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课件1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印度
傣族地区以及 斯里兰卡、缅 甸和泰国等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
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佛教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


玄奘取经
山西五台山-文 殊菩萨
高等级的职业。
职业世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
婚。 实行内婚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影响
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 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 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 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
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
特点
界限森严 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
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
贵 低贱等分级明的,人世不代得相从袭事。首实陀质罗,:仅是的用牲为等— 畜抵级保—偿《制护。摩度奴奴法。隶典》主特权
发祥地域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 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在那里发现的哈拉巴和摩 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 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 世纪一前18世纪。这些文 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 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所 知。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 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2000到公元前1600年,雅 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 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 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 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
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种姓”一①词最在高印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统 治 度 尔的那梵”文,意中②称为刹“肤帝瓦色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阶级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种姓制度 D.科举制度
2.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C.活字印刷术
B.阿拉伯数字 D.基督教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③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被, 统 从业事,农要业为、前畜三牧个业等、级捕服鱼务业和手工治级 阶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 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 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 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 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佛教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 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
释 迦

尼 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度 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 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 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 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 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 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 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 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盘。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 发祥地域 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Nhomakorabea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 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 “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 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佛教教义
反对种姓制度,主 张“众生平等” 。
只有消灭欲望,忍 耐服从才能到达 “极乐世界”。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普 安徽九华山—
观音菩萨
贤菩萨
地藏菩萨
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知识整理
发源的河流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文明的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佛教 长城、甲骨文
课堂练习
1.古印度文明有其独有的历史 特征,右图所反映的是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