其中 双翅目包括蚊、蝇、蠓等,蚤目 包括蚤类。
03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预防措施
环境管理
保持环境整洁,减少适 宜节肢动物生存的场所
。
个人防护
使用驱避剂,穿长袖长 裤等。
健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
提高人们对节肢动物的 认识,了解其危害。
生态控制
利用天敌或环境条件影 响节肢动物的繁殖。
治疗方法
局部处理
《医学节肢动物》课件
寄生与掠食
一些医学节肢动物如螨虫、蚤类 等,会寄生在其他动物体表或体 内,掠食它们的血液或组织,影
响动物的健康和生存。
传播疾病
动物也是许多病原体的易感群体, 医学节肢动物可能将疾病传播给动 物,导致动物疫情的爆发。
影响生态平衡
医学节肢动物对动物的危害可能进 一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环境的危害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 医学节肢动物的未来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学节肢 动物传播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鼓 励公众积极参与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环境治理
清理生活垃圾、减少水源污染 、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条件,破坏医学节肢动物的滋
生环境。
化学防制
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等化学药 物,有效杀死或驱避节肢动物 ,降低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
某医院在病房安装了灭蝇灯和防蝇窗 等物理防制设施,有效降低了蝇类密 度,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04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传播疾病的方式
直接传播
节肢动物直接叮咬或刺螫人体, 将病原体注入伤口,引发感染。
间接传播
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通过污染 食物或水源,再经口摄入或接触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医学节肢动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促进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一些医学节肢动物如螨虫、蚤类 等,会寄生在其他动物体表或体 内,掠食它们的血液或组织,影
响动物的健康和生存。
传播疾病
动物也是许多病原体的易感群体, 医学节肢动物可能将疾病传播给动 物,导致动物疫情的爆发。
影响生态平衡
医学节肢动物对动物的危害可能进 一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环境的危害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 医学节肢动物的未来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学节肢 动物传播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鼓 励公众积极参与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环境治理
清理生活垃圾、减少水源污染 、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条件,破坏医学节肢动物的滋
生环境。
化学防制
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等化学药 物,有效杀死或驱避节肢动物 ,降低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
某医院在病房安装了灭蝇灯和防蝇窗 等物理防制设施,有效降低了蝇类密 度,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04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传播疾病的方式
直接传播
节肢动物直接叮咬或刺螫人体, 将病原体注入伤口,引发感染。
间接传播
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通过污染 食物或水源,再经口摄入或接触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医学节肢动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促进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ppt课件
2019 11
4、唇足纲(Chilopoda)
虫体窄长,背腹扁平, 多节,由头部和许多形状 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 触角1对,每个体节有足 1对。第一体节有1对毒 爪,螫人时,毒腺排出有 毒物质伤害人体。
2019 -
蜈蚣
12
5、 倍足纲(Diplopoda)
虫体长管形,多节,由头部和许 多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 一体节外,每节足2对,其分泌物常 引起皮肤过敏。
节肢动物可分为十几个纲,危 害人类唇 足纲、倍足纲。
2019
-
4
1、昆虫纲(Insecta)
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 角1对,胸部有足 3对,通常具2对翅。 昆虫纲中与医学有关种类较多,是医 学节肢动物中研究最深入的一部分,这些与 医学有关的昆虫被称为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研究医学昆虫的科学叫做医学昆 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
2019 5
重要和常见的 医学昆虫有:蚊、蝇、 白蛉、蠓、蚋、虻、蚤、虱、臭虫、蟑螂、 桑毛虫、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2019
-
6
白蛉
2019 7
蚤
2019 -
虱
8
2、蛛形纲(Arachnida)
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 部两部分或头胸腹愈合成 躯体,有足4对,无触角。 蛛形纲种类较多,具 有医学意义的有:蝎亚纲 (Scorpiones)、蜘蛛亚纲 (Aranea)、蜱螨亚纲 (Acari )或称螨亚纲。
马陆
2019
-
13
三、生物学
1、生活史:节肢动 物的生活史阶段主 要包括四个时期: (1)卵期 (2)幼虫期 (3)蛹期(若虫期) (4)成虫期
2019
4、唇足纲(Chilopoda)
虫体窄长,背腹扁平, 多节,由头部和许多形状 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 触角1对,每个体节有足 1对。第一体节有1对毒 爪,螫人时,毒腺排出有 毒物质伤害人体。
2019 -
蜈蚣
12
5、 倍足纲(Diplopoda)
虫体长管形,多节,由头部和许 多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 一体节外,每节足2对,其分泌物常 引起皮肤过敏。
节肢动物可分为十几个纲,危 害人类唇 足纲、倍足纲。
2019
-
4
1、昆虫纲(Insecta)
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 角1对,胸部有足 3对,通常具2对翅。 昆虫纲中与医学有关种类较多,是医 学节肢动物中研究最深入的一部分,这些与 医学有关的昆虫被称为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研究医学昆虫的科学叫做医学昆 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
