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儿童和平条约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儿童和平条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5个。

3、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儿童和平条约,并了解世界儿童期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4、完成“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得课文内容。

难点: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教学预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查找到的有关“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部《儿童和平条约》。

3、板书课题:《儿童和平条约》(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5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疾、饥、予、恐、惧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疾病、饥饿、给予、惧怕、条约、宣告、仇恨、无家可归、探究
(4)说说“宣告”的意思。

2、熟读课文、明白得课文。

(1)再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并评判。

(3)指名读,并评判。

(4)齐读课文。

(5)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自由说说:从那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

(6)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试背课文。

3、完成“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

(1)出示题目:
请你打开收音机、电视机,翻一翻报纸,找一找什么地点有战争,有饥饿。

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话想说?
(2)学生自由说说。

(3)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5、儿童和平条约
战争
和平没有破坏
仇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9个字,并把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约、宣、疾、仇、归、予、探、恐、惧”9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预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儿童和平条约》。

2、出示5个生字,学生认读。

(开火车)
疾、饥、予、恐、惧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约、宣、疾、仇、归、予、探、恐、惧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指导书写:予(四笔写成),惧(“具”字里面有三横)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判。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宣告、探究、惧怕、悲伤、无家可归、()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现,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5、我们和我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

儿童和平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