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温习讲义第四单元第11讲细胞的增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细胞的增殖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有丝割裂(Ⅱ)。

3.细胞的无丝割裂(Ⅰ)。

4.实验:(1)观看细胞的有丝割裂;(2)模拟探讨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不能无穷长大
(1)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就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就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中的调控中心是细胞核,若是细胞体积专门大,细胞核就难以实现对细胞的有效操纵。

2.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以割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预备和细胞割裂整个持续的进程。

(2)方式
真核生物:无丝割裂、有丝割裂和减数割裂。

原核生物:二割裂。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衍和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
(1)范围:持续进行有丝割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持续割裂的细胞,从一次割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割裂完成时为止,
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割裂间期和割裂期,割裂间期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割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预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式
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
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多数处于分裂期,A组细胞为细胞分裂末期和未进行DNA复制的细胞
(4)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不必然相同,割裂间期与割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必然相同。

知识拓展(1)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
G1期:又称DNA合成前期,要紧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预备。

S期:又称DNA合成期,要紧进行DNA的复制。

G2期:又称DNA合成后期,要紧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专门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割裂期做预备。

(2)细胞割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
①持续割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如部份造血干细胞、卵裂期细胞、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芽生长点细胞。


暂不割裂:临时离开细胞周期,但仍具有割裂能力,在必然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如肝脏细胞、T细胞、B细胞、经历细胞。

③永不割裂:永久离开细胞周期,处于分化状态直到死亡,如肌纤维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

(1)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这有利于提高物质互换效率(×)
(2)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3)任何具有割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4)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5)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托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下表是几种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刻(t/h),据表分析:
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人的肝细胞21122
人的宫颈癌细胞22
(1)这些细胞有什么一起特点?
提示都是能进行持续割裂的细胞。

(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刻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刻相同吗?
提示都不必然相同。

(3)显微镜下观看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割裂时,大部份细胞处于割裂间期,什么缘故?
提示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刻长,割裂期所占的时刻短,因此观看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份都处于间期。

命题点一细胞不能无穷长大的缘故分析
1.将一块3 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别离为1 cm、2 cm、3 cm的正
方体。

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度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答案C
解析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用含酚酞的不同琼脂块模拟大小不同的细胞,用变红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的整体积比模拟物质运输的速度,但各琼脂块中NaOH 扩散速度相同,A项错误;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B项错误;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项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D项错误。

2.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割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割裂增加数量
C.人的成熟红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割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割裂
D.细胞不能无穷长大的缘故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可不能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答案D
解析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项错误;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割裂的方式增加细胞数量,无丝割裂是真核细胞的割裂方式,B项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形成进程中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割裂,C项错误;细胞核是细胞的操纵中心,细胞核中的DNA可不能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穷长大的缘故之一,D项正确。

命题点二细胞周期的判定与分析
3.(2018·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细胞割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期、S期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以下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份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以下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G1期的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S期和G2期的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G1期的细胞和G2期的细胞融合,G1期的细胞能够完成中心体的复制,由此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可持续存在到G2期,A项正确;G1期和S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进入S期,完成中心体的复制,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项正确;依照B项推测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项正确;S期细胞含有2个中心体,即中心体在S期即复制完毕,D项错误。

4.以下图为细胞周期示用意,其中S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割裂的细胞。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经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
D.M期是染色单体显现和消失的时期
答案B
解析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为割裂期历时与间期历时之和,A项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割裂后期,属于M期,B项错误;经历B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经历B细胞属于暂不割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C项正确;染色单体出此刻有丝割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割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期,D项正确。

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割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过失,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割裂期的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显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割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穷增殖。

(4)联系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将进入细胞周期迅速割裂,使细胞周期缩短。

考点二细胞的有丝割裂和无丝割裂
1.有丝割裂进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线)
巧记间期:生长复制合成蛋;前期:膜仁消失两表现;中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后期:单体分开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一重建(重建指植物细胞重建细胞壁)。