2019 5
重要和常见的 医学昆虫有:蚊、蝇、 白蛉、蠓、蚋、虻、蚤、虱、臭虫、蟑螂、 桑毛虫、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2019
-
6
白蛉
2019 7
蚤
2019 -
虱
8
2、蛛形纲(Arachnida)
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 部两部分或头胸腹愈合成 躯体,有足4对,无触角。 蛛形纲种类较多,具 有医学意义的有:蝎亚纲 (Scorpiones)、蜘蛛亚纲 (Aranea)、蜱螨亚纲 (Acari )或称螨亚纲。
马陆
2019
-
13
三、生物学
1、生活史:节肢动 物的生活史阶段主 要包括四个时期: (1)卵期 (2)幼虫期 (3)蛹期(若虫期) (4)成虫期
2019
实验13医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 手段防治医学节肢动物,具有
环保、可持续的优点。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被医 学节肢动物叮咬,如穿长袖长
裤、使用驱蚊液等。
防治效果评估
种群数量变化
通过监测医学节肢动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评估
防治效果。
疾病发病率变化
观察实施防治措施后相 关疾病的发病率是否下 降,以此评估防治效果。
环境需求
节肢动物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种类的节 肢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繁殖与发育
繁殖方式
医学节肢动物的繁殖方式 包括有性繁殖和孤雌生殖 等,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 繁殖方式不同。
发育过程
节肢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 胚胎发育、幼虫发育和蛹 发育等阶段,不同种类的 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各异。
科学评估
对防治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不断优化 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对医学节肢动物的认识,鼓 励公众参与防治工作,形成群防群控 的局面。
防治方法
01
02
03
04
环境治理
清理生活垃圾,减少适宜医学 节肢动物的栖息地,降低其种
群密度。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进行灭杀,但需注 意选择低毒、环保的杀虫剂, 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观察效果。
04
安全防护措施
01
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柜 中进行,避免直接接触 和吸入节肢动物。
02
实验操作人员应佩戴口 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 品,以减少皮肤接触和 吸入的风险。
03
在采集节肢动物样本时, 应使用驱避剂或防护剂, 避免节肢动物的叮咬和 刺蜇。
04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节肢动物作为媒介,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
防治方法与实践
环境治理
清除垃圾、杂草和积水等节肢 动物孳生地,减少其生存空间
。
个人防护
使用蚊帐、长袖长裤等防护措 施,避免被节肢动物叮咬。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驱蚊剂等化学药 物进行灭杀或驱避。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 手段防治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分为多个门类,包括昆 虫、蛛形纲动物(蜘蛛、螨虫等 )、甲壳动物(虾、蟹等)等。
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身体结构
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身体由一系列相似的单元 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对 附肢。
呼吸与排泄
节肢动物通过气孔或书肺 进行呼吸,排泄器官通常 为马氏管。
生殖与发育
了解疾病传播机制
通过研究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 态习性,有助于了解疾病传播的机制, 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防治技术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对节肢动物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公共 卫生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研究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繁殖规律, 有助于开发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研究需要多学 科合作,如生物学、医学、环境
科学等。
高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医学节肢 动物研究将更多地应用新技术、 新方法,如基因编辑、高通量测
序等。
国际化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节肢动物传播疾病 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和
防控。
03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的采 集与饲养
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媒介传播
节肢动物作为媒介,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
防治方法与实践
环境治理
清除垃圾、杂草和积水等节肢 动物孳生地,减少其生存空间
。
个人防护
使用蚊帐、长袖长裤等防护措 施,避免被节肢动物叮咬。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驱蚊剂等化学药 物进行灭杀或驱避。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 手段防治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分为多个门类,包括昆 虫、蛛形纲动物(蜘蛛、螨虫等 )、甲壳动物(虾、蟹等)等。
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身体结构
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身体由一系列相似的单元 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对 附肢。
呼吸与排泄
节肢动物通过气孔或书肺 进行呼吸,排泄器官通常 为马氏管。
生殖与发育
了解疾病传播机制
通过研究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 态习性,有助于了解疾病传播的机制, 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防治技术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对节肢动物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公共 卫生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研究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繁殖规律, 有助于开发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研究需要多学 科合作,如生物学、医学、环境
科学等。
高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医学节肢 动物研究将更多地应用新技术、 新方法,如基因编辑、高通量测
序等。
国际化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节肢动物传播疾病 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和
防控。
03
实验医学节肢动物的采 集与饲养
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04
医学节肢动物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造 成较大威胁。
0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医学节肢
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
当前,医学节肢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体传播机制、生态习
03
性、防治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疾病的症状与危害
疟疾
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头痛、寒 战、出汗等,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
、肝脾肿大等危害。
鼠疫
鼠疫的症状包括高热、淋巴结肿大、 咳嗽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休
克等危害。
登革热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头痛、 关节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 、休克等危害。
炭疽
炭疽的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出 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等危害。
制、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防治措施方面,研发出了一些新型的 杀虫剂和防治方法,有效降低了医学节
肢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的深入,医学节肢动物研究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基础与应 用研究的结合,为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05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医学节肢动物的传播疾病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研究进展 •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01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节肢动物是指那些能叮咬人 或寄生于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 性损害的节肢动物。
分类
医学节肢动物 ppt课件
我国主要蝇种
1.舍蝇 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密切 2.大头金蝇 夏秋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蝇种 3.巨尾阿丽蝇 4.丝光绿蝇体 5.棕尾别麻蝇
家蝇
绿蝇
丽蝇
金蝇
麻蝇
与疾病的关系
1.传播疾病
⑴机械性传播:是蝇类主要的传病方式
可传播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皮
肤疾病;眼病,如沙眼和结膜炎。 ⑵生物性传播:锥虫病
4、蚊、蝇分别可以传播哪些疾病?各是以哪种 方式传播的?
蛛 形 纲
概
形态
述
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无触角,无翅, 成虫有足4对。 分为颚体与躯体两部分。 颚体 由口下板、螯肢、须肢及颚基组成。 躯体 呈袋状,较柔软,或不同程度骨化 的背板。有条纹、刚毛等。腹 面有足4对,通常分为6节(基节、 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跗节), 跗节末端有爪和爪间突。气门或有 或无,位于第4对足基节的前或 后外侧, 生殖孔位于躯体前半部, 肛门位于躯体后半部。
4.寄生
(二)间接危害
病媒昆虫 虫媒病 1.机械性传播 2.生物性传播 1)发育式 3)发育增殖式 2)增殖式 4)经卵传递式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1)生物学的证据 (2)流行病学证据 (3)自然感染的证据 (4)病原学的证据
三、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综合防制
1.环境防制 3.生物防制 2.化学防制 4.物理防制
5.遗传防制
6.法规防制
昆 虫 纲
第一节
概
述
主要特征:成虫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
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
形态(图1
头部 胸部
)
复眼
触角
(轮毛)
咀嚼式、刺吸式、舐吸式口器
医学节肢动物教材教学课件
通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减少 病媒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疾病传播 的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节肢动物对人类的骚扰和危害,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 平。
生态平衡维护
在控制节肢动物数量的同时,也要注 意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自然环境造 成过度破坏。
跨国合作与信息共享
面对全球化趋势,各国应加强在节肢 动物控制领域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 同应对挑战。
06 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01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清洁,准备 好所需节肢动物样本、显微镜、 解剖工具等。
操作规范
02
03
安全防护
遵循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器 材,避免对节肢动物样本造成损 伤。
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直接接触节肢动物体液,防 止感染或过敏。
案例分析讨论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DNA/RNA提取
基因测序
从虫体或其分泌物中提取DNA或RNA, 为后续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样本。
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 果与已知虫种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确定虫种。
PCR扩增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DNA或RNA 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通过 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检测。