2.动植物细胞有丝割裂的要紧区别
项目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前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末期)
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和细胞膜,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由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将细胞断裂成两部分
3.与有丝割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名称生物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
核糖体动物、植物主要是间期合成相关蛋白质
线粒体动物、植物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
高尔基体植物末期与细胞壁(板) 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4.有丝割裂中细胞结构或物质的周期性转变
(1)染色体行为转变
①当有染色单体(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②当无染色单体(间期的G1期、后期、末期)时,染色体∶DNA=1∶1。

(2)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转变(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项目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核DNA2n→4n4n4n4n4n→2n 染色体2n2n2n4n4n→2n
染色单体0→4n4n4n00
5.有丝割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后,精准地平均分派到两个子细胞中,维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固性。

6.无丝割裂
专门提示(1)无丝割裂是真核生物快速形成体细胞的方式,但不精准。

(2)割裂进程核被膜不解体,无纺锤丝的形成,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3)原核细胞的割裂也没有纺锤丝的形成,但不能叫无丝割裂,而是二割裂。

(1)间期细胞核的要紧转变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随着染色质慢慢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单体(×)
(3)动植物细胞有丝割裂的中期都会显现赤道板(×)
(4)有丝割裂后期,着丝粒割裂致使DNA的数量是染色单体数量的两倍(×)
(5)动、植物细胞有丝割裂的不同体此刻前期和后期(×)
(6)大肠杆菌和人的红细胞均不能进行无丝割裂(√)
分析有丝割裂进程中相关曲线和图像
(1)PQ形成的缘故是DNA的复制,RS形成的缘故是着丝粒割裂。

(2)乙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割裂前期,丙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割裂后期。

(3)乙图位于甲图中的QR段,丙图位于甲图中的ST段。

1.有丝割裂进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含量转变曲线分析
(1)曲线模型
(2)曲线解读
项目上升段的变化原因下降段的变化原因
核DNA间期(S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DNA数目减半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单体间期(S期)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消失
2.有丝割裂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转变曲线
图中ef(BC)段表示S期DNA的复制,染色单体形成,fg(CD)段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割裂G2期、前期和中期,gh(DE)段表示有丝割裂后期着丝粒割裂,染色单体消失。

3.有丝割裂进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
命题点一有丝割裂相关图像的分析
1.(2017·江西上高二中第三次月考)以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割裂的不同割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别离处于有丝割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答案D
解析图中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应是动物细胞,A项错误;图乙中没有染色单体,B项错误;甲细胞中中心体已经完成了复制,C项错误;图甲中染色体散乱排布,是有丝割裂前期,图乙中着丝粒割裂,染色体数量加倍,是有丝割裂后期,图丙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是有丝割裂中期,D项正确。

2.以下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割裂各时期图像,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有丝割裂的割裂期,细胞显现的前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
C.有丝割裂进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图中①~⑤别离为有丝割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其中割裂期细胞显现的前后顺序是: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项正确;因图中没有中心体,因此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纺锤丝,B项错误;染色体要紧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应同步进行,C
项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割裂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项正确。

“三观点”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割裂图像
命题点二有丝割裂相关曲线图分析
3.如图为与有丝割裂相关的坐标曲线。

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进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进程染色体数量不变
D.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进程染色体数量不变
答案D
解析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那么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着丝粒割裂,染色体数量加倍,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那么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细胞割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进程,着丝粒割裂发生在bc段,因此D项中a→c进程中包括有丝割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的时期。

4.图1、图2别离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割裂进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割裂中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的转变,图4表示有丝割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

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转变的细胞割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割裂进程中可不能显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形
D.图4中a可表示有丝割裂后期,b可对应有丝割裂前期或中期
答案B
解析图3中的bc段可表示有丝割裂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部份末期,因此包括图1和图2;完成图3中cd段转变的细胞割裂时期是末期。

命题点三有丝割裂有关柱形图分析
5.处于有丝割裂进程中的某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用如下图的关系表示,现在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纺锤体形成B.着丝粒割裂
C.细胞板形成D.显现新的核被膜
答案A
解析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割裂前期,现在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核DNA分子数(c)=1∶2∶2,A项正确;着丝粒割裂处于有丝割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B项错误;细胞板出此刻植物细胞有丝割裂中,题中为动物细胞,C项错误;新的核被膜显现于有丝割裂末期,现在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D 项错误。