甲壳纲
蟹
部分种类可携带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
虾
部分种类可携带寄生虫,如肝吸虫等 。
多足纲
蜈蚣
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马陆
体表有毒腺,接触皮肤后可引起红肿、疱疹等中毒症状。
03 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关系
传播疾病方式
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通过体表携带病原体,如细 菌、病毒等,在叮咬或接触人体时将 病原体传播给人。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节肢动物对人类的骚扰和危害,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 平。
生态平衡维护
在控制节肢动物数量的同时,也要注 意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自然环境造 成过度破坏。
跨国合作与信息共享
面对全球化趋势,各国应加强在节肢 动物控制领域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 同应对挑战。
06 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01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清洁,准备 好所需节肢动物样本、显微镜、 解剖工具等。
操作规范
02
03
安全防护
遵循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器 材,避免对节肢动物样本造成损 伤。
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直接接触节肢动物体液,防 止感染或过敏。
案例分析讨论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DNA/RNA提取
基因测序
从虫体或其分泌物中提取DNA或RNA, 为后续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样本。
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 果与已知虫种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确定虫种。
PCR扩增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DNA或RNA 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通过 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检测。
甲壳纲
蟹
部分种类可携带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
虾
部分种类可携带寄生虫,如肝吸虫等 。
多足纲
蜈蚣
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马陆
体表有毒腺,接触皮肤后可引起红肿、疱疹等中毒症状。
03 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关系
传播疾病方式
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通过体表携带病原体,如细 菌、病毒等,在叮咬或接触人体时将 病原体传播给人。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PPT课件
17
生物性传播有4种形式 ①发育式: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的发育阶
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的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②繁殖式: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殖,数量增加而 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③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阶段性发育,而 且还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加。
7
4.甲壳纲(Crustacea)
蝲蛄 石蟹
❖ 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有触角2对,步足5 对
❖ 大多数种类水生,有 些是蠕虫的中间宿主。 例如淡水蟹或蝲蛄是 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 宿主
5.倍足纲(Diplopoda)
❖ 体呈长管形,多节,由 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 节组成。
❖ 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一 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
13
(4)致敏: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 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 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尘螨、革螨引 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等螫刺后也出 现过敏。
14
2. 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昆虫。 ❖ 根据病原体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将节肢动物传播 疾病的方式分为两类: ⑴机械性传播 ⑵生物性传播
(metamorphosis)。
3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以下5纲: ❖ 1.昆虫纲(Inasecta) ❖ 2.蛛形纲(Arachnida) ❖ 3.唇足纲(Chilopoda) ❖ 4.甲壳纲(Crustacea) ❖ 5.倍足纲(Diplopoda)
4
1.昆虫纲(Insecta)
❖ 由于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 常称为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生物性传播有4种形式 ①发育式: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的发育阶
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的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②繁殖式: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殖,数量增加而 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③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阶段性发育,而 且还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加。
7
4.甲壳纲(Crustacea)
蝲蛄 石蟹
❖ 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有触角2对,步足5 对
❖ 大多数种类水生,有 些是蠕虫的中间宿主。 例如淡水蟹或蝲蛄是 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 宿主
5.倍足纲(Diplopoda)
❖ 体呈长管形,多节,由 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 节组成。
❖ 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一 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
13
(4)致敏: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 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 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尘螨、革螨引 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等螫刺后也出 现过敏。
14
2. 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昆虫。 ❖ 根据病原体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将节肢动物传播 疾病的方式分为两类: ⑴机械性传播 ⑵生物性传播
(metamorphosis)。
3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以下5纲: ❖ 1.昆虫纲(Inasecta) ❖ 2.蛛形纲(Arachnida) ❖ 3.唇足纲(Chilopoda) ❖ 4.甲壳纲(Crustacea) ❖ 5.倍足纲(Diplopoda)
4
1.昆虫纲(Insecta)
❖ 由于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 常称为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医学寄生虫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7、在虫媒病的流行季节进行杀虫,当这种节肢动物被控制后, 疾病的发病率也相应的下降。
2019
--
28
类别 我国重要传播媒介
病名
病毒病 库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纹伊蚊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全沟硬蜱
森林脑炎
立克次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红纤恙螨
恙虫病
恙虫立克次体
细菌病
鼠疫
方形黄鼠蚤、长须山蚤
2019
--
39
(4)季节消长 蚊虫的季节消长,与环境因 素有密切的关系。温度、湿度、雨量均影响 着蚊虫的繁殖和数量。
(5)越冬 蚊类的冬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此 阶段发育停顾、活动停止、代谢降低,直到 次年春暖时,开始苏醒活动,生殖功能恢复 ,飞出吸血产卵。
多数蚊种以成蚊越冬,如中华按 蚊、淡色库蚊,而伊蚊以卵越冬,微小按蚊 以幼虫越冬。
2、传播疾病
B、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或
播到新的宿主。
发育和增殖的阶段,才能传
必需的。如蚊传
对病原体来说,这种过程是
丝虫病、登革热
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等。
特点: ①季节性:节肢动物的季节性引起虫媒病的季节
性20;19
--
24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生存的方式有:
①增殖式(数量增加,形态不变); ②发育式(数量不变,形态变化); ③发育繁殖式(数量增加,形态变化); ④经卵传递(增殖后侵入媒介卵巢,再经卵传至下
5、发育过程中多有蜕皮(ecdysis)和变态 (metamorphosis)现象
2019
--
4
2019
--
医学节肢动物PPT课件
白纹伊蚊(花斑蚊)
孳生习性:容器型,如缸、罐、坛、桶、 碗、瓶、轮胎积水、树洞、竹筒。
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俗称“家蚊”
孳生习性:污水型,如地面积水、 阴沟、下水道、污水坑、污水池。
吸血习性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 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 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 后2-3天开始吸血。气温 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 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 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 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 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 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 人兽共患病。
繁殖式
在节肢动物体内无形态变化,但数量增多 (如登革病毒)
发育繁殖式
在节肢动物体内形态变化,数量增加 (如疟原虫)
经卵传递式 侵入卵巢,经卵传至下一代,并具感染性 (如森林脑炎)
发育繁殖式(疟原虫)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须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发育、 繁殖或完成生活史的某一环节后才 具感染力,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 人。
凡能通过骚扰、叮咬、吸血、毒害、寄生及传播病 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节肢动物。
蚊 mosquito
蜚蠊 (蟑螂) cockroach
蚤 flea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虫体两侧对称, 躯体分节,具有成对 分节附肢。
体表骨骼化(几丁质)。
具有比较完善的消化、呼吸、排泄、 神经、生殖等系统,循环系统为开放式: 血腔 ( haemocoel )
形态
蚊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区别: ①喙细长,比头部长好几倍; ②翅脉特殊,翅脉与翅缘有鳞片; ③足细长,覆有鳞片。
放大350倍
生活史
卵 egg
完全变态 发育
幼虫 larva
成虫 adult
蛹 pupa
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5.倍足纲(Diplopoda)
❖ 体呈长管形,多节,由 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 节组成。
❖ 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一 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
❖ 所分泌的物质常引起皮 肤过敏,如马陆。
马陆 Millipede
-
9
生态与发育
-
10
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1. 直接危害
⑴骚扰和吸血:蚊、白蛉、蠓、蚋、虻、蚤、臭虫、 虱、蜱、螨等都能叮刺吸血,造成骚扰,影响工 作和睡眠。蚊虫在夏天一般2天吸血一次。有人 实验表明:臭虫一生可吸人血163次。非洲某些 地区婴儿贫血与臭虫吸血有关。
-
❖ 虫体窄长,腹背扁, 多节,由头及若干形 状相似的体节组成, 多为10节。
❖ 头部有触角1对,每 一体节各有足1对。 第一体节有1对毒爪, 螫人时,毒腺排出有 毒物质伤害人体,如 蜈蚣。
7
4.甲壳纲(Crustacea)
蝲蛄 石蟹
❖ 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有触角2对,步足5 对