6.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割裂图像,图乙、丙、丁别离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割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别离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能够最恰本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割裂后期
答案C
解析依照题意可知,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有丝割裂图像,从图甲能够看出该细胞处于有丝割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据此能够推断该动物体细胞中一样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能说明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如图甲细胞就有8条染色体,A项错误;依照有丝割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关系和染色单体数可显现“0”,能够判定图乙中的a、b、c别离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B项错误;图丙中染色单体数为0,但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都加倍,据此可判定图丙表示的是处于有丝割裂后期的细胞,故图丙能够最恰本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项正确;图丁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相等,能够判定该细胞处于有丝割裂末期,D项错误。

考点三观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割裂
1.实验原理
(1)在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割裂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3)由于各个细胞的割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能够通过高倍显微镜观看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定处于不同割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步骤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的选择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部分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的分生区)时间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
操作注意事项解离
时间
太短细胞间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
过长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过于酥软,影响染色漂洗
时间
适宜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染色
时间
太短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
过长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压片
力度
过轻细胞未分散开
过重将组织压烂
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显微镜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动态变化
细胞数目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
问题探讨
(1)取材时什么缘故只能剪取根尖2~3 mm,而不能太长?
提示假设剪得太长会包括伸长区,伸长区无细胞割裂,增加了寻觅割裂细胞的难度。

(2)解离和染色时刻要严格操纵的缘故是什么?
提示①假设解离时刻太短,那么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时刻太长,那么会致使细胞解离过度、过于酥软,无法掏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

②假设染色时刻太短,那么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假设染色时刻太长,那么使细胞核等其他部位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

(3)压片时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提示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开,幸免压碎盖玻片和产生滑动,使根尖形态匀称。

压片终止后要把上面的载玻片去掉再观看。

(4)什么缘故不能对细胞有丝割裂进程进行持续观看?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割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提示①解离进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看到的只是一个固按时期。

②若是要找到各个割裂时期的细胞,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觅。

命题点一实验基础
1.以下图是关于观看洋葱有丝割裂实验的部份操作,以下评判合理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割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选项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看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假设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看质壁分离和恢复,实验现象明显答案C
解析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项错误;在②和③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在③和⑤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项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项正确;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用于观看质壁分离与恢复,现象不明显,D项错误。

2.在“观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割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
实验
人员
操作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甲根尖1~3 mm处-+++
乙根尖1~3 mm处+-++
丙根尖5~7 mm处++++
那么甲、乙、丙观看到的实验现象别离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答案C
解析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彼此重叠;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阻碍染色成效,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根尖5~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已失去割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故观看不到染色体。

“观看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割裂”实验的4点提示
(1)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才能够进行割裂,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不能割裂。

(2)不能观看一个细胞的持续割裂进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能够寻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表现出细胞割裂的持续进程。

(3)细胞板是一个真实的结构,而赤道板是人为概念的面,看不到此“结构”。

(4)“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顺序不能倒置、不能缺失,不然不易观看到预期现象。

命题点二实验拓展
3.如图是紫色洋葱植株示用意,它能够是很多实验的材料,以下实验与图中材料标号组合适当的是()
实验A B C D
检测组织中还原糖①③④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③②⑤④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④①②③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②②③①
观察有丝分裂①③①⑤
答案C
解析检测组织中还原糖需要选择富含还原糖、没有颜色的材料,故应选④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选择叶绿素含量丰硕的材料,故应选⑤洋葱管状叶细胞;观看DNA、RNA在细胞中的散布应选择没有颜色的细胞,可选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看质壁分离和恢复应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可选用③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有颜色,便于观看;观看有丝割裂应选用割裂旺盛的细胞,应选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4.蛔虫是观看细胞有丝割裂的适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虫其子宫中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割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

某同窗进行“观看蛔虫受精卵有丝割裂”的实验,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与观看根尖细胞有丝割裂相较,不需要用龙胆紫溶液等进行染色
B.与观看根尖细胞有丝割裂相较,不需要解离、漂洗实验操作
C.与观看根尖细胞有丝割裂不同,实验进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
D.与观看根尖细胞有丝割裂相较,观看进程仍需要先利用低倍镜
答案A
解析观看有丝割裂需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项错误;由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