❖ 大多数种类水生,有 些是蠕虫的中间宿主。 例如淡水蟹或蝲蛄是 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 宿主
医学节肢动物 概述
-
1
概念
节肢动物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占动物总数 87%以上。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是指与医 学有关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是 研究节肢动物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 理分布、致病或传病规律及防制的科学。 由于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 常称为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
2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虫体两侧对称,身体及对称分布的附肢均分节; ❖ 具有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组成的坚硬的外骨骼;
❖ 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 含血淋巴;
❖ 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ecdysis, molt)和变态 (metamorphosis)。
-
3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
-
5
2.蛛形纲(Arachnida)
❖ 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或头胸腹愈合成躯体,有足4 对,无触角。
❖ 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的有蜱、螨,能毒害人体 的有蜘蛛和蝎子等。
蝎子 Scorpion -
硬蜱
6
3.唇足纲(Chilopoda)
蜈蚣 Centipede(百脚)
-
15
⑴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的体表或 体内既无形态改变,又无数量增加,但仍具有 感染力,通过媒介的活动将携带的病原体机械 地传播、扩散。如蝇。
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
-
16
⑵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 一定时间的发育或(和)繁殖才具有感染力, 从而引起疾病的传播。
例如某些原虫和蠕虫,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构 成生活史中必需的一环。待病原体发育至感染 期或繁殖至一定数量之后,才能传播。生物性 传播只有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些种 类病原体的发育或增殖。例如班氏微丝蚴只在 某些蚊种体内才不能发育至感染期的丝状蚴; 登革热病毒也只在某些蚊种体内才能大量增殖 并传播。
类别 病毒病
立克次 体病
病名
病原体
流行性乙型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病毒
新疆出血热
新疆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鼠型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恙虫病
恙虫立克次体
Q热
贝氏立克次体
-
我国重要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全沟硬蜱 亚东璃眼蜱 革螨 人虱 印鼠客蚤 地里纤恙螨、红纤恙螨 蜱
-
13
(4)致敏: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 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 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尘螨、革螨引
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等螫刺后也出 现过敏。
-
14
2. 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昆虫。 根据病原体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将节肢动物传播 疾病的方式分为两类: ⑴机械性传播 ⑵生物性传播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以下5纲: 1.昆虫纲(Inasecta) 2.蛛形纲(Arachnida) 3.唇足纲(Chilopoda) 4.甲壳纲(Crustacea) 5.倍足纲(Diplopoda)
-
4
1.昆虫纲(Insecta)
❖ 虫体分头、胸、腹3部。 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 有足3对。
❖ 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 的有蚊、蝇、白蛉、蠓、 蚋、虻、蚤、虱、臭虫、 蟑螂、锥蝽、桑毛虫、 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19
我国重要虫媒病及其媒介昆虫(续表)
-
17
生物性传播有4种形式
①发育式: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的发育阶 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的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②繁殖式: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殖,数量增加而 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③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阶段性发育,而 且还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加。
-
11
(2)寄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myiasis), 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疥螨寄生引起 疥疮(scabies),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螨病 (demodicidosis),粉螨、跗线螨等侵入肺、肠、 尿路引起肺螨病、肠螨病和尿螨病。
-
12
(3)毒害: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具有毒腺、毒毛或 者体液有毒,螫刺时分泌毒液注入人体而使人受 害。如蜈蚣、蝎子、毒蜘蛛等刺咬人后,不仅局 部产生红、肿、痛,而且可引起全身症状;桑毛 虫、松毛虫的毒毛及毒液可引起皮炎、结膜炎; 松毛虫还可致骨关节疼痛,严重者可致骨关节畸 形、功能障碍等;蠓、蚋、虻等叮刺人体后可出 现红肿,甚至溃烂;硬蜱叮刺后唾液可使宿主出 现蜱瘫痪;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us)的 体液接触皮肤可致皮炎。
如疟原虫在雌性按蚊体内。
④经卵传递式:有的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繁殖,而且还
可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甚至更多代,以致其后代的节肢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传播疾病。
如森林脑炎病毒,可经全沟蜱传播。
-
18
我国重要虫媒病及其媒介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